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层地下水回灌的基坑工程沉降防治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瞿成松 王金生 +1 位作者 朱悦铭 黄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采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联合渗流方程,建立土-水完全耦合平衡方程计算模型,探讨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基坑工程降水过程中抑制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作用,并以邻近上海地铁一号线的淮海中路3号地块基坑降水为例,对基坑工程实测沉降和回弹数... 采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联合渗流方程,建立土-水完全耦合平衡方程计算模型,探讨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基坑工程降水过程中抑制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作用,并以邻近上海地铁一号线的淮海中路3号地块基坑降水为例,对基坑工程实测沉降和回弹数据进行数值拟合,理论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本方法对基坑工程地下水回灌防止地面沉降有一定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完全耦合模型 浅层地下水回灌 数值模拟 沉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小应变剪切模量的现场和室内试验对比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少杰 顾晓强 高广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33-136,共4页
土体小应变剪切模量G0在场地地震响应和基坑变形等计算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统计了上海典型土层的室内共振柱试验和现场原位波速测试测得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给出了两种试验方法下的G0的经验公式,并对比分析了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 土体小应变剪切模量G0在场地地震响应和基坑变形等计算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统计了上海典型土层的室内共振柱试验和现场原位波速测试测得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给出了两种试验方法下的G0的经验公式,并对比分析了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G0值主要由土体类别、孔隙比和平均有效应力决定,且现场试验的结果远高于室内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采用HS-Small本构模型对上海新金桥广场基坑工程的开挖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应变剪切模量对于基坑工程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现场原位测试测得的小应变剪切模量进行基坑变形计算的结果与现场变形监测数据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剪切模量 共振柱实验 现场波速测试 HSS模型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地铁枢纽深基坑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5
3
作者 梁发云 褚峰 +1 位作者 宋著 李永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7-664,共8页
对于紧邻地铁枢纽的深基坑工程,其开挖方式对基坑变形特性和施工安全控制有着显著影响。以上海某紧邻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其设计方案将该基坑工程划分为大、小基坑分别施工,重点研究大、小基坑的开挖方式对于围护结构及地铁隧... 对于紧邻地铁枢纽的深基坑工程,其开挖方式对基坑变形特性和施工安全控制有着显著影响。以上海某紧邻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其设计方案将该基坑工程划分为大、小基坑分别施工,重点研究大、小基坑的开挖方式对于围护结构及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针对"先挖大基坑,后挖小基坑"的开挖方案,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和隧道结构的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先挖大基坑,后挖小基坑"的开挖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所得结论对于类似的紧邻地铁隧道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枢纽 离心模型试验 开挖方案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水基坑突涌机制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镜培 张飞 +1 位作者 梁发云 宋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7-842,共6页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在承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管涌、流土和隔水层整体顶升等形式的突涌破坏.结合紧邻地铁枢纽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了基坑突涌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不同承压水位作用下黏性土体隔水层突涌状态,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在承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管涌、流土和隔水层整体顶升等形式的突涌破坏.结合紧邻地铁枢纽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了基坑突涌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不同承压水位作用下黏性土体隔水层突涌状态,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水位压力下坑底土体的应力应变机制.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坑底隔水层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并且基坑中间位置变形量大,随着水位的升高,土体变形曲率增大;基坑围护墙附近的隔水层土体剪切应变大于体积应变,而隔水层与承压含水层的界面处体积应变较大,产生水压楔裂作用并形成有效应力为零的区域;黏性土体隔水层在剪切效应与界面楔裂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整体顶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承压水 突涌机制 应力应变状态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技术在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赵程 鲍冲 +2 位作者 松田浩 赵春风 田加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4-951,共8页
含倾斜裂纹的岩石在单轴压缩下,会发生翼裂纹扩展并逐步损伤破坏。对含预制裂纹的类岩石脆性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两台高分辨率相机连续捕捉图像,经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处理,得到了试件的全局应变场演化过程图,试验结果表明:... 含倾斜裂纹的岩石在单轴压缩下,会发生翼裂纹扩展并逐步损伤破坏。对含预制裂纹的类岩石脆性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两台高分辨率相机连续捕捉图像,经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处理,得到了试件的全局应变场演化过程图,试验结果表明:当荷载达到一定阶段,裂纹端部观察到了明显的微破裂区,其形状为绕裂纹尖端逆时针转动82°的椭圆;荷载增大到最大荷载的85.6%时,微破裂聚集成核,端部开始形成宏观翼裂纹,裂纹的扩展过程就是高应变区不断蔓延的过程,也是微破裂不断发育、成核的过程;次生微破裂区以及反翼微破裂区发育缓慢,且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拉伸应力作用,翼裂纹是试件的主要破坏模式。最后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比较了裂纹尖端周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采用应变方法分析裂纹起裂扩展的理论依据,并且验证了DIC系统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裂纹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单轴压缩 扩展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健 郭建军 +1 位作者 张昭 贾敏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箱,进行了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考虑了不同桩径、不同土体密实度等影响因素,研究了单桩的沉降模式、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及随沉降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拍摄跟踪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桩端和桩周土体... 通过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箱,进行了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考虑了不同桩径、不同土体密实度等影响因素,研究了单桩的沉降模式、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及随沉降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拍摄跟踪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桩端和桩周土体的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对二维颗粒流程序进行开发,模拟了单桩静载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周土体孔隙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颗粒流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单桩静载过程,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单桩静载过程的宏细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静载 模型试验 颗粒流数值模拟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黏土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少坤 黄茂松 +1 位作者 刘怡林 杜佐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了对比研究柔性和刚性浅基础黏土地基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红黏土。得到如下结论:柔性基础地基相对于刚性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沉降也相应增加;柔性基础地基有更好的位移协调性... 为了对比研究柔性和刚性浅基础黏土地基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红黏土。得到如下结论:柔性基础地基相对于刚性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沉降也相应增加;柔性基础地基有更好的位移协调性,其裂缝开展较晚并远离基础角点,分布更密、更均匀;刚性基础地基的滑动面要比柔性基础更大、更深;基础外侧地基土竖向位移由持续沉降转向隆起时的承载力可作为局部剪切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极限承载力 重塑红黏土 离心模型试验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对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梁发云 褚峰 +1 位作者 宋著 李永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依据背景工程特点进行抽象简化,得到合适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案,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分析紧邻地铁枢纽深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同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上海地区某紧邻地铁超深基坑变形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中土体本构关系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 依据背景工程特点进行抽象简化,得到合适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案,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分析紧邻地铁枢纽深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同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上海地区某紧邻地铁超深基坑变形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中土体本构关系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HSS模型进行描述,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型试验、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3种方法所得出的深基坑变形特性定性规律基本一致,但在量值上有较大的差别,其中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HS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超深基坑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变形特性 离心模型试验 三维有限元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群桩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健 白彦峰 +1 位作者 张昭 贾敏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75-1280,共6页
对不同密实度砂土中的群桩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桩土的一些宏观特性,并为进一步进行颗粒流细观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宏观依据。在群桩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群桩的颗粒流分析模型,验证了群桩室内模型试验的一些宏观现象,然后... 对不同密实度砂土中的群桩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桩土的一些宏观特性,并为进一步进行颗粒流细观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宏观依据。在群桩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群桩的颗粒流分析模型,验证了群桩室内模型试验的一些宏观现象,然后进一步从细观角度分析了桩间距以及承台刚度等因素的改变对群桩工作性状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不同位置基桩荷载分布。颗粒流模拟得到的一些结论可以为按沉降控制桩基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群桩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饱和砂土静态液化失稳特性影响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玺琳 翁锰森 +1 位作者 蔡剑韬 张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8-1134,共7页
通过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初始相对密实度、黏土掺量及固结方式对含细粒砂土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纯丰浦砂试验结果表明,中密和密实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呈持续应变硬化特性,孔压先增加后减小到负值,只有在极松散(密实度D_(r... 通过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初始相对密实度、黏土掺量及固结方式对含细粒砂土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纯丰浦砂试验结果表明,中密和密实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呈持续应变硬化特性,孔压先增加后减小到负值,只有在极松散(密实度D_(r)=5%)情况才出现持续的应变软化。掺入一定量上海黏土的丰浦砂试样试验结果表明,在细粒含量不高条件下,细粒含量增加导致砂土更易发生应变软化。基于试验结果以及计算得到的二阶功变化情况,获得了砂土静态液化失稳触发点对应的应力比。该应力比随试样初始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细粒含量增加而减小,说明砂土越松散、细颗粒含量越高越易触发静态液化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黏土 三轴剪切试验 静态液化 二阶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十字板试验测得的软粘土灵敏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彦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6-1362,共7页
收集了国内两个地区(上海和杭州湾)以及美国和日本一些地区软粘土的勘察数据,对原位十字板试验(FVT)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这两种试验所测得的灵敏度和强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并对重塑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 收集了国内两个地区(上海和杭州湾)以及美国和日本一些地区软粘土的勘察数据,对原位十字板试验(FVT)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这两种试验所测得的灵敏度和强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并对重塑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FVT试验得到的灵敏度要明显小于UCT试验结果,会严重低估软粘土的灵敏度;而原状土强度和重塑土强度均要大于UCT试验结果,重塑土强度尤其明显.其中重塑方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还发现FVT试验得到的重塑土强度、灵敏度与土的液性指数的相关性随着液性指数的增大而明显变差,与一些广泛使用的经验关系也差别较大.这些结果应该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粘土 灵敏度 强度 液性指数 原位十字板试验(FVT)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应力状态下粉质黏土流变模型及参数试验分析
12
作者 王春波 丁文其 +1 位作者 周立波 唐志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97-4603,共7页
针对无锡地区③2层粉质黏土,通过设置主应力轴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研究分析③2层粉质黏土在不同固结方式、不同加载方式时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流变特性。根据统一流变理论对流变模型进行识别,推导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广义Kelvin模型,并以... 针对无锡地区③2层粉质黏土,通过设置主应力轴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研究分析③2层粉质黏土在不同固结方式、不同加载方式时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流变特性。根据统一流变理论对流变模型进行识别,推导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广义Kelvin模型,并以最小二乘法拟合试验曲线,分析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流变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③2层粉质黏土的流变特性可用广义Kelvin模型进行描述,但不同固结方式和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的广义Kelvin模型参数不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流变模型参数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还与围压、加载方式有关。等压固结的模型参数较K0固结的模型参数小,水平向加载的模型参数较竖向加载的模型参数大,由此说明等压固结和竖向加载时③2层粉质黏土流变特性明显,这可为计算处于不同应力状态下粉质黏土的流变变形提供模型及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③2层粉质黏土 复杂应力 流变特性 广义Kelvin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端土对桩侧摩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唐俊巍 赵春风 +2 位作者 赵程 刘琨 廖乾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54-459,共6页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关于灌注桩承载机理,特别是桩端土层对整体承载力影响的研究还不彻底。本文结合具体的灌注桩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对试验中桩侧摩阻力在桩端附近得到加...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关于灌注桩承载机理,特别是桩端土层对整体承载力影响的研究还不彻底。本文结合具体的灌注桩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对试验中桩侧摩阻力在桩端附近得到加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数值分析,发现桩侧摩阻力在桩端处的加强是普遍情况,并且桩端土力学性能越强,这种加强效应越明显。最后结合几种桩侧摩阻力在桩端附近强化理论的介绍,将试验数据与理论依据结合起来说明了桩端土对桩侧摩阻力的普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桩端土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结构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菊连 沈明荣 梁志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为对岩体工程中不规则结构面力学特性进行基础性研究,选取N.R.Barton提出的10条标准剖面线中的第1、4、6、8、10条模拟结构面的表面形态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不同法向应力水平下的常规剪切试验,并在对试验数据对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剪切扩... 为对岩体工程中不规则结构面力学特性进行基础性研究,选取N.R.Barton提出的10条标准剖面线中的第1、4、6、8、10条模拟结构面的表面形态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不同法向应力水平下的常规剪切试验,并在对试验数据对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剪切扩容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水泥砂浆材料的抗剪强度经验公式和反正切函数的结构面剪切特性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粗糙系数越大或法向应力越大,结构面越易表现为切齿破坏;粗糙系数越大或法向应力越小,结构面越易表现出扩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结构面 剪切强度 剪切变形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水平位移对邻近既有桩基承载性状影响分析 被引量:53
15
作者 梁发云 于峰 +1 位作者 李镜培 姚国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9-454,共6页
城市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堆载或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现象,土体水平位移的作用会使邻近建筑物的桩基础产生附加内力或变形,并可能导致邻近桩基的破坏而发生工程事故。针对此类问题,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以及桩-土变形协调条件,... 城市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堆载或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现象,土体水平位移的作用会使邻近建筑物的桩基础产生附加内力或变形,并可能导致邻近桩基的破坏而发生工程事故。针对此类问题,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以及桩-土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单桩水平位移控制方程,根据内力与位移的微分关系,采用两阶段方法进行求解。结合典型的工程事故,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土体水平位移对邻近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基坑工程围护墙体的稳定和开挖深度对邻近桩基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并提出了近期发生在上海的某小高层楼房整体倒覆事故的一种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法 WINKLER地基模型 被动桩 土体水平位移 围护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层理论与高庙子膨润土的体变特征 被引量:40
16
作者 叶为民 黄伟 +2 位作者 陈宝 郁陈 王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99-1903,共5页
黏性土中土体颗粒(矿物颗粒)带有负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在静电引力与布朗运动(热运动)作用下,紧邻土体颗粒表面处静电引力最强,水化离子和极性分子牢牢地被吸附在颗粒表面附近形成固定层。由固定层向外,静电引力逐渐减小,水化离子和极... 黏性土中土体颗粒(矿物颗粒)带有负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在静电引力与布朗运动(热运动)作用下,紧邻土体颗粒表面处静电引力最强,水化离子和极性分子牢牢地被吸附在颗粒表面附近形成固定层。由固定层向外,静电引力逐渐减小,水化离子和极性分子的活动性逐渐增大,形成扩散层。固定层和扩散层中的阳离子(反离子层)与土粒表面负电荷共同构成双电层。根据双电层理论,当给定两个黏土片层之间的距离时,渗透压力可以由两个片层中轴线处的离子浓度来求取。同样,对于给定的渗透压力和中轴线处的离子浓度,便可以确定两个片层之间的距离。采用渗析法吸力控制技术与压汞仪法(MIP)微观结构试验手段,研究了低吸力范围内、自由膨胀条件下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土水特性与体变特征,同时采用双电层理论估算了高庙子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自由膨胀量,并将估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使用孔率计法试验结果求取试样孔隙比时考虑了压汞仪出力能力影响,采用线性延伸方法估算了残余孔隙量。研究结果显示,低吸力范围内,由双电层理论,估算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自由体积膨胀量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但随着吸力的进一步减小,两者之间的误差有增大的趋势,文中对出现这一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理论 高庙子膨润土 渗析法 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流变特性的盐岩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德军 吕晶 +2 位作者 张强勇 段抗 陈旭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90-1595,共6页
为有效反映盐岩油气储库介质的蠕变变形特征与变化规律,以金坛盐岩储气库为背景工程,根据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和原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大量的材料配比和相应材料试件的力学参数试验,研制出了基本满足相似条件且具有显著流变特性的... 为有效反映盐岩油气储库介质的蠕变变形特征与变化规律,以金坛盐岩储气库为背景工程,根据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和原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大量的材料配比和相应材料试件的力学参数试验,研制出了基本满足相似条件且具有显著流变特性的盐岩相似材料。该相似材料采用精铁粉、石英砂和重晶石粉为骨料,以松香酒精溶液为胶结剂按照规定的配比拌合压实而成。材料力学试验表明:研制的盐岩相似材料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延塑性变形、应变硬化、应变软化和剪涨破坏特征。材料在低应力时以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为主,高应力时以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为主,盐岩相似材料与盐岩原岩的蠕变特性基本一致。将该材料应用到金坛盐岩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有效获得注采交变气压变化过程中洞周径向位移和径向应变的变化规律,较好反映了盐岩储库介质的流变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储气库 相似材料 流变特性 注采交变气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开挖卸荷条件下运营地铁高架桥墩响应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子新 李佳宇 +1 位作者 周湘 李文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1-3540,共10页
上海地铁12号线龙漕路车站基坑下穿运营3号线高架,施工条件受限,需要对位于基坑中间的高架桥墩进行保护以确保3号线运营安全。依托该工程,采用精细化三维数值分析、室内试验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近距离开挖卸荷引起的高架桥墩响应进行研... 上海地铁12号线龙漕路车站基坑下穿运营3号线高架,施工条件受限,需要对位于基坑中间的高架桥墩进行保护以确保3号线运营安全。依托该工程,采用精细化三维数值分析、室内试验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近距离开挖卸荷引起的高架桥墩响应进行研究。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地层高架桥墩在近距离开挖卸荷影响下均产生上抬,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桥墩水平位移总体上朝向卸荷一侧,但发展过程中震荡明显且位移较大,位移终值基本符合数值分析的预估值;近距离卸荷导致桥墩基础桩极限承载力有轻微的损失,但基本不会威胁高架桥的安全;长期沉降表现为半周卸荷条件下上抬可略有恢复,全周卸荷下则不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全周卸荷 地铁高架 桥墩响应 基础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土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改进计算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广运 赵元一 +1 位作者 高盟 杨成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9-515,共7页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建立了主动桩和被动桩的简化解析运动方程,考虑地基土的分层特性、桩身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提出了计算分层地基中单桩和群桩动力阻抗的改进计算方法,并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建立了主动桩和被动桩的简化解析运动方程,考虑地基土的分层特性、桩身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提出了计算分层地基中单桩和群桩动力阻抗的改进计算方法,并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更接近。在低频段,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较一致,但随着桩身剪切模量的减小,两者差异增大。差异主要是由考虑桩身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引起的,且前者影响较大,在低频段差异亦十分明显,而后者影响较小,在群桩阻抗峰值区域和高频段差异明显,需考虑桩身转动惯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群桩 水平振动 动力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中立柱桩变形影响因素和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江娟 亓宾 刘国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63-368,共6页
软土地区深开挖中,往往使用中空的钢格构立柱桩来承担上部荷载。分析了立柱桩在顺作法和逆作法施工中的受力机理和立柱桩竖向变形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软土地区某超深地铁基坑开挖,分析了立柱桩和周围地下连续墙体对内部土体开挖的变形响... 软土地区深开挖中,往往使用中空的钢格构立柱桩来承担上部荷载。分析了立柱桩在顺作法和逆作法施工中的受力机理和立柱桩竖向变形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软土地区某超深地铁基坑开挖,分析了立柱桩和周围地下连续墙体对内部土体开挖的变形响应特征,结合详实完整的实测立柱桩回弹数据,对立柱桩随开挖深度的隆起变形特征做了4种不同情况的预测,结果表明:计算中如果提高土体的回弹模量值,并考虑立柱桩下部工程桩的侧摩阻力作用,得到的土体回弹量与实测的立柱桩回弹量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柱桩 逆作法 回弹 深基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