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后路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伟成 孟亚轲 +6 位作者 孙璟川 张卫航 梅子健 蒋佳霖 郑冰 郭永飞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5-401,共7页
目的:探讨胸椎后路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固定减压技术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于我院脊柱外... 目的:探讨胸椎后路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固定减压技术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胸椎后路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固定减压技术治疗的22例多节段连续型T-OPLL患者,记录手术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发病节段、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并根据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Frankel分级、CT、MRI检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3~17(14.95±1.33)个月;手术时间200~310min(238.19±34.73min),出血量900~1800ml(1345.45±230.38ml);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59±0.73分、3.50±0.51分、2.41±0.50分、1.55±0.51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4.64±1.84分、5.73±1.78分、6.82±1.33分、9.23±0.81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73.64±12.57)%.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改善1~3级(术前14例B级、4例C级、4例D级均恢复至E级).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等并发症,骨化物未见明显进展.结论:胸椎后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固定减压技术能够借助钉棒固定系统将骨化物前移,实现对脊髓的原位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后纵韧带骨化 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 前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