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过程与产物 被引量:10
1
作者 阚黎黎 施惠生 +1 位作者 瞿广飞 宁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7-1523,共7页
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纤维表面以及15,30,50μm不同宽度裂缝自愈合产物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合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XRD(X-raydiffraction)及FTIR(fourie... 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纤维表面以及15,30,50μm不同宽度裂缝自愈合产物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合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XRD(X-raydiffraction)及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等先进研究手段,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裂缝自愈合产物的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系中水泥基材料的进一步水化及C-S-H凝胶和CaCO3晶体的生成是裂缝自愈合的主要原因.宽度15μm裂缝的自愈合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宽度30μm裂缝的自愈合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和CaCO3;观察周期内,宽度50μm形成的自愈合产物量无法填满裂缝.从微观层次上看,宽度30μm以下的裂缝几乎都能完全自愈合.同时,ECC材料中的PVA(聚乙烯醇)纤维有亲水特性,为自愈合产物的形成提供了成核点,有助于ECC材料自愈合产物的形成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愈合 过程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材料的辐射制冷实验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利香 马一平 赵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8-1139,1143,共3页
对4种可以用于辐射制冷的化合物进行了辐射制冷效果的对比试验,并测定了其吸收比和法向发射比。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都具有很高的辐射率,且与其辐射制冷实验结果表现出一致。首次提出CaF2用于辐射制冷,实现了制冷空间温度比环境温度低8-1... 对4种可以用于辐射制冷的化合物进行了辐射制冷效果的对比试验,并测定了其吸收比和法向发射比。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都具有很高的辐射率,且与其辐射制冷实验结果表现出一致。首次提出CaF2用于辐射制冷,实现了制冷空间温度比环境温度低8-11℃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光谱选择性 吸收比/法向发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变蓄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膨胀多孔石墨(EG)和硅藻土(DI)这2种多孔矿物介质与硬脂酸丁酯(BS)有机相变材料制备了有机相变蓄热复合材料,并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方法(MDSC)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借助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分析了多孔矿物介质内部结构特征... 以膨胀多孔石墨(EG)和硅藻土(DI)这2种多孔矿物介质与硬脂酸丁酯(BS)有机相变材料制备了有机相变蓄热复合材料,并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方法(MDSC)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借助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分析了多孔矿物介质内部结构特征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G和BS制备的有机相变蓄热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压制方向的导热系数更接近于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c轴方向的导热系数;采用DI和BS制备的有机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接近层状复合材料热传导模型a-b平面方向的导热系数,即该复合材料内部具有非常好的连通性.多孔矿物介质对有机相变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增强效果不仅受多孔矿物介质导热系数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复合材料内部结构特征的影响.当复合材料在热传导方向上形成连通性结构时有利于上述增强效果;而当复合材料形成与热传导方向垂直的层状结构时则不利于上述增强效果,即使多孔矿物介质具有很高的导热系数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矿物介质 有机相变材料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短纤维插层增韧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于本泽 李岩 +1 位作者 涂昊昀 章中森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亚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关注。然而亲水性亚麻纤维与疏水性环氧树脂基体间界面相容性差,使得复合材料抗分层能力不足,影响了材料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短纤维插... 亚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关注。然而亲水性亚麻纤维与疏水性环氧树脂基体间界面相容性差,使得复合材料抗分层能力不足,影响了材料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短纤维插层增韧是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的有效方法,而以内聚力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也是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研究的有效工具。采用双线性、指数型和三线性三种内聚力模型分别对短芳纶纤维插层亚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双悬臂梁试验结果与数字图像相关法观测,总结了内聚力本构关系选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线性和指数型模拟结果未出现阶梯波动下降,不适合短纤维插层的层间增韧模拟;而三线性内聚力模型因体现了纤维桥联与基体破坏增韧作用,模拟结果表现出与实验相近的纤维桥联失效增韧模式与裂纹扩展行为,可有效模拟短纤维插层增韧效果及行为,为复合材料短纤维插层增韧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复合材料 短纤维插层 层间增韧 内聚力模型 纤维桥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K_2Mn_4O_8超级电容器纳米复合材料(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乐 贺蕴秋 +3 位作者 储晓菲 李一鸣 孙芳芳 黄河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81-1690,共10页
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温度以及氧化石墨烯(GO)与高锰酸钾的填料比,合成了两组部分还原的GO-K2Mn4O8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分析说明水热过程中合成了α-MnO2和一种新的晶相K2Mn4O8.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水热反应前后氧化石... 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温度以及氧化石墨烯(GO)与高锰酸钾的填料比,合成了两组部分还原的GO-K2Mn4O8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分析说明水热过程中合成了α-MnO2和一种新的晶相K2Mn4O8.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水热反应前后氧化石墨的含氧官能团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样品由片状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构成,其表面附有许多小的纳米颗粒,这种结构有利于储能时电子的传递.通过这两组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更好地理解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变化.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材料的电容性能.用1mol·L-1的硫酸钠做电解液,电位范围是0-1V,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测得的样品最佳比电容达到251F·g-1,能量密度为32Wh·kg-1,功率密度为18.2kW·kg-1.并且在5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样品的比电容仍维持在初始比电容的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还原的氧化石墨烯 钾锰氧化物 氧化锰 复合材料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化学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田 陈炳地 +1 位作者 姚爱华 王德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CdS/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FE-SEM、XRD、UV-Vis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其光学和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化学法不仅合成过程简单,而且石墨烯表面所负载的CdS纳米粒子尺寸小、分散... 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CdS/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FE-SEM、XRD、UV-Vis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其光学和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化学法不仅合成过程简单,而且石墨烯表面所负载的CdS纳米粒子尺寸小、分散性好,与石墨烯的结合牢固。由于石墨烯优异的吸附性能和对载流子的高迁移率,CdS/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性和光稳定性,3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0%以上,且3次重复实验过程中光催化效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CDS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化学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聚合物改性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茹 姚丽娟 王培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聚合物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机理探索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理论角度对水泥基材料聚合物改性的机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着重讨论了聚合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由此推出复合材料结构形...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聚合物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机理探索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理论角度对水泥基材料聚合物改性的机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着重讨论了聚合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由此推出复合材料结构形成模型以及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聚合物 改性 机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阚黎黎 王明智 +1 位作者 史建武 施惠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1-5006,共6页
在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及裂缝自愈合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裂缝自愈合的最大允许宽度限值以及自愈合机制。提出利用ECC所独具的对裂缝宽度的可控性及紧密细小的微裂纹、较低的水... 在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及裂缝自愈合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裂缝自愈合的最大允许宽度限值以及自愈合机制。提出利用ECC所独具的对裂缝宽度的可控性及紧密细小的微裂纹、较低的水胶比及矿物掺合料的二次水化效应可实现其良好的自愈合特性。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ECC裂缝自愈合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自愈合 裂缝 最大允许宽度限值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振平 俞洋 +3 位作者 庞敏 杨培强 俞文文 曹红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113,共4页
阐述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泥水化进程和水在硬化浆体中的扩散特征,也包括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测试。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技术... 阐述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泥水化进程和水在硬化浆体中的扩散特征,也包括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测试。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技术在新拌水泥浆体结构性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横向弛豫时间 硬化水泥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0
作者 王茹 王培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6,105,共5页
论述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性能研究进展方面主要从聚合物改性、聚合物和外加剂复合改性以及聚合物和其他填料复合改性水泥基材料3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而聚合物改性机理则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聚... 论述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性能研究进展方面主要从聚合物改性、聚合物和外加剂复合改性以及聚合物和其他填料复合改性水泥基材料3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而聚合物改性机理则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聚合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以及聚合物与无机胶凝相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 性能 机理 微观结构 水泥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填充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凯 顾书英 邹存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0,共4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PLA/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构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较高含量的CaCO3在材料内部形成网络结构,阻止了微裂纹的扩展,断裂从脆性变为韧性,对PLA起到了较为明显...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PLA/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构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较高含量的CaCO3在材料内部形成网络结构,阻止了微裂纹的扩展,断裂从脆性变为韧性,对PLA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增韧作用,但如果含量过高会导致CaCO3凝聚,分散不均匀,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但当CaCO3的含量较低时,CaCO3粒子孤立地分散在基体内,未形成网络结构,微裂纹的扩展不能及时被阻止,会形成裂纹,从而导致材料破坏,使冲击强度下降;CaCO3的引入使复合材料的熔融峰出现了双峰,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有所提升,使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碳酸钙 力学性能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国建 祖梅 邱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7,共9页
采用不同链长的乙二胺(EDA)、己二胺(HMDA)和癸二胺(DM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进行了修饰。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二元胺修饰的MW CNT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元胺可以有效地修饰MW CNTs... 采用不同链长的乙二胺(EDA)、己二胺(HMDA)和癸二胺(DM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进行了修饰。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二元胺修饰的MW CNT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元胺可以有效地修饰MW CNTs。经胺化修饰后,MW CNTs-EDA、MW CNTs-HMDA、MW CNTs-DMDA表面的N元素含量可分别达到3.52%、4.18%和2.88%,表明在相同的氨化条件下,己二胺的接枝率最高。进一步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全能稳定性分析仪对不同链长的二元胺修饰的氨基化MW CNTs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进行了半定量的表征。结果显示:氨基化修饰有效改善了碳纳米管在极性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其中己二胺修饰的MW 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稳定性最好。将MW CNTs-HMDA引入到传统的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体系中,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及弯曲性能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元胺 化学修饰 分散稳定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海然 张玉国 +1 位作者 岳峰 吴科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增加.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水泥基材料的密度、... 研究了碳纤维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增加.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碳纤维掺量的函数对应关系,理论计算表明,水泥基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水泥基材料 密度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光伏材料铜铟镓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房文健 刘永生 +3 位作者 杨晶晶 方津 彭麟 杨正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综述了CuIn1-xGaxSe2(CIGS)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介绍了其禁带宽度、导电类型、吸收系数、晶界面复合速率和少子寿命等重要参数。重点介绍了利用磁控溅射系统制备CIGS薄膜的两种制备工艺:磁控溅射金属预制层硒化法和单步溅射... 综述了CuIn1-xGaxSe2(CIGS)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介绍了其禁带宽度、导电类型、吸收系数、晶界面复合速率和少子寿命等重要参数。重点介绍了利用磁控溅射系统制备CIGS薄膜的两种制备工艺:磁控溅射金属预制层硒化法和单步溅射法;综述了非真空制备工艺中常用的电化学沉积法。分析了CIGS现存问题: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稀有金属In、Ga的短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结构性质 磁控溅射 电化学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搜寻辐射制冷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一平 杨利香 王金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2,共3页
根据辐射制冷材料的光谱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探索性地提出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筛选辐射制冷材料,并对其中某些材料(CaSO4、BaSO4、PTFE,有机硅)的吸收比/法向发射比以及辐射制冷效果进行测定,证实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搜寻辐射制冷... 根据辐射制冷材料的光谱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探索性地提出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筛选辐射制冷材料,并对其中某些材料(CaSO4、BaSO4、PTFE,有机硅)的吸收比/法向发射比以及辐射制冷效果进行测定,证实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搜寻辐射制冷材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光谱选择性吸收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吸收比/法向发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功能建筑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程 施惠生 李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纳米TiO2为代表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目前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将纳米TiO2与涂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建材结合使建筑材料具有光催化功能,实现了其对表面污染物的处理及自清洁,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 以纳米TiO2为代表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目前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将纳米TiO2与涂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建材结合使建筑材料具有光催化功能,实现了其对表面污染物的处理及自清洁,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涂料、自清洁玻璃、光催化水泥混凝土和光催化功能陶瓷等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涂料 玻璃 水泥混凝土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对水泥基材料早期干缩开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一平 杨晓杰 王培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4-648,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圆环快速测试方法测试研究了水泥基材料硬化早期失水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掺加0.10%对塑性混凝土具有明显减少收缩开裂作用的MP-Ⅰ和MP-Ⅱ纤维,对阻止硬化早期混凝土的失水干燥收缩开裂作用很小;掺一定量的钢纤维、碳... 采用自行设计的圆环快速测试方法测试研究了水泥基材料硬化早期失水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掺加0.10%对塑性混凝土具有明显减少收缩开裂作用的MP-Ⅰ和MP-Ⅱ纤维,对阻止硬化早期混凝土的失水干燥收缩开裂作用很小;掺一定量的钢纤维、碳纤维、MH-Ⅰ和MPH-Ⅰ硬化防裂纤维,均有较好的防止硬化早期失水干燥收缩的作用.MH-Ⅰ和MPH-Ⅰ硬化防裂纤维在经济可行的掺量下,对混凝土硬化早期失水收缩减裂率分别为71.2%和79.0%.MH-Ⅰ纤维在塑性阶段没有防裂效果,仅适用于硬化早期混凝土的干缩防裂,而MPH-Ⅰ硬化防裂纤维在塑性阶段具有100%的减裂效果,为一种可同时防止混凝土出现塑性和硬化早期失水收缩开裂双重作用的工程纤维材料.MPH-Ⅰ硬化防裂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干缩开裂 硬化早期 收缩开裂总权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增强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大凯 李菁 任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针对现阶段天然纤维增强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若干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对于天然纤维的界面性能改进的不同方法介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织物型纤维的二维结构化对于生物可降解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高和其多维结构的发展;改性聚乳... 针对现阶段天然纤维增强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若干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对于天然纤维的界面性能改进的不同方法介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织物型纤维的二维结构化对于生物可降解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高和其多维结构的发展;改性聚乳酸的研究,主要包括高韧性聚乳酸的制备、高渗透性聚乳酸和耐高温型聚乳酸;相容性优异地适用于聚乳酸的功能化添加剂;及其天然纤维增强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成型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 界面性能 多维结构 改性聚乳酸 功能化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对丁苯聚合物/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凝结硬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茹 张绍康 王高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9-73,95,共6页
为了比较沸石、纳米二氧化硅和稻壳灰这3种矿物外加剂对丁苯聚合物/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凝结硬化过程作用的差异,分别采用这3种矿物外加剂为调凝材料,并从凝结时间、早期强度、水化进程以及水化产物等角度比较3种矿物外加剂对丁苯聚合物/... 为了比较沸石、纳米二氧化硅和稻壳灰这3种矿物外加剂对丁苯聚合物/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凝结硬化过程作用的差异,分别采用这3种矿物外加剂为调凝材料,并从凝结时间、早期强度、水化进程以及水化产物等角度比较3种矿物外加剂对丁苯聚合物/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矿物外加剂都能促进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大幅缩短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但3种矿物外加剂的调凝效果互不相同,调凝机理也有差异:沸石对AFt的生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促进C3A的水化,自身也能与Ca(OH)_2反应生成AFt和CSH凝胶;而纳米二氧化硅和稻壳灰对C3S水化的促进作用较强,自身也会与Ca(OH)_2反应生成CSH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丁苯聚合物 沸石 纳米二氧化硅 稻壳灰 凝结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塑性收缩抗裂判据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一平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3-537,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塑性抗拉强度、塑性收缩开裂应力测定装置测试了水泥砂浆、混凝土塑性抗拉强度和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出现塑性收缩开裂时,试件表面实际的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应大于或至少等于其塑性抗拉强度,据此提出了以试件的毛细管收缩开... 采用自行设计的塑性抗拉强度、塑性收缩开裂应力测定装置测试了水泥砂浆、混凝土塑性抗拉强度和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出现塑性收缩开裂时,试件表面实际的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应大于或至少等于其塑性抗拉强度,据此提出了以试件的毛细管收缩开裂应力临界作用深度来计算其他试件的名义开裂应力,再以此计算它们的塑性收缩开裂抗裂指数,从而得出水泥基材料塑性收缩开裂抗裂判据的思路.实验发现:当抗裂指数≤1.360时,水泥砂浆、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开裂;当抗裂指数>1.360时,水泥砂浆、混凝土不出现塑性收缩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抗拉强度 毛细管收缩应力 塑性收缩开裂总权重值 抗裂判据 水泥砂浆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