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被引量:45
1
作者 方家 王德 +5 位作者 谢栋灿 王灿 王昊阳 武敏 叶信岳 段征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1,共9页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三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顾村公园 樱花节 大客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的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倩 王德 朱玮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90-95,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空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反映实际生活状况的生活质量的评价。从生活空间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活质量,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构建评价体系,引入叙述性偏好法推算基于居民偏好的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空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反映实际生活状况的生活质量的评价。从生活空间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活质量,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构建评价体系,引入叙述性偏好法推算基于居民偏好的空间要素权重,将主客观指标综合进行空间网格化评价。研究表明,便利性和安全性相比舒适性要素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更大;舒适性中的环境负荷要素和安全性要素条件降低时,维持居住环境质量不变需要的其他要素补偿更大;不同人群比较发现,低收入相对中高收入更加关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空间要素;从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看,高评价区域占评价区域的47.6%,低评价区域占32%;由于缺少地铁线路、居住环境质量差、交通噪音和尾气污染严重等要素的影响,北外滩板块成为杨浦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低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叙述性偏好法 空间评价 上海杨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案例解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家 吴承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2,共7页
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既有国家层面的规范指南要求,同时又有州、市层面自己的侧重点和特殊性要求。NPRA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非盈利性组织,1995年发布的《公园游憩开放空间和绿道规划指南》是全美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共同指南,包括规划内... 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既有国家层面的规范指南要求,同时又有州、市层面自己的侧重点和特殊性要求。NPRA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非盈利性组织,1995年发布的《公园游憩开放空间和绿道规划指南》是全美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共同指南,包括规划内容、方法、类型和标准等。州级规划指南突出调查评估现有州级别游憩项目和活动需求,明确机构的角色和责任,并为所有游憩项目策划者、供给者提供发展建议。市级规划指南在公众参与和社区人口构成的基础上进行需求调查和评价,通过管理策略进行协调,满足居民、发展商、当地政府等多方的利益诉求。从波士顿规划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从本地居民游憩使用角度出发,以城市居民游憩需求调查的量化分析和预测为依据,整合空间资源、社会资源,结合项目策划和供给计划,注重从规划依据的采集、规划制定到实施运营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城市 开放空间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角的民族村寨保护规划思考 被引量:18
4
作者 寇怀云 周俭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村寨文化实践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归纳民族村寨的文化空间价值特征,并提取出文化特征场所、建成空间形态、农林活动环境3个文化空间层面。依照"价值保护"的思路,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制定从文化空间视角出发的民族村寨价值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实践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规划 民族村寨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人模拟的上海市域零售业中心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玮 陈懿慧 王德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在上海市域人口向郊区疏解的背景下,零售业空间随之重构。应用基于多代理人模拟技术的零售业空间结构模拟系统,模拟消费者与商业中心之间的互动,并呈现商业中心体系的空间布局,为市域商业体系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对2000年上海市域... 在上海市域人口向郊区疏解的背景下,零售业空间随之重构。应用基于多代理人模拟技术的零售业空间结构模拟系统,模拟消费者与商业中心之间的互动,并呈现商业中心体系的空间布局,为市域商业体系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对2000年上海市域零售业中心体系进行实证,检验了模拟系统对实际、大规模零售业中心体系的解释和再现能力,获得关键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推演上海未来可能情景下的零售业中心体系。发现市级中心以及地区级中心发展的重点分别位于中心城区和郊区,北外滩、世纪大道具有成为顶级市级中心的潜力,有考虑网购影响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业体系 多代理人模拟 实证 推演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玮 庞宇琦 +1 位作者 王德 余雄伟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考察该系统自实施以来对闵行区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闵行以及我国的公共自行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研究以使用者的刷卡数据样本以及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为数据基础,首先总结不同区域、不同用地...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考察该系统自实施以来对闵行区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闵行以及我国的公共自行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研究以使用者的刷卡数据样本以及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为数据基础,首先总结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公共自行车网点的运行特征。接着以居民为对象,总结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目的、频率变化、网点使用时空分布、出行方式转换、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以及使用模式。最后分析在虚拟收费和费用返还的情景下,人们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意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 出行特征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大型公园分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方家 王德 张月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0,共5页
利用手机信令大样本数据中提取的上海32个大型公园游客出发、抵达、离开时间和居住地坐标等数据信息,解析公园游客时空行为,利用行为特性在公园使用中的表征将公园进行分类:基于公园的游客来源地(以下简称"客源地")覆盖范围... 利用手机信令大样本数据中提取的上海32个大型公园游客出发、抵达、离开时间和居住地坐标等数据信息,解析公园游客时空行为,利用行为特性在公园使用中的表征将公园进行分类:基于公园的游客来源地(以下简称"客源地")覆盖范围划分为服务公园周边区域的局地类和服务市域的广域2个大类;基于不同时段客流量分布趋势的均缓与集中特性,划分局地均缓、局地集中,广域均缓和广域集中4个中类;基于客源地核心形态紧凑与松散的特性,将4个中类分为局地均缓紧凑、局地均缓松散等8个小类。分别通过8类公园的时空指标——客源地面积、核心聚集面积、游客居住地至公园的人均OD和高峰开始与持续时间,对每类公园特征进行了量化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解析。将基于游客行为的"公园利用类型"与基于资源供给视角的"公园规划类型"分类结果进行比对,发掘产生公园定位错位的原因,并对公园的规划管理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型公园 分类 手机信令数据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的解析--“如何规划步行友好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 被引量:17
8
作者 方家 刘珺 +1 位作者 王德 于长明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1期33-39,共7页
本文将"如何通过街道规划设计,营建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研究视角,抽取了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中与"如何规划设计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相关导则编制... 本文将"如何通过街道规划设计,营建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研究视角,抽取了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中与"如何规划设计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相关导则编制的逻辑将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和重组。针对中国通过改善街道步行环境建设高品质城市的诉求以及相关导则中缺少对使用者需求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将需求调查纳入规划规定环节、从环境特征角度出发进行街道分类与定位、关注地域特征与集约性生态设施的环境营造方法以及提升步行道功能多样性和空间相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友好 国外 城市街道 开放空间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钟晓华 寇怀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94,共8页
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多为地方政府或专家主导,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虽然使大量物质遗产得以保护,但往往会因缺乏社区价值的考量使街区的历史记忆被切断、社会肌理遭破坏。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在灾后重建背... 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多为地方政府或专家主导,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虽然使大量物质遗产得以保护,但往往会因缺乏社区价值的考量使街区的历史记忆被切断、社会肌理遭破坏。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在灾后重建背景下建立的社区参与机制对街区保护性更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参与必然使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发生局部的调整,在保护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更加注重居民需求、民间智慧及公平透明。由于部分居民个体化的、非理性的行为,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目标的实现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社区参与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但须通过遗产教育、社区增能等方式倡导理性、组织化的参与,从而使共同的目标得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历史街区 保护 西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空间微更新微治理策略探索 被引量:93
10
作者 刘悦来 寇怀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1,共7页
基于作者团队在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微更新、微治理的研究、设计和实践,对社区花园的发展脉络、实施机制、参与路径、发展模式和价值判断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自我反思,旨在为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科介入城市空间更新和社区营造的可持续... 基于作者团队在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微更新、微治理的研究、设计和实践,对社区花园的发展脉络、实施机制、参与路径、发展模式和价值判断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自我反思,旨在为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科介入城市空间更新和社区营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花园 空间微更新 社区营造 多元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供需服务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方家 刘颂 +1 位作者 王德 张月朋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35-40,共6页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海街道空间单元进行连接,结合相应单元中可识别出的信令数据样本,计算各街道的公园出游率,比对街道单元中居民的公园使用需求。结合公园空间位置,将上海被大型城市公园服务的区域分为高需低供、高需高供、低需高供、低需低供4类,对每类区域的公园服务特征进行了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中区级与社区级公园的供给情况,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的区域公园布局,对新建大型公园的选址与建设优先次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供需平衡 手机信令数据 空间布局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城市形态对街道温度的影响测度与设计应对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宇 殷若晨 +1 位作者 胡杨 方家 《风景园林》 2021年第8期58-65,共8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入“下半程”,基于绿色可持续理论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形态作为城市设计的核心议题也同步受到关注。但既有研究缺少精准的城市形态数据,同时忽略了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特征的效应。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入“下半程”,基于绿色可持续理论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形态作为城市设计的核心议题也同步受到关注。但既有研究缺少精准的城市形态数据,同时忽略了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特征的效应。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中心区作为研究范围,开展兼具大规模和高精度的研判。一方面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法计算街道地表温度;另一方面整合街景、建筑形态、兴趣点等多源数据,从自上而下视角的高精度城市形态以及自下而上视角的人本尺度街道空间两方面出发开展研究,精准测度城市形态与温度的耦合关系。统计分析显示,在自上而下的形态视角方面,街道的空间位置、周边建筑密度、容积率、功能多样性、蓝绿空间的距离等因素,均对街道温度有显著性影响;在自下而上的人本尺度方面,街道绿视率、建筑界面占比越高,遮阴效果越好。相关认知不仅助力于街道设计中的温度效能提升,还能根据街道属性制定差异化的街道设计策略,为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的深化提供城市形态视角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 街道温度 多源城市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被引量:9
13
作者 殷若晨 方家 +1 位作者 朱丹 胡杨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倡导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公园设计,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公园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提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量化其对城市温度的调节能力,进而探讨有...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倡导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公园设计,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公园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提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量化其对城市温度的调节能力,进而探讨有关公园设计要素对公园降温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公园能够在90m范围内产生显著的降温作用,最大降温范围可达500m;2)城市公园降温效益除了受到自身要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周边所处建成环境的影响;3)公园设计要素中面积大小、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要素对其降温效益的发挥产生影响,且影响多为非线性;4)将降温影响要素的认知用于理想情景模拟,发现高温热点区域的面积减少超过50%。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认识,为气候适应性的公园设计在调节城市温度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热岛效应 气候适应性设计 降温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选择行为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和改善 被引量:24
14
作者 潘晖婧 朱玮 王德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是促进自行车出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骑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得到人们对环境要素的偏好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评价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 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是促进自行车出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骑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得到人们对环境要素的偏好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评价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应用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各要素对路径评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骑行者最关注的环境要素为自行车道类型、机动车车流量、机非隔离设施、机动车路边停车和街道景观。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对出行环境偏好差异显著。基于模型结果,在上海市杨浦区某地区进行规划应用,评价路段出行环境,并以出行环境效用提升最大化目标,提出出行环境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出行环境 路径选择 叙述性偏好法 离散选择模型 评价 改善 上海杨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聚焦: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昕 柴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回顾了鼓浪屿将核心价值确定为国际社区的发展过程,指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提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属于易损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共区域,作为对历史文化土地市场失灵的一种矫正,有关保护活动必须把建立适宜的... 回顾了鼓浪屿将核心价值确定为国际社区的发展过程,指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提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属于易损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共区域,作为对历史文化土地市场失灵的一种矫正,有关保护活动必须把建立适宜的保护商业模式放在核心位置。保护商业模式的滞后是制约我国社区遗产保护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摆脱困境鼓浪屿宜尽早建立船票一门票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浪屿 社区文化遗产 保护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