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如何接诊“眩晕120”:前庭神经炎急救一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肖本杰
毕涌
-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4-1116,共3页
-
文摘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3.50小时,于2018年12月7日入院。患者12月7日午后驾车途中突发眩晕,伴频繁恶心、呕吐、出冷汗及疲乏无力,自诉呈"濒死感",头转动时眩晕加重,平卧、闭眼休息时有所缓解。持续约1小时仍未缓解,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部CT平扫无明显异常,因无法排除急性脑梗死可能,故建议转诊,由"120"转至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病史,否认头痛、家族遗传性疾病、晕动症、耳科疾病或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关键词
前庭神经元炎
眩晕
急救
卒中
病例报告
-
Keywords
Vestibular neuronitis
Vertigo
First aid
Stroke
Case reports
-
分类号
R764.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杨建道
周永明
孟令磊
齐大永
-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6-789,共4页
-
文摘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梗死患者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n=37)、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n=3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脑出血和30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P<0.01),24h、14dNIHSS评分均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90dmRS评分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两组治疗后30d内颅内出血率、90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伴大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再通率、90dmRS评分和预后优于单纯静脉溶栓。
-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狭窄
-
Keywords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arge artery stenosis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