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水平观测面有限差分法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1 位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本文针对实际中经常出现的观测面剧烈起伏的情况,在波场外推计算中以“逐步 累加”的方式延拓波场,实现了基于非水平...
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本文针对实际中经常出现的观测面剧烈起伏的情况,在波场外推计算中以“逐步 累加”的方式延拓波场,实现了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由于应用了改进的优化系数有限差分外推算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在精确地消除了长波长静校正量的同时,短波长静校正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校正。 在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上,该方法均取得了理想效果,为使用差分算子实现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波动方程叠前基准面校正甚至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平观测面
有限差分法
地震勘探
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逐步-累加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被引量:
32
2
作者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统;早期裂缝系统是燕山期挤压块断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期裂缝系统在沙三段沉积期末区域性抬升挤压作用下形成,多具有剪切性质;晚期裂缝系统在东营组沉积期末的强烈抬升影响下形成,明显追踪前期裂缝并切割前期裂缝。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裂缝中方解石的生成与海水无关,属于中生代以后的淡水产物。研究区构造运动对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建设性作用比破坏性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变质岩
裂缝系统
构造期次
碳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17~ 32 3地球物理资料以图像的形式表达 ,不仅直观形象 ,还能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高其解决地球物理、地质问题的能力...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17~ 32 3地球物理资料以图像的形式表达 ,不仅直观形象 ,还能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高其解决地球物理、地质问题的能力。文中介绍了几种地球物理图像的表达方式 ,对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了综述 ,指出目前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应用广泛的是图像增强、重建和分析技术 ,基于图像处理的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是地球物理研究的趋势 ;考虑到地球物理图像与一般意义上图像的差异 ,对图像处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某些认识 ;结合在地球物理研究中日益渗透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图像
计算机
图像复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TI介质频率-空间域准P波正演模拟
被引量:
40
4
作者
吴国忱
梁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本文从VTI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借助VTI介质弹性参数和Thomsen参数,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推导了VTI介质中准P波波动方程,并对VTI介质准P波进行了正演模拟。在正演模拟中,为了克服常规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采用了25点优化差分算...
本文从VTI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借助VTI介质弹性参数和Thomsen参数,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推导了VTI介质中准P波波动方程,并对VTI介质准P波进行了正演模拟。在正演模拟中,为了克服常规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采用了25点优化差分算子;再依据最优化理论求取的优化系数建立了频率-空间域中准P波波动方程的差分格式;为了消除人为边界反射,根据特征分析方法并利用Kelvin-Christoffel方程,构建了VTI介质中准P波方程在不同边界和角点处的边界条件;再由准P波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对准P波在均匀VTI介质、层状VTI介质和凹陷模型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正演模拟。通过正演模拟,得到了单频波波场、时间切片和共炮点记录,为研究地震成像及反演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正演模拟
优化差分算子
边界条件
频率-空间域
空间域
P波
频率
弹性波动方程
THOMSEN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TI介质准P波频率空间域组合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
17
5
作者
吴国忱
梁锴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01-307,共7页
讨论了VTI介质中准P波频率空间域的边界条件。首先给出了VTI介质准P波波动方程,阐述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边界上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度量准纵、横波各向异性强度因子的关系;然后利用特征分析法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
讨论了VTI介质中准P波频率空间域的边界条件。首先给出了VTI介质准P波波动方程,阐述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边界上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度量准纵、横波各向异性强度因子的关系;然后利用特征分析法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构造了准P波波动方程在不同边界和角点的频率域吸收边界条件,利用最佳匹配层法构造了衰减边界条件;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构造的边界条件进行了验证。为了得到好的吸收效果,将吸收边界条件和衰减边界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先用最佳匹配层法衰减传播到边界的入射波能量,然后再用吸收边界条件吸收边界反射,最终使边界反射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数值模拟的共炮点记录说明了组合边界条件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条件
频率空间域
VTI介质
最佳匹配层
波动方程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与新生代构造体系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辉
王宜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表现为由东西走向长达 170 0 km的“一高二低三带”异常所组成 ,且沿走向存在南北向错断带 ,形成南北分带 ,东西分块的格局。根据地壳测深资料进行重力异常的正演 ,利用变密度反演方法对深源重力异常进行反演得到该...
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表现为由东西走向长达 170 0 km的“一高二低三带”异常所组成 ,且沿走向存在南北向错断带 ,形成南北分带 ,东西分块的格局。根据地壳测深资料进行重力异常的正演 ,利用变密度反演方法对深源重力异常进行反演得到该区地壳厚度。高原重力场和地形之间具有四个级次的相关关系 ,其中第三级次的相关 ,得到 MT壳内低阻层的证实。充分反映了地壳深处地幔物质活动与地表新生代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深部与浅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与地球物理现象的紧密联系 ,反映了高原地区存在一个由深部作用导致形成的新生代构造体系。E3 - N1为拉张沉降阶段 ,N2 - Q2 为高原急剧隆升、断块差异活动阶段。最终指出 ,中央断陷带及北部白滩湖、西金乌兰、沱沱河等断陷为找油气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重力场
新生代
构造体系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
被引量:
33
7
作者
成谷
马在田
+1 位作者
耿建华
曹景忠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近 2 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主要遵循三条主线 :一是从利用透射数据到利用反射数据 ;二是从利用运动学信息到利用动力学信息 ;三是从利用射线理论到利用波动理论。此外 ,亦探讨了层析成像中...
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近 2 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主要遵循三条主线 :一是从利用透射数据到利用反射数据 ;二是从利用运动学信息到利用动力学信息 ;三是从利用射线理论到利用波动理论。此外 ,亦探讨了层析成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例举了层析成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效果 ,并指出了层析成像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发展
回顾
地震勘探
射线层析
绕射层析
反射层析
透射层析
旅行时层析
波形层析
射线理论
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被引量:
45
8
作者
何英
王华忠
+1 位作者
马在田
胡中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3-19,共7页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Beasley和Lynn ,1992 ) [1] 法在计算上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实施时更加灵活。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 ,“波场上延”方法较“零速层”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达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深度成像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条件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成像
波场上延
零速层
波场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波偏移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平面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指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能提高偏移计算效率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前人未曾涉及的。给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在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数据上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平面波偏移
波动方程
平面波分解
平面波合成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被引量:
9
10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27-31,共5页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 (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 (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理论 ,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 ,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 ,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 ,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 (PreSDM )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零炮检距
地震照明成像
地震勘探
偏移到零偏移距
CRP轨迹
CRP叠加
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面
空间-半偏移距-时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探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张宝金
曹景忠
+3 位作者
马在田
董良国
王华忠
耿建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42-46,78,共6页
综述了近 2 0年来应用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的现状。对参数反演研究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包括对地震波参数反演的理解、正则化和信息提取等。
关键词
波动理论
地震波参数反演
正则化
信息提取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Born近似波动方程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3
12
作者
石建新
王华忠
+1 位作者
徐兆涛
王常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off三维偏移方法 ,在解决复杂构造的成像时遇到了困难。基于波动方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对横向剧烈变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且成像精度较高。Born近似傅里叶偏移方法 ,是基于小扰动假设 ,引入参考慢度 ,可以适应横向...
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off三维偏移方法 ,在解决复杂构造的成像时遇到了困难。基于波动方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对横向剧烈变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且成像精度较高。Born近似傅里叶偏移方法 ,是基于小扰动假设 ,引入参考慢度 ,可以适应横向变速。利用频率波数域与空间频率域混合域偏移算子 ,构造出炮域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 ,形成相应的处理流程。对SEG/EAGE盐丘模型数据集C的宽方位角三维数据进行了测试 ,实现真正全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对胜利油田CB地区部分海上实际资料进行了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Born近似
波动方程
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混合域偏移算子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被引量:
77
13
作者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 ,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 ,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 ,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 ,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 ,它们都有应用价值 ,不是互相排斥 ,而是互相补充。今后的方向是发展和完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偏移成像方法。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分辨率
保真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水平观测面有限差分法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程玖兵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文摘
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本文针对实际中经常出现的观测面剧烈起伏的情况,在波场外推计算中以“逐步 累加”的方式延拓波场,实现了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由于应用了改进的优化系数有限差分外推算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在精确地消除了长波长静校正量的同时,短波长静校正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校正。 在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上,该方法均取得了理想效果,为使用差分算子实现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波动方程叠前基准面校正甚至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非水平观测面
有限差分法
地震勘探
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逐步-累加波场延拓
Keywords
wave equation datum correction, add-up step by step wave field extrapolation,non-flat surface,finite-difference scheme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被引量:
32
2
作者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
大学
石油系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基金
同济大学理学院2001年理科基金资助项目"非常规储层参数评价与油气层的识别"(K2001-O3)
文摘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统;早期裂缝系统是燕山期挤压块断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期裂缝系统在沙三段沉积期末区域性抬升挤压作用下形成,多具有剪切性质;晚期裂缝系统在东营组沉积期末的强烈抬升影响下形成,明显追踪前期裂缝并切割前期裂缝。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裂缝中方解石的生成与海水无关,属于中生代以后的淡水产物。研究区构造运动对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建设性作用比破坏性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变质岩
裂缝系统
构造期次
碳氧同位素组成
Keywords
Damintun Depression
Caotai metamorphic burial hill
fissure system
tectonic period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 973计划 )项目 ( G2 0 0 0 0 4670 2 )
文摘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17~ 32 3地球物理资料以图像的形式表达 ,不仅直观形象 ,还能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高其解决地球物理、地质问题的能力。文中介绍了几种地球物理图像的表达方式 ,对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了综述 ,指出目前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应用广泛的是图像增强、重建和分析技术 ,基于图像处理的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是地球物理研究的趋势 ;考虑到地球物理图像与一般意义上图像的差异 ,对图像处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某些认识 ;结合在地球物理研究中日益渗透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图像
计算机
图像复原技术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geophysical image,synthetic analysis Zhang Lili,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City,200092,China
分类号
P3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TI介质频率-空间域准P波正演模拟
被引量:
40
4
作者
吴国忱
梁锴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石油
大学
(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文摘
本文从VTI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借助VTI介质弹性参数和Thomsen参数,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推导了VTI介质中准P波波动方程,并对VTI介质准P波进行了正演模拟。在正演模拟中,为了克服常规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采用了25点优化差分算子;再依据最优化理论求取的优化系数建立了频率-空间域中准P波波动方程的差分格式;为了消除人为边界反射,根据特征分析方法并利用Kelvin-Christoffel方程,构建了VTI介质中准P波方程在不同边界和角点处的边界条件;再由准P波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对准P波在均匀VTI介质、层状VTI介质和凹陷模型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正演模拟。通过正演模拟,得到了单频波波场、时间切片和共炮点记录,为研究地震成像及反演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VTI介质
正演模拟
优化差分算子
边界条件
频率-空间域
空间域
P波
频率
弹性波动方程
THOMSEN参数
Keywords
VTI media, forward simulation, optimum finite-difference operator, boundary condition, frequency-space domai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TI介质准P波频率空间域组合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
17
5
作者
吴国忱
梁锴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石油
大学
(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01-307,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02AA614010-3)资助。
文摘
讨论了VTI介质中准P波频率空间域的边界条件。首先给出了VTI介质准P波波动方程,阐述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边界上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度量准纵、横波各向异性强度因子的关系;然后利用特征分析法结合Kelvin-Christoffel方程,构造了准P波波动方程在不同边界和角点的频率域吸收边界条件,利用最佳匹配层法构造了衰减边界条件;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构造的边界条件进行了验证。为了得到好的吸收效果,将吸收边界条件和衰减边界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先用最佳匹配层法衰减传播到边界的入射波能量,然后再用吸收边界条件吸收边界反射,最终使边界反射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数值模拟的共炮点记录说明了组合边界条件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边界条件
频率空间域
VTI介质
最佳匹配层
波动方程
组合
Keywords
boundary condition
frequency-space domain
VTI media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wave equation
combin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与新生代构造体系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辉
王宜昌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文摘
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表现为由东西走向长达 170 0 km的“一高二低三带”异常所组成 ,且沿走向存在南北向错断带 ,形成南北分带 ,东西分块的格局。根据地壳测深资料进行重力异常的正演 ,利用变密度反演方法对深源重力异常进行反演得到该区地壳厚度。高原重力场和地形之间具有四个级次的相关关系 ,其中第三级次的相关 ,得到 MT壳内低阻层的证实。充分反映了地壳深处地幔物质活动与地表新生代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深部与浅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与地球物理现象的紧密联系 ,反映了高原地区存在一个由深部作用导致形成的新生代构造体系。E3 - N1为拉张沉降阶段 ,N2 - Q2 为高原急剧隆升、断块差异活动阶段。最终指出 ,中央断陷带及北部白滩湖、西金乌兰、沱沱河等断陷为找油气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重力场
新生代
构造体系
油气藏
Keywords
Qinghai Tibet platean, gravitational anomaly, crustal thickness, balanced anomaly, structural system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
被引量:
33
7
作者
成谷
马在田
耿建华
曹景忠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近 2 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主要遵循三条主线 :一是从利用透射数据到利用反射数据 ;二是从利用运动学信息到利用动力学信息 ;三是从利用射线理论到利用波动理论。此外 ,亦探讨了层析成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例举了层析成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效果 ,并指出了层析成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发展
回顾
地震勘探
射线层析
绕射层析
反射层析
透射层析
旅行时层析
波形层析
射线理论
波动理论
Keywords
CM(135 5mm]tomography
ray tomography
diffraction tomography
reflection tomography
transmission tomo graphy
travel time tomography
waveform tomography
ray theory
wave theory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被引量:
45
8
作者
何英
王华忠
马在田
胡中标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Beasley和Lynn ,1992 ) [1] 法在计算上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实施时更加灵活。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 ,“波场上延”方法较“零速层”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达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深度成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复杂地形条件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成像
波场上延
零速层
波场外推
Keywords
irregular topography
wave field upward continuation
zero velocity layer
wave field extrapolation
wave equation pre 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波偏移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平面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指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能提高偏移计算效率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前人未曾涉及的。给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在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数据上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平面波偏移
波动方程
平面波分解
平面波合成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Keywords
wave equation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
plane wave synthesis
pre 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被引量:
9
10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 (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 (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理论 ,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 ,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 ,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 ,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 (PreSDM )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最佳零炮检距
地震照明成像
地震勘探
偏移到零偏移距
CRP轨迹
CRP叠加
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面
空间-半偏移距-时间域
Keywords
migration to zero offset(MZO)
CRP trajectory
CRP stacking
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CRS)
CRS stacking surface
Space semi offset time domain (x h t)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探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张宝金
曹景忠
马在田
董良国
王华忠
耿建华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42-46,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综述了近 2 0年来应用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的现状。对参数反演研究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包括对地震波参数反演的理解、正则化和信息提取等。
关键词
波动理论
地震波参数反演
正则化
信息提取
地震勘探
Keywords
seismic wave parametric inversion
wave theory
regulariza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Born近似波动方程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3
12
作者
石建新
王华忠
徐兆涛
王常波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off三维偏移方法 ,在解决复杂构造的成像时遇到了困难。基于波动方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对横向剧烈变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且成像精度较高。Born近似傅里叶偏移方法 ,是基于小扰动假设 ,引入参考慢度 ,可以适应横向变速。利用频率波数域与空间频率域混合域偏移算子 ,构造出炮域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 ,形成相应的处理流程。对SEG/EAGE盐丘模型数据集C的宽方位角三维数据进行了测试 ,实现真正全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对胜利油田CB地区部分海上实际资料进行了试处理。
关键词
三维Born近似
波动方程
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混合域偏移算子
傅里叶变换
Keywords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operator in hybrid domain
Born approximation
Fourier transform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被引量:
77
13
作者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 ,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 ,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 ,它们都有应用价值 ,不是互相排斥 ,而是互相补充。今后的方向是发展和完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偏移成像方法。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关键词
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分辨率
保真度
地震勘探
Keywords
imaging
migration
resolution
fidelity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水平观测面有限差分法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杨锴
王华忠
程玖兵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张丽莉
吴健生
王家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VTI介质频率-空间域准P波正演模拟
吴国忱
梁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VTI介质准P波频率空间域组合边界条件研究
吴国忱
梁锴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与新生代构造体系
杨辉
王宜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
成谷
马在田
耿建华
曹景忠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何英
王华忠
马在田
胡中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平面波偏移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探讨
张宝金
曹景忠
马在田
董良国
王华忠
耿建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三维Born近似波动方程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石建新
王华忠
徐兆涛
王常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