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CD133^+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康非吾 王开 +3 位作者 吴湣 王佐林 朱炎 闵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纯化的CD133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观察单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利用超低黏附板,观察舌鳞癌Tca8113细胞体外悬浮肿瘤细胞成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纯化的CD133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观察单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利用超低黏附板,观察舌鳞癌Tca8113细胞体外悬浮肿瘤细胞成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中的CD133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33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并观察其增殖及分化能力。结果单细胞体外增殖12 d后,仅有5.23%的细胞具有持续增殖的能力。体外观察发现,超低黏附96孔培养板中细胞悬浮生长,部分可以形成肿瘤球;Tca8113细胞系中有占肿瘤部分0.95%的CD133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且分选出的CD133+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CD133-肿瘤细胞及未分选的肿瘤细胞;CD133在培养体系中的比例逐日下降,由培养第1天的92.45%下降至第12天的1.62%。结论 Tca8113细胞系中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且CD133+细胞占肿瘤细胞比例较低,在体外分化和增殖能力较强,CD133可能是肿瘤起始细胞的表型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肿瘤干细胞 免疫磁珠分选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原位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磊 章燕 +2 位作者 游素兰 谭鸾君 黄远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最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生物衍生材料复合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康非吾 唐休发 +2 位作者 温玉明 吴正华 黄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骨生物衍生材料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在体外与人骨髓MSCs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背部左侧皮下。右侧皮下植入单纯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于术后2,4,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骨生物衍生材料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在体外与人骨髓MSCs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背部左侧皮下。右侧皮下植入单纯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于术后2,4,10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比较其成骨能力。结果两种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均有异位成骨能力,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量逐渐增多,表现为软骨化成骨;对照组无成骨现象。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在相同各时间点比较,脱蛋白骨的ALP活性明显高于脱钙骨(P<0.05)。结论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及脱钙骨和人骨髓MSCs可作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且作为支架材料脱蛋白骨优于脱钙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生物衍生材料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磷酸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磊 李耀俊 +4 位作者 章燕 潘可风 黄远亮 刘昌胜 蒋欣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材料多孔磷酸钙的生物相容性及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异位成骨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第2代Beagle犬BMSCs,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与多孔磷酸钙(CPC)复合培养,获得最佳复合浓度,倒置和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BMSC...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材料多孔磷酸钙的生物相容性及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异位成骨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第2代Beagle犬BMSCs,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与多孔磷酸钙(CPC)复合培养,获得最佳复合浓度,倒置和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BMSCs黏附和生长情况,复合体植入裸鼠皮下8周观察异位成骨。结果 BMSCs转染GFP与多孔CPC复合培养1d,细胞从材料中爬出,形态正常,7d可见细胞伸出伪足,分泌基质;复合体可异位成骨。结论多孔CPC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钙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章燕 蒋欣泉 +2 位作者 张秀丽 王德平 甄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同样原料但以不同方法制备的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4006材料),熔融法制备多孔生物活性玻璃(45S5材料)。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及鉴定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同样原料但以不同方法制备的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4006材料),熔融法制备多孔生物活性玻璃(45S5材料)。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及鉴定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通过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实验(MTT法)、细胞黏附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比较4006材料和45S5材料对BMSCs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与材料复合的最佳BMSCs细胞悬液浓度。结果 4006材料浸提液培养1 d时,其细胞活力与纯培养液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培养3 d后,其细胞活力低于纯培养液(P<0.01)。45S5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纯培养液(P<0.01)。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后,镜下见BMSCs在4006材料孔隙内贴壁生长良好,分泌基质活跃;而在45S5材料上细胞黏附生长较差。BMSCs与4006材料的黏附量随接种细胞浓度升高而升高,细胞悬液浓度为2×107个.mL-1时的细胞黏附量最高。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具有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能。与其复合的细胞悬液浓度需要2×107个.mL-1或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 生物活性微晶玻璃 溶胶-凝胶法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