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医疗领域科研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蕊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7期48-49,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海市医疗系统在国内外的科技竞争力、学术技术的影响力有所提升,科研教育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相关各界的重视。但上海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学科建没不均衡、基层薄弱领域人才素质有待提升、高层次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海市医疗系统在国内外的科技竞争力、学术技术的影响力有所提升,科研教育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相关各界的重视。但上海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学科建没不均衡、基层薄弱领域人才素质有待提升、高层次及医学领军人才不足、科研项目的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偏低的现象。本文拟通过分析问题及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亚洲医疗中心、医学人才高地、医学科技创新基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 医学科研学科教育科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立医院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构建
2
作者 周丹青 刘正强 +5 位作者 王萍 殷钧 王聪健 包桂丽 宋花花 刘蕊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建立公立医院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从中心结构、临床发展能力、财务运营、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能力等维度建立公立医院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框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 目的:建立公立医院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从中心结构、临床发展能力、财务运营、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能力等维度建立公立医院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框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结果: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公立医院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立医院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在实际应用中,医院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重新确定权重系数从而形成适宜医院发展的临床专科中心化建设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中心化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慢性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47
3
作者 吴茜 毛雅芬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96-99,共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损害健康和严重危害社会等特点。据WHO报告,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患者中有3500万死于慢性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损害健康和严重危害社会等特点。据WHO报告,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患者中有3500万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导致全球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护理模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延续性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家庭 社区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现况调查 被引量:83
4
作者 王莉 孙晓 +2 位作者 吴茜 张寸 施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现状,为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促进医院社区联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4所二、三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其延续性护理的认知情况及所在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内容、开展... 目的了解我国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现状,为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促进医院社区联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4所二、三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其延续性护理的认知情况及所在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内容、开展频率及服务内容与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44所医院中,4所二级医院未开展延续性护理,主要原因为医院领导不重视和医护人员延续性护理意识不强。开展延续性护理的40所医院中,39所(97.5%)医院的负责人认为开展延续性护理非常重要,但是仅有4所(10.0%)二级医院表示目前延续性护理开展较好。慢病延续性护理在制定出院计划、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后病情跟踪随访三方面开展较好,在成立多学科团队、设立慢病专门转诊协调员、建立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开展较差。医院与患者之间延续性护理内容主要为健康教育与咨询、病情随访与监测,形式以电话随访、健康讲座和门诊随访为主。结论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较普遍,但在服务内容、形式、规范体系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延续性护理项目,加强管理,形成规范体系,为有效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慢性病 延续性护理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源 汪志良 +31 位作者 许桦 王慧 杨竹洁 彭磊 宋园园 徐光铮 王春燕 张复亮 彭淑颖 迟桂芬 陆爱萍 梅馨纯 申远 李云霞 李刚 田亮 万鸣 甘荣兴 刘涵毅 高新义 李伟 史琰琛 江敏俊 洪波 岳玲 严峰 朱敏捷 王静华 孙琳 王涛 肖世富 上海老年脑健康队列研究团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909-2915,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常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痴呆早期社区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上海老年脑健康队列研究"中的徐家汇街道老年人认知功能调查研究。2016年7月—2017年6月,选...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常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痴呆早期社区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上海老年脑健康队列研究"中的徐家汇街道老年人认知功能调查研究。2016年7月—2017年6月,选取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的塘子泾社区、徐汇新村社区、泰东社区、零陵社区、南丹社区老年人1 03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居住状况、受教育时间、职业性质)、生活方式和习惯(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运动情况、饮食习惯、业余爱好、右利手情况、睡眠异常情况、饮食异常情况)、BMI、主诉症状(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主诉情绪低落、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主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创伤史。调查上海社区常住老年人MCI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 033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3份,有效回收率100.00%。1 033例社区居民中MCI老年人430例,MCI患病率为41.63%。MCI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受教育时间、职业性质、饮茶史、运动情况、业余爱好情况、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率、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率、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OR=2.324,95%CI(1.538,3.511)]、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OR=1.667,95%CI(1.258,2.209)]是社区老年人发生MCI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时间[OR=0.953,95%CI(0.913,0.996)]、职业性质[OR=0.695,95%CI(0.501,0.964)]、业余爱好[OR=0.723,95%CI(0.533,0.981)]、高脂血症史[OR=0.706,95%CI(0.536,0.929)]是社区老年人发生MC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保护因素包括受教育时间长、职业性质为脑力劳动、有业余爱好,可据此结果在社区内建立初步的痴呆早期干预模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有高脂血症史可能是MCI的保护因素,但其和MCI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西宁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晓婷 柴秀英 +1 位作者 沈辛酉 施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上海及西宁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同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分析比较上海及西宁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同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分析两地病人的年龄、性别、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分布特征、内科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结果]两地病人年龄存在差异(P<0.05),性别、60岁以上比率、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及内科基础疾病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上海和西宁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年龄、性别、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内科基础疾病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上海市 西宁市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二级、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开展及评价情况调查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庆 束嘉俊 +2 位作者 牛淑珍 吴哓哓 施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226-2230,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情况及效果评价现况,为完善延续性护理的开展及评价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我国9个省、市57所医院的57名护理管理人员,对其所在医院延续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开展项目及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情况及效果评价现况,为完善延续性护理的开展及评价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我国9个省、市57所医院的57名护理管理人员,对其所在医院延续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开展项目及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57所医院中,延续性护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病人,延续性护理开展的总体情况一般。延续性护理在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用药管理方面开展得较好,在家庭访视、社区与医院协调转诊、组建多学科团队方面开展得较差。49所(86.0%)医院开展的延续性护理项目已建立联动模式,24所(42.1%)医院开展了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但是在医院-社区联动方面的开展内容不足。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主要聚焦于对病人健康照护结局的评价,而对延续性护理开展项目的评价不足。三级医院在制定出院计划和健康信息交换项目的开展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指标的评价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我国二级、三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但在服务对象、开展内容及效果评价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医院进一步拓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象,完善延续性护理的开展内容,加强对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及医院-社区的联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延续性护理 开展 评价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治疗克罗恩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芮 刘嫦钦 +7 位作者 张萃 杨清露 杨娇兰 殷鹏云 李晓辉 孙永顺 刘占举 孙晓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9-995,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 目的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分析UST治疗CD第8、16周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分析部分患者的内镜缓解率。结果共纳入91例初次使用UST的CD患者。UST治疗CD第8/16周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1.5%、71.4%,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5%、54.9%。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包括肛瘘、肛瘘个人史、肠皮瘘)与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有肛瘘手术史相比于无瘘者是影响UST治疗CD第8周(HR=0.04,95%CI:0.00~0.38;P<0.01)和16周(HR=0.04,95%CI:0.01~0.34;P<0.01)临床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狭窄型病变相较于非狭窄非穿透性病变,是CD患者16周临床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08~2.84;P<0.05)。56例于我院复查内镜,16周的内镜缓解率为41.1%。未发现有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停止用药。结论UST能够改善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与临床应答,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有肛瘘个人史的CD患者推荐应用UST单抗,具有狭窄型病变的患者需谨慎应用UST单抗。患者既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UST一线或非一线应用,均对临床缓解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克罗恩病 临床缓解 临床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状胃切除术对青年黑棘皮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翠玲 杜磊 +3 位作者 王玥 贾许杨 黄秀 钱春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青年肥胖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LSG... 目的:评估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青年肥胖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LSG手术的52例青年AN患者临床资料,选取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control,CON)。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Ⅱ评估心理状态,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检测和计算术前和术后12个月AN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进行比较。抑郁症与相关代谢性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组患者的术前生活质量评估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CON组(P<0.05),抑郁症发生率(63.5%)明显高于CON组(P<0.001),抑郁程度也明显高于CON组(P<0.001)。AN组患者术前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血脂、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术后12个月AN组患者随体重下降,血脂、CRP显著下降,其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同时AN患者的SF-36量表中心理健康评分显著升高,抑郁评分和程度也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CRP呈正相关。结论:AN患者的抑郁症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升高密切相关。LSG通过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炎症状态,有效改善了AN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 黑棘皮病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阔筋膜用于开颅术后顽固颅内感染硬脑膜修复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林华 王明圣 +2 位作者 章峰 徐子军 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0-654,共5页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织,去除人工脑膜等,均使用游离自体阔筋膜进行硬脑膜的修复重建。21例患者感染获治愈,3例患者术后因其他并发症于院内死亡,其中1例重建术后1周因大量脑出血死亡时感染未治愈。存活患者随访13~8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结论使用游离的阔筋膜重建硬脑膜,对耐药菌感染所致的复杂颅内感染,仍是一种有效且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多重耐药菌 阔筋膜 重建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中护理的作用 被引量:142
12
作者 吴茜 陈静娟 +2 位作者 沈蓉蓉 孙晓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介绍了快速康复外科、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综合国内外快速康复的研究现状,对快速康复外科的多学科护理模式进行思考,并针对护理应承担的角色提出设想。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术后快速康复 多学科综合治疗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0
13
作者 丁光辉 吴孟超 +2 位作者 杨广顺 杨甲梅 丛文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1992-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患者女58例,男21例。发病年龄17... 目的分析并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1992-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患者女58例,男21例。发病年龄17~69岁,平均(43±8.14)岁,均无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结节性硬化症。有临床症状者25例。肿瘤大小1.0~25cm,平均(6.1±4.08)cm,均为单发肿瘤。肝右叶53例,左叶22例,尾状叶4例。术前正确诊断者41例(52%)。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79例均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3年,1例术后6年复发,1年后死亡。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但鉴别诊断困难,特别是对直径小于5cm的肿瘤术前难以确诊。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MB-45免疫组化染色。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安全、有效方法。应警惕潜在恶性和自发性破裂出血可能,一旦诊断明确宜尽早手术,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应用碘对比剂碘克沙醇致迟发药物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明强 苏杨 +6 位作者 刘伟静 侯磊 沈建颖 车文良 李宪凯 张毅 徐亚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剂碘克沙醇在常规临床应用中的迟发药物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方法:在全国95个医学中心连续入组20 185例使用碘克沙醇的患者,记录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哮喘、既往对比剂反应史等)、对比剂资料(如给药剂量、碘浓度等)、给药... 目的:探讨对比剂碘克沙醇在常规临床应用中的迟发药物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方法:在全国95个医学中心连续入组20 185例使用碘克沙醇的患者,记录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哮喘、既往对比剂反应史等)、对比剂资料(如给药剂量、碘浓度等)、给药过程资料(给药途径、注射方式、注射流速、给药前碘克沙醇是否加热等)及人口学资料。使用碘克沙醇后,观察记录1小时内的急性不良反应及1小时后至7天内的延迟不良反应。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迟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碘克沙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其中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0.58%,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0.97%。迟发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以皮肤系统反应最常见,发生率0.68%,包括皮疹、荨麻疹和瘙痒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71,P=0.036)、年龄(OR=0.82,P=0.001)、动脉给药途径(OR=0.21,P<0.001)、使用前加热(OR=1.44,P=0.036)、注射流速(OR=1.28,P=0.001)、既往对比剂反应史(OR=16.04,P<0.001)是迟发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人群使用碘克沙醇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男性、年龄、动脉给药途径、使用前加热、注射流速、既往对比剂反应史是碘克沙醇迟发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碘克沙醇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肾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切除边距的选择 被引量:12
15
作者 沈弋桢 郑军华 +2 位作者 于观贞 高轶 闵志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0.5、1.0、2.0cm组织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肾细胞癌标志物(renal cell carcinoma marker,RCC-Ma)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时的安全切除边距。方法:构建包... 目的:观察早期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0.5、1.0、2.0cm组织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肾细胞癌标志物(renal cell carcinoma marker,RCC-Ma)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时的安全切除边距。方法:构建包含44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0.5、1.0、2.0cm肾皮质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癌及癌旁(距肿瘤边缘0.5、1.0、2.0cm)组织EMA、RCC-Ma的表达差异。结果:EMA、RCC-Ma在癌及癌旁组织均为细胞膜和(或)胞质染色。癌组织EMA和RCC-Ma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各组(15.91%/18.18%vs84.09%/79.55%、86.36%/77.27%、79.55%/75.00%,P<0.01);而癌旁组织各组(距肿瘤边缘0.5、1.0、2.0c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cm可能是早期肾透明细胞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的切除边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膜抗原 肾细胞癌标志物 肾肿瘤 组织芯片 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芹 叶旻 +2 位作者 李晶 季煊 傅舒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7-827,共1页
硬膜外麻醉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可使患者的体温降低,进而发生寒战。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它具有镇痛、镇静和抗寒战等作用。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治疗效果 抗寒战 麻醉后 α2肾上腺素能 体温调节功能 受体激动药 体温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芹 叶旻 +3 位作者 汪汐 季煊 李泉 傅舒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5-815,共1页
妇科全子宫或附件切除术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术后恢复。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毗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药,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交感阻滞和无呼吸抑制作用。本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镇痛... 妇科全子宫或附件切除术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术后恢复。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毗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药,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交感阻滞和无呼吸抑制作用。本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术后镇痛 手术后镇痛 复合芬太尼 疗效观察 肾上腺素受体 呼吸抑制作用 附件切除术 焦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沈玉萍 韩宝惠 +3 位作者 许青 王慧敏 邱慧敏 顾爱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1999年4月-2006年6月上海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74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2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筛...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1999年4月-2006年6月上海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74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2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筛选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COX逐步回归模型)进一步确认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38.1%)、脊柱(32.8%)、骨盆(16.3%)、四肢(8.7%)和颅骨(4.1%),其中肋骨(30.7%)、腰椎(17.3%)、胸椎(13.1%)分列前3位。中位生存时间为10.73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1%、17.8%。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骨痛、单纯骨转移、单发骨转移、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乳酸酶(LDH)、CEA水平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单纯骨转移、单发骨转移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好发于胸部(肋骨)、脊柱(腰椎/胸椎)、骨盆(髂骨)等;PS评分、单纯骨转移、单发骨转移可能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 骨相关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 被引量:14
19
作者 顾昕 贺石生 +1 位作者 张海龙 顾广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估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与预后。方法:2007年5月-2012年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且术前三角肌肌力正常、手术减压范围包含C4/5椎间隙的患者共121例,男65例,女56例,平均手术年龄64.2岁,其中脊髓... 目的:观察和评估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与预后。方法:2007年5月-2012年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且术前三角肌肌力正常、手术减压范围包含C4/5椎间隙的患者共121例,男65例,女56例,平均手术年龄64.2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4例。观察术后患者肩及上臂的肌力、感觉情况,在术前CT上测量C4/5神经根管直径,观察术前MRI T2加权像上脊髓高信号区。C5神经根麻痹诊断标准为三角肌肌力降至3级或3级以下。结果:共6例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其中三角肌肌力2级1例,3级5例;单侧三角肌及肱二头肌肌力下降5例,双侧1例,均伴有感觉障碍。1例为C4/5椎间隙减压,1例为C5椎体次全切,4例为2个节段以上减压。5例患者术前MRI T2像上观察到C5节段脊髓高信号区。6例患者随访1-4年,感觉恢复正常;其中2例(1例术前T2像脊髓高信号区范围较大、1例术后肌力下降至2级)肌力恢复至4级,4例恢复至5级,恢复时间为1-8个月,平均4个月。6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颈椎JOA评分由术前10.8±1.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6.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自我满意度评价为40%-70%,平均55%。6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术前C4/5神经根管直径为2.86±0.28mm,115例无麻痹组为3.18±0.39mm。121例患者中,术前C4/5神经根管直径≤3.0mm者53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4例(7.5%);>3.0mm者68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2例(2.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1例中,减压融合1-2个颈椎节段发生C5麻痹为2/82(2.4%),减压3个节段发生C5麻痹为4/39(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可能出现C5神经根麻痹,但预后较好,保守治疗后肌力、感觉均可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手术 减压 神经根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晓婷 张琳 +1 位作者 徐文炳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选取西宁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CHF就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慢...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选取西宁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CHF就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CDSMP)进行调查。结果 :高原地区CHF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2.36±21.32)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学历、月收入、一年内再住院情况、自理程度、自我效能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原地区CHF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改进,应根据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不同影响因素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