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 |
陈晓恬
王伯伟
|
《华中建筑》
|
2006 |
4
|
|
2
|
关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当代转型的若干思考 |
陈占鹏
|
《华中建筑》
|
2006 |
7
|
|
3
|
风景区总体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杨韬
张德顺
|
《华中建筑》
|
2012 |
1
|
|
4
|
城市公共空间共鸣环境的多维度研究及其理论框架建构 |
郑振华
戴慎志
|
《华中建筑》
|
2011 |
0 |
|
5
|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芝加哥大学校园深层结构研究 |
徐浚宜
王伯伟
|
《华中建筑》
|
2010 |
4
|
|
6
|
城市公共建设之“公私合作的规划与协商机制”简析——以台湾现行“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机制为架构 |
施邦兴
陈秉钊
|
《华中建筑》
|
2009 |
2
|
|
7
|
原真性视角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 |
阮仪三
李红艳
|
《华中建筑》
|
2008 |
59
|
|
8
|
正负态非等效假说在人居环境规划中的运用——以登封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
覃盟琳
吴承照
吴志强
|
《规划师》
|
2006 |
2
|
|
9
|
大型体育场馆的规划选址 |
王西波
魏敦山
|
《规划师》
|
2008 |
14
|
|
10
|
建筑——具有生命的细胞 |
陈飞
蔡镇钰
|
《华中建筑》
|
2006 |
5
|
|
11
|
遗产旅游原真性理论研究综述:一个新的整体框架 |
王婧
吴承照
|
《华中建筑》
|
2012 |
5
|
|
12
|
浅议体育建筑设计的材料运用及表达 |
刘伟
钱锋
|
《华中建筑》
|
2010 |
5
|
|
13
|
基于标准计算平台的建筑生命周期碳评价 |
张磊
黄一如
黄欣
|
《华中建筑》
|
2012 |
3
|
|
14
|
建筑外窗节能技术分析 |
蒙慧玲
陈保胜
|
《华中建筑》
|
2009 |
4
|
|
15
|
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浅析 |
王南
应俊
|
《华中建筑》
|
2009 |
3
|
|
16
|
《拼贴城市》阅读 |
郑可佳
马荣军
|
《华中建筑》
|
2007 |
3
|
|
17
|
工业遗产地城市公共空间重构的模式转型 |
孙朝阳
|
《华中建筑》
|
2008 |
12
|
|
18
|
古埃及神庙空间序列解读——兼谈古埃及建筑语言的开创性意义 |
徐永利
李靖
|
《华中建筑》
|
2007 |
2
|
|
19
|
云南大理州云南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阮仪三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0
|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问题的思考 |
李红艳
|
《华中建筑》
|
2008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