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谭华桥 李明华 +2 位作者 朱悦琦 李永东 方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AA)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从前瞻性建立的脑动脉瘤数据库中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经CTA、MRA和(或)DSA确诊的ACoAA患者。根据动脉瘤状态,入选患者分成ACoAA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收集动脉瘤破...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AA)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从前瞻性建立的脑动脉瘤数据库中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经CTA、MRA和(或)DSA确诊的ACoAA患者。根据动脉瘤状态,入选患者分成ACoAA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收集动脉瘤破裂可能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并作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1例ACoAA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31例为ACoAA破裂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破裂组(P<0.01),<60岁患者和伴有高血压患者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大于未破裂组(P<0.01),最大直径≥3 mm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缺如、发育不良)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未破裂ACoAA是否积极干预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血管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检测、生物成像与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俊 张兵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8,共17页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储存外界激发光能量、在激发光停止激发后仍能持续发光的材料。由于其长余辉寿命、无需原位激发、无组织背景信号干扰和高信噪比等优点,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领域。本...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储存外界激发光能量、在激发光停止激发后仍能持续发光的材料。由于其长余辉寿命、无需原位激发、无组织背景信号干扰和高信噪比等优点,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检测、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 余辉发光 生物医学检测、生物成像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在胎盘植入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国福 尚鸣异 +5 位作者 韩志刚 王添平 张娣 田晓梅 王雪珍 王冬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3~10 d行清宫术。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成功率100%。清宫术时出血45~190 ml,平均78.5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配合清宫术可明显降低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清宫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癌性腹痛 被引量:15
4
作者 席芊 王培军 +5 位作者 尚鸣异 马骏 陆影 黄宗良 唐俊军 高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即刻,2周,1、2、3和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8.0%、96.9%、92.6%。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成块,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采用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顽固性 无水乙醇 腹腔神经丛 阻滞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下抑郁症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俊娟 彭代辉 +4 位作者 李建奇 张敏 易正辉 江开达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4-458,共5页
目的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ks,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探讨默认网络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抑郁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抑郁症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默... 目的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ks,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探讨默认网络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抑郁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抑郁症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默认网络内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i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分析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组后扣带回与右侧颞叶、右前额叶、右侧顶叶,左前额叶内侧皮质与右侧扣带回、右侧前额叶,右海马与右前额叶、右侧顶叶,以及左海马与左前额叶、左侧枕叶功能连接增强(P<0.01);前额叶内侧皮质与左前额叶,右海马与右侧颞叶、左侧边缘叶,左海马与右前额叶(额上回)、右旁中央小叶的功能连接强度下降(P<0.01)。患者组左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左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总分(r=-0.569,P=0.021)及迟缓因子分(r=-0.498,P=0.050)呈负相关;左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总分呈负相关(r=-0.508,P=0.045);两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509,P=0.044)。结论静息状态下,未用药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改变,且部分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其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默认网络 功能连接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状态默认脑活动网络的初步检验——视觉呈现语言任务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小虎 刘君 +2 位作者 王培军 席芊 恽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利用fMRI技术初步检验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及其脑区网络组成与刺激呈现通道的关系。方法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加实验。每位受试者进行2次fMRI实验,任务通过视觉呈现。实验1(简单任务)任务期要求受试者注视无意义假词并默述;实... 目的利用fMRI技术初步检验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及其脑区网络组成与刺激呈现通道的关系。方法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参加实验。每位受试者进行2次fMRI实验,任务通过视觉呈现。实验1(简单任务)任务期要求受试者注视无意义假词并默述;实验2(复杂任务)要求受试者完成动词产生任务。注视显示器上交替出现的“+”及“+++”作为控制任务。利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分析单个被试,然后行组间比较。采用反减法获得负激活图,对有关脑区的反应特性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实验1和实验2负激活脑区大部分相同,主要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BA31/30)、扣带回前部(BA24/32)、右侧颞上回(BA8)、左侧颞上回(BA8)、右颞下回前部(BA20)、左颞下回前部(BA20)、右侧顶下小叶(BA39/40)、左侧顶下小叶(BA39/40)。这些脑区的BOLD反应曲线呈负性变化,扣带回后部的负激活强度复杂任务时强于简单任务。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静息状态人脑默认活动假说及其负激活程度与任务难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负激活 默认活动网络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3 位作者 袁小东 唐俊军 武刚 王国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确诊[平均发病年龄(46.4±2.8)岁],6例为多发病灶:颈、胸髓、圆锥、马尾均可多节段发生;5例为单发病灶:3例位于圆锥,1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颈髓、延髓交界部。MR平扫T1WI多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可表现为斑片状、环形、斑点状及结节状强化,伴随征象包括脊髓增粗、周围水肿、脊髓空洞等。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ISCM的内部结构及信号特点、明确肿瘤的范围及进展情况,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缺乏明确特征表现,确诊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转移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曲线形状的量化及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计算机模拟和乳腺灌注 被引量:7
8
作者 袁小东 张静 +2 位作者 敖国昆 王培军 田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参数组合对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状的影响,寻找定量评价TDC形状的方法,并应用于乳腺癌的前瞻性灌注研究。方法在Excel2003中构建算式,并编写相应程序代码以实现自动卷积、去卷积算法,其中推动剩余函数采...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参数组合对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状的影响,寻找定量评价TDC形状的方法,并应用于乳腺癌的前瞻性灌注研究。方法在Excel2003中构建算式,并编写相应程序代码以实现自动卷积、去卷积算法,其中推动剩余函数采用Weibull函数,在固定其他参数的情况下,分别以连续递增的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与平均通过时间之比(BF/MTT)、Weibull函数的形状参数和一个固定的动脉输入函数卷积,得到一系列TDC;考察上述指标对TDC形状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定量描述TDC形状的变量。对28例乳腺肿块患者行CT灌注扫描,按TDC的形状分为速升速降型、持续上升型、平台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BF、MTT、血容量(BV)、BF/MTT、TDC形状分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Weibull函数的形状参数对TDC的影响轻微;BF影响TDC的高度,BF越大TDC高度越大;MTT影响TDC的高度和峰值时间,MTT越大TDC高度越大同时峰值时间推后;BF/MTT决定TDC的形状,取值偏大时TDC呈速升速降型,取值偏小时呈持续上升型,取值在两者之间时呈平台型;②乳腺灌注BF/MTT与TDC形状分型相关;③乳腺灌注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BF/MTT、BF、TDC形状分型、BV、MTT,前三者大于对角线下面积(P<0.05),可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结论BF/MTT能够定量描述CT灌注TDC的形状,以非线性的方式整合BF和MTT的诊断信息,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乳腺肿瘤 时间-密度曲线 计算机模拟 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敖炜群 胡金文 +4 位作者 曾蒙苏 吴东 孙静 徐良根 王培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分析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18例病人共检出18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 目的:分析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18例病人共检出18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胰头部7例,胰颈部4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6例;其中实性肿瘤12个,增强后动脉期明显或中度强化,门脉期4个持续强化,8个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但仍高于胰腺实质;囊实性肿瘤6个,3个病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个病灶增强后分隔强化,1个囊性为主型病灶环形强化,囊变区无强化,1个病灶薄壁环形强化。结论: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有助于术前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化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72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詹松华 王国良 +5 位作者 李翊 韩洪杰 张弋 张国华 李怀芳 杨振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操作和临床经验。方法  72例子宫肌瘤患者 ,采用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的方法 ,进行造影和栓塞治疗 ,栓塞剂采用聚乙烯醇 (PVA)和明胶海绵 ,栓塞治疗后观察术后反应和症状变化。结果 栓塞治...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操作和临床经验。方法  72例子宫肌瘤患者 ,采用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的方法 ,进行造影和栓塞治疗 ,栓塞剂采用聚乙烯醇 (PVA)和明胶海绵 ,栓塞治疗后观察术后反应和症状变化。结果 栓塞治疗成功率 98.6 1% ,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增粗改变及肿瘤染色。肌瘤均有缩小 (10 0 % ) ,直径缩小 1/ 3或以上者达 72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成熟的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创伤小 ,痛苦少 ,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钱帮伟 王培军 +4 位作者 赵振国 谢秀海 陈恩龙 隋海晶 徐海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0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分析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显示方法下对阑尾全程显示率。结果: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阑尾全程显示率分别约为5.67%、5... 目的:探讨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0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分析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显示方法下对阑尾全程显示率。结果: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阑尾全程显示率分别约为5.67%、5.00%、7.33%和98.67%,曲面重建与其他方法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的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重建,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重建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17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谭华桥 周育苗 +4 位作者 方淳 朱悦琦 李永东 李明华 罗祖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报道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1岁),1例为偶然发现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6例为蛛网膜... 目的报道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17例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1岁),1例为偶然发现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伴有脑实质内血肿,1例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为偶然发现的其它部位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位于小脑上动脉1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3例。囊性动脉瘤9例,夹层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均为小动脉瘤,2例梭形夹层动脉瘤缺乏明确瘤颈,15例为窄颈,其中5例体-颈比≤2,10例体-颈比〉2。结果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囊状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囊状动脉瘤和2例夹层囊状动脉瘤不全闭塞,1例夹层囊状动脉瘤瘤颈残留;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完全闭塞,1例不全闭塞、载瘤动脉部分闭塞。术后3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其他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为0分14例,2分1例,4分2例。术后6~9个月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显示,11例弹簧圈栓塞患者中7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3例不全闭塞,1例瘤颈残留患者复发;6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同时栓塞患者中5例动脉瘤仍保持完全闭塞,1例载瘤动脉再通。末次随访显示14例保持m RS评分0分,1例保持4分不变,2例m R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外科手术治疗较困难的周围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何种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取决于动脉瘤部位、性质、形态、血管入路迂曲程度和载瘤动脉供血区功能重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磁共振及核素显像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3 位作者 袁小东 田建明 董宁欣 徐卫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对钼靶(mammography,MG)、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及核素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SPE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按照循证医学... 目的:对钼靶(mammography,MG)、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及核素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SPE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按照循证医学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筛选1986-2006年PubMed、OVID、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MG、MRI及PET/SPECT诊断乳腺癌的文献资料,对筛选文献中3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分别进行Meta分析,比较各自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筛选出30篇文献,包含41组研究,其中14组关于MG(2 941个病灶),10组关于MRI(1 428个病灶),17组关于PET/SPECT(2 247个病灶)。Meta分析结果表明:MG、MRI、PET/SPECT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2%、86%和87%;特异度分别为69%、65%和82%;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0.89和0.90;Q*值分别为0.77、0.81和0.88。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相似,无显著差异;PET/SPECT的特异度高于MG和MRI(P〈0.05);PET/SPECT和MRI的综合诊断效能大于MG。结论:MG仍然是目前乳腺癌初诊较合适的影像方法,年轻女性可优先考虑MRI检查,PET/SPECT可在其他检查疑似乳癌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适当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云 倪炯 王培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298,共4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DSA、CT、MRI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其中,CT具有无创、快捷、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且近年来CT成像设备及技术发展迅速,使其在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DSA、CT、MRI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其中,CT具有无创、快捷、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且近年来CT成像设备及技术发展迅速,使其在颈动脉斑块的早期诊断及随访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T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缺氧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特征直肠癌的MR灌注成像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翠 续晋铭 +5 位作者 卢晓玲 邱诗雄 张兰花 滕美珠 左晓明 王培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0-1544,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特征直肠癌MR灌注成像参数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35例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灌注成像检查,并获得直肠癌和癌周正常直肠壁各MR灌注参数值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特征直肠癌MR灌注成像参数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35例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灌注成像检查,并获得直肠癌和癌周正常直肠壁各MR灌注参数值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及初始强化曲线下面积(iAUC)]。分析病理学特征,包括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情况;对不同病理状态的MR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Ktrans及iAUC均高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均〈0.05),直肠癌Ve低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0.05),K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直肠癌的Ktrans、Ve、Kep和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4期直肠癌Ktrans及Kep较T1~2期显著升高(P均〈0.05);T1~2期与T3~4期直肠癌的iAUC及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1~2分期的Kep高于N0分期(P=0.006),余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的直肠癌MR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直肠癌的MR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其不同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凤华 詹松华 +2 位作者 杨振燕 胡喜红 戴工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连续观察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2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探讨1HMRS显示和评价缺血性损伤的敏感性。材料和方法:共S-D大鼠50只,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均分成8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按栓塞时间1...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连续观察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2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探讨1HMRS显示和评价缺血性损伤的敏感性。材料和方法:共S-D大鼠50只,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均分成8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按栓塞时间1、3、6、12、24、48、72h分成B、C、D、E、F、G、H组,为手术组。每组于相应栓塞时间进行磁共振成像,成像结束后每组取3只行病理检查、2只行TTC大体标本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A组1HMRS未见明显异常。C、D、E、F、G、H组NAA均下降,栓塞组脑组织与对照组NAA下降有显著性差异。MCAO时间越长,NAA下降越明显甚至消失。Lac在栓塞后1h即上升,在最初12h持续上升,之后开始下降。栓塞组脑组织与对照组Lac有显著性差异。Cho、Cr虽然随栓塞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数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中,1HMRS可以动态观察活体脑梗死后的代谢物的生化改变及其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 实验研究 缺血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网络连接性与脑白质疏松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育生 江虹 +2 位作者 李云霞 腾飞 聂志余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6期449-454,共6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纳入30例法泽卡斯量表(Fazekas scale)评分为2-...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纳入30例法泽卡斯量表(Fazekas scale)评分为2-3级的LA患者及20例头部磁共振成像正常的对照组。依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将LA组再分为认知正常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2个亚组。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脑血管危险因素登记、血液生化检查、认知功能评估筛查及3.0T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及DTI检查。认知评估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量表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使用PANDA软件处理DTI数据,提取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DTI数据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LA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脑血管病常规危险因素及血生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A组的MMSE及Mo CA分值低于对照组,值分别为0.002和0.008。LA组胝体膝部P(P=0.000)、体部(P=0.000)、压部(P=0.026)3个部位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而MD值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3、0.006及0.007。LA组MMSE及Mo CA分值降低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的FA下降均成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从膝部(r=0.78)到压部(r=0.41)呈现逐渐递减趋势。结论 LA存在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胼胝体FA下降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弥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网络连接性 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对肾盂癌侵袭性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琦 郑少强 +3 位作者 王培军 赵小虎 马春辉 王金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WI检查(b值=0和b值=800s/mm^2),将磁共振DW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DWI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并记录病灶的DWI信号特点,对每个病灶选择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小ROI、大ROI及最小ADC值。比较不同性别间、不同部位肾盂癌间、肾盂癌与正常肾实质间、3组ROI间、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间的ADC值的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i-67在肾盂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i-67表达与ADC值的关系。结果当b值=800s/mm^2时,利用DWI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91.4%、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90.9%、阴性预测值91.4%。ADC值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肾盂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盂癌与正常肾实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RO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G_1~G_2级)肾盂癌的ADC值较高级别(G_3级)高,局限于肾盂(Ta^T_2期)的ADC值较有局部侵犯(T_3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Ki-67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有关,ADC值与Ki-67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88,P<0.01)。结论 ROI的大小对于尿路上皮癌的鉴别意义可能不大;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DWI有利于术前评估肾盂癌的组织学分级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肾肿瘤 肾盂癌 KI-67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祁小龙 罗文韬 +1 位作者 季文彬 杨长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821,共4页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已被国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为一项良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指标,可为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尤其是中度狭窄患者是否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目前测定FFR仍属有创检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已被国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为一项良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指标,可为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尤其是中度狭窄患者是否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目前测定FFR仍属有创检查,高昂的诊断费用和尚有争议的判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就FFR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詹松华 王国良 +4 位作者 韩洪杰 徐卫国 张弋 李翊 李怀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索旋转DSA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72例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人 ,47例进行了腹主动脉下端的旋转DSA盆腔血管造影 ,记录普通操作方法与旋转DSA方法的手术时间、操作时间和造影剂用量。结果 :旋转... 目的 :探索旋转DSA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72例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人 ,47例进行了腹主动脉下端的旋转DSA盆腔血管造影 ,记录普通操作方法与旋转DSA方法的手术时间、操作时间和造影剂用量。结果 :旋转DSA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下端、两侧髂总动脉、两侧髂内外动脉及两侧子宫动脉分叉起始段。通过两者比较 ,发现旋转DSA的应用可帮助和指导操作过程 ,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透视对操作医生和病人的X线照射剂量 ,且造影剂的总用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旋转DSA作为一种先进的血管造影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DSA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