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品晶 赵有亮 +2 位作者 郝丽萍 吕凡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分离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SMP在出水DOM(356mg/L,以DOC计)中占90.8%,其在高分子量(MW)(10k^100kDa)、中等MW(1k^10kDa)和低MW(<1kDa)内的含量分别为46.8%、45.4%和7.8%.高MW内的SMP比中等、低MW内的SMP有更高的芳香度.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荧光物质以高的酪氨酸类物质含量,低的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特征.低MW区域的SMP主要包括酪氨酸类物质,而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主要集中于中等MW区域,色氨酸类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在各MW区域内均有分布.高、中等MW区域(不含630Da<MW<4kDa部分)内的荧光物质组成并无显著差异,但色氨酸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的结构形态则产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高温厌氧消化 尺寸排除色谱 三维荧光光谱 UV254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污染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尹星 夏明芳 +3 位作者 陆继来 吴志超 张利民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71,共5页
研究了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冬季运行时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但出现了亚硝酸盐积累,总氮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结果发现,O段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和膜面污染物含有重均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的大分... 研究了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冬季运行时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但出现了亚硝酸盐积累,总氮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结果发现,O段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和膜面污染物含有重均分子量千万级以上的大分子物质,而进水中并无此类物质。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膜面无机污染物的阳离子主要包括Na、Mg、Al、Si、K、Ca和Fe。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膜面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而且胞外聚合物可能是造成膜面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平板膜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聚氯化铝的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风亭 朱茜 刘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共3页
聚氯化铝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效混凝剂,具有用量少、产生污泥少、除浊效率高、对出水p H影响小等优点,在技术和原料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根据我国水处理行业对该产品的要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重金属含量、盐基度和不溶物含... 聚氯化铝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效混凝剂,具有用量少、产生污泥少、除浊效率高、对出水p H影响小等优点,在技术和原料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根据我国水处理行业对该产品的要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重金属含量、盐基度和不溶物含量出发,对聚氯化铝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国家标准方面的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化铝 混凝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颂 吴铎 +2 位作者 吕凡 邵立明 何品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经过10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时的工况中,菌渣的挥发性固体(VS)累计净产甲烷量最高,为106mL/g;而含固率>5%、接种比<2的工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林可霉素菌渣的厌氧消化应采用含固率<5%、接种比>2的液态发酵工艺,此条件既能保证厌氧消化不受消化产物(胺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抑制,也可以缓冲菌渣中残留林可霉素对消化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菌渣 厌氧消化 含固率 接种比 产甲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春夏季CH4释放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邵立明 仲跻胜 +1 位作者 张后虎 何品晶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监测了2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春、夏季及昼夜的CH4释放通量,并分析了影响CH4释放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填埋气体(LFG)主动收集对填埋场CH4释放的影响显著.在填埋龄相近的条件(4.0~4.5年)下,无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春、夏季CH4的... 采用静态箱法监测了2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春、夏季及昼夜的CH4释放通量,并分析了影响CH4释放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填埋气体(LFG)主动收集对填埋场CH4释放的影响显著.在填埋龄相近的条件(4.0~4.5年)下,无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春、夏季CH4的释放通量(以CH4计)平均值〔(541±1005)mg/(m2.h)〕比有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提高4.4倍.在有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内,填埋龄为1.0~1.5年的非渗滤液灌溉区的CH4释放通量均值〔(324±847)mg/(m2.h)〕为灌溉区的10.0倍左右.在有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内,CH4释放通量与各环境因子间无显著相关;而在无LFG主动收集的填埋场内,CH4释放通量分别与覆土温度和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强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H4释放通量与填埋场覆土中含水率,w(有机碳)和w(总氮)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 甲烷释放 填埋气体 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