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水灌肠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秦佳文 高伊丽 +4 位作者 李娜 张永庆 杨园园 王祥瑞 俞海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发的慢性疾病,常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僵硬、局部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关节功能减退乃至丧失,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1,2]。KO...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发的慢性疾病,常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僵硬、局部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关节功能减退乃至丧失,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1,2]。KOA早期为轻中度的隐痛,中期疼痛加重,晚期疼痛呈持续性或夜间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最终导致残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夜间痛 中老年人群 功能减退 膝关节疼痛 灌肠治疗 慢性疾病 局部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性腹股沟疼痛1例诊治分析
2
作者 张艳梅 方洪伟 +2 位作者 张金源 曹汉忠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7-558,共2页
腹股沟疼痛是疼痛科急慢性疼痛中常见临床症状。腹股沟为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内侧界为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是导致腹股沟疼痛重要病理生理原因之一[1,2]... 腹股沟疼痛是疼痛科急慢性疼痛中常见临床症状。腹股沟为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内侧界为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是导致腹股沟疼痛重要病理生理原因之一[1,2]。脊柱、妇科和胃肠道系统等多系统的疾病均可引起腹股沟疼痛,这为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2020年收治1例以一侧腹股沟区域疼痛为主诉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疼痛 腹直肌 常见临床症状 腹股沟韧带 疼痛科 三角形区域 髂前上棘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三氧皮下注射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秦佳文 高伊丽 +7 位作者 李娜 张永庆 焦国华 李慧 杨园园 王祥瑞 廖丽君 俞海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三氧皮下注射在辅助治疗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联合三氧治... 目的:探讨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三氧皮下注射在辅助治疗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联合三氧治疗组(三氧组),每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甲钴胺、普瑞巴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药物联合三氧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三氧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抑郁-焦虑-压力评分量表(depressionanxietystressscale,DASS),并记录两组病人的疱疹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结果:60例病人全部完成试验,与对照组相比,三氧组治疗后1周、2周和1个月的VA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三氧组病人治疗后SRSS和DASS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三氧组的疱疹愈合时间(天数)明显缩短(P<0.01),三氧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三氧皮下注射在辅助治疗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中可显著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状态,加速疱疹愈合并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可为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自体血疗法 三氧皮下注射 老年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7
4
作者 范颖晖 王新华 王燕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例Ⅱ支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分别在患侧鼻腔涂抹2%利多卡因凝胶2ml或生理盐水对照。7天后两组患者交换。触碰面部诱发疼痛发作,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5分... 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例Ⅱ支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分别在患侧鼻腔涂抹2%利多卡因凝胶2ml或生理盐水对照。7天后两组患者交换。触碰面部诱发疼痛发作,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5分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疼痛是否再次出现以及一次给药后疼痛有效控制的持续时间。结果:利多卡因组VAS值显著下降(P〈0.01),而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变化。治疗效果平均维持4.5小时(范围0.5-24小时)。结论: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能迅速显效并维持一段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区域镇痛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肾脏低温延时保存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范颖晖 高轶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肾脏低温保存期间肾皮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0~4℃单纯高渗枸椽酸盐嘌呤溶液(HC-A)保存液、加入氯胺酮10-5μmol/L的HC-A保存液50~100ml原位逆行灌注肾脏,离体低温保存24、48、72h,取材在光镜...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肾脏低温保存期间肾皮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0~4℃单纯高渗枸椽酸盐嘌呤溶液(HC-A)保存液、加入氯胺酮10-5μmol/L的HC-A保存液50~100ml原位逆行灌注肾脏,离体低温保存24、48、72h,取材在光镜和电镜下作形态学观察。结果:低温保存72h内氯胺酮组肾脏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变,细胞和细胞器变性坏死,肾间质高度水肿;单纯HC-A保存液组上述改变较轻。结论:在器官保存液中加入氯胺酮,不利于肾脏低温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低温保存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髂关节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 冯智英 +10 位作者 郑拥军 许继军 赵长清 贺纯静 关开华 过建国 魏俊 张小梅 薛朝霞 程志祥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特撰写本专家共识,以期规范骶髂关节痛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证据 临床诊疗 领域专家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评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望 戴工华 +2 位作者 刘峰 张金源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4-859,共6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慢性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在退变的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磁共振成像是腰椎间盘检查的重要手段,T2 mapping成像是一种定量分析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慢性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在退变的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磁共振成像是腰椎间盘检查的重要手段,T2 mapping成像是一种定量分析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组织T2值来反映组织内的含水量、基质组织和胶原结构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磁共振成像,T2 mapping在评估椎间盘方面更加客观、敏感和精确,因此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评估以及腰椎间盘疾病治疗的疗效评价。本文就T2 mapping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连续输注亚甲蓝阻滞液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明霞 张金源 +3 位作者 廖丽君 方洪伟 余秀琴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旁连续输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阻滞液对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根据给药不同,将9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采取抽签法随机均分为亚甲蓝(MB)组、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 目的:探讨胸椎旁连续输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阻滞液对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根据给药不同,将9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采取抽签法随机均分为亚甲蓝(MB)组、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组和联合组。病人入院后均每日口服150 mg普瑞巴林7天后给予受累神经节段椎旁置管并连续给药。分别测评各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分、健康问卷抑郁障碍量表(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分数。结果:治疗后各组病人NRS、ISI及PHQ-9评分均明显下降,联合组、亚甲蓝组下降幅度均高于神经妥乐平组,亚甲蓝组与联合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椎旁连续输注亚甲蓝可明显提高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亚甲蓝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余秀琴 方洪伟 +2 位作者 张金源 王明霞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0-865,共6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腰痛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疾患之一。据统计,腰痛在门诊病例中成为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的第二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腰椎间盘、腰部肌肉、韧带、关节突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腰痛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疾患之一。据统计,腰痛在门诊病例中成为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的第二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腰椎间盘、腰部肌肉、韧带、关节突关节等任何部位病变均可能导致腰痛,临床研究证实15%-52%的腰痛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突关节 腰痛 亚甲蓝 老年人生活 腰椎间盘 腰部肌肉 经济负担 门诊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微 张金源 +1 位作者 胡仁豪 王祥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硬膜外阻滞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并扩散浸润到相应神经节段,阻滞背根神经节、相应脊神经或其分支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或治疗疼痛的方法,已广泛用于麻醉以及疼痛的治疗。硬膜外阻滞一般采用触诊定位盲探法、放射引导及超声引导法,... 硬膜外阻滞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并扩散浸润到相应神经节段,阻滞背根神经节、相应脊神经或其分支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或治疗疼痛的方法,已广泛用于麻醉以及疼痛的治疗。硬膜外阻滞一般采用触诊定位盲探法、放射引导及超声引导法,在一般人群中,盲探法可获得较高穿刺成功率,但在孕产妇、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其他脊柱畸形的特殊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技术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将围绕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技术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超声引导 超声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群移植治疗纤维肌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洪伟 张金源 +5 位作者 杨雨 余秀琴 张微 侯千暠 王祥瑞 廖丽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4-922,共9页
目的:肠道菌群紊乱被认为是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探究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能否改善FM病人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疼痛科门诊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0例FM... 目的:肠道菌群紊乱被认为是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探究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能否改善FM病人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疼痛科门诊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0例FM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抽签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菌群移植+药物治疗组(FMT组)25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5例。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弥漫性疼痛指数(widespread pain index,WPI)、症状严重度评分(symptom severity,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同时检测血浆神经递质水平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共45例受试者完成试验,FMT可显著改善FM病人临床症状(疼痛治疗效果、睡眠及焦虑抑郁情况)。术后1个月内,FMT组NR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MT组NRS评分明显下降(P<0.001)。FMT组在接受菌群移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WPI和SS评分显著降低(P<0.001);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FMT组病人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与对照组相比,FMT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HADS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01)。治疗6个月后,FMT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显著增加(P<0.001),而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水平显著降低(P<0.001)。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FMT组为90.9%(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MT改变FM病人体内疼痛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有效改善FM的临床症状,这可能成为FM病人的全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移植 纤维肌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