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氮二甲基甲酰胺介导溶剂热合成CuS粉体及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文 向卫东 +2 位作者 王娟娟 周筠 黄文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4,共4页
以CuCl2.2H2O为铜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分别以L-半胱氨酸、硫脲、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溶剂热法在130℃下反应8h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硫化铜(CuS)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 以CuCl2.2H2O为铜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分别以L-半胱氨酸、硫脲、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溶剂热法在130℃下反应8h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硫化铜(CuS)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对粉体的结构、形貌、成分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硫源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采用L-半胱氨酸为硫源得到的产物多呈纳米颗粒无序堆积的无定形态,而采用硫脲和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得到的是纳米棒组成的球状粉体。讨论了不同硫源对CuS粉体的形成及其形貌的影响,并对各种形貌CuS粉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硫化铜 L-半胱氨酸 双氮二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锶硼硅酸盐生物玻璃的降解性能及体外生物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寅生 张欣 +4 位作者 向卫东 王德平 黄文旵 潘浩波 吕维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研究了含锶硼硅酸盐玻璃的体外生物活性和降解性。采用熔融法制备不同锶含量(SrO含量为0、2%、4%、6%、8%、10%、12%(摩尔分数))的硼硅酸盐生物玻璃粉末,粒径范围为150~300μm。将各组玻璃样品浸泡在0.02mol/L的K2HPO4溶液中,置于37℃... 研究了含锶硼硅酸盐玻璃的体外生物活性和降解性。采用熔融法制备不同锶含量(SrO含量为0、2%、4%、6%、8%、10%、12%(摩尔分数))的硼硅酸盐生物玻璃粉末,粒径范围为150~300μm。将各组玻璃样品浸泡在0.02mol/L的K2HPO4溶液中,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体外生物矿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样品的质量损失以及浸泡液pH值进行测定,并用XRD、FTIR以及SEM对反应过程和反应后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锶的硼硅酸盐玻璃在体外生物矿化反应中被生物降解,并转化为含锶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降解性;同时也观察到玻璃中引入锶元素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玻璃的降解速度,进而控制硼的溶出速度,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硼溶出速度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ICP的结构也表明,当SrO为6%(摩尔分数),样品中硼元素溶出的速度最低。因此,用锶的含量可控制硼硅酸盐玻璃的降解速度,这种方法将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锶 硼酸盐生物玻璃 生物降解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建 黄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3,共6页
分析和归纳了国内外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研究。国内在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研究方面长期专注于氨基树脂体系,近年来则拓宽了研究领域,涉及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体系。国外涉及的树脂领域则比较全面。而最新趋势均为采用共聚、... 分析和归纳了国内外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研究。国内在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研究方面长期专注于氨基树脂体系,近年来则拓宽了研究领域,涉及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体系。国外涉及的树脂领域则比较全面。而最新趋势均为采用共聚、化学改性等方法合成集催化、成炭、发泡于一身的一体化膨胀型防火涂料,对提高涂层透明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型防火涂料 透明 膨胀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放射治疗的Dy_2O_3-Li_2O-B_2O_3玻璃的性质
4
作者 黄文旵 余静 +1 位作者 周萘 王德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100,共5页
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Dy2O3-Li2O-B2O3(DyLB)玻璃,并对其中7种组成的玻璃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密度和显微硬度;测试了玻璃在人体模拟液(SBF)中的化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Li2O质量分数固定为11%,Dy2O3在10%-22%区域内... 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Dy2O3-Li2O-B2O3(DyLB)玻璃,并对其中7种组成的玻璃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密度和显微硬度;测试了玻璃在人体模拟液(SBF)中的化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Li2O质量分数固定为11%,Dy2O3在10%-22%区域内变化时,随Dy2O3含量的增加,DyLB玻璃的密度升高,玻璃的显微硬度先降低后升高,玻璃在SBF溶液中的溶出率降低,并且溶出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其中1个组成的玻璃制备成玻璃微球,用中子反应堆对微球进行了辐射试验.DyLB微球辐照的数据表明,Li和B被激活成短寿命的核素8Li和12B,仅只有半衰期为2.4 h的165Dy核素存在,其放射的β射线可用于临床上的辐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镝锂硼(DyLB)玻璃 化学稳定性 显微硬度 人体模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输送带用憎油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琳 符春阳 林文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1,共5页
-NCO封端PU与丙烯酸羟基酯反应制得的PUA可UV固化。研究表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输送带表面涂覆后从亲油变为憎油。当异福乐酮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投料比为6∶1(物质的量)、涂层干膜厚0.11mm、光固化90s时,甲基丙烯酸羟丙脂合成PUA... -NCO封端PU与丙烯酸羟基酯反应制得的PUA可UV固化。研究表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输送带表面涂覆后从亲油变为憎油。当异福乐酮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投料比为6∶1(物质的量)、涂层干膜厚0.11mm、光固化90s时,甲基丙烯酸羟丙脂合成PUA的水接触角(或憎油角)达51.9°,丙烯酸羟丙酯合成PUA在TPU表面剥离强度达132.5N/m,交联剂用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涂层附着力为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固化 水接触角 附着力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对锆钛酸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于瑶 王旭升 +1 位作者 李艳霞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工作所采用的样品为锆钛酸铅陶瓷PZT-5H与PZT-8,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了极化前后PZT-5H与PZT-8在不同力学荷载频率下的杨氏模量和内耗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ZT-5H和PZT-8的铁电–顺电相变温度(Tc)分别为438 K和550 K。极化前... 本工作所采用的样品为锆钛酸铅陶瓷PZT-5H与PZT-8,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了极化前后PZT-5H与PZT-8在不同力学荷载频率下的杨氏模量和内耗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ZT-5H和PZT-8的铁电–顺电相变温度(Tc)分别为438 K和550 K。极化前后PZT-8的杨氏模量都高于PZT-5H,这是由于硬性取代导致PZT-8的内应力大于PZT-5H。极化后,PZT-5H与PZT-8的杨氏模量增大,本文研究了极化前后压电效应对模量变化的影响。测试得出两种样品都存在一个弛豫内耗峰。分析表明,PZT-8的弛豫内耗峰由氧空位的扩散引起,而PZT-5H弛豫内耗峰的形成机制则比较复杂,与畴壁运动及畴壁在运动过程中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有关。计算得出极化后两种样品的弛豫激活能增加,原因是极化导致局部内应力升高,空间电荷沿极化电场排列,两种因素都会对畴壁及空位的运动产生钉扎效应,从而使弛豫过程更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内耗 DMA PZT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