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的差异蛋白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影 束蓉 刘宏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9-521,525,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非刺激性全唾液(WUS)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集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和5名健康者的WUS,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蛋白,将二者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非刺激性全唾液(WUS)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集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和5名健康者的WUS,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蛋白,将二者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通过软件对2组样品的双向胶上的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7个差异点,经质谱鉴定明确了13个点的蛋白类型,其中737、725、692、986为同一种蛋白,716、535为相同蛋白,分别是血清白蛋白、β-纤维蛋白、重组N-叶apo型人血清转铁蛋白2型晶体B链、免疫球蛋白α-1链C区、人血清白蛋白GA复合物、Rca-Rhogdi复合物的B链、PRO2044、理论蛋白以及未命名蛋白,而且它们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的表达均上调。结论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者WUS中的蛋白图谱时,发现至少9种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蛋白。这种蛋白组学技术也许能更好地理解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非刺激性全唾液 差异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解涵 刘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共培养HBMMSCs和HPDLSCs,通过ALP和...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共培养HBMMSCs和HPDLSCs,通过ALP和MTT的方法检测共培养HPDLSCs的ALP活性和增殖活性。将共培养的HPDLSCs制成膜片与煅烧的陶瓷牛骨(ce-ramic bovine bone,CBB)复合,行裸鼠体内异位移植。结果:体外结果显示,HBMMSCs可以提高HPDLSCs的ALP活性,促进细胞增殖。体内结果显示,共培养的HPDLSCs膜片不仅可以再生含矿化结构的牙周膜样组织,而且再生出丰富的血管。结论:HBMMSCs促进HPDLSCs膜片再生血管化的牙周膜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膜片 牙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根端乳头条件培养基诱导下的牙周膜细胞膜片与牙本质管和煅烧骨间的牙周膜再生 被引量:4
3
作者 宁慧影 刘宏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利用鼠根端乳头条件培养基(APTG-CM)与牙周膜细胞(PDLCs)建立间接共培养体系,探讨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方法胶原酶联合组织块法获得人PDLCs,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鉴定PDLCs的来源。APTG-CM诱导PDLCs 28 d,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DLC... 目的利用鼠根端乳头条件培养基(APTG-CM)与牙周膜细胞(PDLCs)建立间接共培养体系,探讨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方法胶原酶联合组织块法获得人PDLCs,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鉴定PDLCs的来源。APTG-CM诱导PDLCs 28 d,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DLCs中骨钙素(OCN)、Ⅰ型胶原(COLⅠ)、骨涎蛋白(BSP)的表达;观察细胞外部形态。体外构建牙本质管与牙周膜细胞膜片和煅烧骨(CBB)颗粒移植体,植入裸鼠皮下8周,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经过APTG-CM诱导后,PDLCs在牙本质和CBB表面均有牙骨样基质形成,且在CBB表面有纤维组织的黏附和垂直嵌入。对比而言,PDLCs的生长在CBB的表面要好于在牙本质管。而对照组无纤维的垂直嵌入。结论经过APTG-CM孵育的PDLCs有向成牙骨质细胞谱系转化的功能,APTG-CM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端乳头细胞 根端乳头条件培养液 牙周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脂多糖致人牙周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敏 王佐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研究培养基中加入氢气能否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在脂多糖(LPS)刺激下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方法用1μg·m L-1LPS刺激hPDLCs,分别用普通和富氢培养基培养,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上清中超氧化... 目的研究培养基中加入氢气能否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在脂多糖(LPS)刺激下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方法用1μg·m L-1LPS刺激hPDLCs,分别用普通和富氢培养基培养,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在LPS刺激下,富氢培养基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普通培养基组,凋亡率降低(P<0.05)。2组间LDH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和12h富氢培养基组细胞上清中CAT活性较普通培养基组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1);而2组的SOD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6h富氢培养基组细胞上清中MDA水平较普通培养基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氢气可有效改善LPS导致的hPDLCs增殖活性降低及凋亡,并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培养基 脂多糖 牙周膜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思颖 杨亚楠 +2 位作者 闫香珍 章海兵 罗礼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研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提取牙周炎患者及牙周健康者的牙龈组织,Western blot检测RIP1蛋白的表达。在RIP1条件性基因敲除(RIP1^(-/-))小鼠和C57野生型小鼠上颌第二磨牙... 目的:研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提取牙周炎患者及牙周健康者的牙龈组织,Western blot检测RIP1蛋白的表达。在RIP1条件性基因敲除(RIP1^(-/-))小鼠和C57野生型小鼠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用Micro-CT扫描成像分析对比两组小鼠实验侧牙槽骨丧失量。提取2组小鼠对照侧及实验侧牙龈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RIP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建立牙周炎模型后,RIP1^(-/-)小鼠牙槽骨丧失量增加(P<0.01),牙龈组织中多个促炎和抗炎因子表达改变(P<0.05)。结论:RIP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实验性牙周炎小鼠的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ADORA3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调控
6
作者 冯梅婷 鲁嘉韦 罗礼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腺苷A3受体(adenosine A3 receptor,ADORA3)在牙周炎中的表达模式及调控作用。方法:构建牙周炎动物模型,micro-CT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槽骨丧失和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并对结扎侧和对照侧牙龈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Adora3表达... 目的:探讨腺苷A3受体(adenosine A3 receptor,ADORA3)在牙周炎中的表达模式及调控作用。方法:构建牙周炎动物模型,micro-CT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槽骨丧失和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并对结扎侧和对照侧牙龈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Adora3表达差异,RT-qPCR法检测ADORA3在人和小鼠牙龈组织及巨噬细胞中表达情况,转录组测序分析ADORA3与下游靶基因相关性并通过RT-qPCR法验证。结果:小鼠牙周炎模型构建成功,结扎侧牙龈组织中Adora3表达上调。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ADORA3表达上调,炎症微环境下Adora3表达降低。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Adora3表达与下游靶基因抑制蛋白β-2(arrestin beta-2,ARRB2)呈正相关,且Arrb2基因敲除后Adora3表达下调。结论: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及体外实验验证,ADORA3在不同来源牙龈组织及巨噬细胞中差异表达,且ADORA3表达水平与ARRB2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分析 牙周炎 腺苷A3受体 抑制蛋白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7
作者 贺晓丽 梁冬雨 +2 位作者 刘峰 陈建霞 罗礼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SR-BⅡ)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g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采用Western blot和RT...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SR-BⅡ)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g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SR-BⅡ表达含量的变化。用siRNA沉默SR-BⅡ的表达后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情况。结果:P.g以及ox-LDL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油红O染色观察到泡沫细胞的形成明显增多。在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P.g可以诱导SR-BⅡ表达增加,采用siRNA干扰SR-BⅡ表达后,P.g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P.g可以促进SR-BⅡ的表达,调控SR-BⅡ表达可以改变泡沫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SR-BⅡ) 泡沫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能力异质性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杜静冰 刘宏伟 +1 位作者 甄蕾 宁慧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获取单克隆骨髓基质细胞并对其行不同诱导分化,以探索单克隆细胞的多分化潜能的异质性。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单克隆后再扩增培养,进行表面标志物鉴定并进行下一步的成骨、成脂肪、成软骨、成神经的多向诱导分... 目的:获取单克隆骨髓基质细胞并对其行不同诱导分化,以探索单克隆细胞的多分化潜能的异质性。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单克隆后再扩增培养,进行表面标志物鉴定并进行下一步的成骨、成脂肪、成软骨、成神经的多向诱导分化实验,对各克隆分化诱导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克隆形成率为11.7%。单克隆细胞仍然保持多分化潜能。分化能力上存在异质性。结论:单克隆的骨髓基质细胞在增殖力和多分化潜能上依然保持着干细胞特性,但在分化能力上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单克隆 分化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