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主城区城市照明规划 被引量:7
1
作者 郝洛西 林怡 +2 位作者 胡国剑 孙滢杨 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照明规划 旅游城市 杭州市 主城区 城市夜景观 城市照明 建设委员会 文化中心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建造文化——可持续城市空间治理的关键目标
2
作者 张松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文化能够促进并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城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以城市为中心的建造文化(Baukultur)对未来高质量建成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全面回顾和梳理了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 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文化能够促进并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城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以城市为中心的建造文化(Baukultur)对未来高质量建成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全面回顾和梳理了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为中心的世界文化政策的演进过程和主要特征,比较分析了欧洲文化政策在促进区域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为中心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可借鉴理念和实践经验。作为社会基石的文化必须置于可持续城市空间规划治理的核心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在建成环境的规划、设计、保护、更新等各层面实现高质量建造文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可持续城市 建造文化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刘滨谊 张德顺 +1 位作者 张琳 匡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2,共6页
作为“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基础实验工作,以寻找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开敞空间布局间的关联特性为研究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以1000~100000m2为研究尺度,对广场、滨水... 作为“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基础实验工作,以寻找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开敞空间布局间的关联特性为研究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以1000~100000m2为研究尺度,对广场、滨水带和街道的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了实测。分析测试数据,研究广场空间平面布局及竖向、滨水带空间断面形式、街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进一步提出以调节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小气候要素 基础调查 广场 滨水带 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空间利益分析的社区型景区提升策略——行为视角与鼓浪屿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渊 赖晓霞 王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从社区型景区的特殊性出发,以鼓浪屿为例,基于行为视角进行居民空间利益分析。运用人口密度的声波叠加、衰减模型和社会调研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居民的活动空间分布、居民与旅游者的冲突空间分布以及居民的空间意象3个角度分析居民空间利... 从社区型景区的特殊性出发,以鼓浪屿为例,基于行为视角进行居民空间利益分析。运用人口密度的声波叠加、衰减模型和社会调研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居民的活动空间分布、居民与旅游者的冲突空间分布以及居民的空间意象3个角度分析居民空间利益冲突、利益需求和利益协调。结果显示,社区型景区居民空间利益主要体现在居住活动空间、冲突空间和意象空间三方面,并依此提出居民视角的空间提升方案:将"居住空间内-高冲突-高意象"的区域划为优先提升区、"居住空间内-高冲突-低意象"和"居住空间内-低冲突-高意象"区域划为重点提升区、"居住空间内-低冲突-低意象"和"居住空间外-高意象"划为一般提升区。对比评估政府视角规划方案表明,基于政府视角的调控并未充分考虑居民视角的空间利益分布。建议在当前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背景下,政府应重视居民视角的利益分析和实施,对不同空间区域采取不同的提升措施;加强社区建设与人文延续;进一步合理控制游客容量,采取适当措施分散游客,提升社区型景区的宜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浪屿 居民空间利益 社区型景区 行为分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关系测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刘滨谊 梅欹 匡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 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化覆盖率及水体是影响居住区小气候的主要空间要素;2)太阳辐射与风速是影响居住区人群行为的主要小气候要素;3)遮阴是夏季人群休憩空间遴选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小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包括:1)合理设置风景园林空间朝向;2)合理增加风景园林空间绿量与水体面积;3)合理设计休息设施区的遮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住区 小气候要素 行为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渊 郑伟民 王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研究景区内旅游者空间行为对于提升景区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景区规划和景区营销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随着GP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景区内的微观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成... 研究景区内旅游者空间行为对于提升景区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景区规划和景区营销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随着GP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景区内的微观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成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行为数据获取、描述、解释和预测模拟等4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景区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的现状。结合精细化行为分析这一趋势,指出:(1)GPS与问卷结合是景区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有效的数据源;(2)旅游者空间运动是描述和认识旅游者空间行为的重要方式,而景区旅游者空间运动往往可以被抽象为一个离散的过程;(3)离散选择模型用以揭示景区内旅游环境与空间行为作用机理,其中影响因素和选择项确定是模型构建的核心;(4)基于多主体的行为仿真能够为景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在政策评估和预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空间行为 景区尺度 GPS 离散选择模型 多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莫兰蒂”台风前后植被变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渊 严泽幸 王德 《风景园林》 2019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台风是沿海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高效、准确的灾害监测与评估为灾情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莫兰蒂"台风为例,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台风前后的植被覆盖信息,通过计算、对比各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台风是沿海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高效、准确的灾害监测与评估为灾情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莫兰蒂"台风为例,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台风前后的植被覆盖信息,通过计算、对比各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植被分布格局的变化,进一步通过对比图斑差异和计算受灾图斑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鼓浪屿受灾图斑的分布情况与受灾细节。研究结果表明,鼓浪屿景观虽然存在较多小面积斑块,但整体格局呈集聚分布。台风未影响岛上景观的整体分布特征,台风前植被景观与非植被景观比例大致相等,分布均衡,台风后植被减少使非植被景观成为鼓浪屿的优势景观。受台风影响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台风前非植被斑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转变为台风后植被斑块景观破碎程度高,且台风后植被聚集程度有所减小。受灾区域呈现规律性分布,位于山体之上及周边无遮挡的开敞地区受灾更为严重,建筑密集区和受山体遮挡的区域受灾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景观格局指数 “莫兰蒂”台风 鼓浪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机器学习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泽润 刘超 《风景园林》 2023年第7期51-59,共9页
【目的】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机器学习的应用尤为瞩目,探索机器学习对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基于文献综述,聚焦城市公共健康、能源碳排放、气候环境、生态系统、绿... 【目的】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机器学习的应用尤为瞩目,探索机器学习对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基于文献综述,聚焦城市公共健康、能源碳排放、气候环境、生态系统、绿色出行5个可持续建成环境重要议题,详述机器学习的概念、分类、重要算法及关键应用。【结果】提出机器学习应用预测性有余解释力不足的特点,梳理机器学习发展从预测性到解释性的趋势,分析机器学习应用对研究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解释性方法和可读模型增多,研究目的更加侧重决策解读和规律总结,但基于实证研究的因果机制探索仍较少。基于此,比较分析了机器学习在不同议题中的典型应用,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解释性机器学习 公共健康 能源碳排放 气候环境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瘦西湖”植物景观古典文化意象与扬州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邵静 《绿色科技》 2012年第4期82-84,共3页
指出了扬州"瘦西湖"置景多与扬州文化中的植物相配,而植物又常与历史及人物有关,探讨了"瘦西湖"植物景观与扬州丰富的城市文化中不同社会阶层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植物文化意象的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 扬州“瘦西湖”植物 城市文化 文化意象 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