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时空关系与油气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昌荣 王尚旭 +2 位作者 马在田 陈双全 方敏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5,共8页
利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储集层预测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油气预测新技术。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是指地震数据体中每一地震道振幅离散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显示的波形特征。根据地震数据体结构时空关系特征,可以在地震剖... 利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储集层预测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油气预测新技术。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是指地震数据体中每一地震道振幅离散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显示的波形特征。根据地震数据体结构时空关系特征,可以在地震剖面上定量解释出油气层,发现油气分布规律,进一步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通过对克拉2气田的克拉2井和普光气田的普光5井两口井发现的主力气层的地震振幅时空关系的研究,能很好地识别出气层边界,为储量评估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岩石类型、不同沉积相(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油气区,深度范围200~7000m、厚度5m以上的目的层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预测准确率平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体 结构特征 时空关系 油气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角分解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锴 许士勇 +1 位作者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8-1155,共8页
共反射面元(CommonReflection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剖面成像方法,传统的CRS叠加实现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属性参数进行自动搜索并对其进行优化合成相应的CRS叠加算子,通过该算子进行叠加能够得到信噪比和连... 共反射面元(CommonReflection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剖面成像方法,传统的CRS叠加实现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属性参数进行自动搜索并对其进行优化合成相应的CRS叠加算子,通过该算子进行叠加能够得到信噪比和连续性更高的零偏移距剖面.但是数据驱动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倾角歧视现象”,它造成了弱有效反射信号损失和运动学特征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使CRS叠加方法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倾角歧视现象 倾角分解 倾角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道成像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I——理论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锴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6-553,共8页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属于典型的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输出道成像方式和输入道成像方式.考察共反射面元...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属于典型的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输出道成像方式和输入道成像方式.考察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它属于输入道成像方式.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数据,实现了输出道成缘方式的CRS叠加方法.相比传统的输入道成像方式,它具有能够保证大偏移距反射信息的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推广到三维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面元叠加 共反射点叠加 输出道成像方式 输入道成像方式 数据输入面 数据输出面 克希霍夫MZ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向上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14
4
作者 江凡 杨锴 程玖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对于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很高的山地地震数据,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已不能满足基准面校正处理的要求,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可以实现准确的基准面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采用两步法来实现,即先在共炮点道集上将检波点延拓到... 对于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很高的山地地震数据,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已不能满足基准面校正处理的要求,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可以实现准确的基准面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采用两步法来实现,即先在共炮点道集上将检波点延拓到基准面,然后在共检波点道集上将炮点延拓到基准面。给出了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和模拟西部某地区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2个算例,应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算子进行了波场延拓。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的波场延拓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能够正确地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分别对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常规高程静校正后的数据进行了叠加处理和叠后深度偏移处理,结果表明,经过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后的成像结果较之常规高程静校正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向上基准面校正 “逐步-累加”波场延拓 复杂地表 有限差分频率空间域延拓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道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Ⅱ——实践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锴 马在田 罗卫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5-902,共8页
CRS-MZO方法是一种以输出道成像方式合成零偏移距剖面的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算法,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CRS叠加.理论I已经对CRS-MZO叠加方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进一步将CRS-MZO方法用于对实际资料的处... CRS-MZO方法是一种以输出道成像方式合成零偏移距剖面的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算法,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CRS叠加.理论I已经对CRS-MZO叠加方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进一步将CRS-MZO方法用于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处理结果表明CRS-MZO方法有效地改善了零偏移距剖面的成像质量,体现了CRS叠加理论的特点.在结合倾角分解策略消除了倾角歧视现象后,倾角分解CRS-MZO方法完全能够用于处理实际数据,为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S-MZO CRS叠加 输出道成像方式 CRS叠加线段 倾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介质中地震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鸿明 薛为平 +4 位作者 蒋琳 古力 彭勇 王仲军 董良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558,共3页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高频成分易被吸收。研究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机制可以部分地补偿被吸收与衰减的地震波成分,但是,实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衰减机制很复杂,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充分描述的。尽管如此,地震波的吸收与衰...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高频成分易被吸收。研究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机制可以部分地补偿被吸收与衰减的地震波成分,但是,实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衰减机制很复杂,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充分描述的。尽管如此,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补偿对提高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反演的分辨率仍有重要意义。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不但与岩性有关,而且也依赖于传播路径。因此,除了研究常规的单道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外,研究沿地震波传播路径的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更接近真实情况,补偿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介质 地震波 吸收 衰减 分辨率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Radon变换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锴 罗卫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1,54,共3页
传统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方法是通过数据驱动的策略,在超共中心点道集(或称为CRS道集)内通过相关分析搜索得到初始属性参数组,然后对这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实现得到实现的。但是上述实现策略导致了传统方法中计算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基于... 传统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方法是通过数据驱动的策略,在超共中心点道集(或称为CRS道集)内通过相关分析搜索得到初始属性参数组,然后对这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实现得到实现的。但是上述实现策略导致了传统方法中计算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基于共偏移距剖面,并结合广义Radon变换与倾角分解共反射点(CRP)叠加方法,得到了一种实用的基于广义Radon变换的共反射面元(GRT)CRS叠加实现方法。基于理论数据的测试表明,GRTCRS方法有效地提高了CRS叠加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在理论数据上的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叠加(地震) 变换(数学) 偏移距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中的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方法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大卫 杨锴 杨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 针对当前勘探地球物理界正日益推广的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研究思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工业界常用的3种地震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其监控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于VSP的井控地震处理质量监控,到基于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建模的质量监控,再到基于一致性处理理念的叠前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处理流程与质控体系,逐个分析了3种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并对地震数据处理质量监控体系的未来发展目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研究一体化 质量监控 井控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华东 于鹏 刘振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2-748,7,共7页
针对重力、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存在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应用以下技术:1基于统一物性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建模技术;2通过改进地震走时的二维射线追踪计算方法以适用于复杂地质模型;3引入Tikhonov正则化思想至反演中,并加入先验... 针对重力、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存在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应用以下技术:1基于统一物性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建模技术;2通过改进地震走时的二维射线追踪计算方法以适用于复杂地质模型;3引入Tikhonov正则化思想至反演中,并加入先验信息进行模型约束,实现重、磁、电、震同步联合反演;4通过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5采用完全非线性的全局寻优模拟退火算法,以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加入有效模型约束的正则化联合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获得更接近实际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大地电磁 地震 网格模型 正则化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