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CR-IACPR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最佳心理实践意见书精要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文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51-2155,共5页
2018年10月,意大利心血管预防康复和流行病学协会(GICR-IACPR)发表了“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CPR)最佳心理实践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借鉴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研究所(NICE)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指南,将CPR中的心理实践分为3步... 2018年10月,意大利心血管预防康复和流行病学协会(GICR-IACPR)发表了“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CPR)最佳心理实践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借鉴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研究所(NICE)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指南,将CPR中的心理实践分为3步:心理评估及动态监测;低强度干预,适用于较轻疾病或近期发病的患者;高强度干预,适用于低强度干预效果不佳或随时间推移病情恶化的患者。将心理干预分为两级,低强度干预:咨询、心理教育、自我保健、自我管理、远程医疗、自我帮助等;高强度干预:个人、夫妻、家庭和团体心理治疗、压力管理等。该意见书综述了大量最新的文献和指南,可操作性强,与我国当前心脏康复实践中的心理处方相比,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可为国内从事CPR的心理工作人员提供规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理干预 心理疗法 综合预防 康复 冠心病 双心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赋能造影和压力衍生的新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储备的初步评估
2
作者 季冰 叶梓 +8 位作者 姚义安 陈飞 林泓桢 刘洋 王一平 鲍伟 吴骁旻 刘学波 来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目的对比热稀释法测量的冠状动脉生理学参数,评估人工智能(AI)辅助影像和压力整合而构建的新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储备(FC-MRR)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因疑似... 目的对比热稀释法测量的冠状动脉生理学参数,评估人工智能(AI)辅助影像和压力整合而构建的新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储备(FC-MRR)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因疑似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且排除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狭窄<50%)并进一步接受冠状动脉生理功能检查的47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占比40.4%。基线冠状动脉造影后行弹丸式热稀释法测定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和微循环阻力储备(MRR);在静息和充血态下,整合冠状动脉远端压力、影像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构建新型FC-MRR指标。基于热稀释法CFR和IM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微循环功能正常组18例(CFR≥2.5及IMR<25)、不确定组18例(CFR≥2.5及IMR≥25,或CFR<2.5及IMR<25)和异常组11例(CFR<2.5及IMR≥25)。进一步分析各组间基线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生理学参数差异,并评估FC-MRR的诊断性能。结果队列共纳入心绞痛且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47例(测定靶血管均为前降支)。3组患者的人口资料和临床基线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无论在静息和最大充血状态下,测定的心率、冠状动脉近端压力和远端压力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充血态平均通过时间(Tmn)以及热稀释法IMR、CFR和MRR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微循环功能正常组、不确定组和异常组的FC-MRR依次为5.02(3.50,6.38)、3.20(2.30,4.38)和2.00(1.60,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52,P=0.005)。热稀释法测定的CFR与MRR(r=0.90)和FC-MRR(r=0.81)均具有良好相关性(均为P<0.001);MRR与FC-MRR明显相关(r=0.79,P<0.001)。FC-MRR判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异常(CFR和IMR一致异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1~1.00,P=0.002),最佳截断值为3.0,其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0.0%。结论AI赋能、基于FFR衍生及冠状动脉造影开发的新型FC-MRR能准确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微循环阻力 微循环阻力储备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心房颤动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浩明 罗明 +1 位作者 沈艺 梁四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稳定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其中伴有心房颤动患者32例和窦性节律...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稳定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其中伴有心房颤动患者32例和窦性节律患者35例),并选择28例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IL-6、CRP和ATⅡ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IL-6、CRP和AT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并且IL-6、CRP随LVEF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呈显著负相关。伴有心房颤动患者较窦性心律患者IL-6、CRP和ATⅡ水平明显增高,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炎症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房颤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房颤动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洋 宋浩明 +1 位作者 邓兵 赵明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984-986,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功能不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并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对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测定基础血浆ET值和血浆中NO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 目的:研究内皮功能不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并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对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测定基础血浆ET值和血浆中NO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小剂量组与较大剂量组,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ET值和血NO值。结果:血浆中ET、NO含量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05);经抗心衰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显著降低(P<0.01),其中较大剂量组治疗后ET、NO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内皮功能损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ET、NO,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一氧化氮 内皮功能不全 内皮素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路图在冠状动脉低剂量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骁旻 叶梓 +6 位作者 王亚平 刘洋 姚义安 陈飞 王一平 汤宇 来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动态冠状动脉路图(dynamic coronary roadmap,DCR)技术及低剂量冠脉模式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总放射剂量、透视时间和对比剂用量。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94例,随机分为DCR组53例...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动态冠状动脉路图(dynamic coronary roadmap,DCR)技术及低剂量冠脉模式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总放射剂量、透视时间和对比剂用量。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94例,随机分为DCR组53例,对照组41例。DCR组应用冠状动脉动态路图指导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照组采用低剂量冠脉造影模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总空气比释动能(air kerma,AK)、剂量面积乘积(DAP)、术中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R组的AK明显减低,为(597.9±222.8) mGy比(717.0±326.8) mGy(P=0.039);DAP也显著减少,为(33.2±13.3) Gycm^(2)/s比(41.3±21.5) Gycm^(2)/s(P=0.027);DCR组的透视时间少于对照组,为(9.8±3.3) min比(12.1±4.3) min(P<0.01);两组对比剂用量无明显差异,为(122.3±19.0) mL比(130.5±28.5) mL(P=0.116)。结论 在低剂量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动态冠脉路图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放射线剂量、透视时间及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冠脉路图 低剂量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三醇皂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勤 姜嘟嘟 +3 位作者 肖俊杰 单圣道 詹青 赵江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36-438,共3页
慢性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是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和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因。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 慢性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是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和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因。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是维持神经元功能和再生修复及防止神经元退行性变的重要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三七三醇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必要条件的新认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乐民 余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本文提出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条件的假说:①联合免疫功能缺陷/紊乱;②异性抗原触发(或癌细胞恶性增殖对局部静脉的侵袭破坏),导致静脉内炎症反应;③血流缓慢(血小板、白细胞与纤维蛋白原的可逆性结合),血栓形成和延伸成为可... 本文提出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条件的假说:①联合免疫功能缺陷/紊乱;②异性抗原触发(或癌细胞恶性增殖对局部静脉的侵袭破坏),导致静脉内炎症反应;③血流缓慢(血小板、白细胞与纤维蛋白原的可逆性结合),血栓形成和延伸成为可能。三要素的组合构成获得性VTE发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形成要素 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沙替尼致可逆性肺动脉高压1例并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亮 徐婧 陈发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74,共6页
达沙替尼导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目前国内病例报道较少,本例为56岁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达沙替尼(100 mg/d)维持治疗,47个月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房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117... 达沙替尼导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目前国内病例报道较少,本例为56岁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达沙替尼(100 mg/d)维持治疗,47个月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房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117 mmHg,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毛细血管前性PAH,考虑达沙替尼导致PAH。停服达沙替尼并抗PAH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再次服用达沙替尼后肺动脉压又再次加重,停药并继续抗PAH治疗后病情又明显好转直至完全缓解,长期随访病情稳定未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达沙替尼 肺动脉高血压(PAH) 右心导管检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石炜祺 刘如辉 +2 位作者 倪奕 王真 马文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66-2171,2175,共7页
背景焦虑抑郁在冠心病(CAD)患者中高发,常迁延不愈,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漏诊率较高。目的分析CA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单... 背景焦虑抑郁在冠心病(CAD)患者中高发,常迁延不愈,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漏诊率较高。目的分析CA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3年3-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明确诊断的CAD患者131例。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及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症状10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独立填写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20例患者中共39例(32.5%)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其中38例(31.7%)患者伴焦虑,7例(5.8%)患者伴抑郁,6例(5.0%)患者同时伴焦虑抑郁。躯体化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痛”“头晕或晕倒”“胸痛”“呼吸有困难”“身体发麻或刺痛”“喉咙有梗塞感”“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感到手或脚发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强迫症状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难以做出决定”“脑子变空了”“不能集中注意”“必须反复洗手、点数”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旁人责备求全”“感到比不上他人”“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抑郁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异性的兴趣减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容易哭泣”“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孤独”“感到苦闷”“过分担忧”“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焦虑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神经过敏”“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心跳得很厉害”“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恐怖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偏执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精神病性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过错而受到惩罚”“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其他症状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胃口不好”“难以入睡”“想到死亡的事”“醒得太早”“睡得不稳不深”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结论 CA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比例较高,躯体化症状更为明显,同时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症状、精神病性症状十分明显,且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因此,对于存在相关症状的CAD患者,应当加强对其焦虑抑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量表 躯体型障碍 双心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磊 叶梓 刘学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92-295,共4页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是指冠状动脉的异常扩张,并不完全是一种良性病变。与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目前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仍遗留很大的空白。本文主要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面进展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是指冠状动脉的异常扩张,并不完全是一种良性病变。与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目前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仍遗留很大的空白。本文主要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面进展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进行阐释,期望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b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宏文 喻溥蛟 许嘉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基于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OGD/R)模型,研究miR-19b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初步说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别转染mi R-19b模拟物(mimics... [目的]基于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OGD/R)模型,研究miR-19b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初步说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别转染mi R-19b模拟物(mimics)和抑制物(inhibitor),然后对细胞进行氧糖剥离再灌注处理,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甘(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 dUTP)缺节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labeling,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 Bax和Caspase3)以及下游分子同源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PTEN)和Akt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表明, mi R-19b mimics可以明显降低OGD/R模型中凋亡心肌细胞比率,而miR-19b inhibitor作用则相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 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也与TUNEL染色结果一致. mi R-19b mimics可下调PTEN,激活Akt,而miR-19b inhibitor的作用则相反.同时转染miR-19b inhibitor和PTEN-siRNA进行功能逆转实验,发现PTEN-siRNA可以逆转miR-19b inhibitor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miR-19b可通过下调PTEN激活Akt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miR-19b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ma-1受体激活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小平 喻溥蛟 许嘉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3-860,共8页
[目的]研究sigma-1受体的激活与抑制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经过3 d尾静脉注射sigma-1受体抑制剂BD1047, sigma-1受体激动剂SA4503或生理盐水后施行心脏缺血再灌注手术.术后对小鼠心脏进行TTC/Evans蓝双染色并计... [目的]研究sigma-1受体的激活与抑制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经过3 d尾静脉注射sigma-1受体抑制剂BD1047, sigma-1受体激动剂SA4503或生理盐水后施行心脏缺血再灌注手术.术后对小鼠心脏进行TTC/Evans蓝双染色并计算心脏梗死区(infarction area, INF)与危险区(area at risk, AAR)比值(INF/AAR),同时对心肌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接受了sigma-1受体抑制剂BD1047预处理的小鼠,其INF/AAR值远大于对照组(P <0.05),心肌组织中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抗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接受sigma-1受体激动剂SA4503预处理的小鼠,其INF/AAR值远小于对照组(P <0.05),心肌组织中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Sigma-1受体的激活能够改善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而抑制sigma-1受体则会加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1受体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分子遗传学新进展
13
作者 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复极 尖端扭转型室速 发作性晕厥 钾通道基因 体表心电图 电交替 房室传导阻滞 基因异常 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