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上皮性涎腺炎样胸腺增生2例
1
作者 任佳琳 祝颖 +1 位作者 茅培青 王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9-560,共2页
例1男性,54岁,胸部不适就诊,胸部CT示前纵隔见多发轻度钙化结节状影,部分融合,边界模糊。后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例2男性,59岁,胸部不适就诊,胸部CT示前纵隔胸腺密度增高,增强后强化尚均匀。后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
关键词 淋巴上皮病变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胸腺增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探讨建立CT检查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标准 被引量:6
2
作者 陶全 陈克敏 +9 位作者 周永明 谭文莉 Jie-ming FANG 何文辉 罗禹 孙建 祝颖 赵俊松 王明明 马为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0-525,共6页
目的:针对CT检査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问题,探讨建立基于CT征象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TIRADS)o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结节手术证实病例152例,183个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筛选出CT恶性结节的征象,参照Kwak超声的TIRADS制定CT-TI... 目的:针对CT检査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问题,探讨建立基于CT征象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TIRADS)o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结节手术证实病例152例,183个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筛选出CT恶性结节的征象,参照Kwak超声的TIRADS制定CT-TIRADS,计算各类结节的实际恶性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CT征象与CT-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的6个CT恶性征象包括:非纯囊性、单发、钙化、边缘不规则、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CT-TIRADS1-3类、4a-4c类及5类结节恶性率分别为:0%、0%,1.4%、12.2%、56.0%,75%,100%。CT一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明显高于其他6个恶性CT征象。结论:本文建立了CTTIRADS,其对CT检査的甲状腺结节分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偶发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组化的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分子分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祝颖 蒋智铭 +6 位作者 周隽 徐耀庭 邹强 王洋 陈春燕 茅培青 陈艺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法对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可操作性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对197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CK7、GATA3、FOXA1、CK20、CK14、CD44、CK5/6、p53、Ki-67等9种尿路上皮癌常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法对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可操作性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对197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CK7、GATA3、FOXA1、CK20、CK14、CD44、CK5/6、p53、Ki-67等9种尿路上皮癌常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免疫组化标记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各组织学变异的相关性,从中选择可用于分子分型的抗体和模式。结果FOXA1和CK20可作为腔面型癌的标记;CK14、CK5/6、CD44可作为基底样型癌的标记。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变异中,腺样、微乳头、浆细胞样和巢状变异大多为FOXA1和CK20表型的腔面型癌,约占76.8%(43/56);而鳞样、肉瘤样变异大多为CK14、CK5/6、CD44表型的基底样型癌,约占93.1%(27/29)。结论联合使用5种常规免疫组化标记(FOXA1、CK20和CK14、CK5/6、CD44)检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可将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大致分为腔面型和基底样型癌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组织学变异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任佳琳 邹强 +1 位作者 王慧 王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240-124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4个多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症状,伴少量白色黏液痰。9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钝痛,活动后及深吸气时明显,偶感胸闷、气促,活动后及深吸气时明显。胸部增强CT检查结果示:右肺门占位(肺癌)伴阻塞性肺不张,累及右肺... 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4个多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症状,伴少量白色黏液痰。9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钝痛,活动后及深吸气时明显,偶感胸闷、气促,活动后及深吸气时明显。胸部增强CT检查结果示:右肺门占位(肺癌)伴阻塞性肺不张,累及右肺动脉。胸部增强CT动脉期矢状面重建的最大密度投影图见右侧肺门肿块,大小约60 mm×35mm,侵犯右肺下动脉主干近端,其远端分支变细小(图1),右肺下叶支气管闭塞,右肺下叶不张,气管、纵隔右偏,提示右肺门占位累及右肺动脉伴阻塞性肺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脂肪肉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