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耳鸣的相关脑区及中枢机制。方法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静息状态下fMRI特征,并以20例无耳鸣的正常人静息态作对照。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SPM2软件及北京...目的探讨耳鸣的相关脑区及中枢机制。方法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静息状态下fMRI特征,并以20例无耳鸣的正常人静息态作对照。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SPM2软件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局部一致性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耳鸣组强于对照组的活动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后部(BA42)、扣带回后部(BA31)、额中回感觉运动区(BA6)、双侧顶下小叶(BA40)及脑干;②耳鸣组低于对照组的活动脑区包括双侧颞叶中区(BA37)、楔前叶(BA7)、左侧额中回(BA8)、右侧额下回(BA10)。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耳鸣组静息状态下fMRI显示部分相关脑区活动增高,部分相关脑区活动减低。提示大脑皮层参与耳鸣过程,为耳鸣的中枢皮层重塑机制假说提供基础资料,也为今后耳鸣的客观诊断的研究提供又一新线索。展开更多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MR磁化转移成像技术(magnetic transfer,MT)与血液病治疗中骨髓的微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例确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通过MR磁化转移成像及髂嵴穿刺活检进行对照分析,测定骨髓磁化转移率(mag-netic transfer ratio,...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MR磁化转移成像技术(magnetic transfer,MT)与血液病治疗中骨髓的微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例确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通过MR磁化转移成像及髂嵴穿刺活检进行对照分析,测定骨髓磁化转移率(mag-netic transfer ratio,MTR),细胞构成(cellularity)变化和肿瘤浸润分数(tumor fraction,TF)。同期3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髂骨的磁化转移成像及MTR测定。对血液病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定量均值计算及相关分析。结果:血液病组MTR为0.105±0.034,对照组MTR为0.103±0.059,MTR血液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液病组中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骨髓MTR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肿瘤复发组与肿瘤缓解组组间MTR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不同细胞构成比MT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骨髓磁化转移的变化可能与骨髓有形细胞数目变化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耳鸣的相关脑区及中枢机制。方法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静息状态下fMRI特征,并以20例无耳鸣的正常人静息态作对照。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SPM2软件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局部一致性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耳鸣组强于对照组的活动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后部(BA42)、扣带回后部(BA31)、额中回感觉运动区(BA6)、双侧顶下小叶(BA40)及脑干;②耳鸣组低于对照组的活动脑区包括双侧颞叶中区(BA37)、楔前叶(BA7)、左侧额中回(BA8)、右侧额下回(BA10)。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耳鸣组静息状态下fMRI显示部分相关脑区活动增高,部分相关脑区活动减低。提示大脑皮层参与耳鸣过程,为耳鸣的中枢皮层重塑机制假说提供基础资料,也为今后耳鸣的客观诊断的研究提供又一新线索。
文摘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MR磁化转移成像技术(magnetic transfer,MT)与血液病治疗中骨髓的微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例确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通过MR磁化转移成像及髂嵴穿刺活检进行对照分析,测定骨髓磁化转移率(mag-netic transfer ratio,MTR),细胞构成(cellularity)变化和肿瘤浸润分数(tumor fraction,TF)。同期3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髂骨的磁化转移成像及MTR测定。对血液病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定量均值计算及相关分析。结果:血液病组MTR为0.105±0.034,对照组MTR为0.103±0.059,MTR血液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液病组中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骨髓MTR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肿瘤复发组与肿瘤缓解组组间MTR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不同细胞构成比MT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骨髓磁化转移的变化可能与骨髓有形细胞数目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