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4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畅 缐珊珊 +2 位作者 于连超 陆振刚 张皓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信息与电子领域提出的关键要求,面向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提出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战略构想,并从战略谋划、体系发展、双链融合、人才发展四个层面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实施系统性战略规划,强化信息与电子领域体系化布局发展;夯实基础、超前谋划,提升信息与电子领域底层支撑与前沿引领能力;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重视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期助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电子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双链融合 体系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基地的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启军 谢华丽 +4 位作者 谭峰 郑乾怡 黄欢 杨志仪 牟学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245-247,共3页
该文介绍了同济大学智能机器人本科生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该创新基地由机械臂控制、RoboCup小型机器人、RoboCup中型机器人、RoboCup四腿机器人4个单元平台组成,可以进行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实验。实验室全开... 该文介绍了同济大学智能机器人本科生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该创新基地由机械臂控制、RoboCup小型机器人、RoboCup中型机器人、RoboCup四腿机器人4个单元平台组成,可以进行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实验。实验室全开放,运行状况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创新基地 开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谢小轩 张浩 +1 位作者 王坚 严隽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1-373,共3页
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以建立电子商务系统为契机 ,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和伙伴企业之间的纵向信息集成 ,最终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和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 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以建立电子商务系统为契机 ,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和伙伴企业之间的纵向信息集成 ,最终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和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系统 集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供应链 制造企业 CIMS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史达 朱荣 杨洋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方法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具体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及其与信息系统审计领域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论述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总体目标、分析框架和特点。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翠霞 徐志宇 +3 位作者 周伟 李翠玲 吴坚 蔚瑞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推送实验理论资料、实时测验预习情况、数字化实验报告和教学资料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功能,在督促学生预习、灵活投屏答疑、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优势,在本科生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 线上会议平台 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信息增强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网络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卫东 王辉 柳先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针对显著性目标检测任务中识别结果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边缘信息增强边缘像素置信度的新模型。该网络主要有两个创新点:设计三重注意力模块,利用预测图的特点直接生成前景、背景和边缘注意力,并且生成注意力权重的过... 针对显著性目标检测任务中识别结果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边缘信息增强边缘像素置信度的新模型。该网络主要有两个创新点:设计三重注意力模块,利用预测图的特点直接生成前景、背景和边缘注意力,并且生成注意力权重的过程不增加任何参数;设计边缘预测模块,在分辨率较高的网络浅层进行有监督的边缘预测,并与网络深层的显著图预测融合,细化了边缘。在6种常用公开数据集上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了该模型,并且与其他模型进行充分对比,证明设计的新模型能够取得最优的效果。此外,该模型参数量为30.28 M,可以在GTX 1080 Ti显卡上达到31帧·s^(-1)的预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边缘检测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与三轴信息融合的运动判断实验
7
作者 喻剑 李至霖 +1 位作者 庞鹏瞩 李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与三轴加速度信号的运动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套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的实验流程与方法。该方法利用5层离散小波变换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解,充分提取不同运动产生的肌电信号中各频域的特征信息;再将分解后的表面肌电信... 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与三轴加速度信号的运动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套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的实验流程与方法。该方法利用5层离散小波变换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解,充分提取不同运动产生的肌电信号中各频域的特征信息;再将分解后的表面肌电信号与三轴加速度信号通过滑动窗口的方法进行特征融合,构造融合肌电与空间运动特征的特征图;最后用融合特征图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自动状态机进行最终运动状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运动识别的准确性,总体识别精度分别达到了95.4%和89.2%。该方法在实时性与准确性上均有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识别 时频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 保障电子政务有效安全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玉忠 张砚秋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5期69-70,共2页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精神文明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应不同的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和政府部门...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精神文明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应不同的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和政府部门职能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建立的,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价值。系统基础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价值大小、用户访问权限的大小、大系统中各子系统重要程度的区别等就是级别的客观体现。因此针对不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需要实行分级、分区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保障 等级保护体系 信息技术应用 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建设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回收信息的线上线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仇明鑫 雷帅 +1 位作者 柳先辉 张颖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27-533,共7页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废旧产品回收过程中多系统协同工作会产生大量多源异构数据,针对废旧产品线上线下回收信息难以融合并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回收信息的线上线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系统。首先,系统采用Web API接口实现线上线下...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废旧产品回收过程中多系统协同工作会产生大量多源异构数据,针对废旧产品线上线下回收信息难以融合并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回收信息的线上线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系统。首先,系统采用Web API接口实现线上线下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接入,通过数据解析、数据清洗及数据转换等步骤完成对多源异构数据的预处理。其次,针对现有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融合方法在融合过程中往往还需预先指定聚类簇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聚类的融合方法,以在融合过程中自动确定聚类簇数。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标签编码、数据转换和归一化处理,结合多目标聚类算法完成对部分典型数据的特征提取与聚类,并对全量及增量数据进行基于欧氏距离的数据匹配。最后,系统采用了基于MyCat中间件及MySQL主从复制的分布式数据库方案,以实现融合数据的存储与共享交换。测试表明,该数据融合系统可以实现对废旧产品线上线下多源异构回收信息的数据融合及共享交换,同时,相比基于K-Means的数据融合方法,所提出的基于多目标聚类的数据融合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都能够自动确定最优聚类簇数,并且能够获得不差于K-Means融合方法的簇内紧密性和簇间分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多目标优化 多源异构数据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AT-DRL算法的协同区域信息采集策略
10
作者 娄抒瀚 王冲冲 +2 位作者 龚炜 邓立原 李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23-4434,共12页
针对对抗环境下无人机集群协同信息采集任务面临的环境结构复杂、集群通信受阻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混合观测空间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强化学习(Multi-Level hybrid observation space with Attention-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 针对对抗环境下无人机集群协同信息采集任务面临的环境结构复杂、集群通信受阻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混合观测空间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强化学习(Multi-Level hybrid observation space with Attention-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LAT-DRL)算法,用于信息采集任务中无人机的决策。采用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Centralized Training with Decentralized Execution,CTDE)范式,实现无通信条件下无人机集群的高效协同;提出多层次混合观测空间方法,形成环境特征的多尺度表达,实现了对全局信息和局部观测的高效利用;在算法网络结构中引入结合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提高了无人机集群的风险感知能力;采用优先经验回放(Priority Experience Replay,PER)策略,提高样本利用率,降低训练难度。经过仿真实验验证,MLAT-DRL算法在数据采集和风险规避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基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区域信息采集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多层次混合观测空间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源协作数字生态的信息服务与数据挖掘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小雅 赵生宇 +4 位作者 韩凡宇 毕枫林 王伟 周烜 周傲英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5,共9页
开源软件在大规模发展与普及的同时也构筑了一个开源开发与协同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个人与组织协同开发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高质量软件。以GitHub为代表的社会化协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大规模、分布式、细粒度的代码协作与技术社交,... 开源软件在大规模发展与普及的同时也构筑了一个开源开发与协同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个人与组织协同开发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高质量软件。以GitHub为代表的社会化协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大规模、分布式、细粒度的代码协作与技术社交,无数开发者每天在其上提交代码、评审代码、报告bug,或提出新的功能请求,如何利用这些海量的协作行为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是当前的研究难点。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开源协作数字生态的一站式数据挖掘系统OpenDigger,目标是构建开源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促进开源生态的持续发展。OpenDigger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服务、数据存储模块、标签数据模块和信息服务模块构成,它基于OLAP列式数据库和图数据库,持续采集多源开源生态数据,并通过统一的接口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各类开源信息服务。OpenDigger从协作关系网络视角挖掘开源数字生态中的关键信息,相比传统统计指标,协作网络视角更好地展现了开源项目与开发者的关联特性,用户可以使用在线分析环境或CLI工具对开源生态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OpenDigger服务于蚂蚁金服、阿里巴巴、木兰开源社区等多家企业与社区,为OSPO(Open Source Program Office,开源办公室)从业者和开源项目运营负责人提供开源数字洞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生态 开源协作 数据挖掘 信息系统 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李江南 李锐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极性控制的多频复合脉宽调制策略;然后,针对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圆角矩形的同轴异侧单发射双接收平面螺旋形磁耦合线圈及相应的高频控制电路和谐振补偿电路;最后,搭建系统样机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个磁耦合谐振频率无线电能的有效传输,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发射多接收 脉宽调制 磁耦合多频谐振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季韵秋 李锐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能够实现不同端口之间的功率互济与平衡控制,为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实现“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提供了模拟实验平台,可为低压配电网就地消纳新能源和稳定运行提供实验数据,以提升未来电网适应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新型供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能量路由器 功率协调控制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明锐 段宏伟 +1 位作者 徐杰 徐维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判断矩阵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熵权法求解试验指标的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组合。依据评估指标计算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得分,确定其整体健康状态,以此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并评估不同检修方式对牵引变压器使用寿命的影响。以某牵引变电站牵引变压器的监测数据为例,对该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及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估方法实现了设备状态检测主客观因素的统一,能够推广应用至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变压器 健康状态评估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 被引量:1
15
作者 窦润亮 孟繁松 +2 位作者 南国芳 周晓东 林国义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在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精准定位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方法,分别在偏好相似度和评分相似度计... 在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精准定位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方法,分别在偏好相似度和评分相似度计算中引入信任度和时间遗忘权重,同时综合考虑用户和方案的组合相似度,以降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在预测个性化方案时的影响.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为用户更加精准地配置出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方案 信任度 遗忘函数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的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黄琳院士90华诞专刊序言
16
作者 段志生 邹云 +3 位作者 董海荣 李忠奎 杨莹 王金枝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31-2134,共4页
黄琳院士是我国控制科学领域的拓荒者、推动者与重要见证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的研究,为我国控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时代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决策研究,值此黄琳院士九十华诞之际,我们在《自动化... 黄琳院士是我国控制科学领域的拓荒者、推动者与重要见证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的研究,为我国控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时代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决策研究,值此黄琳院士九十华诞之际,我们在《自动化学报》组织了“智能化时代的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专刊,汇聚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纪念黄琳院士对控制学科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向其学术精神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琳院士 决策研究 智能化时代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认知引导的双域半监督人群计数
17
作者 余鹰 范在昌 +2 位作者 曾康利 黄晓辉 苗夺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94-2207,共14页
在人群计数任务中,高昂的数据标注成本严重制约了全监督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显著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利用大量未标注数据的半监督计数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然而,现有半监督方法通常依赖迭代生成伪标签进行训练,其性能深受2种... 在人群计数任务中,高昂的数据标注成本严重制约了全监督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显著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利用大量未标注数据的半监督计数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然而,现有半监督方法通常依赖迭代生成伪标签进行训练,其性能深受2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制约,其中认知不确定性来自模型自身对知识掌握的不足,易导致伪标签生成质量不稳定;任意不确定性源于数据固有的噪声和歧义,使得模型易受背景干扰和分布偏差的影响.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渐进式认知引导的双域半监督人群计数网络(PCDNet).该网络设计了渐进式认知引导的伪标签精炼机制,通过多粒度筛选,有效剔除低质量伪标签,缓解认知不确定性干扰;同时,提出联合频域和空间域的双域联合计数损失(dual-domain joint counting loss,DDL),强制模型在空间域和频域学习一致且鲁棒的特征表达,有效约束由数据偏差引发的任意不确定性,增强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泛化能力.在4个主流人群计数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PCDNet显著优于现有半监督方法,尤其在标注数据稀缺时优势更为明显.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在应对认知与任意不确定性、生成高质量伪标签以及提升模型鲁棒性和泛化性能方面的有效性,为半监督人群计数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半监督学习 知识蒸馏 认知不确定性 双域联合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方法
18
作者 朱琴跃 史玉明 +2 位作者 赵亚辉 王颖婕 薛忠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5-140,151,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存在动力学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开发难度较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架构的列车速度控制方法。[方法]构建了列车运行的单质点模型,该模型为列车速度控制方法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基础。上层控制器采用MPC(...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存在动力学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开发难度较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架构的列车速度控制方法。[方法]构建了列车运行的单质点模型,该模型为列车速度控制方法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基础。上层控制器采用MPC(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参考速度和实时反馈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可精准求解期望加速度;同时,考虑列车执行器时延、停车精度等约束条件改进了MPC算法,以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停车精度。下层控制器通过输出级位,可实现对列车期望加速度的跟踪控制,具体的计算方法为:通过设计工况切换策略和逆动力学方程求解控车级位,并引入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对加速度跟踪误差进行校正。采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列车速度控制方法的仿真模型,将正常运行的仿真结果与上层控制器采用传统MPC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所提控速方法开展了阻力干扰仿真试验,最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及结论]所提方法在对列车运行过程解耦的基础上,将改进MPC算法和PID算法结合组成分层控制架构,实现了对复杂列车系统的精准控速,提高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改进MPC算法在不过分增大到站误差时间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列车的停车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动驾驶 列车速度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分层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载不确定性的城轨列车目标速度曲线实时鲁棒优化
19
作者 朱琴跃 李纪元 +2 位作者 李泓羿 钱舒杨 赵亚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4-264,共11页
针对城轨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乘客负载不确定性变化对列车正常运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负载不确定性的列车目标速度曲线实时鲁棒优化方法,包括模型设计、模型训练和模型验证这3个部分。首先,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列车驾驶强化学... 针对城轨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乘客负载不确定性变化对列车正常运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负载不确定性的列车目标速度曲线实时鲁棒优化方法,包括模型设计、模型训练和模型验证这3个部分。首先,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列车驾驶强化学习模型,其奖励设计兼顾对性能指标和操纵策略的鲁棒优化;其次,使用基于潜力奖励塑形技术(Potential-Based Reward Shaping, PBRS)改善模型训练的收敛性能,通过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 DQN)估计价值函数,实现实时响应城轨列车负载的变化;最后,以北京地铁某运营线路的列车运行场景为仿真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DQN-PBRS算法的平均计算时长为26 ms,可实现实时生成列车的目标速度,生成的目标速度曲线在极端负载和负载变化情况下相较于DQN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且列车运行能耗降低5%以上。通过对算法中关键超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训练效果最优的超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目标速度曲线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城轨列车 负载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1DCNN-CE的加密流量分类方法
20
作者 耿海军 董赟 +3 位作者 胡治国 池浩田 杨静 尹霞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2-882,共11页
针对传统加密流量识别方法存在多分类准确率低、泛化性不强以及易侵犯隐私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多分类深度学习模型——Attention-1DCNN-CE。该模型包含3个核心部分:1)数据集预处理阶段... 针对传统加密流量识别方法存在多分类准确率低、泛化性不强以及易侵犯隐私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多分类深度学习模型——Attention-1DCNN-CE。该模型包含3个核心部分:1)数据集预处理阶段,保留原始数据流中数据包间的空间关系,并根据样本分布构建成本敏感矩阵;2)在初步提取加密流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ttention和1DCNN模型深入挖掘并压缩流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3)针对数据不平衡这一挑战,通过结合成本敏感矩阵与交叉熵(CE)损失函数,显著提升少数类别样本的分类精度,进而优化模型的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BOT-IOT和TON-IOT数据集上该模型的整体识别准确率高达97%以上;并且该模型在公共数据集ISCX-VPN和USTC-TFC上表现优异,在不需要预训练的前提下,达到了与ET-BERT(Encrypted Traffic BERT)相近的性能;相较于PERT(Payload Encoding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该模型在ISCX-VPN数据集的应用类型检测中的F1分数提升了29.9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加密流量识别和恶意流量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加密流量 注意力机制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不平衡 成本敏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