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召开第一届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知
1
作者 第一届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际学术会议会务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资源化 污染控制 国际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工废渣污染现状及资源化途径 被引量:30
2
作者 楼紫阳 宋立言 +1 位作者 赵由才 张文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8-994,共7页
对我国的化工废渣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废渣中包含大量金属,并对几种典型化工废渣(铬渣、砷渣、盐泥、汞渣、磷渣、含氰废渣和磷石膏)组成以及现有的资源化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认为化工废渣的无控制堆放,极易对周边的大气... 对我国的化工废渣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废渣中包含大量金属,并对几种典型化工废渣(铬渣、砷渣、盐泥、汞渣、磷渣、含氰废渣和磷石膏)组成以及现有的资源化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认为化工废渣的无控制堆放,极易对周边的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不可恢复的污染。最后对于化工废渣的可能的控制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对于化工废渣,在进行常规无害化处理,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应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化工废渣(如废催化剂)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技术含量,回收金属等有用物质,剩余骨料则可进行如水泥添加剂、铺路等低层次的资源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废渣 污染控制 资源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银生 季学李 羌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9-701,共3页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入口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 ;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入口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 ;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 ,随气体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 等离子体 有机污染物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及其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回收、处理与处置体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帆 陈玲 +1 位作者 杨超 孟祥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综述了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化回收体系和集约化处理处置体系,剖析了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环境污染后果,并就目前国内对电子垃圾的无序回收管理和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原始粗放型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电子废弃物回收 处理体系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实验室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正夫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9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VOC分析方法发展进程进行了综述,并对基层实验室如何开展VOC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偶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碌亭 张万友 肖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22,共3页
采用氧化偶合絮凝剂(COF)对微污染珠江水进行烧杯搅拌模拟试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药剂处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新型药剂对受污染原水中NH3-N和CODM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药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mg/L、复配比为0.5时,NH3-N去... 采用氧化偶合絮凝剂(COF)对微污染珠江水进行烧杯搅拌模拟试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药剂处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新型药剂对受污染原水中NH3-N和CODM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药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mg/L、复配比为0.5时,NH3-N去除率可达85%,CODMn去除率达75%以上,NO2--N去除率达97%,出水浊度为0.6NTU,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比常规絮凝剂硫酸铝、PAC高出60%和23%。并对药剂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氧化 絮凝 氧化偶合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被引量:163
7
作者 吴浩玮 孙小淇 +2 位作者 梁博文 陈家斌 周雪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8-1176,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我国近年畜禽养殖(大型牲畜猪、牛、羊和家禽)数据为基础,经污染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养殖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我国近年畜禽养殖(大型牲畜猪、牛、羊和家禽)数据为基础,经污染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养殖结构的不同导致畜禽污染COD、TN、TP负荷占比呈现显著差异。总结分析了目前畜禽粪便的典型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特点,为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系统评估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潜能,认为我国主要畜禽粪便能源潜力非常可观,畜禽粪便资源化可在较高程度上填补氮、磷肥的需求,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农田土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资源化利用 能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化学还原的硝酸盐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天荣 王凯冲 +3 位作者 李子滨 李丹萍 汪涵 王亚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8-1888,共11页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其根据半导体光生电子传递至硝酸盐的方式可分为光催化还原、光电催化还原和微生物光电营养还原.本综述阐述了三种光电化学还原技术及其机理,并以提升系统性能为重点,归纳总结了光催化剂、光电极、微生物光敏剂遴选和设计策略,厘清了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难点,提出了借助基因工程等手段调控微生物吸收和利用光生电子途径等未来探索方向,从而为开发硝酸盐去除和资源化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硝酸盐去除 光催化剂 光电极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 被引量:45
9
作者 吕凡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含水率 =4 5 %~ 5 5 % ,水淬碳氮比 (w(COD) /w(org .N)为 19∶1~ 2 2∶1;运行控制措施为风量和物料投加比 ,泔脚与厨余的投加混合比范围为 2∶1~ 10∶1(干基质量比 ) ;工艺最大处理负荷为 0 .10kg·kg-1·d-1(每日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 条件优化 餐厨垃圾 厨余 泔脚 水淬液 生活垃圾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黄菊文 李光明 +2 位作者 王华 马淑文 陈辽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从经济、社会政策和环境影响三个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理论和多目标分析3种评价方法以及矩阵、德尔斐法和混合优序图等数学工具,分别对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用的不同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具... 从经济、社会政策和环境影响三个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理论和多目标分析3种评价方法以及矩阵、德尔斐法和混合优序图等数学工具,分别对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用的不同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均表明环境影响是相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固体废弃物双向分离系统的建立是最优化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也是今后上海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重点以及努力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资源化 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决策 多目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液晶显示屏的环境风险与资源化策略 被引量:24
11
作者 庄绪宁 贺文智 +2 位作者 李光明 黄菊文 王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99,105,共4页
随着液晶显示屏(LCD)的快速普及,废弃LCD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资源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对中国废LCD的产生趋势,介绍了LCD的结构与材料组成并阐述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总结了... 随着液晶显示屏(LCD)的快速普及,废弃LCD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资源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对中国废LCD的产生趋势,介绍了LCD的结构与材料组成并阐述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废LCD的资源化技术,并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屏 环境风险 资源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评价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黄菊文 李光明 +1 位作者 王华 陈辽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90-1094,共5页
结合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用的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在经济、社会政策和环境三大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所占的权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影响是相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固体废弃物双向分离系统的建立是最优化固体废弃物... 结合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用的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在经济、社会政策和环境三大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所占的权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影响是相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固体废弃物双向分离系统的建立是最优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向,也是今后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研究的重点以及努力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资源化 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腈纶废水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亚雷 赵建夫 顾国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32-837,共6页
二步法腈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包括腈类、酚类、烷烃类、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芳香族物质等 ,因此 ,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实验处理研究 ,实验对二步法腈纶废水进行了混凝沉淀预处理、A/O生物膜法处理 ,分... 二步法腈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包括腈类、酚类、烷烃类、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芳香族物质等 ,因此 ,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实验处理研究 ,实验对二步法腈纶废水进行了混凝沉淀预处理、A/O生物膜法处理 ,分析了有机物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水 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性 废水处理 二步法 处理工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潘碌亭 王键 +1 位作者 束玉宝 吴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7,共5页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巨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巨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为污泥合理处理与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处理与处置 减量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类阳极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卫锋 吴斌 +2 位作者 马前 李义久 倪亚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电解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氧化技术。本文采用 DSA类阳极的方法对电解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表明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 OH·自由基 。
关键词 DSA类阳极 电解催化氧化 有机污染物 OH·自由基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生物稳定化预处理中填埋污染潜力的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品晶 邵正浩 +1 位作者 张冬青 邵立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1-795,共5页
实验测定生活垃圾填埋前生物稳定化预处理过程的相关指标,探讨生物稳定化处理对削减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经44d两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后腐熟阶段)生物稳定化处理后,生活垃圾重量减少约70%(湿重).生活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组分明... 实验测定生活垃圾填埋前生物稳定化预处理过程的相关指标,探讨生物稳定化处理对削减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经44d两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后腐熟阶段)生物稳定化处理后,生活垃圾重量减少约70%(湿重).生活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组分明显减少,生物稳定性强的木质纤维素类约占有机物62%(干重);好氧呼吸速率(AT4)下降80%;填埋物的甲烷年排放估算值下降约80%.生活垃圾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下降达90%以上;总氮(TN)和氨氮(NH4—N)最终质量浓度分别为峰值的60%和20%.说明经生物稳定化预处理后垃圾的填埋污染潜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稳定化 预处理 填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庆玲 李咏梅 +1 位作者 顾国维 董秉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111,共5页
合成氨废水具有高氨氮的特点,高氨氮污水的治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三种资源化回收技术,(1)以氨水形式回收氨氮的废水处理技术;(2)将氨氮制成硫酸铵回收利用的废水治理技术;(3)既能高效脱氮又能充分回收氨氮的... 合成氨废水具有高氨氮的特点,高氨氮污水的治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三种资源化回收技术,(1)以氨水形式回收氨氮的废水处理技术;(2)将氨氮制成硫酸铵回收利用的废水治理技术;(3)既能高效脱氮又能充分回收氨氮的磷酸铵镁(俗称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其中重点介绍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氨氮技术。这些废水处理技术有效地治理了高氨氮废水,具有节能减耗、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等特点,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氨水 硫酸铵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污染物去除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饶应福 夏四清 +1 位作者 陈轶波 张志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110,共3页
化学生物絮凝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在传统的化学混凝的基础上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化学生物絮凝池,利用化学混凝和污泥吸附的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铁絮凝剂投加量为70m... 化学生物絮凝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在传统的化学混凝的基础上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化学生物絮凝池,利用化学混凝和污泥吸附的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铁絮凝剂投加量为70mg/L,PAM投加量为0.5m g/L时,COD、TP和SS去除率分别为61.8%、74.5%和74.6%。化学生物絮凝池内污泥富集了未反应的絮凝剂,这部分絮凝剂对污水中TP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化学生物絮凝池内污染物的沿程分析显示,回流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可促进TP的进一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生物絮凝 污泥吸附 TP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酒精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刚 谢丽 +1 位作者 周琪 孙佳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共5页
介绍了木薯酒精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方法,详细阐述了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由于该废水中SS很高,因此按照悬浮固体的处理方法将现有的厌氧处理工艺分为:清液发酵和全糟发酵。分别介绍了这两种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实例,并对这两种处理... 介绍了木薯酒精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方法,详细阐述了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由于该废水中SS很高,因此按照悬浮固体的处理方法将现有的厌氧处理工艺分为:清液发酵和全糟发酵。分别介绍了这两种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实例,并对这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当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糟发酵采用两相厌氧工艺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酒精废水 资源化 厌氧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预处理延缓超滤膜污染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桂学明 李伟英 +3 位作者 赵勇 刘亮 华伟 陈清5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分析了膜前氧化对超滤膜污染规律和水中有机组分构成的影响,并对延缓膜污染的机理与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试验所用3种氧化剂KMnO4、高锰酸钾复合盐(PPC)、H2O2均能延缓膜污染进程,在投加量为1 mg.L-1条件下,预处理效果PPC>KMnO4&g... 分析了膜前氧化对超滤膜污染规律和水中有机组分构成的影响,并对延缓膜污染的机理与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试验所用3种氧化剂KMnO4、高锰酸钾复合盐(PPC)、H2O2均能延缓膜污染进程,在投加量为1 mg.L-1条件下,预处理效果PPC>KMnO4>H2O2;KMnO4和PPC对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溶解性有机物,表明2种氧化剂优先去除含有双键的疏水性有机物;通过研究氧化剂投加量对比紫外吸光度变化的影响,说明氧化作用使水中腐殖质类成分向非腐殖质类成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预氧化 超滤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