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腈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正龙 汤锋锋 +3 位作者 袁俊杰 浦鸿汀 罗智宇 邵启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7-190,共4页
介孔碳材料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径,还具有表面疏水性、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及优异的导电性等特点,在催化、电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聚丙烯腈制备介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孔碳材料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径,还具有表面疏水性、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及优异的导电性等特点,在催化、电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聚丙烯腈制备介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简要阐述了不同形貌的聚丙烯腈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催化剂载体、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介孔碳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材料 聚丙烯腈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贵 黄美荣 沈华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3-1245,共3页
以各组分尺寸大小为基础对聚噻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分类,详细阐述了各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强调了聚噻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除了具有聚噻吩、无机物的原有性能外,还会由于聚噻吩与无机物粒子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具有优异的电性... 以各组分尺寸大小为基础对聚噻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分类,详细阐述了各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强调了聚噻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除了具有聚噻吩、无机物的原有性能外,还会由于聚噻吩与无机物粒子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光性能,并从分子角度对这些性能提高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 纳米复合材料 电性能 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萘二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章家立 黄美荣 李新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5-830,共6页
综述了化学氧化聚合和电化学氧化聚合合成聚萘二胺的研究进展及聚萘二胺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聚萘二胺的聚合反应受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介质的浓度、单体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对该类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化学氧化聚合 电化学氧化聚合 纳米 聚萘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汞离子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黄美荣 王琳 +1 位作者 易辉 李新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自身最新研究工作,论述了去除工业废水中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吸附法对含极低浓度汞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自身最新研究工作,论述了去除工业废水中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吸附法对含极低浓度汞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合成的新型导电性聚芳香胺对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十至数百mg/L的溶液中汞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在含汞工业废水处理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去除 吸附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新贵 蒋远波 黄美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总结了铅离子吸附剂的种类、吸附原理及吸附性能,列举了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并比较了它们的吸附性能。指出合成类吸附剂具有理化性能稳定、吸附性能优异等优势,是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吸附剂 铅离子 含铅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除或减少增塑剂的敏感膜离子选择电极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美荣 丁永波 李新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离子选择电极膜中革除或减少外增塑剂的新膜基体,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羟基功能化的乙烯基树脂、聚氨酯、硅橡胶以及导电聚合物,对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传感器检测等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讨论.指出该类革...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离子选择电极膜中革除或减少外增塑剂的新膜基体,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羟基功能化的乙烯基树脂、聚氨酯、硅橡胶以及导电聚合物,对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传感器检测等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讨论.指出该类革除外增塑剂的传感膜不仅避免了增塑剂的泄漏及其对生物样品的污染,而且较传统增塑聚氯乙烯(PVC)膜扩散系数降低了约3个数量级,有利于抑制过膜离子流,使其检测下限较传统增塑PVC下降了5个数量级,且选择系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该类传感膜材料由于与固体支撑材料间优良的粘附性保证了电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微型化固态电极中.以这类传感膜构建的电位型离子传感器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尤其是在医疗诊断、生物物质检测中展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传感膜 无增塑剂膜 聚丙烯酸酯 乙烯基树脂 硅橡胶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掺杂特征及表征参数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美荣 章家立 李新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3-757,共5页
本文综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导电聚合物材料电致显色的机理、掺杂方式、掺杂特点。着重从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角度阐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电化学的过程,可获得一系列光谱特性,进而可得出导电聚合物掺... 本文综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导电聚合物材料电致显色的机理、掺杂方式、掺杂特点。着重从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角度阐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电化学的过程,可获得一系列光谱特性,进而可得出导电聚合物掺杂和去掺杂过程对电致显色所产生的影响,为导电聚合物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指导作用。最后,概述了目前电致显色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显色 掺杂方式 掺杂特点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苯胺吸附剂对含汞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新贵 窦强 黄美荣 《南方水产》 2007年第6期8-13,共6页
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化学氧化共聚改性的新型聚苯胺吸附剂对汞离子的去除性能。发现共聚苯胺对汞离子废水有着优异的吸附效果。处理初始浓度低于750mg·L-1的含汞废水,去除率在98.4%以上。20mg共聚苯胺处理初始浓度为1980mg·... 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化学氧化共聚改性的新型聚苯胺吸附剂对汞离子的去除性能。发现共聚苯胺对汞离子废水有着优异的吸附效果。处理初始浓度低于750mg·L-1的含汞废水,去除率在98.4%以上。20mg共聚苯胺处理初始浓度为1980mg·L-1的汞离子时,吸附容量可高达1113.6mg·g-1。处理初始浓度低达20mg·L-1的含汞废水时,可获得高达99.99%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废液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苯胺 汞离子 吸附 去除率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苯二胺的合成及多功能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美荣 马小立 李新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聚邻苯二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芳香二胺类聚合物,因其大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活性自由氨基和亚胺基而具有多功能性。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论述了聚邻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和分子链结构。指出聚邻苯二胺具有优异的酶固定功能、离子的高选择透... 聚邻苯二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芳香二胺类聚合物,因其大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活性自由氨基和亚胺基而具有多功能性。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论述了聚邻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和分子链结构。指出聚邻苯二胺具有优异的酶固定功能、离子的高选择透过性、金属防腐性、重金属离子吸附性等多种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苯二胺 电化学聚合 化学氧化聚合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功能化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新贵 岳成 黄美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9-617,共9页
综述了导电功能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导电功能化EVA的逾渗阈值与其链组成及导电添加剂的关系,指出导电功能化EVA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0.17 S/cm,且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柔顺性,EVA与其他不相容的第二... 综述了导电功能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导电功能化EVA的逾渗阈值与其链组成及导电添加剂的关系,指出导电功能化EVA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0.17 S/cm,且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柔顺性,EVA与其他不相容的第二基体复合是提高导电添加剂分散性、降低逾渗阈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介绍了导电功能化EVA在电磁屏蔽材料、温度系数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传感元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体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的基底和集流体等电子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功能化 导电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电致显色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家立 黄美荣 李新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73-1378,共6页
综述了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电致显色的机理、掺杂方式、掺杂特点和电致显色膜的制备方法。着重从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角度阐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电化学的过程,可获得一系列光谱特性,进而可得出导电聚合物掺杂和去... 综述了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电致显色的机理、掺杂方式、掺杂特点和电致显色膜的制备方法。着重从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角度阐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电化学的过程,可获得一系列光谱特性,进而可得出导电聚合物掺杂和去掺杂过程对电致显色所产生的影响,为导电聚合物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指导作用。最后,从三种代表性的导电聚合物出发,概述了目前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显色 掺杂方式 掺杂特点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稠环芳烃的电化学聚合及其聚合物的多功能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美荣 高鹏 李新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7-704,共8页
综述了电化学聚合制备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电化学聚合机理以及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的结构表征途径。指出电化学聚合制备的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具有导电性、残炭性和荧光性,其中聚薁膜的电导率最高(2.2S/cm);而在四... 综述了电化学聚合制备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电化学聚合机理以及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的结构表征途径。指出电化学聚合制备的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具有导电性、残炭性和荧光性,其中聚薁膜的电导率最高(2.2S/cm);而在四氢呋喃中不溶解的聚萘级分在900℃时具有最高的残留物含量(质量分数为85%)。所有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都是良好的蓝色荧光发射体,其中聚芘表现最为突出,它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荧光量子效率高达1.0,且能与硝基芳烃类物质作用而发生高效荧光淬灭,淬灭效率高达50%,远高于芘单体和其他应用于硝基芳烃类物质探测的聚合物。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在导电材料、耐高温材料和荧光传感探测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稠环芳烃聚合物 电化学聚合 导电性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取代苯胺与苯胺共聚物及均聚物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美荣 陈强 李新贵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系统总结了环取代苯胺共聚物和均聚物在金属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开路电位、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腐蚀速率等腐蚀性能参数,比较了各种环取代改性苯胺聚合物腐蚀性能的优劣。指出供电子取代基(如甲基、甲氧基、乙氧基)对聚苯胺... 系统总结了环取代苯胺共聚物和均聚物在金属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开路电位、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腐蚀速率等腐蚀性能参数,比较了各种环取代改性苯胺聚合物腐蚀性能的优劣。指出供电子取代基(如甲基、甲氧基、乙氧基)对聚苯胺的防腐改性效果优于吸电取代基(如氯基)。苯胺环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是影响共聚物防腐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取代苯胺 共聚物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对聚吡咯的改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后振中 黄美荣 李新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9-1295,共7页
从导电吡咯共聚物的性能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共聚法改性聚吡咯的研究进展。吡咯与不同单体共聚,不仅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导电吡咯共聚物,还能赋予或改善吡咯共聚物的各种性能,包括溶解性、电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生... 从导电吡咯共聚物的性能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共聚法改性聚吡咯的研究进展。吡咯与不同单体共聚,不仅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导电吡咯共聚物,还能赋予或改善吡咯共聚物的各种性能,包括溶解性、电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电致变色性。这类吡咯共聚物在制备导电纳米复合膜、生物医疗和金属防腐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导电聚合物 共聚 改性 纳米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芘的合成及功能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美荣 黄绍军 李新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5-370,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共聚芘的合成及功能性。阐述了共聚芘单元对普通聚合物的光电性能、热稳定性能等的改性作用。指出共聚芘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聚合物,在电致变色器件、智能窗、电子纸张、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可充电电池以及耐高... 总结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共聚芘的合成及功能性。阐述了共聚芘单元对普通聚合物的光电性能、热稳定性能等的改性作用。指出共聚芘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聚合物,在电致变色器件、智能窗、电子纸张、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可充电电池以及耐高温材料等领域都将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芘 合成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共聚物的防腐性能
16
作者 黄美荣 李新贵 桂运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41-1245,共5页
利用动态电位极化法和开路电位法,研究了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仅涂有EA/AN共聚物的钢板在强酸性、NaCl水溶液和自来水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487,-495和-354mV,腐蚀速度分别为0.111 0,0.020 8... 利用动态电位极化法和开路电位法,研究了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仅涂有EA/AN共聚物的钢板在强酸性、NaCl水溶液和自来水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487,-495和-354mV,腐蚀速度分别为0.111 0,0.020 8和0.027 7 g.m-2.h-1,降低倍率远远大于仅涂覆聚苯胺的钢板.以EA/AN共聚物涂层为底漆、环氧树脂为面漆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效果,尤其在强酸性介质中,该共聚物复合涂层钢板的开路电位在浸泡过程中不降反升.在长达半年的浸泡中,涂层平滑,粘结紧密不脱落、不起泡,也无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苯胺 苯胺共聚物 防腐 涂料 极化曲线 开路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基苯胺/苯胺共聚物在稀酸环境中的防腐性
17
作者 黄美荣 桂运能 李新贵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B07期30-36,共7页
利用开路电位法详细研究了化学氧化合成的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涂装方式和共聚单体物质的量比对其涂层在弱酸性介质中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以去掺杂态EA/AN共聚物涂层为底漆、环氧树脂为面漆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 利用开路电位法详细研究了化学氧化合成的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涂装方式和共聚单体物质的量比对其涂层在弱酸性介质中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以去掺杂态EA/AN共聚物涂层为底漆、环氧树脂为面漆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效果。该复合涂层钢板在pH值为4.5的弱酸性盐酸介质浸泡50h后,由于渗透酸的掺杂作用,开路电位开始稳步上升,上升幅度约50mV,最终所达平衡开路电位远高于单层环氧树脂。其中,单体n(EA)∶n(AV)为20∶80的去掺杂态共聚物表现出最优防腐效果,其与环氧树脂形成的复合涂层平衡开路电位最终可达-380~-390mV,较裸露钢板相应提高约455mV。在长达8个月的浸泡过程中,开路电位维持恒定不变,涂层平整不脱落,不起泡,也无锈点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苯胺 苯胺共聚物 防腐涂料 开路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