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势与政策”课程新构模式有效性研究——基于同济大学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赵盈 方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43-47,共5页
同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化改革突破课程体系的传统框架,"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了一套旨在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的创新构架在历经四年的实施之后,开展了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以探究课程新构模... 同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化改革突破课程体系的传统框架,"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了一套旨在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的创新构架在历经四年的实施之后,开展了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以探究课程新构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努力查找问题、研究办法,推进课程化改革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模式 教学效果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的缘起思路、实践迷思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卢 王小莉 刘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数字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也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之举。数字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存在主体认知分歧、“一站式”数据传递阻... 数字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也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之举。数字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存在主体认知分歧、“一站式”数据传递阻滞降低精准思政效率、技术手段贫瘠影响高校精准思政实践开展等实践迷思。对此,要凝聚数字化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的育人共识,创新数字化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创设数字化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的载体平台,重视数字化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建设的后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一站式”学生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浸润式”入党启蒙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静 吴晓培 +2 位作者 曹卢 方璐 丁大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入党启蒙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成长规律。探索构建大学生“浸润式”入党启蒙教育体系,本质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认知规律为主线,实现学生知识获取与价值转换的... 入党启蒙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成长规律。探索构建大学生“浸润式”入党启蒙教育体系,本质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认知规律为主线,实现学生知识获取与价值转换的渐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浸润式”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结奋斗”精神标识的根本遵循、育人价值与培育路径
4
作者 李玲 徐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团结奋斗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团结奋斗”精神标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具有引领理想信念、...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团结奋斗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团结奋斗”精神标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具有引领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锻造吃苦实干、激励砥砺奋斗等方面的育人价值。理解把握“团结奋斗”精神标识形成的根本遵循和内在逻辑,将“团结奋斗”精神标识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进程,引领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团结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奋斗 精神标识 时代新人 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城 李杨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高校学生社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阵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物理场所和精神空间。为此,需要通过组织队伍保障体系、工作职责分工体系、社区空间运维体系、创新平台管理体系、工作成效反馈体系等建构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 高校学生社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阵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物理场所和精神空间。为此,需要通过组织队伍保障体系、工作职责分工体系、社区空间运维体系、创新平台管理体系、工作成效反馈体系等建构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学生社区的治理优势、治理效能,将学生社区打造为党建前沿阵地和育人实践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社区 党建 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化镧LaCl_3·7H_2O的热脱水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耿政松 张琳 谢建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04-1706,共3页
制备了水合物氯化镧,用化学分析和在氩气气氛下TG-DSC(热重-差式扫描量热法)联用的热分析研究,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确定水合氯化镧的组成为LaCl3·7H2O.其在氩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脱水反应可以分解成四个,分别在50.0~119.3℃,119.3... 制备了水合物氯化镧,用化学分析和在氩气气氛下TG-DSC(热重-差式扫描量热法)联用的热分析研究,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确定水合氯化镧的组成为LaCl3·7H2O.其在氩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脱水反应可以分解成四个,分别在50.0~119.3℃,119.3~165.3℃,165.3~197.4℃,197.4~237.8℃的四个温度段内,每一步的失水数分别为1H2O,3H2O,2H2O及1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l3·7H2O 热重法 差式扫描量热法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Al_2O_3催化合成月桂氮卓酮 被引量:1
7
作者 耿政松 陆少君 +1 位作者 谢建军 张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8-700,706,共4页
以己内酰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采用KF-Al2O3作为催化剂,合成月桂氮卓酮,产率85%,纯度98%,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色谱-质谱联用确证.
关键词 月桂氮卓酮 合成 KF—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网络环境成为影响当下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时代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要能够适应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下的双向发展,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提升德育成... 网络环境成为影响当下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时代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要能够适应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下的双向发展,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提升德育成效,就必须要进行教育思路上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德育创新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9
作者 顾旭峰 司惠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3-55,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引领和传播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党的十八大对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又是高校加强内涵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引领和传播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党的十八大对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又是高校加强内涵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从校园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实践与育人等几个方面构建评价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可持续性的二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模型,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0-74,共5页
儒家的“民为本”、“和为贵”、“为政以德”等管理思想 ,与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团队精神、管理者应具备人格魅力等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对于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企业凝聚力 ,对协调人与人之间 ,各个部门之间的关... 儒家的“民为本”、“和为贵”、“为政以德”等管理思想 ,与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团队精神、管理者应具备人格魅力等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对于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企业凝聚力 ,对协调人与人之间 ,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 团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