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1
作者 浦鸿汀 蒋峰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从材料的角度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磁流变液的研究状况, 评述了国内外对磁流变材料的主要研究热点, 内容涉及磁流变液的流变机理、性能以及磁性粒子、载液和添加剂等组成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磁性颗粒 载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浦鸿汀 刘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图像处理、全光开关、光学存储和记忆系统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对三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为研究工作中的热点。分类介绍了各种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图像处理、全光开关、光学存储和记忆系统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对三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为研究工作中的热点。分类介绍了各种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表征技术的研究状况,展望了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非线性光学 表征 极化聚合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苯醌/三苯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正龙 浦鸿汀 +1 位作者 张其荣 王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9-512,共4页
本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四氯苯醌/三苯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材料体系,研究了该可控掺杂有机薄膜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四取代酞菁铜可控掺杂薄膜材料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掺杂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 本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四氯苯醌/三苯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材料体系,研究了该可控掺杂有机薄膜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四取代酞菁铜可控掺杂薄膜材料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掺杂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原因是酞菁铜给体与四氯苯醌和三苯基磷等小分子电子受体之间发生了较强的氧化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取代酞菁铜 电化学沉积法 可控掺杂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酰亚胺类质子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浦鸿汀 乔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7-50,共4页
Nafion等全氟磺酸膜由于寿命长,导电性能优越,迄今仍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中性能最为优越的电解质,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民用产品。开发低成本的新型质子交换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涉... Nafion等全氟磺酸膜由于寿命长,导电性能优越,迄今仍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中性能最为优越的电解质,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民用产品。开发低成本的新型质子交换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涉及新的离聚物、用于控制形态及保水能力的纳米有机无机复合膜以及碱性聚合物与含氧酸的复合物等。同时磺化非氟聚合物多年来也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磺化聚酰亚胺用于质子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不同磺化二胺体系的独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 聚酰亚胺 新型 二胺 离聚物 氟聚合物 导电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乙烯咪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正龙 浦鸿汀 张春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96-998,共3页
采用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类新型的碳纳米管/聚乙烯咪唑(CNTs/PVI)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CNTs/PVI产物。有机杂环聚合物引入碳纳米管材料体系以后,会显著改善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 采用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类新型的碳纳米管/聚乙烯咪唑(CNTs/PVI)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CNTs/PVI产物。有机杂环聚合物引入碳纳米管材料体系以后,会显著改善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均匀性和可加工性,并将碳纳米管具有的优异力学、热稳定性能和杂环聚合物具有的优良溶解性等结合起来,得到一种新型的综合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乙烯咪唑 纳米复合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容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峰 王国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49-2852,共4页
采用增容改性的思路,在共混树脂中加入小分子增容剂,通过减弱单体分子间结晶作用力的方法,改善双酚A型氰酸酯,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ADCy/BDM)共混体系的熔、溶工艺特性,得到了低熔点、能溶于丙酮等溶剂的改性树脂。... 采用增容改性的思路,在共混树脂中加入小分子增容剂,通过减弱单体分子间结晶作用力的方法,改善双酚A型氰酸酯,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ADCy/BDM)共混体系的熔、溶工艺特性,得到了低熔点、能溶于丙酮等溶剂的改性树脂。随着BDM含量的变化,改性树脂在丙酮中的溶解性降低,熔点呈“V”字型变化,在n(BADCy):n(BDM)=1:1时,出现最低溶点(45℃)。未固化树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树脂固化提供了较宽的工艺窗口。固化树脂在BDM含量为30%和40%时,呈现出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在50%含量时,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容改性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纯氰酸酯树脂,且在BDM含量40%时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双马来酰亚胺 增容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浦鸿汀 乔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Nafion 等全氟磺酸膜由于寿命长,导电性能优越,长久以来一直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但其价格昂贵,甲醇阻隔性能差,工作温度高于100℃后,导电性随着水的挥发流失而迅速下降。而解决燃料电池中催化剂一氧化碳中毒和提高燃料转化效率... Nafion 等全氟磺酸膜由于寿命长,导电性能优越,长久以来一直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但其价格昂贵,甲醇阻隔性能差,工作温度高于100℃后,导电性随着水的挥发流失而迅速下降。而解决燃料电池中催化剂一氧化碳中毒和提高燃料转化效率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工作温度。能在中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质子导电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质子导电膜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非水体系和高温水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全氟磺酸膜 导电材料 工作温度 导电膜 中温 导电性能 甲醇 催化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浦鸿汀 刘泰 +1 位作者 杨正龙 袁俊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聚脲主要通过二异氰酸酯和二胺或二异氰酸酯和水反应聚合得到,聚合方式主要有直接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气相沉积聚合等。文中综述了聚脲较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反应注塑与喷涂聚脲弹性体、聚脲微胶囊、聚脲气相沉积聚合等应用,并... 聚脲主要通过二异氰酸酯和二胺或二异氰酸酯和水反应聚合得到,聚合方式主要有直接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气相沉积聚合等。文中综述了聚脲较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反应注塑与喷涂聚脲弹性体、聚脲微胶囊、聚脲气相沉积聚合等应用,并展望了聚脲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二异氰酸酯 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共固化树脂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文峰 王国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43,共5页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共混或共聚改性树脂综合了氰酸酯树脂与双马树脂的优良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耐高温、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阐述了共聚和共混两种共固化反应机理,列举了现有的改性研究思路和树脂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在改...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共混或共聚改性树脂综合了氰酸酯树脂与双马树脂的优良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耐高温、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阐述了共聚和共混两种共固化反应机理,列举了现有的改性研究思路和树脂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在改性树脂的工艺、固化机理、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双马来酰亚胺 共混改性 共聚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