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管宇峰 盛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48,共2页
关键词 腱膜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 美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畅 蔡雯婷 +1 位作者 苏途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置4个组对照组、10.0 mg·L^(-1)TGF-β1组、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ARPE^(-1)9细胞在4种不同的条件下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情况及Smad2/3磷酸化情况。结果处理细胞24 h或48 h,10.0 mg·L^(-1)TGF-β1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均为P<0.05);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P<0.05)。处理细胞24 h或48 h,10.0 mg·L^(-1)TGF-β1组细胞迁移数均多于其他各组(均为P<0.05);10.0 mg·L^(-1)TGF-β1+25μmol·L^(-1)槲皮素组细胞迁移数多于10.0 mg·L^(-1)TGF-β1+50μmol·L^(-1)槲皮素组(P<0.05)。10 mg·L^(-1)TGF-β1处理细胞48 h后,培养基上清液I型胶原蛋白含量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浓度槲皮素均能够有效抑制I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升高(均为P<0.05)。槲皮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了TGF-β1所引起的N-钙黏合素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增高作用;槲皮素可以使紧密连接蛋白ZO^(-1)和E-钙黏合素的表达增高。10 mg·L^(-1)TGF-β1处理细胞48 h后,Smad2/3磷酸化显著增加,而槲皮素可以抑制Smad2/3磷酸化。结论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TGF-β1介导的RPE细胞增殖、迁移和胶原分泌,通过调节Smad2/3磷酸化来抑制TGF-β1介导的RPE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槲皮素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秀玮 何梦梅 +4 位作者 蔡雯婷 张瑞玲 金惠子 范佳淇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制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细胞模型,研究缓激肽(bradykinin,BK)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发生... 目的制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细胞模型,研究缓激肽(bradykinin,BK)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发生EMT的影响,并探讨BK对PVR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分别作用于ARPE-19细胞24 h、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确定TGF-β1浓度及作用时间;利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MT标志蛋白E-钙黏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波形蛋白(Viminten)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Smad通路下游p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刺激ARPE-19细胞后可以成功诱导EMT体外细胞模型。当TGF-β1浓度为10μg·L^(-1)、作用时间为48 h时,细胞增殖最明显。BK在TGF-β1诱导的EMT中可以降低α-SMA、Viminten的表达,升高E-钙黏素的表达并且降低细胞迁移能力。这些影响能被BK-2受体拮抗剂HOE-140逆转。TGF-β1诱导ARPE-19细胞发生EMT时,pSmad3表达量升高;TGF-β1刺激前给予BK刺激,pSmad3表达量减少;加入BK前预敷HOE-140,然后给予TGF-β1刺激,BK作用减弱,pSmad3表达量升高。Smad7表达趋势与pSmad3表达趋势相反。结论10μg·L-1 TGF-β1可导致ARPE49细胞发生EMT。BK通过TGF-/Smad信号通路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pSmad3的表达,从而逆转TGF-β1诱导的EMT。提示BK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PVR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体外转染兔结膜上皮细胞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莉 崔红平 +1 位作者 李艳红 高新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rAAV2-EGFP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4、105、106转染第2代兔结膜上皮细胞,转染后第1、3、5、7日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EGFP表达情况,计算转染率。MTT方法检测rAAV2-EGFP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随着MOI值增大及转染时间延长,EGFP表达效率逐渐增高,转染后第7~8日达到高峰并维持。MTT检测各MOI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AV2载体可以介导EGFP基因高效稳定转染兔结膜上皮细胞,并且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结膜上皮细胞 荧光蛋白质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谱组成的人工照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殳艳 沈天怡 +1 位作者 蔡雯婷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光谱组成的人工照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组:无光照对照组、非全光谱照明组(细分为300 lx、600 lx两个亚组)、全光谱照明组(细分为100 lx、300 lx、600 lx、900 lx四个亚组)... 目的探讨不同光谱组成的人工照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组:无光照对照组、非全光谱照明组(细分为300 lx、600 lx两个亚组)、全光谱照明组(细分为100 lx、300 lx、600 lx、900 lx四个亚组),无光照对照组细胞避光培养,其他组细胞采用相应光谱和光照强度干预。将分组光照24 h、48 h、72 h后的ARPE⁃19细胞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法检测线粒体功能。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光照72 h后,各组细胞密度明显增大,细胞大小不一,细胞多边形不典型;全光谱照明组细胞较非全光谱照明组细胞形态规整,异形细胞数少。光照24 h后,与无光照对照组相比,非全光谱照明300 lx组,全光谱照明300 lx、600 lx、900 lx组细胞活力均降低(均为P<0.05)。全光谱照明900 lx组细胞活力高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组(P<0.05)。光照48 h后,各组细胞活力较光照24 h时提高;全光谱照明100 lx、300 lx组细胞活力低于非全光谱照明600 lx组(均为P<0.05)。光照72 h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600 lx组,全光谱照明100 lx、300 lx组细胞活力低于无光照对照组(均为P<0.05);全光谱照明300 lx、600 lx、900 lx组细胞活力高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600 lx组(均为P<0.05)。光照24 h后,非全光谱照明6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低于无光照对照组(P<0.05);全光谱照明100 lx、600 lx、9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高于非全光谱照明600 lx组(均为P<0.05)。光照48 h后,除全光谱照明100 lx组外,其余各光照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全光谱照明100 lx、600 lx、9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高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组(均为P<0.05)。光照72 h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600 lx组,全光谱照明3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全光谱照明6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高于非全光谱照明300 lx组(P<0.05);全光谱照明100 lx、600 lx、900 lx组ARPE⁃1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对荧光强度高于非全光谱照明600 lx组(均为P<0.05)。结论全光谱照明相对于非全光谱照明对ARPE⁃19细胞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全光谱 近视防控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伟男 蔡文婷 +3 位作者 邹爱琪 朱美江 刘畅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聚乙二醇星型高分子(S-PEG)负载雷珠单抗(RBZ)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对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分别采用Nano-ZS型纳米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合成的材料S-PEG-...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聚乙二醇星型高分子(S-PEG)负载雷珠单抗(RBZ)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对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分别采用Nano-ZS型纳米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合成的材料S-PEG-ICG-RGD-RBZ NPs(SPIRR NPs)进行表征测试,应用SPIRR NPs分别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以及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情况。建立C57BL/6小鼠CNV模型,尾静脉注射SPIRR NPs后行眼底照相、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对CNV面积进行测量,检测小鼠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变化以观察SPIRR NPs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材料SPIRR 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SPIRR NPs具有良好的体外安全性。在HUVEC管腔形成实验中,正常对照组、VEGF干预组、低浓度治疗组、高浓度治疗组管腔节数分别为55.00±16.00、110.00±13.00、44.67±14.36及25.33±17.00,管腔节点数分别为16.00±4.58、31.67±5.51、12.67±5.03及8.00±5.20,管腔节段数分别为20.67±7.37、45.33±8.08、14.33±6.03及7.67±6.66,相对管腔长度分别为1.00±0.00、1.51±0.08、0.97±0.18及0.75±0.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EGF干预组的管腔节数、节点数、节段数及相对管腔长度均有大幅度增加,两治疗组各指标均较VEGF干预组显著降低(均为P<0.05)。静脉注射后,脉络膜ICGA可见SPIRR NPs靶向至CNV病灶部位并长期留存,FFA可见荧光渗漏信号减弱,RPE-脉络膜-巩膜铺片可见CNV病灶面积明显缩小。结论RGD修饰的S-PEG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载体,可以将抗VEGF药物运送到CNV区域,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CNV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纳米颗粒 雷珠单抗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