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高峰 朱建荣 +2 位作者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7,共7页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的值;水量净输移大小依次是南支主槽、南港、新桥水道和南小泓。净输水量分布和其欧拉余流分布相对应。平流输沙项在落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涨潮槽的贡献,瞬时源汇输沙项在涨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落潮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涨落潮槽 输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