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抗阻训练对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作用及潜在机制
1
作者 王乐军 马童昕 +3 位作者 闫嘉淇 李倩 龚铭新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结合抗阻训练对大学生完成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作用,并从神经肌肉活动控制角度探讨训练干预产生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 25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tDCS结合抗...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结合抗阻训练对大学生完成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作用,并从神经肌肉活动控制角度探讨训练干预产生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 25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tDCS结合抗阻训练组(试验组)和单纯抗阻训练组(对照组),12名对照组受试者接受持续8周、每周3次、每次4组、每组12次动作重复的高位下拉力量训练干预,13名试验组受试者在对照组所采用的训练基础上,在每次训练前进行20 min的tDCS干预。在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高位下拉静态自主最大收缩力(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80%一次最大重复(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负荷高位下拉最大重复次数和常规引体向上动作测试。在引体向上动作测试过程中记录上肢主要用力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训练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引体向上完成次数分别提高了1.74倍和1.42倍,两组受试者MVC和80%1RM负荷高位下拉最大重复次数也都显著提升,但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受试者主动肌肱桡肌、三角肌后束、胸大肌的激活水平皆显著下降。此外,试验组受试者在训练后拮抗肌肱三头肌的共激活水平由0.50±0.22显著下降到0.37±0.09,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持续8周的tDCS结合抗阻训练和单纯抗阻训练显著提升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可能与两种训练皆可以显著提升主动的肌肉收缩能力有关。tDCS结合抗阻训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引体向上动作过程中肱三头肌的共激活水平,提高肘关节肌肉的收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高位下拉 引体向上 共激活 神经肌肉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功能障碍生物力学2024年度研究进展
2
作者 牛文鑫 高雨佳 单绵佳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运动与康复生物力学研究关注运动功能障碍,为运动功能评估、功能障碍干预技术和设备开发提供理论基础。2024年,运动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本文... 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运动与康复生物力学研究关注运动功能障碍,为运动功能评估、功能障碍干预技术和设备开发提供理论基础。2024年,运动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本文从运动功能的非接触评估、智能化功能障碍分类分级、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物力学机制3个方面,总结近1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 功能障碍 脑肌耦合 人机工程 康复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光照对密闭空间人员睡眠节律和警觉性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统岳 邵戎镝 +4 位作者 王燕尼 李娟洁 代书剑 于闯 郝洛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5-367,共13页
为研究人在长期缺乏采光的密闭空间内容易发生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障碍的问题,对20名被试者在地下密闭空间内进行了连续4周的光照实验,且每周采用一种光照模式,测量睡前的褪黑素、皮质醇、主观困倦度和核心体温,监测睡眠主观评价得分、... 为研究人在长期缺乏采光的密闭空间内容易发生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障碍的问题,对20名被试者在地下密闭空间内进行了连续4周的光照实验,且每周采用一种光照模式,测量睡前的褪黑素、皮质醇、主观困倦度和核心体温,监测睡眠主观评价得分、入睡潜伏期、夜间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等指标,由实验可知,第1周采用恒定光照模式,睡前褪黑素浓度和困倦度逐天降低,核心体温逐天增加;第2周作息时间强制前移了2 h;第3周采用动态光照模式,在夜间采用强光刺激,睡前核心体温和皮质醇浓度提高,褪黑素浓度和主观困倦度下降,睡眠得分和睡眠潜伏期逐天增加,睡眠质量逐天变差,反应时间变短、错误率降低;第4周采用晨间强光刺激和夜间暗光保护的动态光照模式,睡前褪黑素浓度和困倦度显著提升、核心体温和睡眠潜伏期逐天降低,睡眠质量逐渐改善。光照对昼夜节律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存在逐天累积的效应,通过动态光照模式可针对性地帮助密闭空间内的人员保持昼夜节律的稳定性和适应各自的轮班作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光学 密闭空间 健康照明 昼夜节律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79
4
作者 周谋望 岳寿伟 +23 位作者 何成奇 张长杰 马诚 王惠芳 王楚怀 田峻 白跃宏 朱珊珊 刘宏亮 牟翔 李建华 杨卫新 宋林 唐金树 梁英 谢青 张芳 周云 黄澎 潘钰 谷莉 李涛 邢华医 刘小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据级别 中国专家共识 康复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医师 腰痛患者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肌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融合的卒中患者异常步态识别
5
作者 李晨浩 杨鹏 +3 位作者 冯成龙 张海峰 姜成华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5-962,共8页
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运动步态个性化差异以及异常步态识别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方案,以有效提升异常步态识别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 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运动步态个性化差异以及异常步态识别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方案,以有效提升异常步态识别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的模型,并引入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采集健康老年人和脑卒中患者在舒适范围内的不同步速下单侧踝关节运动数据,将惯性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信号作为模型输入;同时分析并比较两组人群的步态特征差异。通过对比传统深度学习模型以及CNN-ResNet-BiLSTM模型在不同层结构组合下的准确率,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引入残差连接的CNN-ResNet-BiLSTM模型在异常步态识别中的表现优异,其预测准确率相较于传统的深度学习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模型分别提高了13.6%和8.36%;同时,与其他模型组合相比,该模型的整体准确率达到97.78%。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算法可以用于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检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脑卒中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科考舱室光环境评价与队员长航睡眠情绪状态分析
6
作者 王燕尼 汪统岳 +3 位作者 李娟洁 魏力 邵戎镝 郝洛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0-1252,共13页
为探究南极科考数10天海上航行过程中光照、温湿度、风速等环境要素的骤变对科考队员身心状态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发的多次人体适应性变化规律,对雪龙号与雪龙2号开展了实地测量与海上航行调研。通过主观问卷评估不同舱室空间类型的光环境... 为探究南极科考数10天海上航行过程中光照、温湿度、风速等环境要素的骤变对科考队员身心状态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发的多次人体适应性变化规律,对雪龙号与雪龙2号开展了实地测量与海上航行调研。通过主观问卷评估不同舱室空间类型的光环境现状以及队员在长航期间各阶段的睡眠与情绪状态,提出舱室光环境设计策略。结果显示,舱室空间光环境问题集中在自然采光不足与色彩陈旧、不鲜明方面。雪龙号队员睡眠质量评分呈逐步下降趋势,雪龙2号先下降后上升,且航段末期雪龙2号的评分显著高于雪龙号(p<0.05)。雪龙号队员主要受睡眠质量差与烦躁情绪困扰,而雪龙2号面临晕动症等适应性不良疾病与孤独、紧张情绪。83%的队员希望在舱室内适当添加彩色光。通过分析光环境与睡眠、情绪的关系,针对性优化舱室照明,提升队员航海期间的生活工作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科考 光环境现状 睡眠质量 健康状态 负面情绪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女性患者初学太极云手动作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7
作者 林紫玲 熊凤 +4 位作者 侯美金 马晔 刘本科 陈博 王芗斌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7,共7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和健康人群在练习太极云手初学阶段的下肢动态稳定性和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招募30名太极初学者,包括15名KOA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组,在太极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2 h太极云手练习...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和健康人群在练习太极云手初学阶段的下肢动态稳定性和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招募30名太极初学者,包括15名KOA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组,在太极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2 h太极云手练习。采用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并计算云手运动过程中左侧下肢的动态稳定性指标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KOA患者在云手动作中表现出更小的内外侧倾斜角,踝关节背屈角度的均值和峰值均减少,髋关节内收角度峰值减少,而膝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增大(P<0.05)。结论KOA患者采用了适应性的姿势策略以维持太极云手运动中的横向稳定性,但在运动初学阶段应建议采用综合训练方案以减少下肢屈曲时的关节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太极云手 动态稳定性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工程生物力学2021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9-797,共9页
康复工程与生物力学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许多康复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生物力学问题。2021年,康复工程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康复设备和辅具拟人化设计的生物力学、人体接触界面的生物力学和人机动态交互的生物力学3个方面... 康复工程与生物力学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许多康复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生物力学问题。2021年,康复工程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康复设备和辅具拟人化设计的生物力学、人体接触界面的生物力学和人机动态交互的生物力学3个方面。本文结合2021年最新进展,总结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工程 生物力学 模拟仿真 人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康复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9
作者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7-117,共1页
智能科技快速发展,重新塑造康复医学诊疗模式,也提出了许多交叉学科问题,其中生物力学问题在其中尤为突出。助力外骨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踝是关键的助力关节。基于脊髓反射控制步态模型,通过研究人体步行时踝关节对支撑界面(坡度、硬... 智能科技快速发展,重新塑造康复医学诊疗模式,也提出了许多交叉学科问题,其中生物力学问题在其中尤为突出。助力外骨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踝是关键的助力关节。基于脊髓反射控制步态模型,通过研究人体步行时踝关节对支撑界面(坡度、硬度和光滑度)、助力时机和幅度的生物力学响应,明确踝关节适应机制;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优化踝关节助力设计方案,通过代谢能耗评价其助力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对髋、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评价系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反射 康复医学 生物力学 诊疗模式 踝关节 交叉学科 能耗评价 光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佳敏 徐纯鑫 +2 位作者 陈岑 任婕 沈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6-420,共5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偏瘫儿童双侧大脑半球的锥体束发育迟缓,反映了围产期锥体束髓鞘化和轴...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偏瘫儿童双侧大脑半球的锥体束发育迟缓,反映了围产期锥体束髓鞘化和轴突完整性的中断[2]。中国儿童的脑瘫患病率约为每1000活产儿中有2.0—3.5个[3],其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4],痉挛型脑瘫患儿约占60%—70%[5]。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患儿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参与度以及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通过皮质脊髓神经元去极化来评估皮质兴奋性及皮质脊髓束传导功能的无创型脑刺激形式[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双侧大脑半球 锥体束 脑性瘫痪 传导功能 经颅磁刺激 脑刺激 活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联合中枢双靶磁刺激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光跃 陈思韵 +16 位作者 霍聪聪 李鑫 陈玉辉 何晓阔 胡瑞萍 黄勇 刘浩 吕泽平 毛梦钗 沈霞 沈滢 孙莉敏 陶吉明 王永慧 窦祖林 李增勇 许东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84,共5页
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作为一种远隔神经肌肉刺激模式正在运用于临床,发挥双向的神经激活作用,其疗效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rPMS常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作为一种远隔神经肌肉刺激模式正在运用于临床,发挥双向的神经激活作用,其疗效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rPMS常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使用,形成了外周联合中枢双靶点磁刺激[2]。但目前rPMS及其与rTMS联合临床应用尚无统一认识,缺乏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刺激 双靶点 脑卒中 临床应用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复治疗师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专家共识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吴鸣 刘沙鑫 +15 位作者 燕铁斌 陈文华 张阳 朱毅 张军 雷迈 张杨 李勇强 黄杰 吴伟 祁奇 郄淑燕 魏向阳 马祖长 常有军 段周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47-1350,共4页
康复治疗师作为康复医学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岗位能力决定了患者的临床疗效。现阶段,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才缺口与人民健康需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作为掌握和具体实施康复治疗技术的康复治疗师,尚无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要求和培养... 康复治疗师作为康复医学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岗位能力决定了患者的临床疗效。现阶段,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才缺口与人民健康需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作为掌握和具体实施康复治疗技术的康复治疗师,尚无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要求和培养模式。如何加快康复治疗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康复医疗整体水平,还需要不断探索。为此,国内多家单位相继开展了1年或2年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后教育暨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培养出具有较强岗位能力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本共识经过国内多位专家多年的探讨和实践,所述康复治疗师毕业后的培养模式已经过试行,此共识对推广治疗师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和提高岗位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为康复治疗师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正式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康复治疗师 岗位能力 毕业后规范化培训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整复康复手法操作者上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真 王乐军 +5 位作者 王宽 石金玉 潘富伟 王辉昊 詹红生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6-146,共1页
目的观察、测量两种颈椎整复手法操作者上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对两种术式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规律和异同。方法1名手法施术者在其右臂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和胸大肌进行表面肌电信号贴点。术者... 目的观察、测量两种颈椎整复手法操作者上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对两种术式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规律和异同。方法1名手法施术者在其右臂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和胸大肌进行表面肌电信号贴点。术者对10名受试者完成1次术式1操作,重复1次。结束后,在同一体位下对该受试者完成1次术式2操作,重复1次,对两种术式中施术者发力肌肉的肌电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术者 表面肌电信号 胸大肌 整复手法 冈上肌 肱三头肌 肱桡肌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动力障碍及康复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倩如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了解肩胛动力障碍的病因、临床评估和分型,以及肩胛动力障碍康复方法。方法调查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结果和结论总结了肩胛动力障碍的临床评估和分型。肩胛动力障碍可继发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盂肱关节不... 目的了解肩胛动力障碍的病因、临床评估和分型,以及肩胛动力障碍康复方法。方法调查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结果和结论总结了肩胛动力障碍的临床评估和分型。肩胛动力障碍可继发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盂肱关节不稳、肩锁关节损伤、投掷肩、冻结肩等,肩胛运动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肩胛动力障碍 运动学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婷 张梦杰 +2 位作者 连艺杰 张子韫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3-133,共1页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和对照组(n=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另外对照组患者给予30 min传统坐位平衡训练,试验组患者进行30 min VR坐位平衡训练,持续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测力台测量坐姿下压力中心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医院 评估量表 功能康复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卒中疼痛全周期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6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工作委员会 +2 位作者 何洁莹 欧吉兵 贾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0期1040-1050,共11页
疼痛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老年卒中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老年人基础疾病复杂、并发症多、功能障碍明显、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特点,增加了临床实践中疼痛诊疗的难度。基于此,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 疼痛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老年卒中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老年人基础疾病复杂、并发症多、功能障碍明显、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特点,增加了临床实践中疼痛诊疗的难度。基于此,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专家组,梳理了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及循证依据,并结合我国医疗特点,提出老年卒中疼痛全周期康复概念,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老年卒中疼痛诊治中的职责及分工。经过专家组多次论证、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以期指导临床实践中老年卒中疼痛规范化、个体化的评估与综合康复治疗,从而改善老年卒中疼痛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卒中 疼痛 康复 全周期康复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雯珺 钱倩 +1 位作者 朱双双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8,共12页
远程语言康复治疗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新的在线语言康复治疗,自2010年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梳理最近10年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路径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发展动向,可以发现:疫情发生前,在线语言康复的发... 远程语言康复治疗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新的在线语言康复治疗,自2010年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梳理最近10年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路径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发展动向,可以发现:疫情发生前,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一直面临不少阻碍;疫情的到来使政府和民间对在线康复治疗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际上不少科研和临床机构迅速反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在线语言康复实践,研究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医患双方也对在线诊疗方式总体上给予积极的评价;各国开始全方位测试在线语言康复的临床疗效,打造和开发多样化的在线诊疗实施场地和技术以满足群体患者的治疗需求,尤为关注对语言诊疗有迫切需求的群体;同时,各国也开始探讨在线语言康复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中国在线语言康复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原因在于:关于在线语言康复诊疗的宣传少,大众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低;医师队伍数量少、任务重,无暇应对在线诊疗业务的开发;在线语言康复的收费标准尚未制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鉴于此,建议中国在国家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在线语言康复的宣传科普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线上医疗产业;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言语治疗师准入制度,扩大言语治疗师从业队伍,并设立合理的在线语言康复医保报销机制,促进新时代“健康中国”行动战略下在线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障碍 在线语言康复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单侧忽略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学琴 何婷 王惠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6-719,共4页
单侧忽略是脑损伤后常见的认知行为障碍,主要由右脑损伤引起,也可发生在左脑,但右脑损伤导致的左侧忽略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1]。损伤常发生在顶叶、颞叶及额叶皮质,有时也发生在皮质下核[2]。单侧忽略通常表现为患者无法注意或感知来... 单侧忽略是脑损伤后常见的认知行为障碍,主要由右脑损伤引起,也可发生在左脑,但右脑损伤导致的左侧忽略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1]。损伤常发生在顶叶、颞叶及额叶皮质,有时也发生在皮质下核[2]。单侧忽略通常表现为患者无法注意或感知来自损伤大脑对侧空间的视、听、触觉等刺激[3],伴有平衡功能、本体感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单侧忽略 额叶皮质 皮质下 虚拟现实技术 康复治疗 持续时间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式柔索驱动的足踝康复外骨骼设计
19
作者 邵江 王宽 +1 位作者 张珂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63-363,共1页
目的为解决行走功能障碍患者在穿戴足踝康复外骨骼训练时频发平衡失调、外骨骼结构笨重和步态规划关节单一等问题,需对足踝外骨骼部分零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结构优化,达到安全平稳、轻量化的设计攻要和便捷智能化的助力需求。方法本文设计... 目的为解决行走功能障碍患者在穿戴足踝康复外骨骼训练时频发平衡失调、外骨骼结构笨重和步态规划关节单一等问题,需对足踝外骨骼部分零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结构优化,达到安全平稳、轻量化的设计攻要和便捷智能化的助力需求。方法本文设计的并联式柔索驱动足踝康复外骨骼造型由支撑、控制、动力、执行、评估系统组成,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来评估造型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其中,支撑系统采用Al6061-T6铝合金材料。考虑到外骨骼的骨架结构部分出现了较多的材料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失调 足踝 外骨骼 柔索驱动 铝合金材料 并联式 功能障碍 步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康复训练动作中躯干肌肉激活和共收缩模式比较研究
20
作者 常晓倩 王宽 +2 位作者 王乐军 陈新鹏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5-455,共1页
目的比较手膝位和基于五禽戏鹿戏的手足位训练在躯干肌肉活动和共收缩模式上的差异。方法19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研究,随机执行手膝位(4个)和手足位(3个)中的动作,同时测量两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然后分析并... 目的比较手膝位和基于五禽戏鹿戏的手足位训练在躯干肌肉活动和共收缩模式上的差异。方法19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研究,随机执行手膝位(4个)和手足位(3个)中的动作,同时测量两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然后分析并比较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得到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肉共收缩指数。结果手膝位和手足位训练的组内和组间比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腹外斜肌 康复训练 躯干肌肉 表面肌电信号 腹直肌 五禽戏 竖脊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