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聚焦·内化:单元视域下小说教学达成路径——以《穷人》教学为例
1
作者 贾小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小说教学中,立足单元视角,审视文本内容,联结编排体系,融合单元内容,理清语文要素的层级,明确小说教学的能力进阶;在此基础上聚焦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于不同寻常处感受其精神底色,于场景变换中理解人物命运走向,于结尾共识中体会其精... 小说教学中,立足单元视角,审视文本内容,联结编排体系,融合单元内容,理清语文要素的层级,明确小说教学的能力进阶;在此基础上聚焦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于不同寻常处感受其精神底色,于场景变换中理解人物命运走向,于结尾共识中体会其精神突围;在教学中立足言语形式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设计内容补白、进行词义辨析等学习任务,积累语言实践经验,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实现小说教学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聚焦 内化 单元视域 小说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净扮考略
2
作者 李芽 陈容安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本文对中国戏曲净扮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详细梳理,试图探明戏曲净扮发展背后的审美动因与技术路径。净扮的功能主要是使用浓重的粉墨色彩通过“变形取神”来塑造人物。其源于巫傩面具中的凶武之像,早期是以面具为主的形式呈现... 本文对中国戏曲净扮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详细梳理,试图探明戏曲净扮发展背后的审美动因与技术路径。净扮的功能主要是使用浓重的粉墨色彩通过“变形取神”来塑造人物。其源于巫傩面具中的凶武之像,早期是以面具为主的形式呈现,到了唐宋时期逐渐转变为“涂面”,但其和丑扮一样还都是局部勾脸,也都具有喜剧功能。明清时期,随着净、丑行当分野,净扮最终转变为整脸脸谱,在人物塑造上则专注于形象的专业化和性格化,并具备了说明性和评议性两个最主要的属性。步入近现代,随着脸谱流派的出现,净扮脸谱艺术走向高度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净扮 脸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视角与学科共融背景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陆吴佳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各种文化背景和艺术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教师有必要将文化视角与学科知识共融,创设一种融合跨学科和跨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该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以文化视角与...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各种文化背景和艺术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教师有必要将文化视角与学科知识共融,创设一种融合跨学科和跨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该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以文化视角与学科共融为理论基础,探索适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并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学科共融 初中美术 欣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流水地貌”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闫姗姗 张丽芬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3期48-51,共4页
本文基于“问题解决”对上海版高中必修《地理一》专题10主要地貌类型中的“流水地貌”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以“诗意长江·流水地貌”为主题,引入李白在长江沿岸的足迹这一真实情境,运用地理软件、实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 本文基于“问题解决”对上海版高中必修《地理一》专题10主要地貌类型中的“流水地貌”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以“诗意长江·流水地貌”为主题,引入李白在长江沿岸的足迹这一真实情境,运用地理软件、实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结合李白的诗篇和人生境遇,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和语文的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跨学科 流水地貌 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探究——以“地貌”单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芬 闫姗姗 何瑾 《地理教学》 2022年第21期22-26,共5页
新课标、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地貌”单元为例,分析了单元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章通过设... 新课标、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地貌”单元为例,分析了单元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章通过设立单元情境、设计问题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 地貌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问题解决”优化地理教学设计——以“黄土地貌与经济建设”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芬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3,共3页
本文简述了"问题解决"的起源、含义和操作步骤,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黄土地貌与经济建设",运用"问题解决"对该地理教学设计进行初次优化和深度优化,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问题解决 地理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地理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张丽芬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期21-22,27,共3页
通过在"水循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和"高三气候专题复习"等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实践探索,总结得到以下四点建议:第一,紧扣教材重难点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落实教学目标;第二,设计"绘图、用图"型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第三,结... 通过在"水循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和"高三气候专题复习"等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实践探索,总结得到以下四点建议:第一,紧扣教材重难点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落实教学目标;第二,设计"绘图、用图"型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第三,结合乡土地理,设计综合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第四,设计新颖、类型多样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学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语文学习的乐趣
8
作者 程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3-124,共2页
二期课改确立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做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快乐,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他们.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学习乐趣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诗词唱诵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以诗词歌曲黄自《春思曲》演唱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车延鹤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诗歌与音乐渊源极深,“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诗歌唱咏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值得传扬。本文以《春思曲》为例,探析唱诵中国诗词要处理好的三个环节:理解作者创作背景及歌词意蕴;理解曲谱中的音乐语言;在“唱”字上... 诗歌与音乐渊源极深,“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诗歌唱咏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值得传扬。本文以《春思曲》为例,探析唱诵中国诗词要处理好的三个环节:理解作者创作背景及歌词意蕴;理解曲谱中的音乐语言;在“唱”字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词 唱诵 春思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解码:小说文本解读的有效路径——以《孔乙己》为例
10
作者 贾小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体系而引发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语言主要分为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对话、独白... 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体系而引发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语言主要分为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对话、独白等,即人物语言;作者在叙述事件、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语句,即叙述人语言.正确解码语言,将成为解读小说、阅读小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小说阅读教学 写作意图 叙述人语言 文本解读 符号体系 有效路径 刻画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11
作者 刘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3期82-86,共5页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对话、碰撞交流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课堂呈...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对话、碰撞交流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合作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 动态生成 学习主体 课堂呈现 交流的课堂 教师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重构:群文语境下诗歌教学的有效路径——以《有的人》为例
12
作者 贾小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创设群文组文,创设群文阅读的语境,进行文本重构,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路径。在文本重构中,从认知冲突与关联之处,确定诗歌的教学价值,通过改变诗歌形式,删改诗歌内容,替换诗歌标题,在引读、联读、辨读中探寻合宜的教...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创设群文组文,创设群文阅读的语境,进行文本重构,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路径。在文本重构中,从认知冲突与关联之处,确定诗歌的教学价值,通过改变诗歌形式,删改诗歌内容,替换诗歌标题,在引读、联读、辨读中探寻合宜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情感及主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文阅读 诗歌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