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电致色灵巧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广明 吴永刚 +5 位作者 倪星元 周箴 张慧琴 谢惠云 金哲民 吴翔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5-282,共8页
电致色灵巧窗是由电致色材料、离子导体、反电极和两层透明导电膜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介绍了以WO3为核心的Li离子导体全固态灵巧窗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实用性,并着重讨论了WO3电致色膜、有机及无机Li离子导体和反电极材料的特性。... 电致色灵巧窗是由电致色材料、离子导体、反电极和两层透明导电膜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介绍了以WO3为核心的Li离子导体全固态灵巧窗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实用性,并着重讨论了WO3电致色膜、有机及无机Li离子导体和反电极材料的特性。还介绍了全固态电致色灵巧窗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三氧化钨 薄膜 灵巧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电除盐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辉 宓轶捷 +3 位作者 罗爱云 沈军 吴广明 周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139,共3页
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碳化、活化工艺制备碳气凝胶材料。用SEM和BET比表面积测量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联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对碳气凝胶的电... 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碳化、活化工艺制备碳气凝胶材料。用SEM和BET比表面积测量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联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对碳气凝胶的电除盐过程和除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多孔电极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气凝胶 电化学特性 电极 电除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曝光在ZrO_2薄膜上引入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翔 周斌 +3 位作者 沈军 倪星元 徐超 侯今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6-127,130,共3页
以锆酸丁酯和苯甲酰丙酮为源,结合 Sol-gel 工艺,以溶液浸渍法制备具有负性光刻胶性质的 ZrO_2光敏凝胶。再通过掩膜紫外曝光经显影工艺获得光栅周期在2~10μm,深度120~200nm 的 ZrO_2薄膜光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 以锆酸丁酯和苯甲酰丙酮为源,结合 Sol-gel 工艺,以溶液浸渍法制备具有负性光刻胶性质的 ZrO_2光敏凝胶。再通过掩膜紫外曝光经显影工艺获得光栅周期在2~10μm,深度120~200nm 的 ZrO_2薄膜光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AFM 监控图形转移过程研究了图形精确转移的工艺并优化了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法 ZrO2 光敏凝胶 光栅 ZRO2薄膜 紫外曝光 Sol-gel工艺 微结构 紫外分光光度计 红外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驻极体气体和空气滤材在环境净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夏钟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7-58,共2页
综述了用于环境净化工程中的聚合物驻极体空气(气体)过滤器的滤材的基本性质,并讨论了它们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 空气滤材 环境净化工程 环境材料 气体滤材 过滤器 聚合物驻极体 空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掺杂氧化硅气凝胶的发光特性研究
5
作者 赵利 周斌 +3 位作者 沈军 朱雷 王珏 李郁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报道了C60掺杂气凝胶的奇异光致发光现象.利用两种掺杂方法制备了C60掺杂SiO2气凝胶样品,红外吸收光谱及飞行时间质谱测试表明C60分子被成功地掺入SiO2气凝胶中.在室温条件下,以Ar+激光(488nm,10mW... 报道了C60掺杂气凝胶的奇异光致发光现象.利用两种掺杂方法制备了C60掺杂SiO2气凝胶样品,红外吸收光谱及飞行时间质谱测试表明C60分子被成功地掺入SiO2气凝胶中.在室温条件下,以Ar+激光(488nm,10mW)激发,观测到C60掺杂气凝胶的强可见发光,发光峰位置较纯C60明显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 气凝胶 掺杂 光致发光 富勒烯 氧化硅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的氧化钒作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兴 高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1,33,共12页
V2O5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适合于锂离子的存储,与传统的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阴极材料相比,表现出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功率密度,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备受青睐。但它自身的结构不稳定、电导率低,导致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值,且循环... V2O5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适合于锂离子的存储,与传统的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阴极材料相比,表现出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功率密度,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备受青睐。但它自身的结构不稳定、电导率低,导致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值,且循环稳定性不能长期维持。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V2O5作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利用各种制备方法将V2O5制备成具有各种纳米结构的材料,如一维的纳米线、纳米管等,二维的纳米片,三维的纳米空心球、纳米花等,改善材料固有的形貌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增强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嵌入/脱出性能,提高储锂能力和比容量,同时通过掺杂改性等方法增强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使V2O5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可能。介绍了V2O5的晶体结构及其作为电极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不同的纳米结构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阴极材料 纳米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和氧离子杂质对BaF_2晶体辐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玲燕 顾牡 +9 位作者 王利明 项开华 杜杰 李培俊 谢幼玉 赵元龙 殷之文 郑万辉 李学鹏 俞方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9-405,共7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OH-和氧离子杂质对BaF2晶体辐照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理论上用(HFS-DVM-Xα)局域密度离散变分法计算OH-和氧离子杂质心在BaF2中的电子结构,得到OH-,Hs-(U心),...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OH-和氧离子杂质对BaF2晶体辐照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理论上用(HFS-DVM-Xα)局域密度离散变分法计算OH-和氧离子杂质心在BaF2中的电子结构,得到OH-,Hs-(U心),Os-,Os2-和(Os2--F+)都可能是引起辐照损伤的源泉.实验发现,BaF2晶体水解处理后,OH-和氧离子杂质很容易进入BaF2,在晶体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OH-占据阴离子位置,氧离子以Os2-的形式占据F-的晶格位置,并由氟空位(F+)作电荷补偿,较大可能以(Os2-F+)形式存在.γ辐照前后水解处理样品的光吸收谱(VUV,UV,IR)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综合理论和实验,我们认为OH-氧离子杂质引起BaF2晶体辐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OH-和(Os2-F+)辐照分解成Hs-(U心)和Os-.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晶体生长工艺中,有意识地对OH-和氧离子给予特别的注意,在改进辐照损伤上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钡 晶体 辐照损伤 杂质 氧离子 氢氧根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和Si_3N_4/SiO_2薄膜表面驻极态的改善 被引量:4
8
作者 夏钟福 邱勋林 +1 位作者 朱伽倩 张冶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描述了为改善其表面驻极态的抗湿能力 ,对 Si基 Si3N4 和 Si3N4 /Si O2 薄膜驻极体所进行的化学表面修正的基本原理。以六甲基二硅胺烷 (HMDS)和二氯二甲基硅烷 (DCDMS)两种化学修正试剂对这类薄膜驻极体的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 描述了为改善其表面驻极态的抗湿能力 ,对 Si基 Si3N4 和 Si3N4 /Si O2 薄膜驻极体所进行的化学表面修正的基本原理。以六甲基二硅胺烷 (HMDS)和二氯二甲基硅烷 (DCDMS)两种化学修正试剂对这类薄膜驻极体的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 :从抗湿能力考虑 ,经 DCDMS修正的氮、氧化硅驻极体的电荷稳定性优于 HMDS处理的样品 ,是由于这类修正形成了更完善的表面单分子疏水层 ;但如果从驻极体的储电热稳定性方面考虑 ,以 HMDS处理的样品优于 DCDMS样品 ,是由于被 HMDS修正的表面层内形成了较高浓度的深能级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表面修正 抗湿能力 电荷 热稳定性 六甲基二硅胺烷 二氯二甲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展 周斌 +3 位作者 徐翔 王孝利 邬镝 沈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1-66,共6页
文章介绍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孔洞规则、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膜的工艺。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膜孔径为20~100nm,孔道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表面,深度可达50μm。详细分析了第1次阳极氧化、去除氧化层、第2次阳极氧化、扩孔过程中孔结构... 文章介绍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孔洞规则、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膜的工艺。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膜孔径为20~100nm,孔道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表面,深度可达50μm。详细分析了第1次阳极氧化、去除氧化层、第2次阳极氧化、扩孔过程中孔结构发生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电解液、阳极氧化温度、外加电压等对多孔氧化铝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多孔氧化铝膜的表面及侧面形貌、表面微区成分。在草酸溶液中氧化所得的AAO膜孔径相对在硫酸溶液中的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氧化温度及氧化电压能提高AA0膜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膜 纳米孔阵列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驻极体材料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钟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8-52,共5页
驻极习性是天然生物材料的基本属性,驻极态存在于生物体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人工合成生物驻极体材料已逐渐步入医学临床应用阶段,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驻极体 生物材料 血液相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作Si基微型传声器中驻极体层的电荷寿命及其表面电导
11
作者 吴贤勇 付晓明 +4 位作者 夏钟福 安振连 张鹏锋 王丽 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94-1496,共3页
通过对化学表面修正前后的氮氧化硅复合膜的表面电导率的测量和电荷横向扩散效应的考察,讨论了化学表面修正工艺对样品中电荷横向扩散的抑止作用.借助与未经平面工艺处理的氮氧化硅复合膜大片的对比,研究了这类驻极体功能膜的微型化对... 通过对化学表面修正前后的氮氧化硅复合膜的表面电导率的测量和电荷横向扩散效应的考察,讨论了化学表面修正工艺对样品中电荷横向扩散的抑止作用.借助与未经平面工艺处理的氮氧化硅复合膜大片的对比,研究了这类驻极体功能膜的微型化对其电荷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化 氮氧化硅驻极体 表面电导 电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电参数对PTFE多孔膜电荷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吴越华 夏钟福 +1 位作者 王飞鹏 邱勋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81-182,共2页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分析,研究了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多孔膜驻极体中的沉积电荷稳定性与充电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沉积电荷的稳定性与充电参数有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唯象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此...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分析,研究了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多孔膜驻极体中的沉积电荷稳定性与充电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沉积电荷的稳定性与充电参数有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唯象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此多孔材料在不同充电参数条件下捕获电荷能阱分布的变化,初步描述其电荷捕获输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充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母驻极体的电荷贮存稳定性及电荷在体内的输运
13
作者 夏钟福 江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71-476,共6页
本文讨论了常温和高温电晕充电后白云母驻极体的电荷稳定性问题.通过控制湿度、化学表面处理,将电荷注人体内的恒流电晕充电或热处理能明显地改善其电荷贮存寿命.利用注入电荷的平均电荷重心与充电温度的关系及开路 TSD 过程中电荷重心... 本文讨论了常温和高温电晕充电后白云母驻极体的电荷稳定性问题.通过控制湿度、化学表面处理,将电荷注人体内的恒流电晕充电或热处理能明显地改善其电荷贮存寿命.利用注入电荷的平均电荷重心与充电温度的关系及开路 TSD 过程中电荷重心向体内迁移,分别讨论了电导率对电荷重心的影响和脱阱电荷在体内的输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驻极体 湿度 电荷 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变碎片核发射中子能谱及角分布的模拟计算
14
作者 屈丛会 黎光武 +4 位作者 徐家云 顾牡 刘小林 顾先宝 邵新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252Cf自发二分裂变过程中裂变碎片核发射的中子能谱和中子角分布。文中给出了模拟计算的条件、步骤和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实际测量中252Cf自发二分裂变碎片核发射的中子能谱之间的相互干扰。该模拟分析与测量特定...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252Cf自发二分裂变过程中裂变碎片核发射的中子能谱和中子角分布。文中给出了模拟计算的条件、步骤和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实际测量中252Cf自发二分裂变碎片核发射的中子能谱之间的相互干扰。该模拟分析与测量特定裂变碎片核的发射中子谱的实验研究密切配合,对相关实验具有指导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核裂变 裂变碎片 中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