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围护结构与构造”教学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向磊 颜宏亮 《华中建筑》 2011年第6期181-184,共4页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以建筑外围护相关教学为例,从构造与设计整合互动角度介绍教学过程中相关内容调整、改进的具体尝试。
关键词 建筑构造 建筑设计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溯建筑的本体——对材料和建造的回归——关于瑞士建筑师Herzog & De Meuron与Peter Zumthor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舢 《华中建筑》 2003年第2期23-27,共5页
受到西方先锋艺术的影响,以赫佐格和德默隆(H&deM)与卒姆索托(Peter.zumthor)为代表的瑞士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本体,面对材料和建造的真实,探询它们所隐含的情感意义与矛盾冲突。然而在具体的探索道路上,他们之间各有差异也由此... 受到西方先锋艺术的影响,以赫佐格和德默隆(H&deM)与卒姆索托(Peter.zumthor)为代表的瑞士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本体,面对材料和建造的真实,探询它们所隐含的情感意义与矛盾冲突。然而在具体的探索道路上,他们之间各有差异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文试图对他们的建筑艺术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赫佐格 建筑艺术 建造 道路 索道 审视 瑞士 追溯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纳德·屈米与建筑的转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炯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建筑师 建筑 转置 理论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评论何为?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勇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章通过对从华而不实的空论回到常识的状态、从无关痛痒的争论转向问题的实质、从单向度的独白步入对话的境界、从被动寄生的阐释变为创作的发现、从说明书式的介绍变为美的文本等问题的论述,从而阐明建筑评论事实上是种持有“问题意... 文章通过对从华而不实的空论回到常识的状态、从无关痛痒的争论转向问题的实质、从单向度的独白步入对话的境界、从被动寄生的阐释变为创作的发现、从说明书式的介绍变为美的文本等问题的论述,从而阐明建筑评论事实上是种持有“问题意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写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写作行为 问题意识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手法刍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福煦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7-50,共4页
文章谈到建筑手法与绘画手法、雕塑手法、音乐手法、写作手法的区别,介绍了建筑手法的内容。同时论述了建筑手法的具体操作问题。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建筑手法 构图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建筑美学观——对当代中国建筑现象的一些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雁 《华中建筑》 2005年第3期12-12,共1页
该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建筑现象的评析,以及建筑师在面对市场竞争、甲方要求和自身审美的多重标准时遭遇的困惑,提出应对过于追求新奇造型和个性的建筑观进行反思,重新建立建筑的审美观,还原建筑以人为本的适用性与合理运用新技术的经济性... 该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建筑现象的评析,以及建筑师在面对市场竞争、甲方要求和自身审美的多重标准时遭遇的困惑,提出应对过于追求新奇造型和个性的建筑观进行反思,重新建立建筑的审美观,还原建筑以人为本的适用性与合理运用新技术的经济性,以及追求历史性、文化性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用 经济 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与厦门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梅青 郑紫嫣 《住宅科技》 2015年第7期5-10,共6页
广州和厦门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者分别为岭南地区和闽南地区的代表城市,在近代殖民历史、商贸传统、地方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的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在产生时间和表现形式上有诸多共同点,却有着更多差异之处。文... 广州和厦门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者分别为岭南地区和闽南地区的代表城市,在近代殖民历史、商贸传统、地方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的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在产生时间和表现形式上有诸多共同点,却有着更多差异之处。文章通过广州及厦门两地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的比较研究,并对相似性及差异性存在的内在原因的探究分析,对于理解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的嬗变,把握两地城市典型街道建筑——骑楼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形成、发展、特征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骑楼街道 骑楼建筑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建筑及环镜的维护更新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明 《中外建筑》 2000年第4期17-18,共2页
本文作者对欧美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方法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比较了中国保护特色和它们的差别,指出中国应当走自己的特色保护之路。
关键词 历史建筑 环境 保护更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技术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9
作者 董春方 祁涛 《华中建筑》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数码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改变,由此而产生的数码建筑在诸多方面与传统建筑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数码技术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来探讨数码建筑的特征。
关键词 当代建筑 传统建筑 数码技术 影响 特征 差异 人类社会 产生 生存方式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艺术的局限性
10
作者 沈福煦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特征。建筑作为艺术,自有它的艺术语言特征,也有它们的局限性,该文从多方面论述了此论点,同时指出建筑师要充分懂得这种语言优势方能推出好的作品。
关键词 建筑艺术 艺术 语言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环境中一个谦逊的地标建筑──无锡电力调度大楼设计
11
作者 张凡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3,共3页
该文以无锡电力调度大楼设计为例,对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区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并创造出新的地标景观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自然环境 地标建筑 高层建筑 电力调度大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简约主义建筑——对瑞士Giornico雕塑博物馆的透析
12
作者 王信 《华中建筑》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新简约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坚固、耐久和简洁的特性,已成为当代欧洲建筑思潮的主要流派之一。新简约主义建筑的思想内核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一脉相承,该文试图以瑞士一典型的新简约主义建筑为例,对此剖析一二。
关键词 新简约主义建筑 可持续发展 瑞士 建筑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居住建筑中的生态美与人性美——广州园林与骑楼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梅青 郑紫嫣 《住宅科技》 2014年第11期14-17,共4页
园林与骑楼是岭南居住建筑中两种独特的类型。两者看似差别迥异,却都包含了基于岭南独特地理背景下的生态美与人性美。以广州园林和骑楼为代表,阐释和分析在岭南居住建筑中生态美与人性美的表现方式,探讨环境、人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园林与骑楼是岭南居住建筑中两种独特的类型。两者看似差别迥异,却都包含了基于岭南独特地理背景下的生态美与人性美。以广州园林和骑楼为代表,阐释和分析在岭南居住建筑中生态美与人性美的表现方式,探讨环境、人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探寻岭南居住建筑中生态美与人性美之间的平衡点与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 人性美 岭南 居住建筑 园林 骑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包的建筑形态及其低技术生态概念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倩 《山西建筑》 2008年第5期54-55,共2页
对蒙古包这一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建筑形式、生活状态及艺术特点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蒙古包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键词 蒙古包 游牧 低技术生态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山建筑探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垠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解析了硬山的概念,研究了硬山这一中国传统屋顶形式的源流,结合制砖技术的发展,对硬山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简要简述,显示了硬山这种建筑形式的生命力,有利于民居美学的处理。
关键词 硬山 砖石结构 屋顶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院落——现代住宅对传统居住建筑的延续与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兰 《城市建筑》 2010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居住环境,试图超越形式表象挖掘出院落空间与居住生活相契合的本质形态,在多高层集合住宅和传统院落这两种模式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将院落空间还原到现代居住生活中,并将"垂直院落"融人多高层集合住宅形...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居住环境,试图超越形式表象挖掘出院落空间与居住生活相契合的本质形态,在多高层集合住宅和传统院落这两种模式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将院落空间还原到现代居住生活中,并将"垂直院落"融人多高层集合住宅形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垂直院落 多高层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团纪彦的景观建筑京都日吉综合中心
17
作者 黄鸣婕 《山西建筑》 2008年第5期30-31,共2页
运用团纪彦第三种地形原理,对京都日吉综合中心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普遍形式在该建筑中的运用,以解决建筑与自然的矛盾,从而达到使建筑以一种平和的姿态与自然对话的状态。
关键词 第三种地形 普遍形式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与香港住房供应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云 宁奇峰 陈伟 《华中建筑》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香港政府通过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成功解决了广大市民的住房问题,上海与香港的住房供应体系有许多相近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上海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两地相关政策与住房供应体系的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上海的住房... 香港政府通过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成功解决了广大市民的住房问题,上海与香港的住房供应体系有许多相近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上海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两地相关政策与住房供应体系的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上海的住房供应体系存在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体系中存在严重缺陷,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时过分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忽视了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并借鉴香港的经验提出相关的对策:大力发展政府保障性住房供应、继续规范住房市场、发挥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的综合性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供应体系 住房制度 中低收入阶层 上海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蒙太奇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陆邵明 王伯伟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0-125,共6页
空间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通常不只是关心单个的空间场景,若干空间场景ABCD之间的结构编排:彼此空间的前后关系,即哪些先说、哪些后说等等,就如同在文学中段落与段落的前后关系、句子与句子的组织、词与词的连接。... 空间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通常不只是关心单个的空间场景,若干空间场景ABCD之间的结构编排:彼此空间的前后关系,即哪些先说、哪些后说等等,就如同在文学中段落与段落的前后关系、句子与句子的组织、词与词的连接。本文关注的是借用影视剧作中的蒙太奇手法来巧妙编排空间的结构顺序,来改变空间体验历程,提升空间的意义;并探讨怎样的空间蒙太奇手法,让空间主题的表现最有力,更具感染力,更具张力,有助于场所感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空间体验的曲折性、丰富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突出了空间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蒙太奇 体验 艺术感染力 场所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苏州河畔新滨水住居时代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芃 朱晓明 《规划师》 2001年第6期53-56,共4页
章记述了上海苏州河滨水居住的历史变迁,探讨了在新一轮滨水居住开发过程中亟待引起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时代感和历史感;新建和改建;高度和尺度;密度和空地。
关键词 苏州河 滨水居住 传统街区 住宅开发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