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晖 王芳涛 +2 位作者 孙小婷 徐镶怀 赵欣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不同级别医院的感染防护现况,为职业感染防护提供策略和建议。方法选取不同级别医院的一线医师,于2020年3月2日至9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网络调研。通过问卷星调研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不同级别医院的感染防护现况,为职业感染防护提供策略和建议。方法选取不同级别医院的一线医师,于2020年3月2日至9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网络调研。通过问卷星调研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线医师基本信息、防护知识内容、抗击疫情工作环境、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和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66份,由上海市15个区9所三级综合性医院、4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线医师填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师的COVID-19疫情相关知识培训率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90.45%(644/712)vs 79.53%(202/254),χ^2=20.528,P=0.001],根据COVID-19相关内容识别相应类别患者(χ^2=27.108,P=0.009)、手部卫生消毒和防护服穿脱(χ^2=22.666,P=0.001)及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χ^2=74.251,P=0.001)等的掌握程度均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COVID-19防护措施执行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师能够严格按需、按防护强度更换一次性防护服的比例[31.74%(226/712)]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25.20%(6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9,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综合性医院一线医师在正确实施患者的标本采集、防护面罩更换频率、疫情期间每周在院工作时长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本次COVID-19疫情防护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到了重要的网底作用。部分防护措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综合性医院之间有所不同,需进一步完善降低医疗机构COVID-19职业感染风险的合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性医院 全科医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疗效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康凯 舒晓亮 +4 位作者 姬舒荣 钟静霞 王铭河 张勇胜 唐大寒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2-33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定,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n=565)。Meta分析显示,低氮低热量试验组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1.36 mmol/L,95%CI[-2.01,-0.72],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31g/L,95%CI[-3.11,5.74],P=0.56,无显著性差异;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为35%),95%CI[0.19,0.63],P=0.0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经济学方面,试验组住院天数平均缩短2.41天,95%CI[-3.80,-1.02],P=0.00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营养药品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合并SMD=-2.53,95%CI[-7.18,2.11],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术后病人早期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低热量 肠外营养 腹部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三醇皂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顾勤 姜嘟嘟 +3 位作者 肖俊杰 单圣道 詹青 赵江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36-438,共3页
慢性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是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和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因。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 慢性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是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和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因。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是维持神经元功能和再生修复及防止神经元退行性变的重要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三七三醇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