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 被引量:26
1
作者 何萍 陈敏 +2 位作者 徐惠英 陈萍 张玉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变化。资料与方法48例GDM孕妇按照母体血糖水平分为GDM1组和GDM2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二尖瓣环内径(MVA)、三尖瓣环内径(TVA)、主动脉瓣环内径(AVA)、肺动脉瓣环内...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变化。资料与方法48例GDM孕妇按照母体血糖水平分为GDM1组和GDM2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二尖瓣环内径(MVA)、三尖瓣环内径(TVA)、主动脉瓣环内径(AVA)、肺动脉瓣环内径(PVA)、左/右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RVDd)、左/右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RVDs)、左/右室壁厚度(LVWT、RV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右室短轴缩短率(LVFS、RVFS)、二、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MV、E/ATV)、左/右室Tei指数(LVMPI、RVMPI)。选择同期9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结果 GDM2组胎儿MVA、TVA、PVA、LVMPI、RVMPI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胎儿MVA、TVA、AVA、PVA和RVMPI均小于GD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各瓣环内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MPI、RVMPI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血糖水平越高,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改变越明显。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萍 张玉奇 +2 位作者 陆彧 徐惠英 洪向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1-774,77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功能的改变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以39例GDM胎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室间隔肥厚分为室间隔肥厚组(MH组)和无室间隔肥厚组(NMH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功能的改变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以39例GDM胎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室间隔肥厚分为室间隔肥厚组(MH组)和无室间隔肥厚组(NMH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右心室短轴缩短率(RVFS),二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MV),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TV),主动脉瓣血流峰值速度(VPAO),肺动脉瓣血流峰值速度(VPPA),左心室心肌工作指数(LV MPI)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RV MPI),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NMH组VPAO、VPPA、LVEF、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VPAO、VPPA、LVEF、LVFS、RVF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AMV、E/AT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LVEF、LVFS、RVFS明显高于NMH组,E/AMV、E/ATV明显低于N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NMH组LV MPI、RV M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LV MPI、RV MPI均高于N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FS、RVFS、VPAO、VPPA与IVSd呈正相关(r=0.48,0.51,0.45,0.30,0.30,P<0.05)。结论 GDM胎儿心脏功能改变可能与心脏室间隔肥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心室功能 心室功能 室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大脑中动脉联合主动脉峡部血流参数预测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兴悦 杨瑞敏 +4 位作者 王立坤 王义成 焦桂青 黄嘉诚 马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167-2171,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_(MCA))联合主动脉峡部血流指数(IFI)预测子痫前期(PE)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1例PE孕妇,测量所有胎儿PI_(MCA)及IFI,并记录。随访所有胎儿出生结局,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窘迫组和非窘迫...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_(MCA))联合主动脉峡部血流指数(IFI)预测子痫前期(PE)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1例PE孕妇,测量所有胎儿PI_(MCA)及IFI,并记录。随访所有胎儿出生结局,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窘迫组和非窘迫组。比较两组胎儿PI_(MCA)以及IFI有无差异,通过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PI_(MCA)、IFI对PE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效能以及联合应用的价值。结果窘迫组较非窘迫组相比,胎儿PI_(MCA)及IFI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_(MCA)、IFI可以预测PE胎儿窘迫,截断值分别为1.30(灵敏度64.6%、特异度89.0%)、0.91(灵敏度68.8%、特异度80.8%),PI_(MCA)联合IFI预测PE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72.6%;且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I_(MCA)<1.30、IFI<0.91对PE胎儿窘迫的发生有显著预测作用,OR值分别为12.889、6.70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_(MCA)、IFI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PE胎儿窘迫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0.738~0.883,P<0.001)、0.793(95%CI:0.710~0.861,P<0.001)、0.890(95%CI:0.820~0.939,P<0.001),相比单独预测,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儿PI_(MCA)、IFI可以用来预测PE胎儿窘迫,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并且PI_(MCA)联合IFI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主动脉峡部 大脑中动脉 胎儿窘迫 子痫前期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