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自尊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姚玉红 刘亮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6-861,共6页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自尊水平对两者之间联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069人,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分化量表(DSI)及S...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自尊水平对两者之间联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069人,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分化量表(DSI)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男生SF-36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及自我分化的与人融合、自我位置和情感反应性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0.001),而自尊得分低于女生(P=0.009)。男女生SF-36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与自我分化的4个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36~0.49;均P<0.001),而与自尊得分呈负相关(r=-0.45,-0.39;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的自尊在DSI的自我位置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发挥调节作用(β=0.59,P<0.01)。在女生DSI的其余因子及男生所有DSI因子与心理健康的联系中未发现自尊的调节作用。结论: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自我分化程度和自尊水平更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自我分化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女生的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因不成熟的自我分化而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我分化 低年级大学生 自我位置 心理健康 调节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鲍立铣 陈增堂 祁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对上海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最近5年的153名研究生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情绪困扰、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和压力应激排在咨询问题的前四位,分别有40.5%和42.5%的研究生对学业成... 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对上海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最近5年的153名研究生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情绪困扰、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和压力应激排在咨询问题的前四位,分别有40.5%和42.5%的研究生对学业成绩和个人能力非常不满意,在UPI调查中,I类、Ⅱ类和Ⅲ类学生分别为26人(占17%)、36人(占23.5%)和91人(占59.5%)。在此调查基础上,探讨研究生个案的一些特点,针对研究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适应与其人格特质和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毕晨虹 姚玉红 陈增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适应与人格特质、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2013级本科新生185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新生适应状况(SCL-90单项因子得分≥2.5者考虑适应不良,分入阳性组;单项因子得分均<2.5者适应...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适应与人格特质、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2013级本科新生185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新生适应状况(SCL-90单项因子得分≥2.5者考虑适应不良,分入阳性组;单项因子得分均<2.5者适应良好,分入阴性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价人格特质、大学生多重人际动力特征问卷(MIDQ-U)评价家庭人际互动特征。结果:SCL-90阳性组(n=50)在16PF上焦虑性人格因素得分高于阴性组(1800人)[(7.2±1.4)vs.(4.6±1.9),P<0.001],而外向性、安详机警性和果敢性得分低于阴性组。SCL-90阳性组在M IDQ-U上冷漠、顺从因子得分均高于阴性组[(17.3±6.0)vs.(14.9±4.2),(11.5±3.2)vs.(10.3±3.1);均P<0.01],独立因子得分低于阴性组[(18.7±3.0)vs.(19.8±3.4),P<0.05]。通径分析显示,16PF焦虑性、外向性人格特质部分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57^-0.01),部分通过MIDQ-U冷漠因子中介作用影响新生适应(β=0.031^-0.004),而16PF果敢性人格特质则完全通过MIDQ-U冷漠因子产生间接影响,通径系数为0.008;除MIDQ-U冷漠因子部分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10),部分通过16PF中焦虑性人格因素间接作用于新生适应(β=0.084),其他因子均完全通过16PF焦虑性人格特质产生间接影响。结论:大学新生适应受其人格特质、家庭人际动力特征的影响,且人格特质与家庭人际动力特征互相作用进而影响新生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 适应 人际动力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在愤怒倾向和愤怒表达对焦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亮 刘翠莲 赵旭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3125-3131,共7页
背景个体高愤怒倾向和愤怒压抑与其焦虑症状存在关联,家庭人际关系与个体焦虑亦相关,但家庭人际关系在愤怒影响焦虑的路径中发挥何种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在愤怒倾向和愤怒表达对焦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焦... 背景个体高愤怒倾向和愤怒压抑与其焦虑症状存在关联,家庭人际关系与个体焦虑亦相关,但家庭人际关系在愤怒影响焦虑的路径中发挥何种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在愤怒倾向和愤怒表达对焦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焦虑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2-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2 45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施测,评估被试的焦虑水平、愤怒倾向和愤怒表达,以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矛盾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矛盾性在愤怒倾向和愤怒表达对焦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986份(81.03%)。男女生焦虑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生焦虑得分与愤怒气质、愤怒反应、愤怒内部表达、愤怒外部表达、家庭矛盾性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0.46,P<0.05),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16,P<0.05)。男生家庭矛盾性在其愤怒气质对焦虑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b’=-0.07,P<0.05);女生家庭适应性在其愤怒反应对焦虑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b’=-0.26,P<0.05)。结论大学生越易怒,越易出现焦虑症状。男生家庭冲突和情绪公开表达越多,越不容易因高愤怒倾向而出现焦虑症状。灵活和有弹性的家庭沟通模式是高愤怒倾向女生免受焦虑困扰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愤怒表达 家庭关系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家庭矛盾性 大学生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理念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艳波 吴双磊 王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于叙事医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教学实践的结合,培养护生沟通及共情能力。以上海某高校二年级1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叙事医学理念融合到护理心理学的“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章节教学中。课上,要求学生对文献中他人患病故事进... 基于叙事医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教学实践的结合,培养护生沟通及共情能力。以上海某高校二年级1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叙事医学理念融合到护理心理学的“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章节教学中。课上,要求学生对文献中他人患病故事进行阅读与反思,同学彼此进行自身患病体验分享。课后,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搜集周围亲戚或朋友的患病体验,并对访谈进行录音和转录,撰写个人反思。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们表示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能更好地掌握护理心理学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护理心理学 本科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2名大学新生的焦虑及其有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昆 徐国明 +1 位作者 王乃田 徐俊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02-103,共2页
对462名大学新生的卡特尔16PF测验和SCL-90测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不良的最主要的表现是焦虑;焦虑与社会、家庭和心理因素相互关系,焦虑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忧虑性、稳定性、自律性。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评定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需要结构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国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86-90,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正】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它通常以一种“缺乏感”被体验着,以意向和愿望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人们活动的动机。需要与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当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时,... 一、问题的提出【正】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它通常以一种“缺乏感”被体验着,以意向和愿望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人们活动的动机。需要与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当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时,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原有的习惯性的需要不能立即消失,新的需要也不一定能够立即得到实现,况且,受种种内在的、外在的因素影响,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当的、不切实际的需要,因此对其需要加以引导很有必要。引导需要,就是使正常健康的需要得以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需要结构 基本需要 人的需要 新生入学教育 社会角色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论 大学生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母子难分离”系统式个体治疗的团体督导
8
作者 姚玉红 许倩倩 +2 位作者 刘翠莲 魏珊丽 孟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8-822,共5页
目的:以一针对三角化个案如何自我分化的系统式个体治疗的团体督导过程来论证督导提高咨询师实践系统性思维和相关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连续的封闭式团体督导情境中,1位督导师带领11位团体成员运用角色扮演等团体督导方法以受督咨询师... 目的:以一针对三角化个案如何自我分化的系统式个体治疗的团体督导过程来论证督导提高咨询师实践系统性思维和相关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连续的封闭式团体督导情境中,1位督导师带领11位团体成员运用角色扮演等团体督导方法以受督咨询师的咨询片段(转录稿)为督导材料进行督导。结果:督导过程突出关系取向在系统式个体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有利于被督者的系统性思维、运用情境化技术和探索互动模式,最终利于三角化个体化解自我分化僵局。结论:本次系统式个体治疗的团体督导对关系取向的系统思维和临床实操均有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式个体治疗 团体督导 关系取向 三角化 自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又文 章秀明 +1 位作者 钟杰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2-557,共6页
目的:研究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DSM-5 Level 2-Anxiety-Child Age 11-17)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使用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中文版、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对四川省某市1013名中学生[男生322名,女生690名,... 目的:研究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DSM-5 Level 2-Anxiety-Child Age 11-17)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使用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中文版、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对四川省某市1013名中学生[男生322名,女生690名,性别缺失1名,平均年龄(15±1)岁]进行施测,并选取43名被试1个月后进行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的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其存在"一般性焦虑"和"情境性焦虑"2个因子;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总分与SCAS、CDI得分均呈正相关(r=0.65、0.56,均P<0.01)。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2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89、0.73。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4~0.78,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3(均P<0.01)。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78,2个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7;结论:DSM-5儿童少年焦虑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5儿童焦虑量表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树榆 章秀明 钟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2-688,共7页
目的:引进和修订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量表中文版(YPI-Ch)并考察其效度和信度。方法:以四川省两所中学的1240例初中生为施测对象,以YPI-Ch中文版为工具,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精神病态分量... 目的:引进和修订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量表中文版(YPI-Ch)并考察其效度和信度。方法:以四川省两所中学的1240例初中生为施测对象,以YPI-Ch中文版为工具,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精神病态分量表(MMPI-Pd)考察量表的校标效度,一周后对其中60例进行重测考察重测信度。结果:修订后的YPI-Ch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为三因素结构,分别命名为人际风格、情感风格、行为风格,可解释总变异的51.9%。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190.39,df=32,P<0.001;RM SEA=0.09,GFI=0.94,CFI=0.96,AGFI=0.90);效标效度分析表明YPI-Ch总分与M M PI-Pd呈正相关(r=0.42,P<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3~0.84之间,其中不诚实魅力、夸大、操纵、无悔意、寻求刺激以及不负责6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均≥0.7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ICC)为0.92。结论: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少年精神病态测量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精神病态量表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父母陪读过程中亲子互动特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玉红 于雯婷 +2 位作者 李娜 罗崇佳 胡耿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国内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父母陪读弊大于利,但各种原因的高校父母陪读现象仍然客观存在。文章通过聚焦陪读过程中亲子互动特征,以探讨支持高校父母陪读的合理性和可能的干预方案。依据诠释现象学方法,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进... 国内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父母陪读弊大于利,但各种原因的高校父母陪读现象仍然客观存在。文章通过聚焦陪读过程中亲子互动特征,以探讨支持高校父母陪读的合理性和可能的干预方案。依据诠释现象学方法,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提炼主题。高校父母陪读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一过程中的亲子互动特征包含主动接近与抗拒回避、对孩子期待的调整、针对学习的"控制—反控制"冲突、情感连接与支持独立并重等4个主题,其中情感连接与支持独立并重主题下又包含5个亚主题。高校父母陪读也可以是父母重塑亲子互动的一个机会,利于共同促进亲子关系的修复与转变,并最终以成功分离—个体化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父母陪读 亲子互动 诠释现象学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