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审视——基于政府—市场关系视角的制度阐释
1
作者
张泽
唐子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共8页
基于对城市网络建构方法的批判性评述,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投资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发现其在不同的定量方法可以呈现出“钻石结构”或“首都中心辐射”的格局特征,也验证了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中的...
基于对城市网络建构方法的批判性评述,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投资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发现其在不同的定量方法可以呈现出“钻石结构”或“首都中心辐射”的格局特征,也验证了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中的局限。为此,引入基于企业产权结构的政府—市场关系分析框架,初步阐释了中国城市网络背后所蕴含的特定制度语境。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在城市网络视角下同时兼具全球普遍规律和鲜明本土特色,政府和市场的复杂交织作用也是理解中国城市网络演进发育趋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网络
空间格局
政府—市场关系
制度语境
企业产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垚
钮心毅
李志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共9页
通过上海都市圈内苏州至上海中心城区跨城通勤的实证研究,认识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首先,使用多源大数据量化测算苏沪跨城通勤总体空间特征、认识宏观政策上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个体决策的影响因素。运用...
通过上海都市圈内苏州至上海中心城区跨城通勤的实证研究,认识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首先,使用多源大数据量化测算苏沪跨城通勤总体空间特征、认识宏观政策上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个体决策的影响因素。运用“宏观约束+个体决策”分析框架,解析了苏沪通勤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苏沪跨城通勤存在“择居主导”与“择业主导”两种典型模式。第二,两种模式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均包括宏观约束层面的产业布局、住房与公共服务、交通设施;个体决策层面的职业和收入、家庭和社会关系、通勤成本。第三,两种模式的作用机制不同,“择业主导模式”是上海中心城区特有高价值区段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主导,是市场驱动下的高素质劳动力集聚现象;“择居主导模式”是适宜住房和公共服务供给提供的住房机会主导,是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综合作用下的居住人口扩散现象。区域交通设施是两种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城通勤
上海
苏州
作用机制
择业主导模式
择居主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审视——基于政府—市场关系视角的制度阐释
1
作者
张泽
唐子来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政府
出处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关联网络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16ZDA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本流动视角下城市网络的演变机制与规划策略研究”(52208071)
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共同资助成果。
文摘
基于对城市网络建构方法的批判性评述,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投资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发现其在不同的定量方法可以呈现出“钻石结构”或“首都中心辐射”的格局特征,也验证了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中的局限。为此,引入基于企业产权结构的政府—市场关系分析框架,初步阐释了中国城市网络背后所蕴含的特定制度语境。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在城市网络视角下同时兼具全球普遍规律和鲜明本土特色,政府和市场的复杂交织作用也是理解中国城市网络演进发育趋势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城市网络
空间格局
政府—市场关系
制度语境
企业产权结构
Keywords
urban networks in China
spatial pattern
government-market relationship
institutional context
ownership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F279.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垚
钮心毅
李志鹏
机构
苏州科技
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
城市规划
学会
城市规划
新
技术
应用学术委员会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518784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空间”和“流空间”双重作用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影响及机制研究(52278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场所-流动”双重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与规划策略研究(52008281)。
文摘
通过上海都市圈内苏州至上海中心城区跨城通勤的实证研究,认识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首先,使用多源大数据量化测算苏沪跨城通勤总体空间特征、认识宏观政策上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个体决策的影响因素。运用“宏观约束+个体决策”分析框架,解析了苏沪通勤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苏沪跨城通勤存在“择居主导”与“择业主导”两种典型模式。第二,两种模式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均包括宏观约束层面的产业布局、住房与公共服务、交通设施;个体决策层面的职业和收入、家庭和社会关系、通勤成本。第三,两种模式的作用机制不同,“择业主导模式”是上海中心城区特有高价值区段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主导,是市场驱动下的高素质劳动力集聚现象;“择居主导模式”是适宜住房和公共服务供给提供的住房机会主导,是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综合作用下的居住人口扩散现象。区域交通设施是两种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跨城通勤
上海
苏州
作用机制
择业主导模式
择居主导模式
Keywords
inter-city commuting
Shanghai
Suzhou
influening mechanism
employment-led mode
residence-led mode
分类号
TU984.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审视——基于政府—市场关系视角的制度阐释
张泽
唐子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初探
王垚
钮心毅
李志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