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获奖信息
1
作者 杨全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研究所 混凝土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2
作者 杨全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3-183,共1页
“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同济大学主要... “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同济大学主要承担了“安全性混凝土抗除冰盐剥蚀性的研究”、“新型引气剂的研制与应用”和“混凝土抗冻性专家系统的研究”三部分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研究 混凝土耐久性 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科技攻关项目 2004年度 武汉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研究工作 专家系统 盐剥蚀 安全性 抗冻性 引气剂 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塑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俊颜 杨全兵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9-933,共5页
对PVC(聚氯乙烯)管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应变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塑管厚度和核心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VC管混凝土极大改善了素混凝土的脆性问题,应变能的提高幅度在9.3-25.0... 对PVC(聚氯乙烯)管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应变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塑管厚度和核心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VC管混凝土极大改善了素混凝土的脆性问题,应变能的提高幅度在9.3-25.0倍之间.塑管混凝土的强度随核心混凝土强度以及塑管厚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增强系数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斜率大小由PVC管厚度决定,核心混凝土强度仅仅影响了PVC管混凝土的极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管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管混凝土界面透气性研究
4
作者 王俊颜 杨全兵 肖鸿儒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8-1061,11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时间衰减法测定塑管混凝土界面透气性的方法,并研究不同界面改善措施对塑管混凝土界面透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透气性试验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塑管混凝土界面的透气性随HEA膨胀剂掺量的提高而降低;Preprufe...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时间衰减法测定塑管混凝土界面透气性的方法,并研究不同界面改善措施对塑管混凝土界面透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透气性试验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塑管混凝土界面的透气性随HEA膨胀剂掺量的提高而降低;Preprufe胶带能明显改善塑管-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使压力衰减时间或抗渗性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最后,拟合压力-时间衰减曲线,并提出了经验函数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管混凝土 界面透气性 气密性 压力-时间衰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估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学礼 杨全兵 +1 位作者 朱蓓蓉 黄士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2,共4页
本文提出了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价指标及其分级,建立了抗冻性指标(DF)与材料特征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混凝土抗冻性的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最近由E.K.Attiogbe提出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冻性 评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Ⅱ):冻融饱水度和结冰压 被引量:89
6
作者 杨全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1-746,共6页
研究了冻融循环条件下NaCl浓度(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内部吸入溶液量和饱水度、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的影响,继而对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平衡值显著降低,但溶液结冰产生结冰... 研究了冻融循环条件下NaCl浓度(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内部吸入溶液量和饱水度、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的影响,继而对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平衡值显著降低,但溶液结冰产生结冰压的临界饱水度显著提高;在NaCl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时,混凝土内部饱水度明显高于水中,且饱水度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冷冻阶段吸入溶液量,与融化阶段关系很小;2%~6%NaCl溶液将产生最大结冰压,因此中低盐浓度引起的混凝土盐冻破坏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盐冻破坏 结冰压 膨胀 饱水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