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举办第三届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讲学周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交通技术 同济大学 国际性 研究院 讲学 铁道 学术交流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风载荷对直立式声屏障风压作用特性分析
2
作者 卢彦宏 朱剑月 +2 位作者 郭蹦 吴迪 邢海灵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目的]目前,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声屏障表面脉动风压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特性与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方法]基于URANS方法与标准两方程k-ε(湍流)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通过直立式声屏障时产生的... [目的]目前,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声屏障表面脉动风压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特性与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方法]基于URANS方法与标准两方程k-ε(湍流)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通过直立式声屏障时产生的列车风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作用于声屏障表面的脉动风压时程特性与其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并总结了列车运行工况、声屏障与列车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声屏障结构参数变化对脉动风压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列车通过引起的头波压力脉动要强于尾波压力脉动,头波正压峰值略小于头波负压峰值绝对值;脉动风压峰值绝对值随高度位置的增加而减小,顶端风压峰值为最底端风压峰值的43.22%;入口处压力波动强于出口处压力波动,近端声屏障表面压力波动强于远端声屏障表面压力波动;脉动风压峰值随运行速度的提升而显著提升,相较于单列车运行工况,会车通过使得脉动风压峰值增长了8.27%;声屏障高度增加0.5 m,脉动风压增幅大约在1.5%~2.5%,声屏障高度变化对脉动风压的影响要弱于列车运行工况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立式声屏障 列车风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举办首期境外“城市轨道车辆系统综合技术证书培训班”
3
作者 李晓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城市轨道车辆 同济大学 系统综合 培训班 证书 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嘉 李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通环境振动范畴、振动描述与测量基本参量和振动预测与控制方法进行梳理,提出现行标准中有待修正的内容,以期为治理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振动标准 振动评价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尹聪聪 蒲琪 李素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3,89,共7页
乘客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内容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改善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阐述了客运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指标选取范围。经分析国内外文献,依据乘客、专家问卷调查结果,构建了... 乘客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内容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改善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阐述了客运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指标选取范围。经分析国内外文献,依据乘客、专家问卷调查结果,构建了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计算指标权值,为实际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服务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控制设计与验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敏 周劲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6,20,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需要,开展了站台屏蔽门系统风险分析,获得了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控制要求。设计了面向安全的站台屏蔽门系统控制策略。以国内某站台屏蔽门产品为研究对象,在产品实际运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讨...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需要,开展了站台屏蔽门系统风险分析,获得了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控制要求。设计了面向安全的站台屏蔽门系统控制策略。以国内某站台屏蔽门产品为研究对象,在产品实际运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涉及站台屏蔽门安全的关键部件——乘客防夹回路的功能安全,获得了相应的功能安全评价结果,为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尝试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台屏蔽门 危险分析 安全控制策略 功能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龙 韩静茹 宋留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的概念及特点,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的各项因素,并在借鉴以往线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约束理论(TOC),计算了单条线路的承载能力。然后根据系统线网形...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的概念及特点,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的各项因素,并在借鉴以往线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约束理论(TOC),计算了单条线路的承载能力。然后根据系统线网形成的特点,利用分布估计算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最后,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为例,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量较小、计算速度较快、可行性较强,并反映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承载能力 约束理论 分布估计算法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柔性构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湘萍 刘光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9,35,共6页
针对转向架柔性构架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实现构架柔性的不同方式。提出了一种弹性铰接式双"T"型柔性构架方案,其扭曲刚度可低至0.03 k N/mm。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电机悬挂方式和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柔性构架的干涉。仿真... 针对转向架柔性构架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实现构架柔性的不同方式。提出了一种弹性铰接式双"T"型柔性构架方案,其扭曲刚度可低至0.03 k N/mm。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电机悬挂方式和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柔性构架的干涉。仿真分析表明,基于双"T"型柔性构架平台的永磁直驱电机弹性悬挂,优选三点架悬方式;为降低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构架柔性的影响,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构架纵向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 柔性构架 电机悬挂方式 抗侧滚扭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单元制动器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孝延 吴萌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2-53,73,共3页
介绍了国内研制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单元制动器的作用及其可靠性特点,描述了对其进行耐久性试验的方法。依据试验结果对单元制动器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车辆 单元制动器 可靠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明锐 于猛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共4页
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分析比较了北京市和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操作,提出了基于信息分类的多层次闭环管理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疲劳分析
11
作者 胡定祥 朱程 +2 位作者 金鑫 杨陈 周劲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6-262,270,共8页
[目的]转向架作为承载车体的关键结构,其异常振动对轨道交通列车的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需对车辆转向架疲劳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现的转向架异常振动现象,通过开展正线载客跟踪试验,对测试车辆关键区域的动... [目的]转向架作为承载车体的关键结构,其异常振动对轨道交通列车的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需对车辆转向架疲劳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现的转向架异常振动现象,通过开展正线载客跟踪试验,对测试车辆关键区域的动应力进行了分析,结合转向架构架的弹性模态,对不同轨道型式下构架振动和轮轨激励主频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及结论]该列车的动车转向架构架在车轮镟修前有17个测点的等效应力σ_(aeq)超出70 MPa的限值,而在车轮镟修后则只有1个测点的σ_(aeq)超限,因此车轮的不圆度对构架动应力的影响较大。车轮镟修前后构架的动应力信号在低频区段的主频均为59 Hz,车轮镟修后该主频能量依旧存在,说明其与列车运行速度和车轮不圆度的相关性较小;动应力信号在高频区段的主频在700 Hz以上,考虑到高频σ_(aeq)主要在25 MPa以内,因此对转向架构架损伤的贡献非常小。该型转向架构架存在频率约为59 Hz的电机与侧梁反向点头的弹性模态,与车辆动应力测点在长轨枕整体道床+ZX-2扣件、短轨枕整体道床+ZX-2扣件,以及浮置板道床(高档钢材)+ZX-2扣件等三种轨道型式上的动应力信号主频一致,而在其他轨道型式上不存在该主频,说明在部分轨道型式上构架弹性模态被激发,造成疲劳损伤值超标。该条线路车辆轴箱的垂向振动主频分别为60.5 Hz和37.0 Hz,其中60.5 Hz主要由车辆与轨道的耦合作用产生,而37.0 Hz与减振扣件存在一定相关性,故轨道道床和扣件型式的组合对轮轨振动产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转向架疲劳 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行为与停站时间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伽申 蒲琪 涂颖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4,78,共5页
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列车停站时间关系到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彭浦新村站、2号线南京东路站为背景,结合实地数据采集,分析不同客流特征下的乘客上下车行为;通过多元线... 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列车停站时间关系到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彭浦新村站、2号线南京东路站为背景,结合实地数据采集,分析不同客流特征下的乘客上下车行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指出了乘客上下车混行对上下车时间的影响。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对列车停站时间的组成进行分析,指出了运营管理中应关注无效停站时间在列车停站时间中过长的问题,提出在保证乘客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下车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列车的无效停站时间,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上下车行为 列车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文翰 蒲琪 +1 位作者 樊茜琪 李晓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5,共4页
分析了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原则,分析了乘客、运营企业和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的内容,参考现有的... 分析了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原则,分析了乘客、运营企业和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的内容,参考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了面向运营安全管理、绩效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延误统计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解熙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8,共4页
列车延误事件的发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不可靠性的具体表现。在对列车延误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引发延误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列车延误事件统计指标,并给出了指标的计算方法。根据这些统计指标构建了单起列车延误事件严... 列车延误事件的发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不可靠性的具体表现。在对列车延误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引发延误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列车延误事件统计指标,并给出了指标的计算方法。根据这些统计指标构建了单起列车延误事件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网络的列车延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评价列车延误事件严重程度以及轨道交通线路和网络的列车延误水平,制定科学的列车延误事件预案和预防措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延误 统计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双T型铰接式柔性构架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湘萍 肖春昱 田师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47,共4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双T型铰接式柔性构架方案,进行了与其相关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通过建立柔性构架的仿真模型,分析柔性构架对扭曲线路的适应性及运行稳定性,研究了铰接橡胶节点刚度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传统...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双T型铰接式柔性构架方案,进行了与其相关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通过建立柔性构架的仿真模型,分析柔性构架对扭曲线路的适应性及运行稳定性,研究了铰接橡胶节点刚度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传统刚性构架,所述柔性构架在具有较高线路扭曲适应性的同时,其运行稳定性并未明显降低。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其工程化运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转向架 柔性构架 动力学特性仿真 线路扭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模型语言的城市轨道交通在线检测系统预研究
16
作者 周刘勇 程祖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在线检测系统负责对运行中的车辆设备、轨道设备等的工作状态及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故障诊断。因关系到安全运行,故要求其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阐述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在UML(统一模型语言)建模技术的... 城市轨道交通在线检测系统负责对运行中的车辆设备、轨道设备等的工作状态及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故障诊断。因关系到安全运行,故要求其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阐述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在UML(统一模型语言)建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UML的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检测系统 故障诊断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匹配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茜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6,共7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网络客流需求及换乘特征,通过对换乘站运力协调匹配影响因素的分析,引入进站断面满载率、换乘满载率、离站断面满载率等指标,建立了换乘站线路间运力协调匹配评估指标,以评估换乘站客流匹配情况;同...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网络客流需求及换乘特征,通过对换乘站运力协调匹配影响因素的分析,引入进站断面满载率、换乘满载率、离站断面满载率等指标,建立了换乘站线路间运力协调匹配评估指标,以评估换乘站客流匹配情况;同时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所有换乘站运力协调的综合匹配评估指标。通过计算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典型换乘站运力协调匹配评估指标,并与现场调研情况进行对比,认为所建立的评估指标可基本反映换乘站的运力综合协调匹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运力运量匹配 换乘满载率不均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噪声声场分布及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可人 刘艳 +2 位作者 张天琦 冯立力 李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3,39,共5页
对安装有全封闭声屏障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及沿线进行噪声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的频域和声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噪声以低频为主,峰值出现在50~80 Hz频段范围内;腹板和翼板近场噪声频谱特性基本一致,底板近场噪声总声压级最大... 对安装有全封闭声屏障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及沿线进行噪声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的频域和声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噪声以低频为主,峰值出现在50~80 Hz频段范围内;腹板和翼板近场噪声频谱特性基本一致,底板近场噪声总声压级最大,但某些频段声压却较小;桥梁结构噪声总体上随着横向距离增大而逐渐衰减,但局部由于干涉作用出现随着距离增大频段声压反而增大的现象;在地面反射波的作用下,声场沿垂向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且地面反射对远场近地面噪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桥结构噪声 现场测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客流聚集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飒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以列车行车间隔为研究周期,分析了乘客在站台的集散过程,建立了换乘车站站台最大聚集人数计算模型。将站台客流分为进站客流、换乘客流和出站客流,获得了基于列车时刻表的换乘车站站台聚集人数模型。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江苏路换乘车... 以列车行车间隔为研究周期,分析了乘客在站台的集散过程,建立了换乘车站站台最大聚集人数计算模型。将站台客流分为进站客流、换乘客流和出站客流,获得了基于列车时刻表的换乘车站站台聚集人数模型。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江苏路换乘车站为例,通过模型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站台聚集人数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车站 站台聚集人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源 陈小鸿 +1 位作者 胡松华 乔俊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4,共6页
基于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骑行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检验了骑行接驳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特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及交通设施对城轨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骑行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检验了骑行接驳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特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及交通设施对城轨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站点周边住宅用地比例、教育科研用地比例、次干道及支路密度,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站点类型、区位及站点周边容积率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骑行接驳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