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体会
1
作者 谢作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1年第3期30-33,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是硕士生阶段新开设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基于这门课的时代性、探索性、现实性强,理论难度大.而硕士生在大学,甚至在中学、小学就已学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有的研究生就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是硕士生阶段新开设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基于这门课的时代性、探索性、现实性强,理论难度大.而硕士生在大学,甚至在中学、小学就已学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有的研究生就说,“难道还有必要听老师重念此经吗?”“理论与现实完全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课程 理论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 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 现实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有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观念简论 被引量:8
2
作者 诸大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0期93-97,共5页
迄今为止,一些科学哲学文章在论述科学思想的发展时还较多地把视野限于一般性的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而没有对科学知识中观念性的成份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观念性的东西在科学思想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这些观念性要素着手... 迄今为止,一些科学哲学文章在论述科学思想的发展时还较多地把视野限于一般性的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而没有对科学知识中观念性的成份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观念性的东西在科学思想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这些观念性要素着手,往往能对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产生洞察性的认识。本文拟围绕科学观念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观念 科学理论 实在世界 共同体 观念性 科学家 科学思想 科学事实 科学发展 科学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国家、社会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顾钰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12,44,共6页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体制几十年运行的结果表明,它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持社会安定和实现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研究和借鉴...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体制几十年运行的结果表明,它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持社会安定和实现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研究和借鉴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长处,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启示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平衡 三大原则 竞争原则 联邦德国 社会保障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抗战时期的中国邮政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0-35,共6页
邮政作为通讯的主要形式,对于国家各方面影响极大,战争时期尤其如此。1940年周恩来为中国邮政事业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最好不过地概括了这种状况。一。
关键词 中华邮政 邮政事业 抗战时期 中国邮政 邮政总局 南京国民政府 抗日根据地 邮政业务 陕甘宁边区 古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自然科学与维新思潮——论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的变革思想
5
作者 朱义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近代,科学对人们思想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具有强烈的变革意识,这与他们长期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有关。科学精神、理性之光,在康有为的著作有明显的体现。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 在近代,科学对人们思想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具有强烈的变革意识,这与他们长期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有关。科学精神、理性之光,在康有为的著作有明显的体现。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进化论与自由平等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弃旧谋新的世界性潮流。谭嗣同依据西学,以“破中外之见”来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之辨。他们从“政治之变”是“基于科学”的视野,系统地介绍了进化论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者认为,研究维新派变革中国现实的思想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谭嗣同 西方自然科学 维新思潮 严复 进化论 “以太” 近代中国 天演之学 理性之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历史性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6
作者 阮仪三 程俐骢 顾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城镇建设中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西方国家早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护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在历史性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建立我国的历史性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历史性环境 保护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
7
作者 孙祖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党的十五大报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集体主义 国家利益 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原则 健康发展 集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法学的体系与难点初探
8
作者 杨心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0期105-109,共5页
80年代中期,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中国建筑法起草小组”在同济园宣告成立。然而几年后,起草小组却偃旗息鼓了。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治理,整顿时期首当其冲;建筑活动的空间之大,周期之长,社会关系之复杂,... 80年代中期,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中国建筑法起草小组”在同济园宣告成立。然而几年后,起草小组却偃旗息鼓了。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治理,整顿时期首当其冲;建筑活动的空间之大,周期之长,社会关系之复杂,立法工作之艰难,对于每一个具有常识的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法学 法学体系 建筑活动 难点 中国建筑 建筑投资 建筑企业 私房 违章建筑 建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正常化
9
作者 张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9,14,共5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领导人对国际政治和形势的认识及分析有了重大的转变,邓小平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对此后的中苏关系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对中苏关系有许多直接的分析和论述,为中苏关系的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领导人对国际政治和形势的认识及分析有了重大的转变,邓小平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对此后的中苏关系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对中苏关系有许多直接的分析和论述,为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苏关系 论述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引导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作陶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0期13-18,23,共7页
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等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目前,谈论价值,进行价值选择,追求价值目标,是当代青年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尤其是涉世不深而又居于较高知识层次上的大学生,可以说正形成一股价值热。他们大致呈现出由五十。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 价值目标 社会科学版 共产主义理想 个人奋斗 同济大学 个人价值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仇敌忾 报国济民——抗日烽火中的同济人
11
作者 屠听泉 潘祖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7-74,共8页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攸关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济人和广大中国同胞在一起,同仇敌忾,同舟共济,坚韧斗争,夺取胜利,报国济民。
关键词 同济大学 抗日战争 胡厥文 中国共产 国民党政府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医学院 一二八事变 “满铁”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城市旅游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俐骢 《旅游科学》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美国城市旅游对我国发展都市旅游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美国在散客旅游方式、旅游交通、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宣传资料以及旅馆业经营方式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散客旅游方式 旅游交通 城市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宣传资料 旅馆业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应当重视人才学的教学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世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3-45,共3页
高校应当重视人才学的教学与研究傅世杰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有一套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教学设备和手段,更要深入研究人才成功的理论与方法。目前,高等学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一方... 高校应当重视人才学的教学与研究傅世杰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有一套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教学设备和手段,更要深入研究人才成功的理论与方法。目前,高等学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一方面新知识、新学科大量涌现,课时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学 教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实现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霞 苗纪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4-87,共4页
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历史性城镇遍及全国,约2000个,数量之多,传统特色之丰富举世闻名。这些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名胜古迹、乡土建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关键词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 保护历史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名城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 旧城改造 同济大学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鑫 李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都是向市场经济过渡,但两国在改革的性质和方式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比较分析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稳步推进。
关键词 渐进改革 激进改革 休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格的近代裂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义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2,共9页
传统人格是指历代中国人所憧憬的圣贤,它是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相适应的理想人格形象,信而好古,重义轻利,以夏变夷是传统人格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性;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变革时代,处于古今中西交融点上的传统人... 传统人格是指历代中国人所憧憬的圣贤,它是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相适应的理想人格形象,信而好古,重义轻利,以夏变夷是传统人格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性;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变革时代,处于古今中西交融点上的传统人格必然要发生裂变,变通随时、亟亟谋利,必通西字就成为近代思想家所赋予给古圣先贤的三种新品性。近代思想家对传统人格的改塑是与当时政治变革、经济变化、文化变迁密切相关的,传统人格的裂变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种标志,当然,所说的裂变只是对传统人格加以改造,并不意味着一种新人格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格 近代中国 理想人格 圣人崇拜 重义轻利 自然经济 康有为 以夏变夷 近代思想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商德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亮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0-54,共5页
中国传统商德是在以抑商政策为基调的社会氛围下逐步形成的,它可分为经营理念、经营伦理和经营智慧三个层次。古代商人在经营理念层面上,经商仅作为业儒仕进的基础和手段才有意义;在经营伦理层面上,主要以儒家宣扬的诚信仁义为规范;在... 中国传统商德是在以抑商政策为基调的社会氛围下逐步形成的,它可分为经营理念、经营伦理和经营智慧三个层次。古代商人在经营理念层面上,经商仅作为业儒仕进的基础和手段才有意义;在经营伦理层面上,主要以儒家宣扬的诚信仁义为规范;在经营智慧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和”、“情”、“勤”等。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传统商德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仍应有选择地发掘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商业伦理 儒商 现代价值 社会 儒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孤岛”时期上海“洋旗报”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世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1-75,共5页
“孤岛”时期,以外商名义注册的“洋旗报”,是“孤岛”抗日进步力量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利用英美在租界的特殊地位,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
关键词 《文汇报》 孤岛 中美日 《新闻报》 新闻检查 国共合作 新四军 1938年 国民党人 抗日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夏之辨与近代中国的顽固派——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义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6-41,75,共7页
儒家的夷夏之辨,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肯定的是以夏变夷,它在历史上起到了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积极作用。到了近代,夷的对象与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倭仁、徐桐、刘鸿锡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 儒家的夷夏之辨,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肯定的是以夏变夷,它在历史上起到了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积极作用。到了近代,夷的对象与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倭仁、徐桐、刘鸿锡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派,他们在经济上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在政治上是反对社会变革的保守者。他们承袭了儒家道德至上的价值观,持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抱着以夷变夏宗旨不变,以阻止近代中国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鸿锡 徐桐 倭仁 '夷夏之辨' 政治文化 地主阶级顽固派 近代 中国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新民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义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1-65,99,共6页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得出一个结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1902年到1906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20篇论文,以《新民说》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 《新民说》 “新民说” 理想人格 《大学》 资产阶级 自由人格 进化论 圣贤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