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组制造系统缓冲区容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士刚 李爱平 徐立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1-1956,共6页
为了确定可重组制造系统中的缓冲区容量,通过分析机床工作状态、生产需求量等因素对缓冲区容量的影响,建立了缓冲区状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冲区容量、机床可用度和任务需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满足生产任务为前提,将重组后... 为了确定可重组制造系统中的缓冲区容量,通过分析机床工作状态、生产需求量等因素对缓冲区容量的影响,建立了缓冲区状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冲区容量、机床可用度和任务需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满足生产任务为前提,将重组后加工域缓冲区容量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非可微精确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采用可变惯性权重平衡搜索,以求得各工序间缓冲区容量。最后结合仿真实例,探讨了该生产线重组后系统缓冲区容量的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系统 缓冲区容量 数学模型 机床可用度 任务需求率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联盟制造中的知识供应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爱平 陈在礼 +1 位作者 蔡鹤皋 张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阐述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探讨了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如何建立知识供应链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 知识供应链中的一种重要的、具体化的形式-网上专家的概念.同时研究了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如何为企业 提供产品创新中贡献最大化所需的新知识... 阐述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探讨了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如何建立知识供应链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 知识供应链中的一种重要的、具体化的形式-网上专家的概念.同时研究了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如何为企业 提供产品创新中贡献最大化所需的新知识源,为企业产品快速开发提供及时有效的知识支持,以及为形成知 识供应链的知识流的连续性,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知识供应系统,并简要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联盟制造 知识供应链 网上专家 WEB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制造工艺驱动的可重组生产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立云 陈俊 +1 位作者 李爱平 谢楠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77,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制造工艺驱动、适用于可重组生产线的组态监控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生产线中设备工装的图形模块库和功能模块库;建立产品制造工艺与设备工装之间的逻辑关系模型,并与相应的监控系统硬件进行封装。基于WinCC平台... 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制造工艺驱动、适用于可重组生产线的组态监控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生产线中设备工装的图形模块库和功能模块库;建立产品制造工艺与设备工装之间的逻辑关系模型,并与相应的监控系统硬件进行封装。基于WinCC平台,开发组态可变的软件监控系统。根据产品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变化,监控软件自动调整加工设备、控制对象和组态内容,进而完成可重组生产线软件监控系统的组态和重构,文中案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系统 工艺驱动 监控系统 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可重组制造系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爱平 韩建坤 +2 位作者 朱凯影 谢楠 徐立云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为提高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可诊断性并缩短系统重组后的斜升时间,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工序质量控制方法。首先,结合x-R控制图质量控制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了用于控制图模式识别和质量缺陷原因诊断的两个神经网络模型... 为提高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可诊断性并缩短系统重组后的斜升时间,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工序质量控制方法。首先,结合x-R控制图质量控制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了用于控制图模式识别和质量缺陷原因诊断的两个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开发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以加工件的质量特征数据作为数据源,可对生产过程进行快速诊断和及时反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工序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系统 神经网络 工序质量控制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网络化制造的安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立云 李爱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81-1886,共6页
介绍了一种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化制造平台,从该平台出发,建立了企业客户端的基于角色多重认证的权限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中心在物理安全、应用服务安全与网络传输安全3方面的要求与措施。最后... 介绍了一种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化制造平台,从该平台出发,建立了企业客户端的基于角色多重认证的权限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中心在物理安全、应用服务安全与网络传输安全3方面的要求与措施。最后,提出一种适合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网络化制造的安全框架,对促进我国网络化制造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应用服务提供商 网络安全 多重安全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用户认证模型及访问控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路炯 李爱平 徐立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1-2125,共5页
针对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特点,设计了面向多用户的认证模型,将不同应用系统的认证功能和账号管理功能加以集成,用单点登录方式实现系统对用户的认证,分别采用单一口令认证、一次性口令认证和Kerberos协议认证,对不同... 针对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特点,设计了面向多用户的认证模型,将不同应用系统的认证功能和账号管理功能加以集成,用单点登录方式实现系统对用户的认证,分别采用单一口令认证、一次性口令认证和Kerberos协议认证,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时间约束扩展,在传统的静态主体和客体保护之上加入时间约束,使之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授权保护。对于多会话时间约束,提出了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会话权重,根据会话的加权因子进行时间分配的算法,为应用服务提供商用户访问应用程序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应用服务提供商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立云 荣巨 +1 位作者 郭昆吾 李爱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7,共6页
针对制造单元构建问题的特征,构建了以最小化单元内部及单元之间物流费用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设备单元分组和单元内设备具体排序的制造单元模型。同时,针对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两种编码方式实现单元分割点和位... 针对制造单元构建问题的特征,构建了以最小化单元内部及单元之间物流费用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设备单元分组和单元内设备具体排序的制造单元模型。同时,针对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两种编码方式实现单元分割点和位置的有序统一,并对交叉算子进行非线性设计,使交叉概率随种群中个体适应度值的变化而自适应修正,防止了算法的局部最优。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单元 单元分组 物流控制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系统研究
8
作者 刘雪梅 李爱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85-1690,共6页
介绍了快速制造技术及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基于目前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类似于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快速制造服务模式.设计了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系统的功能,构建了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中... 介绍了快速制造技术及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基于目前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类似于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快速制造服务模式.设计了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系统的功能,构建了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资源优化组合与协作作业规划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资源优化组合与协作作业规划过程采用序贯决策原理,分为项目分解、资源配置、确定任务工期三个阶段进行.快速制造网络化服务系统开发与实施将提高快速制造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促进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制造 服务平台 网络化服务 应用服务提供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网络信息系统中企业客户端安全技术研究
9
作者 应文兰 李爱平 徐立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0-1394,共5页
阐述了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从制造网络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出发,分析了客户机/服务器形式的制造系统的安全需求,提出企业客户端安全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将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关键技术归纳为身份认证和访问... 阐述了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从制造网络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出发,分析了客户机/服务器形式的制造系统的安全需求,提出企业客户端安全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将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关键技术归纳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两大方面加以详细论述,并针对基于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客户端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服务供应商 网络化制造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制造的多工步孔加工切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爱平 古志勇 +3 位作者 朱璟 刘雪梅 谢楠 杨连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5-1522,共8页
为实现数控加工的孔加工低碳化,建立了孔加工过程中包含消耗电能折算的碳排放、刀具折算的碳排放和切削液折算的碳排放的碳排放函数,约束条件包括机床性能参数、钻头稳定性和加工时间,以钻孔和扩孔时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为优... 为实现数控加工的孔加工低碳化,建立了孔加工过程中包含消耗电能折算的碳排放、刀具折算的碳排放和切削液折算的碳排放的碳排放函数,约束条件包括机床性能参数、钻头稳定性和加工时间,以钻孔和扩孔时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为优化变量。通过在某型号机床试验测得切削功率,拟合出目标函数中的机床空载功率系数和切削加工时转矩修正系数。结合试验数据分析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运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求解,结果显示碳排放量减少大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加工 低碳 切削参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及相关技术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立云 李爱平 张为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55-1759,共5页
ASP模式的网络化制造为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跟随时代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介绍了ASP的产生、发展以及当前研究现状。指出市场的需求、技术的使能是基于ASP网络化制造发展的基础 ,提出了基于ASP网络化制造的两种运行模式 :联盟模式... ASP模式的网络化制造为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跟随时代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介绍了ASP的产生、发展以及当前研究现状。指出市场的需求、技术的使能是基于ASP网络化制造发展的基础 ,提出了基于ASP网络化制造的两种运行模式 :联盟模式与星型模式 ,给出了一种基于ASP机械行业通用的技术体系结构 ,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一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应用服务提供商 联盟模式 星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可重组制造单元建模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楠 李爱平 徐立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834,共7页
为揭示可重组制造单元的重组过程并计算重组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可重组制造单元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模块化建模及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制造单元的不同资源及重组生产过程对应于相应的广义随机Petri网基本模块,并通... 为揭示可重组制造单元的重组过程并计算重组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可重组制造单元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模块化建模及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制造单元的不同资源及重组生产过程对应于相应的广义随机Petri网基本模块,并通过过渡变迁合成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马尔可夫理论及相关数学方法,分析可重组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建模与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单元 广义随机PETRI网 建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组制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楠 李爱平 徐立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3-1517,共5页
分析了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方式对制造系统的要求,对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RMS)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归纳为... 分析了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方式对制造系统的要求,对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RMS)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归纳为布局规划与优化技术、系统建模技术、可重组机床设计技术、模块化控制器技术、可拼接物流技术、构件集成和整合技术,以及系统快速可诊断技术并分别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系统 系统设计 机床设计 物流 组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丰旭 李爱平 +3 位作者 李益 谢楠 刘雪梅 徐立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0-1078,共9页
针对制造系统的状态多样性和传统可靠性分析问题的条件约束,研究了一种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从元件到子系统、从子系统到系统的层级划分方法对多态制造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在信息熵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态制造系... 针对制造系统的状态多样性和传统可靠性分析问题的条件约束,研究了一种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从元件到子系统、从子系统到系统的层级划分方法对多态制造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在信息熵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态制造系统状态熵数学模型,提出通用发生函数与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求解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的步骤。通过勒让德转换和牛顿切线法,得出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中的拉格朗日乘子并求出系统的可靠度,对多态制造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并与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做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制造系统 通用生成函数 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 状态熵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衰退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丰旭 李爱平 +2 位作者 谢楠 徐立云 邵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4-1431,共8页
针对可修制造系统在维修过程中呈现出的性能多态性,采用从机床到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机床在一个维修周期内基于性能衰退过程的多状态可靠性建模方法,建立了机床状态衰退过程的Markov模型,分析了机床从高性能状态到低性能状态衰退的不... 针对可修制造系统在维修过程中呈现出的性能多态性,采用从机床到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机床在一个维修周期内基于性能衰退过程的多状态可靠性建模方法,建立了机床状态衰退过程的Markov模型,分析了机床从高性能状态到低性能状态衰退的不同途径,得出机床处于各状态的概率与衰退途径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状态概率与通用发生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机床性能衰退过程进行了状态分析,根据影响系统性能衰退的不同因素对制造系统进行层级划分,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子系统与系统性能状态之间的关系,得到子系统及系统的发生函数,探讨了系统因老化导致性能衰退过程的可靠度分析方法。结合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衰退 多态系统 可靠性分析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SO算法的发动机缸体机加工线平衡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立云 徐昌飞 +1 位作者 邓伟 李爱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共6页
考虑到粒子群算法的高搜索效率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了采用粒子群和模拟退火的混合算法求解机加工工艺线平衡问题的方法。针对机加工过程实际约束条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编码和解码方式,使得离散的编码序列与连续的... 考虑到粒子群算法的高搜索效率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了采用粒子群和模拟退火的混合算法求解机加工工艺线平衡问题的方法。针对机加工过程实际约束条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编码和解码方式,使得离散的编码序列与连续的微粒位置及速度迭代进化对应起来,并给出粒子约束修正的方法,使得粒子更新后总能满足约束条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以某柴油发动机缸体机缸体加工生产线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缸体 生产线平衡 节拍 模拟退火算法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生产能力扩展过程的工艺重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立云 郭昆吾 +1 位作者 刘伟 李爱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0-1468,共9页
基于生产能力扩展,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工艺重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工艺重构方法——在现有制造资源(加工设备、刀具、夹具等)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位的装夹方式,对加工操作进行聚类和分类的预处理;通过增加并行工位,并以各工位间加工操作... 基于生产能力扩展,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工艺重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工艺重构方法——在现有制造资源(加工设备、刀具、夹具等)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位的装夹方式,对加工操作进行聚类和分类的预处理;通过增加并行工位,并以各工位间加工操作的转移实现工艺重构。构建了扩展后系统工艺平衡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与自动机机制的混合算法来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 生产能力扩展 工艺重构 遗传算法 自动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组制造系统中物流运输路径规划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士刚 李爱平 徐立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分析可重组制造系统物流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物流运输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动态的AGV(自动导引小车)路径规划方法.利用图论,构建了AGV路径规划的有向图网络模型,采用机床相对位置矩阵、距离矩阵以及阻塞系数来描述车间环境信息... 在分析可重组制造系统物流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物流运输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动态的AGV(自动导引小车)路径规划方法.利用图论,构建了AGV路径规划的有向图网络模型,采用机床相对位置矩阵、距离矩阵以及阻塞系数来描述车间环境信息,通过系统的重组,有效缩短运输距离.针对物流运输动态路网的变化,把整个运输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子路网,动态地优化变化附近运输节点所在的子路网,从而较迅速地得到最佳运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制造系统 自动引导小车 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机床模块划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华 李爱平 徐立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8-204,共7页
综合考虑重构需求、结构功能和生命周期的影响,使用柔性模块划分方法对可重构机床模块划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模块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权重分配,得到了机床零件之间的交互值并形成了相关矩阵,使用模糊聚类法对相关矩阵进行操... 综合考虑重构需求、结构功能和生命周期的影响,使用柔性模块划分方法对可重构机床模块划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模块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权重分配,得到了机床零件之间的交互值并形成了相关矩阵,使用模糊聚类法对相关矩阵进行操作;考虑到可重构机床的特殊性,对其控制系统也进行了模块划分,最后得到了可重构机床模块划分的总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机床 模块划分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模具制造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淑梅 陈彬 张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96-999,共4页
以洗发水瓶作为实物 ,通过数字化扫描、CAD建模、模拟加工、生成NC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洗发水瓶模具的阴模和阳模等过程 ,详细分析了逆向工程在快速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技术 .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 (包括产品建模和数字化扫描技术 )作... 以洗发水瓶作为实物 ,通过数字化扫描、CAD建模、模拟加工、生成NC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洗发水瓶模具的阴模和阳模等过程 ,详细分析了逆向工程在快速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技术 .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 (包括产品建模和数字化扫描技术 )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该项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快速模具制造 先进制造技术 CAD CAM 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