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气泄漏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天才 景秀辉 +2 位作者 陈一萌 杨彦博 华青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2-1111,共10页
总结国内外氢气泄漏基础理论模型,从射流结构、扩散羽流、浓度积累等方面阐述了氢气泄漏的特性,并介绍氢气泄漏在数值模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氢气缓慢泄漏的浮力射流模型研究较为完善,但针对氢气欠膨胀射流模型的研究并不完善。... 总结国内外氢气泄漏基础理论模型,从射流结构、扩散羽流、浓度积累等方面阐述了氢气泄漏的特性,并介绍氢气泄漏在数值模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氢气缓慢泄漏的浮力射流模型研究较为完善,但针对氢气欠膨胀射流模型的研究并不完善。数值模拟方法十分适合研究复杂场景下的氢气泄漏扩散规律,但仍需更多实验数据支撑。基于先进机器学习技术开发的氢气泄漏预测模型显示出了较大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发展氢气泄漏模型,拓宽模型适用场景并提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氢气泄漏 扩散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区间-线路建设阶段碳排放分析
2
作者 施羲渊 姚崇武 +5 位作者 林瑞敏 田浩东 蒲静 郭茹 蔡辰 黄翔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引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算定额的轨道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整合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强度指标,构建“车站-区间-线路”多层级碳排放分析体系。以福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工程为...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引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算定额的轨道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整合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强度指标,构建“车站-区间-线路”多层级碳排放分析体系。以福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工程为案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建设阶段的碳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材生产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的50%~79%,其中钢筋、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水泥是主要贡献因子。车站层面的碳排放强度为1.67~3.40 tCO_(2)e/m^(2),受车站规模和结构设计影响;单位经济强度为1.54~3.40 tCO_(2)e/万元,主要受轨道交通低碳程度影响。区间层面的碳排放强度因施工方法不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区间碳排放强度更高,最高达36.5 tCO_(2)e/双延米,主要因其对钢材和混凝土的需求较高。本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推进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阶段 碳排放核算 线路碳排放 减排潜力 碳排放经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传感器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淑华 张国瑞 +3 位作者 陈修强 马天才 庞加斌 景秀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氢气传感器是检测和测量氢气浓度的关键设备,在能源、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和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不同技术类型氢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氢气传感器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 氢气传感器是检测和测量氢气浓度的关键设备,在能源、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和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不同技术类型氢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氢气传感器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讨论了氢气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氢气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传感器 技术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风洞试验中的氢泄漏扩散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天才 景秀辉 +3 位作者 李田田 黄倍铭 谢娇娇 庞加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1-274,共1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从收集口进入流道内的氢气集中在中、底部,具有明显的浓度梯度,经过风扇区后变得均匀;10 s后车底泄漏的氢气又重新回到试验段,与车底正在泄漏的氢气汇合,造成整个区域氢气浓度的持续升高。由于风洞流道拐角导流片的存在,流道内测的氢气浓度升高的更快。当风洞模拟汽车怠速工况时,泄漏的氢气大多在试验段内流动扩散,流道内几乎检测不到氢气。受试验段内气流扰动的影响,汽车两侧的氢气呈现出不对称分布,顶部的氢气集中在车左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氢浓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 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s) 氢泄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