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以同济大学运筹楼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阳光明媚 林泳宜 +1 位作者 金堇惠 陈静 《广东园林》 202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屋顶花园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和交流场所,并在改善校园环境和调节师生情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同济大学运筹楼屋顶花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价法提取评价因子,分别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审美... 屋顶花园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和交流场所,并在改善校园环境和调节师生情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同济大学运筹楼屋顶花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价法提取评价因子,分别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审美评判测量法和语义差异法,深入研究了7个不同主题的花园地块以及2块向日葵对照田的美景度。研究结果显示,悠然花园在3种方法中的评分均较高,野趣花园在语义差异法中的美景度评分方面表现出色,而2块向日葵田在3种评价方法中的得分相对较低。为提升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的美景度,建议在设计中多注重植物色彩和种植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多种植开花植物以及芳香植物。此外,研究发现,美景度评价法在小尺度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花园 小尺度绿地 植物景观 美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人文学教育
2
作者 张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国际知名的人文学通识教材《艺术:让人成为人》已经出第11版了。它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人文学”问题,并将观察视野和理论触角深入到当下。其独特的编撰体例,将人文学分为“概念史”“分类学”“主题学”三大部分,让读者更容易触及“... 国际知名的人文学通识教材《艺术:让人成为人》已经出第11版了。它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人文学”问题,并将观察视野和理论触角深入到当下。其独特的编撰体例,将人文学分为“概念史”“分类学”“主题学”三大部分,让读者更容易触及“人文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撰体例 观察视野 概念史 主题学 人文学教育 分类学 通识教材 国际知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工作分析在智能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民 许忆芊 +3 位作者 付倩文 杨洁琪 王萍 由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6,218,共7页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载体及交互对象,以城市空中交通(UAM)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例,学生将实地调研、桌面调研、用户调研与认知工作分析方法相结合,推导界面功能架构图,落实到界面原型设计。此外,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基于高保真原型,进行UAM智能座舱HMI可用性测试,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初步可用性与易用性,并进行设计迭代。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掌握复杂系统交互设计中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后续自主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工作分析 智能座舱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与大学出版的追求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建 吴静艳 肖思嘉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面对有高原少高峰、有补贴寡原创、有市场缺手段、有融合差深入、有内容待多元、有跨界弱转型的主要挑战,大学社深化出版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深刻把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任务,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学术出版标准、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 面对有高原少高峰、有补贴寡原创、有市场缺手段、有融合差深入、有内容待多元、有跨界弱转型的主要挑战,大学社深化出版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深刻把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任务,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学术出版标准、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中国问题研究成果出版、确立学术出版体系未来坐标、建设海外出版营销基地以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等途径,努力实现大学社的出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学术出版 大学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电影内涵重塑与跨界赋能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5
作者 张乔颖 海力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61,共8页
历经数年发展,国产IP电影虽然在数量、质量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和转型期,这不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从IP赋能电影到IP电影赋能电影产业,挖掘电... 历经数年发展,国产IP电影虽然在数量、质量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和转型期,这不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从IP赋能电影到IP电影赋能电影产业,挖掘电影外延属性,实现更多跨界产业合作,从而打造“电影+”的大电影文化产业,促进电影产业全工业链升级。本文从内涵重塑、跨界现状及赋能路径三个方面对IP电影发展前景作出分析与阐述,结合相关数据与案例,采用文献分析与比较方法展开理论研究,为其后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以期增益中国电影产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 P电影 跨界 中国电影产业 电影+ 内涵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调控的时间形式:网络主题振动特性对主题间触发的影响
6
作者 徐翔 王若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3,共16页
网络舆论主题的涨落及调节不仅受内容或用户的影响,还与主题自身周期振动特性与时间形式有关。基于功率谱分析和红噪声检验,分析今日头条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约2847万条帖文,并以逻辑回归与XGBoost验证了三类振动特性,即振动频率的多... 网络舆论主题的涨落及调节不仅受内容或用户的影响,还与主题自身周期振动特性与时间形式有关。基于功率谱分析和红噪声检验,分析今日头条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约2847万条帖文,并以逻辑回归与XGBoost验证了三类振动特性,即振动频率的多样性、周期性振动的鲜明性、振动能量在各频率分布的非均衡性,对主题间触发关系的影响效能。应关注主题从演化到振动的“时间形式”及其时间权力,重视节奏这一“看不见的手”在舆论触发中的调控作用。媒介不仅影响人们怎么想、想什么,还影响其以何种节奏想;与信息轰炸式的“复制”相比,以何种节奏“重复”更关键。当前亟须拓展基于时间形式的议程设置及议程间设置理论,为舆论引导提供基于振动模式和时间形式的传播动力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题 振动特性 主题触发 功率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虚拟机器人交互设计及教学应用
7
作者 刘雨佳 邓惠君 +2 位作者 张超 由芳 王建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5,共9页
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是面向新兴智能产业的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特色内容。在传统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该文将服务机器人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和相关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以“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为主题进行发散研究。... 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是面向新兴智能产业的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特色内容。在传统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该文将服务机器人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和相关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以“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为主题进行发散研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问题与对象,运用理论及模型推导出交互策略,并分析认知交互方式及与设计相关的交互原型和界面,最终通过对照评估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性。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智能交互设计中的相关分析与设计方法,锻炼设计实践能力,以应对行业快速发展对实践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载机器人 智能交互设计 用户接受度 设计教学 可用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企业并购行为及商誉对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梅楠 戴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选取55家传媒行业沪深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传媒企业并购这一投资行为对企业绩效与并购产生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购行为、并购商誉能提升企业绩效水平,高管持股减弱了并购行为以... 选取55家传媒行业沪深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传媒企业并购这一投资行为对企业绩效与并购产生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购行为、并购商誉能提升企业绩效水平,高管持股减弱了并购行为以及并购商誉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作用。监管部门应在适当鼓励传媒企业并购的同时防范非要约收购、现金收购的风险,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治理,减少高管利用并购活动谋取私利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 商誉 高管持股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夫斯纳面向罗斯金:英国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的对话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书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4,177,178,共10页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切入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的对话,思考其对艺术理论和史学理论跨学科研究带来的新视角。罗斯金和佩夫斯纳作为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对英国风景、建筑和设计思想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家,在英国...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切入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的对话,思考其对艺术理论和史学理论跨学科研究带来的新视角。罗斯金和佩夫斯纳作为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对英国风景、建筑和设计思想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家,在英国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对二人在艺术批评和历史意识的关系方面,却鲜有专门研究。本文则致力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佩夫斯纳面向罗斯金”可以被视为一种合理建构的艺术批评作为历史理解,与历史写作的对话、交流甚至交锋。同时,对我们在当下看待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过往及其写作,该对话进一步开放了探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夫斯纳 罗斯金 艺术批评 历史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干预对身体艺术表演者的影响——评《调节免疫的饮食解决方案》
10
作者 魏亮 张益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56,共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充分了解科学膳食和营养的知识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也更有利于人们以饱满的精神享受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美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充分了解科学膳食和营养的知识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也更有利于人们以饱满的精神享受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美好。《调节免疫的饮食解决方案》一书从日常膳食角度分析如何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全面阐述合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读者解答免疫机能调节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免疫系统 精神享受 膳食干预 合理饮食与健康 免疫机能 调节免疫 科学膳食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算法平台“兴趣领袖”:内涵、功能与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翔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推荐算法平台的算法迎合、物化计算和算法权力的背后,存在着能影响和引领其他用户兴趣走向的可称之为“兴趣领袖”的关键用户,其角色与作用易被忽视。推荐算法平台“兴趣领袖”体现着从内容传播到兴趣传播、从意见影响力到兴趣影响力、... 推荐算法平台的算法迎合、物化计算和算法权力的背后,存在着能影响和引领其他用户兴趣走向的可称之为“兴趣领袖”的关键用户,其角色与作用易被忽视。推荐算法平台“兴趣领袖”体现着从内容传播到兴趣传播、从意见影响力到兴趣影响力、从网络平台到算法平台兴趣传播的面向,强调算法兴趣权力下的用户影响力、算法兴趣制造下的用户间兴趣关系、算法对用户“算计”下的用户反向驯化、算法数据主义中的计算非理性、趣缘社群之外的平台全局引领性。推荐算法平台中的“兴趣领袖”存在着高算法可见度兴趣领袖、高算法优势度兴趣领袖、高算法代表性兴趣领袖、高算法迎合度兴趣领袖、高算法活跃度兴趣领袖、高算法流行度兴趣领袖、高算法连接度兴趣领袖这些主要的角色模式。在推荐算法技术“装置”体系中,需要强调兴趣领袖的角色和传播功能,重视以算法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兴趣再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送平台 兴趣领袖 意见领袖 兴趣扩散 兴趣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界面中的交往人:媒介考古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方式,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所划定的固化的人机边界,也反对部分后人类主义倡导的消融的人机边界。本文借助二阶控制论的“递归性”概念,尝试超越人-技二元论框架,重新搭建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论框...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方式,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所划定的固化的人机边界,也反对部分后人类主义倡导的消融的人机边界。本文借助二阶控制论的“递归性”概念,尝试超越人-技二元论框架,重新搭建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论框架:生命系统与技术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有限度的开放性关系,只有以二者之间的断裂和差异性为前提,生命系统方能在同环境的持续递归对话中不断创生;这一结论的提出,是基于人类身体具有不可还原的内在性。为此,本文通过媒介考古,逐一讨论了早期电疗实践、火控系统以及可玩装置当中的人机交互界面问题,并由此揭示出人的身体感知和行动在人机交互中的主动构造能力,并在界面意义上深化了关于“交往人”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交互界面 交往人 界面人 二阶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主题的周期性对其主题触发能力的影响——基于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翔 徐舟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7,共12页
[研究目的]分析社交媒体中主题周期特征对主题之间的触发关系影响,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信息调控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推进。[研究方法]采取小波分析及其红噪声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主要方法,以新浪微博三年共32779920条帖子为样本,... [研究目的]分析社交媒体中主题周期特征对主题之间的触发关系影响,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信息调控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推进。[研究方法]采取小波分析及其红噪声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主要方法,以新浪微博三年共32779920条帖子为样本,分析和检验微博中主题的不同周期性特征是否对其主题触发和影响舆论的能力有不同作用。[研究结论]主题的特定周期具有对主题触发能力的影响:7天、49天等7天或7的多倍的周期对该主题的触发能力有正面影响;主题的周期数量具有对其触发能力的影响:周期数量和议程的触发能力、被触发能力均有正相关性;主题的周期长度特征具有对其触发能力的影响:最短周期越短则该主题的触发能力越强;最长周期越长则该主题的触发能力也越强。该研究可为社交网络的舆情调控、议程演化的管理引导提供参考。主题具有的周期特征使其产生主题触发的原因、机理和功能,是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主题周期 网络舆情 主题扩散 主题触发 新浪微博 格兰杰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领袖城市”: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中国城市热门内容传导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翔 余珺君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1,共16页
基于城市网络视角,提出并检验了中国城市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热门内容传导现象。城市的社交媒体传播力不只是使得其他城市讨论什么,也是使得其他城市如何“被讨论”和“被观看”“被呈现”;城市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不只是作为中心... 基于城市网络视角,提出并检验了中国城市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热门内容传导现象。城市的社交媒体传播力不只是使得其他城市讨论什么,也是使得其他城市如何“被讨论”和“被观看”“被呈现”;城市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不只是作为中心城市、“全球城市”的控制力,也是使得其他城市形象朝向自己趋同的能力。以全球性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对象,随机选取30个中国城市并抓取抽样其历时6年的帖子数据,采用交叉滞后相关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中存在着以少数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内容传导和趋同现象,其中存在可称之为“领袖城市”的重要角色,高“领袖城市程度”的城市能引领关于其他城市的热门内容朝向自身热门内容靠拢,形成围绕“领袖城市”的中心趋向性结构。在中国面向全球的城市传播实践中,可以发挥“领袖城市”作为核心节点的作用以优化国际传播内容呈现,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城市形象“格式化”风险以及文化中心国家的文化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城市传播 城市形象 社交媒体传播 领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而新:地方营造视角下的乡村新生活方式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冬冬 甘露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在传统、单一的生产效益比较视野下,乡村与城市通常被视为现代化发展的两端。实质上,城乡二者作为两种异质的聚落空间形态,最终服务的是人之生活本身。在这一意义上,乡村可被化约为人在世敞开的经验场域,城乡进而呈现为“一体两面”的... 在传统、单一的生产效益比较视野下,乡村与城市通常被视为现代化发展的两端。实质上,城乡二者作为两种异质的聚落空间形态,最终服务的是人之生活本身。在这一意义上,乡村可被化约为人在世敞开的经验场域,城乡进而呈现为“一体两面”的关系。引鉴地方营造这一理论视角加以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最为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乡村社群主体的建构,对乡村集体场域进行再标识,藉由文化发展等更新塑造出乡村新生活方式,进而在体现美好生活新要求、完成乡村建设新使命、塑造乡村新业态、化育乡村文化新母体等四“新”方面上加以再造,最终基于乡村这一地域实现人与人、人与地的在地化平衡与自洽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营造 乡村振兴 乡村生活方式 一体两面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活型社会构建出发: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冬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8,共9页
城市是当代文明发展的集中呈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命题要求城市发展要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整体导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意愿,将城市建设... 城市是当代文明发展的集中呈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命题要求城市发展要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整体导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意愿,将城市建设的着眼点置于人的生活合目的性,充分考量区域人文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确立不同城市发展模式,使构建生活型社会这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内在逻辑明晰起来。从构建生活型社会出发,城市建设实践要正视并重估人的生活资本,以人为中心、以生活为目的,确认幸福生活的多元化内容,进而以各美其美的价值判断,构建促进城市中人的发展的制度环境;以中国特色文化理念,构建促进城市中人的诗意栖居的生态文明;以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构建突出地方差异的城市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建设 生活型社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翔 杨心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议程设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议程内部的传导结构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微博帖子按照热度进行“等频分箱”,探索社交网络信息在不同热度的内容层级间的传导规律和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特征。本文对新浪微博中的20117408条样本帖子... 议程设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议程内部的传导结构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微博帖子按照热度进行“等频分箱”,探索社交网络信息在不同热度的内容层级间的传导规律和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特征。本文对新浪微博中的20117408条样本帖子分析表明:(1)热度越接近的帖子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越高;(2)热度层级与其他层级距离越小的帖子层,向其他层级的内容传导程度越高;腰部热度层级比头部和底部层级具备更高的内容传导程度;(3)层间内容传导程度随着层级间热度差距变化而出现阶梯式递增或递减,可称为梯度传导性;(4)高热度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高于低热度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且高热度层级与低热度层级之间呈现出传导阻滞、流通性较低的特征;(5)由各个热度层级的内容传导关系交错构成的内容传导网络,与层间热度差值网络存在同构性;(6)任意热度层级越是处于内容传导网络的中心层,在热度差值网络中的接近中心性越高;(7)全局的内容传导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本研究剖析议程设置中的内容扩散网络动力和约束,有助于思考在舆论、文化、社会、政治传播等领域的信息梯度扩散效应与特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程梯度扩散 内容传导 内容热度层级 议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德的音乐观探微
18
作者 王伊达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2,共10页
歌德的一生开始于古典主义音乐的起步阶段,结束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更迭时期。他对音乐的喜爱贯穿一生。音乐不仅持续激发着他的灵感,也时常引发他的思考。作为文学家,他渴望将文字与音乐结合成新的产物。他认为,音乐应作为元素... 歌德的一生开始于古典主义音乐的起步阶段,结束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更迭时期。他对音乐的喜爱贯穿一生。音乐不仅持续激发着他的灵感,也时常引发他的思考。作为文学家,他渴望将文字与音乐结合成新的产物。他认为,音乐应作为元素引入诗歌,在不影响诗文本体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升华,将人带入另一个感知维度。作为新人文主义代表,他用科学的眼光审视音乐,起草《声音学》论著,探析音乐的主观感知与客观自然现象的关联性,试图建立一套音乐现象理论。作为魏玛政治文化的重要人物,他承袭并发展柏拉图的音乐教育理念,将音乐置于民族核心地位,发挥音乐的社会与教化功能;通过采集民歌、创作歌唱剧、打造民族音乐戏剧院、建立德意志民族音乐戏剧保留剧目库等方式来统一语言文化和思想,唤起民族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歌德与音乐 音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语态共生状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冬冬 张亚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6,共5页
技术进步引发的生产力提升不仅触发了传播链条结构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者和受者的关系,这直接导致了新闻语态的变迁。媒介融合时代,多元N级传播结构成为传播过程的主要形式,呈现式联播新闻语态、呈现式民生新闻语态和融入式... 技术进步引发的生产力提升不仅触发了传播链条结构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者和受者的关系,这直接导致了新闻语态的变迁。媒介融合时代,多元N级传播结构成为传播过程的主要形式,呈现式联播新闻语态、呈现式民生新闻语态和融入式民生新闻语态共生于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新闻本文呈现出视点多角度、时序多层次、报道多点次的全息化、融入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态 意识形态 传播系统 融入式民生新闻语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电影人物审美比较论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晓林 丁真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5,102,共8页
自建国至今,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表现方式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以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 自建国至今,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表现方式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以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中儒家明君贤臣、良将义士和大奸大恶模式的惯性"书写"。从平行比较的角度来看,与法国新古典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叙事作品中人物个性化传统谱系有异。就当下现实来看,主旋律电影人物的个性化和心理化塑造面临难以解决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人物塑造 美化和拔高 丑化和贬低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