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与美国Rensselaer理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1
作者 莫方朔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78,共1页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王季卿教授应美国Rensselaer理工学院之邀请,于2007年2月7~8日在该校建筑学院作题为“庭院式戏场的声学”讲座,引起广泛的兴趣。
关键词 声学研究所 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 学术交流活动 美国 庭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教室室内外噪声状况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拥民 盛胜我 祝培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6,共5页
对同济大学教室室内外噪声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噪声以师生活动噪声为主,其次是教学设备噪声;而室外噪声以交通噪声为主,其中摩托车噪声是学生最不愿意听到的.校内教学区的背景噪声级为49.6 dB(A);室内无人时的... 对同济大学教室室内外噪声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噪声以师生活动噪声为主,其次是教学设备噪声;而室外噪声以交通噪声为主,其中摩托车噪声是学生最不愿意听到的.校内教学区的背景噪声级为49.6 dB(A);室内无人时的背景噪声级可以低至31.4 dB(A),一旦有学生自修,噪声级将提高到41.8 dB(A);课堂上实测室内的LA90,5 min达到50.5 dB(A).三种使用条件下室内的等效A声级变化也较大,声级范围为33.9-69.6 dB(A).同时,在相同的使用状况下,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室内外噪声级比休息日高出约2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 背景噪声 等效A声级 调查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秀树和田静教授考察Inter-noise2008会场并访问同济大学
3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6,共1页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联合会(I-INCE)主席、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橘秀树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教授于2007年4月5日~7日在上海对Inter-noise2008会场安排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访问...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联合会(I-INCE)主席、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橘秀树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教授于2007年4月5日~7日在上海对Inter-noise2008会场安排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访问了同济大学,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大学 会场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和田 中国声学学会 控制工程 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韩双边超声无损评估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4
作者 程茜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1期111-111,共1页
日前,由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声学学会资助的第二届中韩双边超声无损评估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关键词 同济大学 学术会议 无损评估 超声 双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学技术协会 声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室内声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宋拥民 盛胜我 《声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1,共6页
教室室内声学问题是当前建筑声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教室声学问题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教室室内听闻环境评价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教室室内听闻环境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室内声学研究已经从室内外噪声源的调查... 教室室内声学问题是当前建筑声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教室声学问题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教室室内听闻环境评价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教室室内听闻环境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室内声学研究已经从室内外噪声源的调查及其对师生教学的影响分析发展到着重于教室室内听闻环境的研究与改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 听闻环境 评价参量 语言可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来水管网声学检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松龄 盛胜我 +1 位作者 殷业 孟子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文中对声相关检漏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测试时的主要干扰源及其特征作了分析,对关键性的技术保证措施在相应的软件设计作了把要论述.研制成功的检漏系统曾在实验室内及现场实际使用,表明性能良好,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文中对声相关检漏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测试时的主要干扰源及其特征作了分析,对关键性的技术保证措施在相应的软件设计作了把要论述.研制成功的检漏系统曾在实验室内及现场实际使用,表明性能良好,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达到了设计预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检测 相关分析 检漏技术 自来水管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声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毛东兴 洪宗辉 +2 位作者 王佐民 屈培元 陈月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9年第3期30-31,11,共3页
本文研究了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改进焙烧工艺和加工方法,将泡沫玻璃的贯通孔隙率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从而使其平均吸声系数在贴实安装时大于0.6,背留空腔时达到0.7,成为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并对实际应用... 本文研究了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改进焙烧工艺和加工方法,将泡沫玻璃的贯通孔隙率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从而使其平均吸声系数在贴实安装时大于0.6,背留空腔时达到0.7,成为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并对实际应用中粉末散落问题提出薄膜喷涂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吸声 泡沫玻璃 孔隙率 薄膜喷涂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金刚石膜声学特性的激光超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永东 钱梦录 +1 位作者 刘尔凯 候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9-329,共1页
本文利用激光超声技术测量了CVD金刚石膜的纵波声速。1原理激光超声法就是利用激光照射到固体薄膜试样表面,激发超声波,对此超声波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获得材料的声学特性。本文通过测定声脉冲传过试样所需的声时Δt和试样厚度L... 本文利用激光超声技术测量了CVD金刚石膜的纵波声速。1原理激光超声法就是利用激光照射到固体薄膜试样表面,激发超声波,对此超声波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获得材料的声学特性。本文通过测定声脉冲传过试样所需的声时Δt和试样厚度L,用公式CL=L/Δt就可以得到薄膜中的纵波声速CL。声脉冲的传播时间Δt,可以采用直达波法和反射回波法测量。直达波法是以激光脉冲为声脉冲产生的时间起点,测量声脉冲透过金刚石膜和铝延迟块的直达声脉冲的声时t和声脉冲仅通过铝延迟块的声时tAL,得到相应声速为:CL=L/Δt=L/(t-tAL)(1)反射回波法是通过测量相邻反射回波之间的声时Δt2L,以及声脉冲来回一次的声程2L,就可用公式(2)得到薄膜的纵波声速:C2L=2L/Δt2L(2)反射回波法可消除耦合层对测量的影响,这对于Δt2L很小的试样,尤其对象金刚石膜有高声速的试样是很合适的。本文采用反射回波法测定金刚石膜的纵波声速,同时用直达波法进行校验和比较。2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样品为人工晶体研究所用EA-HFCVD方法制备的2片Frestanding金刚石膜,厚度分别为0.524mm和0.537mm。样品光照面涂硅油,利用油膜的吸收光能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薄膜 激光超声 金刚石薄膜 CV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声学中散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生 龚农斌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近20年,界面散射研究在声场预测、定量测量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加深了我 们对散射及其作用的认识。人们可以定量地评估、设计和优化散射产品,用更加丰富的手法进行室内 音质设计。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手法 定量测量 评估 作用 近20年 预测 室内声学 音质设计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气流的消声扁管道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俞悟周 王佐民 《声学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管道 消声管道 声学特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rge Wong博士作声学标准研究报告
11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标准研究 博士 研究所 声学 同济大学 学术活动 加拿大 超声 上海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金刚石膜声学特性的激光超声研究
12
作者 潘永东 侯立 刘尔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本文介绍了压电薄膜检测的激光超声系统对CVD金刚石膜声速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利用反射回波法对二块金刚石膜试样的纵波声速的测量结果为(2.010±0.014)×104m/s,证实了CVD金刚石膜的高声速特性。
关键词 压电薄膜 激光超声 CVD 金刚石薄膜 声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延迟线材料声学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王寅观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0-95,共6页
一、引言固体超声延迟线正成为电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器件。为确保其性能指标,有必要对超声延迟线材料的声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能更有效地指导生产。我们从声学的角度,对F05超声延迟线玻璃的声速、衰减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 一、引言固体超声延迟线正成为电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器件。为确保其性能指标,有必要对超声延迟线材料的声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能更有效地指导生产。我们从声学的角度,对F05超声延迟线玻璃的声速、衰减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声速、衰减和声阻抗的精密测量理论在使用压电换能器测量超声延迟线材料声学特性的过程中,由于换能器与试样之间存在着耦合层,因此在声波的反射信号中有一个附加相移;又由于换能器等效于一个有限尺寸的活塞,向有限半空间辐射声波,因此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线材料 声学特性 超声延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曹卫东 葛剑敏 +1 位作者 周海生 吕伟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借鉴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的配比组成特色,在集料中掺加一定剂量的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弹性和阻尼性能,使得铺筑的路面(称为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具有减小轮胎/路面泵气噪声和阻尼减振降噪的双重效果.室内... 借鉴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的配比组成特色,在集料中掺加一定剂量的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弹性和阻尼性能,使得铺筑的路面(称为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具有减小轮胎/路面泵气噪声和阻尼减振降噪的双重效果.室内试验表明,废橡胶颗粒的掺量为集料质量数的1%~3%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均得到改善,水稳定性略有下降.试验路的测试结果证明,对小汽车而言,车速在40~80km·h^-1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AC)路面相比,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可降低噪声2~3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路面 骨架密实 废旧橡胶颗粒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折射纵波(L_(CR)波)传播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勇攀 王寅观 +1 位作者 陈振宇 刘蕊 《声学技术》 EI CSCD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文章旨在用有限元法模拟LCR波的传播过程,初步探讨LCR波的传播机理。作者用有限元法模拟了LCR波在钢轨中传播的声场分布,并且对钢轨中LCR波的传播作了实验。用有限元法得到的接收楔块斜面所接收到的能量对时间的曲线与实验中接收楔块接... 文章旨在用有限元法模拟LCR波的传播过程,初步探讨LCR波的传播机理。作者用有限元法模拟了LCR波在钢轨中传播的声场分布,并且对钢轨中LCR波的传播作了实验。用有限元法得到的接收楔块斜面所接收到的能量对时间的曲线与实验中接收楔块接收到的信号有较一致的结果:波形曲线趋势相同,在第一个波峰后都有第二个峰值。从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LCR波是纵波以第一临界角入射时产生的特殊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头波,这与激发超声波的换能器和被测材料是有限尺寸的介质而不是无限大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折射纵波 换能器 有限元建模 声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声学测量中常用声源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跃英 盛胜我 刘海生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在室内声学测量中,参数的测量结果受到测试技术和系统的影响。从测试技术来看,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模拟信号源(气球、发令枪等),而现代的方法是使用计算机产生的数字的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本文扼要阐述了室内声学传统的测量方法,对气球破... 在室内声学测量中,参数的测量结果受到测试技术和系统的影响。从测试技术来看,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模拟信号源(气球、发令枪等),而现代的方法是使用计算机产生的数字的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本文扼要阐述了室内声学传统的测量方法,对气球破裂,电火花及白噪声等三种常用声源的瞬态时频特性及其典型实用测量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电火花频谱较宽,且较接近于理想的白噪声谱,信号的重复性也较好,是其中最佳的声源。但这些传统测量方法的共同缺点就是信号不能完全重复,测量精度不够,一般只适用于混响较长的房间的测量,文中对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作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声学测量 声源性能 气球破裂 电火花 白噪声 瞬态时频特性 脉冲响应函数 室内声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带吸声柱体的微穿孔声屏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毛东兴 夏峻峰 洪宗辉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应用微穿孔理论,提出了以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为基础的带顶部吸声柱体的新型吸声隔声屏障,对其声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将这种新型声屏障应用于城市高架道路工程中,现场测量表明,其降噪效果在7dB(A)以上。
关键词 微穿孔结构 声屏障 高架道路 吸声柱体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分类与车内噪声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8
作者 焦风雷 田静 +4 位作者 刘克 毛东兴 GU Feng-shou Andrew BALL 蒋剑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2,共5页
本文以等响处理后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人群分类处理对于揭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感知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评价者分类处理之后,两类评价者对于车内噪声的偏好性均可采用一个维度表示,并可直... 本文以等响处理后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人群分类处理对于揭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感知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评价者分类处理之后,两类评价者对于车内噪声的偏好性均可采用一个维度表示,并可直接采用成对比较法的直接排序法获得;一类评价者的偏好性与低沉度成正比,而另一类评价者与低沉度成反比。如果未进行人群分类处理,则不能很好地解释其主观感知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声品质 人群分类 车内噪声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傅立叶变换在Lamb波模式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海燕 吕东辉 刘镇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对实验测定的 L amb波信号进行分析。该方法是在波的传播路径方向上 ,对一系列等间距位置接收到的时间信号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给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媒质中传播的 L am b波频散曲线的数值和实验结果。研究表明 ,... 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对实验测定的 L amb波信号进行分析。该方法是在波的传播路径方向上 ,对一系列等间距位置接收到的时间信号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给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媒质中传播的 L am b波频散曲线的数值和实验结果。研究表明 ,二维傅立叶变换能有效地识别 L amb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结构 无损检测 超声技术 二维傅立叶变换 LAMB波 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声学测量中数字化声源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跃英 盛胜我 刘海生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文章选取了三种典型的数字化声源信号:膺噪声、线性调频声及调幅脉冲波包进行分析,阐明了它们的共同优点及各自的特点。其中膺噪声的应用较为普遍,而线性调频声则由于其原理简单,在实际测量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提出了在混响时间足够长... 文章选取了三种典型的数字化声源信号:膺噪声、线性调频声及调幅脉冲波包进行分析,阐明了它们的共同优点及各自的特点。其中膺噪声的应用较为普遍,而线性调频声则由于其原理简单,在实际测量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提出了在混响时间足够长的房间内作测量时,可以不考虑扬声器本身的响应对测量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声学测量 数字化声源 膺噪声 线性调频声 调幅脉冲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