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QontraXt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秋琼 陈明 +5 位作者 江怡 王颖 赵云歆 康慧莉 姚广力 梅将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Qontra Xt软件分析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利用Qontra Xt软件分析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就诊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筛选出114例低回声斑块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Qontra Xt软件分析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利用Qontra Xt软件分析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就诊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筛选出114例低回声斑块进行常规超声造影并采用Qontra Xt软件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3.1±0.8)年,期间发生脑卒中患者54例作为脑卒中组,未发生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软件的TIC曲线及彩色增强图功能对斑块造影图像进行脱机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分析发现脑卒中组斑块增强峰值强度(Peak)(34.04±4.82 vs 21.63±3.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斑块增强强度与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比值(P/L Ratio)(0.59±0.10 vs 0.46±0.18)脑卒中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0、0.000)。利用Qontra Xt软件获得的彩色增强图所预测的低回声斑块发生破裂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较常规超声造影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35.18%vs 77.78%,68.33%vs 90.00%)。结论:利用Qontra Xt软件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量分析较常规超声造影能够更客观地评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脑血管意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辅助装置对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魏颖 张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终末期心力衰竭(HF)是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心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HF的唯一有效手段,但心脏供体严重不足,使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成为治疗终末期HF的重要手段。右心室衰竭是植入LVAD后... 终末期心力衰竭(HF)是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心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HF的唯一有效手段,但心脏供体严重不足,使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成为治疗终末期HF的重要手段。右心室衰竭是植入LVAD后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植入LVAD后右心室衰竭是重要临床问题。本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估植入LVAD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心脏辅助装置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平滑肌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润 张波 赵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5-618,共4页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强度远低于传统超声,通常以低强度、脉冲式模式给予靶目标以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机械效应等无创性物理及生物刺激,可促进骨折愈合,刺激肌腱、韧带和软骨等软组织再生,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骼肌修复。本文对LIPUS...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强度远低于传统超声,通常以低强度、脉冲式模式给予靶目标以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机械效应等无创性物理及生物刺激,可促进骨折愈合,刺激肌腱、韧带和软骨等软组织再生,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骼肌修复。本文对LIPUS治疗平滑肌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超声疗法 低强度脉冲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纳米粒超声影像及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莫新海 张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0-1474,共5页
介孔硅纳米粒热/化学稳定性强,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于修饰,可改善其性能并赋予新的功能。且介孔硅纳米粒的粒径、形貌、结构等可控,在医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介孔硅纳米粒在超声影像和超声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介孔硅 超声检查 超声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田 韩勇 +2 位作者 夏良华 董云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减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2例SCH患者(SCH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D-STE检查,获得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整体... 目的评价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减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2例SCH患者(SCH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D-STE检查,获得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整体环向应变(GCS)。比较对照组和SCH组治疗前后左心室三维应变参数差异,以左心室射血分数<65%为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金标准,采用ROC曲线评价左心室三维应变参数诊断SCH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效能。结果 SCH组治疗前后GAS、GLS和GCS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GAS、GLS和GCS绝对值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ROC曲线显示GAS、GLS和GCS的AUC分别为0.805、0.723和0.614,分别以-40.5%、-29.3%和-32.6%作为GAS、GLS和GCS诊断左心室功能减低界值,其敏感度分别为85.7%、77.8%和71.1%,特异度分别为72.2%、71.3%和60.1%。结论 3D-STE中GAS诊断SCH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增强流场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窦区壁剪应力分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婷 董云 +6 位作者 崔峥 高一 魏颖 刘怡 张波 郝楠馨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采用对比增强流场(CEFF)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窦区壁面剪应力(WSS)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并根据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T2DM患者分为IMT正常组(n=21)和IMT增厚组(n=26),采用C... 目的采用对比增强流场(CEFF)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窦区壁面剪应力(WSS)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并根据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T2DM患者分为IMT正常组(n=21)和IMT增厚组(n=26),采用CEFF分析软件,计算颈动脉窦区WSS,绘制相应WSS空间分布图,记录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WS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颈动脉窦区均存在两个低WSS区和一个高WSS区:颈总动脉远端至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存在大范围低WSS区,颈总动脉远端前壁存在小范围低WSS区,颈内动脉起始段前壁为高WSS区。IMT正常组[(3.39±0.60)dyne/cm^2]和IMT增厚组[(2.58±0.46)dyne/cm^2]患者颈内动脉后壁WSS值均较对照组[(3.74±0.53)dyne/cm^2]显著减低(P均<0.05);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 CEFF图像技术可初步定量检测动脉WSS,有望早期、可视化评估颈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壁面剪应力 糖尿病 2型 对比增强流场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雨琴 张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1-795,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因预后较差及高额医疗费用而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疾病之一。心脏损害是引起CKD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早期发现CK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异常有助于治疗及评估病情。与传统超声心动图相比,新技术3D-STI能更准确、无创地评价... 慢性肾脏病(CKD)因预后较差及高额医疗费用而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疾病之一。心脏损害是引起CKD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早期发现CK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异常有助于治疗及评估病情。与传统超声心动图相比,新技术3D-STI能更准确、无创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本文对3D-STI在评估CK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