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热泵空调在上海住宅应用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傅允准 张旭 许旺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上海经济近年的飞速增长,已经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加之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上海市的各类空调拥有率不断上升,结果造成了夏季城市高峰期电力的短缺。为此,上海市政府大力鼓励燃气空调的应用。以上海某一别墅为例,... 上海经济近年的飞速增长,已经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加之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上海市的各类空调拥有率不断上升,结果造成了夏季城市高峰期电力的短缺。为此,上海市政府大力鼓励燃气空调的应用。以上海某一别墅为例,分析了燃气热泵空调在上海住宅应用的可行性:采用BIN法计算了别墅全年动态负荷和燃气热泵空调系统全年能耗,并与电空调进行了比较,分析其节能效果和环境效应;应用费用年值法研究了燃气热泵空调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并据此与数种电空调的费用年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经济性和方案优劣性。研究结果表明,燃气热泵空调全年一次能源消耗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都低于电空调;但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与电空调相比不具有优势。最后得出:当燃气价格与电价之比小于2.6时,燃气热泵空调的费用年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泵 空气调节 经济性 环境 影响 费用年值 比较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空调系统夏季运行房间温湿度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祥洋 杨洁 +1 位作者 张淇淇 翟耀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7,52,共6页
通过对辐射吊顶+地板送风系统夏季运行情况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室内温湿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情况以及贴附层露点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沿高度方向先升高后降低,而相对湿度则先下降后上升,送风参数对房间湿度的影响较大,辐... 通过对辐射吊顶+地板送风系统夏季运行情况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室内温湿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情况以及贴附层露点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沿高度方向先升高后降低,而相对湿度则先下降后上升,送风参数对房间湿度的影响较大,辐射板表面温度可根据贴附层的露点温度进行控制,而贴附层的露点温度可以采用工作区露点温度减去1.7℃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分布 贴服层 露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夏季运行特点及能耗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旭 杨刚 杨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9,共6页
通过对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夏季运行状况进行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采用小时能效比的概念对其能耗特性进行了评价,根据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实测数据,考虑机组部分负荷特性和不同开机率条件,分... 通过对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夏季运行状况进行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采用小时能效比的概念对其能耗特性进行了评价,根据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实测数据,考虑机组部分负荷特性和不同开机率条件,分析了系统小时能效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数码涡旋压缩机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 运行率 小时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隧道事故通风系统模型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洪丽娟 刘传聚 +1 位作者 王遇川 郄雪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5期50-53,共4页
介绍了配置喷口的地铁区间隧道事故通风系统模型试验方案 ,详细说明了该试验系统的设计 ,试验方案的制订。对不同类型喷口的通风系统性能进行了试验 ,提出在相同的风量和风压下 ,椭圆喷口的通风功能和防灾能力最强 ,喷口出口风速提高有... 介绍了配置喷口的地铁区间隧道事故通风系统模型试验方案 ,详细说明了该试验系统的设计 ,试验方案的制订。对不同类型喷口的通风系统性能进行了试验 ,提出在相同的风量和风压下 ,椭圆喷口的通风功能和防灾能力最强 ,喷口出口风速提高有利于提高其风量效率等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隧道 模型试验 通风功能 通风系统 试验系统 事故 配置 喷口 风压 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桩基埋管传热性能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俊 张旭 +1 位作者 高军 李魁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731,共5页
阐述了地源热泵地埋管传热性能的测试原理,并与热响应测试原理相对比。依据传热性能测试法,搭建实验台测试了4种桩基埋管在额定进口水温下的传热性能,并考查了不同进口水温对W型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埋... 阐述了地源热泵地埋管传热性能的测试原理,并与热响应测试原理相对比。依据传热性能测试法,搭建实验台测试了4种桩基埋管在额定进口水温下的传热性能,并考查了不同进口水温对W型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埋管类型的传热性能,与测试结果相比有较好的吻合性。该文提出的传热性能测试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可准确确定单位井深放热量,为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桩基埋管 传热性能测试 热响应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中部古村落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峥嵘 苟少清 +3 位作者 赵群 王文静 汪海生 高秀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6-1492,共7页
以我国浙江中部地区的古村落——新叶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村落的选址、建筑朝向与间距、室内空间布置、开口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与构造等方面对该古村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村内典型传统民居建筑为实测对象,... 以我国浙江中部地区的古村落——新叶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村落的选址、建筑朝向与间距、室内空间布置、开口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与构造等方面对该古村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村内典型传统民居建筑为实测对象,对其夏季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墙体表面温度、地面温度以及风速与风向进行现场定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新叶村的选址、建筑朝向、室内空间布局及开口设计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山谷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当地传统民居采用的轻质双层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在"热缓冲空间"、"过渡空间"、架空通风地板以及绿化与水体的共同作用下,可营造良好的室内外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 传统民居 热环境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京 朱岳梅 +1 位作者 郭亮 高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4,共5页
介绍河流与城市大气间的热与水分收支理论基础,从现场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系统地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由于目前相关研究还非常缺乏,导致不能为城市河流合理规划与利用提... 介绍河流与城市大气间的热与水分收支理论基础,从现场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系统地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由于目前相关研究还非常缺乏,导致不能为城市河流合理规划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认为加大力度研究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的影响,对于更好地发挥我国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河流资源、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城市热气候 热与水分收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面积对室内热压自然通风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隋学敏 官燕玲 +1 位作者 李安桂 张旭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0-85,共6页
针对具有内热源的民用建筑,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改变热源面积对热压自然通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热源面积下的通风量、排风温度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出了中和面高度和有效热量系数... 针对具有内热源的民用建筑,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改变热源面积对热压自然通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热源面积下的通风量、排风温度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出了中和面高度和有效热量系数随热源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源面积的变化主要影响房间下部的温度场,对通风量和排风温度的影响不大,对中和面高度和有效热量系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该结论为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面积 热压自然通风 流场 中和面 有效热量系数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智力 张旭 王迪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93-896,共4页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空调房间低温送风的射流特性进行了模拟 ,得到了空调房间的速度场和温度场 ,并计算了相同冷负荷条件下 ,采用不同的送风温度来满足空调负荷要求时房间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 ,为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低温送风 射程 贴附长度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客运站房地源热泵地埋管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鲍谦 张旭 +1 位作者 王松庆 刘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9-92,共4页
以上海某客运站房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对确定地埋管最佳间距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土壤传热性能测试和站房负荷计算结果确定了与埋管间距有关的各项影响因素,如埋管布置形式、土壤热物性参数、单个钻孔负荷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等。提出了用... 以上海某客运站房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对确定地埋管最佳间距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土壤传热性能测试和站房负荷计算结果确定了与埋管间距有关的各项影响因素,如埋管布置形式、土壤热物性参数、单个钻孔负荷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等。提出了用于选择埋管间距的多个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地埋管换热效率、埋管区域实际换热量、地埋管系统经济性和土壤温度恢复特性等。对从3 m到6 m的不同埋管间距下单元埋管区全年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此得到了各项指标的量化值。通过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该地源热泵系统的最佳埋管间距为4 m。同时也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关于埋管间距的参数选择与调整方法提供了合理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埋管间距 单元埋管区 土壤温度 地埋管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能效当量能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峥嵘 李浩翥 +1 位作者 郁盛 诸英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分为能效有关量与能效无关量两类.能效有关量反映了建筑的实际用能效率,是建筑节能改造的依据,由其导致的建筑能耗定义为建筑能效当量能耗.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推导了建筑能效当量能耗的计算方法.利用33幢办公建筑样本...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分为能效有关量与能效无关量两类.能效有关量反映了建筑的实际用能效率,是建筑节能改造的依据,由其导致的建筑能耗定义为建筑能效当量能耗.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推导了建筑能效当量能耗的计算方法.利用33幢办公建筑样本,给出了上海地区2~8万m2办公建筑的建筑能效当量能耗的回归计算公式,并形成上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能效的阈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能效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住宅夏季空调围护结构负荷构成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波 张旭 王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4,65,共6页
长江流域住宅夏季空调围护结构负荷受其自身几何和热工参数的影响,但是各参数的影响程度还不明确。本文主要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和遮阳系数等参数,利用正交试验的原理计算分析夏季空调设计工况下南侧围护结构负荷构成,以确定... 长江流域住宅夏季空调围护结构负荷受其自身几何和热工参数的影响,但是各参数的影响程度还不明确。本文主要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和遮阳系数等参数,利用正交试验的原理计算分析夏季空调设计工况下南侧围护结构负荷构成,以确定主要影响参数。对于南侧外围护结构,单位面积负荷与各参数均成正线性相关,其中窗墙比的影响最大。当窗墙比较大时,遮阳系数和外窗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反之外墙传热系数影响较大。利用单位面积负荷及外墙负荷比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可以分析确定该地区围护结构节能的潜力,并为确定有效的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住宅围护结构 外墙负荷比 窗墙比 遮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蒸发器户式热湿分控机组变工况运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畅 张旭 周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使用双蒸发器空调机组作为户式冷热源,在长沙进行安装,并对不同工况下机组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蒸发器空调机组可实现户式热湿分控;不同蒸发器间制冷量的合理有效分配是机组得以稳定运行并达到良好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户式热湿分控 双蒸发器空调机组 变工况 制冷量分配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材吸放湿条件下室内环境的实验及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京 姜安玺 李振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通过模型小室进行模型实验,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吸放湿性的建材在不同加热加湿工况下的吸放湿规律及其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利用简化的松本卫热水分同时传递理论,建立了考虑建材吸放湿的动态室内温湿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在模拟考虑建材吸放... 通过模型小室进行模型实验,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吸放湿性的建材在不同加热加湿工况下的吸放湿规律及其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利用简化的松本卫热水分同时传递理论,建立了考虑建材吸放湿的动态室内温湿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在模拟考虑建材吸放湿的室内热湿环境变化时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另外,通过具体算例发现,室内建材吸放湿性能对室内湿度环境的变动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放湿建材 热水分同时移动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式DSF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Ⅰ)——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工况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猛 龙惟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9-644,共6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常用的外循环式双层皮玻璃幕墙(DSF),建立了箱体式"呼吸"单元物理模型,给出夏季工况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夏季工况不同太阳辐射强度、通风腔宽度、通风腔高度以及遮阳装置在不同位置时...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常用的外循环式双层皮玻璃幕墙(DSF),建立了箱体式"呼吸"单元物理模型,给出夏季工况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夏季工况不同太阳辐射强度、通风腔宽度、通风腔高度以及遮阳装置在不同位置时的综合传热系数,分析了各因素变化时对综合传热系数造成影响的原因并给出了最佳值,为今后DSF的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皮玻璃幕墙 夏季工况 综合传热系数K 通风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式DSF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Ⅱ)——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工况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猛 龙惟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9-854,共6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常用的外循环式双层皮玻璃幕墙(DSF),介绍了冬季与夏季不同的使用策略,建立了冬季工况的热平衡方程,给出冬季工况综合传热系数的数值解析计算方法和CFD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季工况下不同太阳辐射强度、通风腔宽度...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常用的外循环式双层皮玻璃幕墙(DSF),介绍了冬季与夏季不同的使用策略,建立了冬季工况的热平衡方程,给出冬季工况综合传热系数的数值解析计算方法和CFD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季工况下不同太阳辐射强度、通风腔宽度和通风腔高度时的综合传热系数,分析了各因素变化时对综合传热系数造成影响的原因并给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皮玻璃幕墙 影响因素 冬季工况 综合传热系数K 通风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除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星 张旭 +1 位作者 隋学敏 李魁山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122,共5页
简要描述了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形式及其节能性特点;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分别以冷凝器和除湿转轮为控制体,建立了复合除湿空调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框图,从而可以求得复合除湿空调系统... 简要描述了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形式及其节能性特点;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分别以冷凝器和除湿转轮为控制体,建立了复合除湿空调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框图,从而可以求得复合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量;最后,计算了在不同转轮效率和室内单位面积显热负荷下的系统单位面积除湿量,并讨论了新风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转轮效率和常见单位面积负荷指标下,转轮的除湿量小于新风湿负荷(1次/h),而降低新风量后(0.5次/h),当转轮效率较高和室内显热负荷较大时,转轮能够承担新风湿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空调 冷凝热 热力学模型 除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相变围护结构夏季换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二林 于航 +1 位作者 张美玲 谢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2-1578,共7页
提出了组合式相变房间的方法,即在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上布置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分别用于在冬季和夏季通过发生相变改善室内热环境.搭建了组合式相变房间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夏季工况的试验研究,测量并计算了相变房间的室内空气温... 提出了组合式相变房间的方法,即在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上布置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分别用于在冬季和夏季通过发生相变改善室内热环境.搭建了组合式相变房间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夏季工况的试验研究,测量并计算了相变房间的室内空气温度以及不同朝向围护结构的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的热流密度,并与普通房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种新型相变房间能有效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其围护结构换热性能也与普通房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相变房间 围护结构热流 换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干燥污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敏 张旭 +1 位作者 顾国维 陈银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873,共6页
设计了一种以热水为热媒的整体式太阳能干燥系统,主要研究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全年的干燥特性。在传递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两种污泥的有效质扩散系数,发现在同一干燥条件下,剩余污泥的平均质扩散系数较高;污泥越厚,平均质扩散... 设计了一种以热水为热媒的整体式太阳能干燥系统,主要研究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全年的干燥特性。在传递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两种污泥的有效质扩散系数,发现在同一干燥条件下,剩余污泥的平均质扩散系数较高;污泥越厚,平均质扩散系数越大。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它们的水分扩散通量的准则关系式,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两种污泥的水分扩散通量的经验公式。已知干燥参数时,这两个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实际运行中太阳能干燥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的水分扩散量及干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干燥 消化污泥 剩余污泥 水分扩散通量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辐射-送风末端冷负荷分担率研究——从热舒适及室内空气品质角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隋学敏 张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低、中、高负荷3种不同住宅负荷工况,对不同冷负荷条件下不同负荷分担率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分析比较不同冷负荷分担率匹配时室内热舒适性水平及室内空气品质情况,从舒适和健康的角度,分析适宜... 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低、中、高负荷3种不同住宅负荷工况,对不同冷负荷条件下不同负荷分担率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分析比较不同冷负荷分担率匹配时室内热舒适性水平及室内空气品质情况,从舒适和健康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冷负荷分担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供冷末端承担的显热负荷分担率ωc<0.7时,可将工作区人体热舒适性指标控制在舒适性标准允许范围内。从避免局部不舒适度方面讲,ωc宜取0.4~1。从室内空气品质角度讲,定风量模式低中负荷工况,ωc宜取0.5~0.9,高负荷工况,ωc宜取0.35~0.6;变风量模式,ωc值越小,室内空气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冷 送风 冷负荷分担率 热舒适 空气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