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病人营养状况和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舒晓亮 赵坚 +2 位作者 于婷婷 张勇胜 谢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9,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胃肠道耐受性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6例接受食管手术的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病人热量和营养供给根据Harr... 目的:研究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胃肠道耐受性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6例接受食管手术的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病人热量和营养供给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测算基础能量消耗(BEE),再乘以校正系数1.1,氮量0.24 g/(kg·d)。研究组病人给予整蛋白型EN(力存),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整蛋白型EN(能全力),研究时间为10 d。于术前和术后第10天观察病人的体重(kg),体重指数(BMI),肝、肾和胃肠道功能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两种整蛋白型EN均同等地改善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营养不良,术后第10天,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高于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6.0%、2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腹胀、恶心、呕吐、误吸、便秘等症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在体重,BMI,营养风险评分、术后EN开始时间,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力存能较好地改善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胃肠道耐受性较好,是一种较安全的国产整蛋白型EN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 食管癌手术 胃肠道耐受性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疗效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康凯 舒晓亮 +4 位作者 姬舒荣 钟静霞 王铭河 张勇胜 唐大寒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2-33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定,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n=565)。Meta分析显示,低氮低热量试验组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1.36 mmol/L,95%CI[-2.01,-0.72],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31g/L,95%CI[-3.11,5.74],P=0.56,无显著性差异;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为35%),95%CI[0.19,0.63],P=0.0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经济学方面,试验组住院天数平均缩短2.41天,95%CI[-3.80,-1.02],P=0.00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营养药品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合并SMD=-2.53,95%CI[-7.18,2.11],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术后病人早期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低热量 肠外营养 腹部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舒晓亮 康凯 +6 位作者 钟静霞 史哲溪 柳先丽 王铭河 刘载道 张勇胜 姚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纳入研究的217例消化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对照组(105例,行非...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纳入研究的217例消化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对照组(105例,行非个体化营养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9/112)vs 17.1%(18/105),P=0.042],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2%(17/112)vs 22.9%(24/105)、7.1%(8/112)vs 5.7%(6/105),P均>0.05];研究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NRS 2002评分和营养方式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NRS 2002评分和营养方式是总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均<0.01),年龄、营养方式和感染性并发症是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均<0.05);手术类型、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是总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均<0.05);营养方式和总住院时间是营养费用的影响因素(P均<0.01)。两组出院前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58.9±17.1)分vs(56.3±1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1),但研究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症状评分和经济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劣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疗法 消化系统疾病 围手术期 治疗结果 感染性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琪 舒晓亮 谢立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7,80,共4页
目的:观察高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EN)制剂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肝功能及营养代谢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肝功不全伴低蛋白血症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病人用高支链氨基酸EN制剂治疗,对照组22例病人用整蛋白全营养型EN... 目的:观察高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EN)制剂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肝功能及营养代谢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肝功不全伴低蛋白血症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病人用高支链氨基酸EN制剂治疗,对照组22例病人用整蛋白全营养型EN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第7和第14天,观察肝功能、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EN支持治疗前(P<0.01)。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第14天前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支链氨基酸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支链氨基酸 肝功能不全 肠内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消化系统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史哲溪 康凯 舒晓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择期行消化系统手术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存在营养风险、筛选合格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31例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择期行消化系统手术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存在营养风险、筛选合格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31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15)和对照组(n=116),分别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和非个体化营养治疗15 d(术前5 d至术后9 d)。采集基线数据,分别于入组时及营养治疗第5天、第9天、第15天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量患者BMI、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淋巴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最终纳入患者217例(研究组112例、对照组105例),中途退出14例(6.1%)。(1)组内比较:研究组患者在入组时及营养治疗第5天、第9天、第15天时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P均<0.05),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均<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患者在入组时及营养治疗第5天、第9天、第15天时血清白蛋白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05),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P均<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余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前1 d(营养治疗第5天)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但术后第9天(营养治疗第15天)研究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时间因素不影响营养和免疫相关指标(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营养治疗 消化系统 围手术期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钟静霞 康凯 +2 位作者 舒晓亮 柳先丽 蔡东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ln组,每组24只,以束缚为应激条件,在对照组和Gln组大鼠建立应激模型。Gln组大鼠喂养肠内营养液加Gln,对照组喂养肠内营养液加等渗盐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ln组,每组24只,以束缚为应激条件,在对照组和Gln组大鼠建立应激模型。Gln组大鼠喂养肠内营养液加Gln,对照组喂养肠内营养液加等渗盐水,实验8 d。测定实验前、实验第3和第8天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Gln水平,同时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第3和第8天,大鼠血浆IFN-γ、D-LAC、DAO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血清Gln水平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血清IFN-γ、D-LAC、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0、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第3和第8天,对照组大鼠绒毛高度和绒毛表面积明显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绒毛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ln通过下调肠黏膜炎性因子,减轻应激性损伤,对肠黏膜可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细胞因子 肠黏膜屏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黏膜通透性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婷婷 舒晓亮 +2 位作者 张勇胜 姚颖 唐大寒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28,33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谷氨酰胺(Gln)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等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 Man 5.... 目的:系统评价谷氨酰胺(Gln)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等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9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421例受试者。结果显示,Gln可以降低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黏膜乳果糖/甘露醇的比值[WMD=-0.05,95%CI(-0.09,-0.01)(P=0.01)],降低腹部手术后病人二胺氧化酶浓度[WMD=-1.60,95%CI(-1.89,-1.31)(P<0.01)],并有降低术后病人循环D-乳酸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WMD=-8.14,95%CI(-18.12,-1.84)(P=0.11)]。结论:Gln能有效地降低外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肠黏膜通透性,降低二胺氧化酶浓度,目前证据不能充分肯定Gln对循环D-乳酸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腹部术后 肠黏膜屏障功能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围手术期胃癌病人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舒晓亮 徐涵 +1 位作者 康凯 柳先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5-207,211,共4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围手术期胃癌病人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围手术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3)行营养支持加L-Arg治疗,L-Arg 0.4 g/(kg.d)通过静脉给予;对照组(n=30)行营养支持治疗加等量的等...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围手术期胃癌病人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围手术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3)行营养支持加L-Arg治疗,L-Arg 0.4 g/(kg.d)通过静脉给予;对照组(n=30)行营养支持治疗加等量的等渗盐水。能量供给为125.4 kJ/(kg.d),氮量为0.2 g/(kg.d),治疗10 d。观察胃癌病人术前3 d、术后第3和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研究组病人血IL-2、TNF-α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术前3 d,而血液CRP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术前3 d。术后第7天,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后第3天。结论:L-Arg可影响胃癌病人的炎性反应水平,下调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能力的炎性因子水平,上调胃癌病人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围手术期 胃癌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凯 于婷婷 +1 位作者 舒晓亮 王兰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为研究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FITC-AnnexlnV/PI双染色检测L-Arg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借助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分子的表达,利用RT-PC...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为研究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FITC-AnnexlnV/PI双染色检测L-Arg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借助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分子的表达,利用RT-PCR方法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L-Arg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结果:L-Arg明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明显上调p53蛋白的表达。结论:L-Arg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survivin的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p53的表达,发挥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细胞凋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