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网络的高铁站域地下空间站城融合网络性能研究
1
作者 杜杨 董蕴豪 +1 位作者 王鹏 彭芳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沿线城市高铁车站的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高铁车站已不仅仅承担着交通功能,其正在向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转化,将高铁站通过地下空间与周边城市协同开发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提供了新范式,评价高铁站域地下空间...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沿线城市高铁车站的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高铁车站已不仅仅承担着交通功能,其正在向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转化,将高铁站通过地下空间与周边城市协同开发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提供了新范式,评价高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性能对推进其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高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性能研究多从定性角度出发,缺乏定量化度量方法,针对性能优化的建议也多以经验分析为主。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城市高铁站域地下空间的空间组构问题,以站城融合理念将高铁车站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有机结合,以复杂网络作为理论依据构建高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模型,并以上海虹桥站和深圳福田站为案例,选取经典测度指标度量两案例的网络性能,对比两案例在不同抽象原则下的表现,归纳总结了水平连通布局和竖向集约开发的特点,并以此提出优化方案与原案例网络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各类连通方式对站域地下空间网络性能的影响,归纳了地铁站作为疏散关键节点的重要作用,为后续高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站域 地下空间 复杂网络 站城融合 性能评估 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芳乐 乔永康 +2 位作者 董蕴豪 闫治国 朱合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城市建设和国土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新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剖析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策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绿色、低碳、韧性新... 作为城市建设和国土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新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剖析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策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绿色、低碳、韧性新理念以及土地存量更新的新模式等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分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一系列新生问题,包括国土空间资源禀赋调查评价不足、承载能力概念不清,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低碳韧性挖潜不充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机理机制不明确等。在此基础上,从治理体系建设、资源智慧管理、规划理论方法、数据驱动范式、深层空间利用、存量空间重构、新区一体化开发及地铁域控制等8个方面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为本、规划引领、建设有序和智慧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低碳韧性 存量更新 智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域地下空间综合可达性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栾勇鹏 郭腾飞 +2 位作者 董蕴豪 马晨骁 彭芳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1,共11页
为实现地铁域地下空间在功能利用和空间可达性维度的规划优化,以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为研究区域,依托POI、OSM等开放多源数据构建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空间句法模型、CRITIC算法对地铁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可达性进行量化测度。基于节... 为实现地铁域地下空间在功能利用和空间可达性维度的规划优化,以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为研究区域,依托POI、OSM等开放多源数据构建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空间句法模型、CRITIC算法对地铁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可达性进行量化测度。基于节点-场所模型与可达性测度结果,有效识别了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的失衡利用单元,并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地面建筑开发强度、区位交通条件3个层面的单元类别分类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优化原则及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域地下空间 综合可达性 空间句法 节点-场所模型 CRIT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规律研究:以上海为例
4
作者 马晨骁 董蕴豪 彭芳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城市已开发较大规模的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然而,专门针对我国城市站域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的理论研究较少,亦常缺乏时间维度的规律分析。本文以上海91处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为例,深入剖析其时空发展规律与...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城市已开发较大规模的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然而,专门针对我国城市站域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的理论研究较少,亦常缺乏时间维度的规律分析。本文以上海91处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为例,深入剖析其时空发展规律与空间组织特征,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潜在商业回报和TOD开发理念的推广是上海站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重要动因,其时空分布规律与城镇化发展进程基本一致。城市区位、站点能级、站域空间开发水平是站域地下公共空间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地下空间连通规划的落地性,站域地下公共空间应避免采用站组域空间布局结构,应尽可能采用单级连通模式或以公共产权空间为连通媒介空间的多级连通Ⅰ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域地下公共空间 时空发展规律 布局结构 连通模式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 被引量:34
5
作者 束昱 柳昆 张美靓 《规划师》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与规划编制工作已被列入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已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规划。杭州、青岛、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地下空...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与规划编制工作已被列入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已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规划。杭州、青岛、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地下空间规划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仍需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科学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时空数据驱动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范式变革趋向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蕴豪 王威汐 +1 位作者 乔永康 彭芳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93,共8页
文章分析了复合目标导向下的地下空间规划数据驱动需求,归纳了多源时空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地下空间规划应用场景。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发展要求,从技术方法、成果形式、管控模式、管控要素等角度诠释了多源时空数据环境中的地... 文章分析了复合目标导向下的地下空间规划数据驱动需求,归纳了多源时空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地下空间规划应用场景。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发展要求,从技术方法、成果形式、管控模式、管控要素等角度诠释了多源时空数据环境中的地下空间规划范式变革。针对数据驱动型地下空间规划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并构建了数据驱动型地下空间规划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时空数据 地下空间规划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35”框架的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地下空间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景伟 王太亮 +1 位作者 张晓玮 彭芳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8期59-68,共10页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城市在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大多考虑了各自城市的需求与问题,因此在编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不同城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城市在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大多考虑了各自城市的需求与问题,因此在编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不同城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提出了基于"1×35"框架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为今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总体规划 框架 编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评价指标及模型探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冰洁 彭芳乐 +1 位作者 刘思聪 董蕴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70-3578,共9页
城市韧性是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焦点,如何评价地下空间韧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城市韧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准则,建立面向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指标体系,包... 城市韧性是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焦点,如何评价地下空间韧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城市韧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准则,建立面向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指标体系,包含10个分项指标,囊括组织机构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环境韧性、社会韧性和经济韧性5个维度,并基于熵权法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进行评估并分级,探索影响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组织机构韧性是对韧性影响最大的维度,法律法规是权重最高的单项评价指标。在接受评估的7个城市中,上海市具有最高的地下空间韧性,并且是唯一属于地下空间高韧性的城市。将该模型结果与已有的地下空间综合实力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表明地下空间的韧性发展与综合发展并不完全同步,需要针对性地制定韧性策略。根据计算结果,提出3个方面提升地下空间韧性的策略,即推进韧性地下空间立法、加强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地下空间事故学习。研究得出的模型适用于评价一组地下空间开发水平较为接近的城市,评价结果能够为决策者展示地下空间韧性薄弱环节,为制定韧性提升政策与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韧性 评估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中的绿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束秋良 《绿色科技》 2009年第11期26-28,共3页
绿化对于地下空间环境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中普遍缺少绿化设计。通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地下空间绿化设计的调查,初步分析研究了地下空间环境绿化的六大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地下空间环境的绿化形式与空间... 绿化对于地下空间环境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中普遍缺少绿化设计。通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地下空间绿化设计的调查,初步分析研究了地下空间环境绿化的六大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地下空间环境的绿化形式与空间分类,以及地下空间环境绿化的设计方法,为地下空间生态化环境的营造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环境 绿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9
10
作者 彭芳乐 乔永康 +1 位作者 程光华 朱合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8,共12页
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也在近年越来越得到重视。从目前各城市的地下空间规... 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也在近年越来越得到重视。从目前各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实践来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技术体系已基本成型,但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摸清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现状和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掌握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未来地下空间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助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保障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规划体系 实施效果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方法——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景伟 王鹏 +2 位作者 王进 张晓玮 彭芳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59,共6页
国内外实践证明,对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有效引导与控制,以改善空间环境为目的,以地下交通为重点,实现高强度、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开发方式,是实现城市重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青岛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地下空间... 国内外实践证明,对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有效引导与控制,以改善空间环境为目的,以地下交通为重点,实现高强度、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开发方式,是实现城市重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青岛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规划实践,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两种预测方法、地下空间平面及竖向布局规划、控制要素的构成及要素指标体系,以期能为其他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控制积累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地区 地下空间 开发控制 需求预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洋 赵景伟 彭芳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5,共6页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进行探讨,并以常州市为例,提出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的构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地铁沿线 站域 控制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外部性价值评估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乔永康 彭芳乐 +1 位作者 栾勇鹏 吴晓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101,共11页
研究目的:分析并量化地下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价值,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外部性价值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服务重置成本法、归纳演绎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SDGs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提出了... 研究目的:分析并量化地下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价值,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外部性价值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服务重置成本法、归纳演绎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SDGs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资产”和“城市地下空间服务”的概念及外部性价值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服务重置成本法的货币化评估方法框架;(2)提出了基于外部性价值评估的地下空间规划决策及使用权价格评估方法;(3)青岛市市南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产生的正外部价值(外部效益)大于负外部性价值(外部成本),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兼顾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外部性价值评估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决策和土地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方法为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利用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全面、合理、可行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外部性价值 空间计量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 可持续发展 使用权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模式 被引量:5
14
作者 柳昆 彭芳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分类及其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地下道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和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更...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分类及其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地下道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和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而以改善核心区到发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网络适用于规划建设中的城市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地下空间 地下道路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站前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15
作者 王璇 侯学渊 陈立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8-38,共1页
在近代100多年的城市化历史进程中,人类像索取自然资源一样索取城市空间,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枯竭的趋势。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站前广场的地下空间更是一个城市开发利用的重点,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否每一个城市都... 在近代100多年的城市化历史进程中,人类像索取自然资源一样索取城市空间,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枯竭的趋势。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站前广场的地下空间更是一个城市开发利用的重点,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否每一个城市都需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站前广场 城市空间 开发利用 城市发展 历史进程 大城市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潜力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蕴豪 黄建明 +1 位作者 彭芳乐 栾勇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12-320,共9页
立足于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面临着新的机遇,现阶段的“平战结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面向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建设,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其演进历程与逻... 立足于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面临着新的机遇,现阶段的“平战结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面向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建设,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其演进历程与逻辑内涵,并构建涵盖政治经济条件、军事国防资源、地下轨道交通、地下人防工程利用等要素的融合发展潜力量化评估模型。根据公开获取的有关数据,对中国12座典型城市进行融合发展潜力评估与分类。该研究旨在推进新时代下融合发展型的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建设,文中构建的评估模型可有效辅助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决策,同时亦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融合发展 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晓玮 王太亮 +2 位作者 赵景伟 王洋 彭芳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共5页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中间站厅、垂直交通、站台空间都应成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点,并通过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色彩、照明、雕塑、绘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技术,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以及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新城市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公共空间 设计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模式规划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勇鹏 陆春方 +1 位作者 乔永康 彭芳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3-1484,共12页
为更加合理高效地挖潜存量地下空间资源、助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出基于决策树的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模式的规划评价方法。基于国内外代表性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和相关地下工程开发利用案例分析,将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 为更加合理高效地挖潜存量地下空间资源、助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出基于决策树的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模式的规划评价方法。基于国内外代表性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和相关地下工程开发利用案例分析,将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模式分为地下动态交通、地下市政公用、地下仓储物流、地下商业、地下文娱、地下社区服务、地下静态交通7个大类和21个小类;建立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模式的影响因素特征指标体系,包括用地类型、结构形态、面积、埋深和周边区位条件;构建决策树样本集,包括24个基本样本和1605个构造样本。针对城市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的特点,在决策树方法中提出“大类-小类”强对应原则,以及适用于早期地下工程更新改造决策树的可靠性评价和二次决策方法。模型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准确度足以保证后续决策的可靠性。青岛市中山路片区实例研究表明,该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早期地下工程 更新改造模式 决策树 规划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层级空间管控逻辑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威汐 曹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0,44,共7页
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已基本完成,并初步形成了以边界底线管控与分区功能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但由于目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研究大多缺少用分层级视角来考量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逻辑,所以本文在识别空间管控边界的内在关系的... 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已基本完成,并初步形成了以边界底线管控与分区功能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但由于目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研究大多缺少用分层级视角来考量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逻辑,所以本文在识别空间管控边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价值观选择与管控力度区分,思考不同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管控逻辑,以期为拟定更精准、能协调、可实施的分层级空间管控策略提供逻辑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分层级 空间管控边界 管控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剖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慎志 赫磊 束昱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
梳理分析了上海市应对的主要灾种,明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类型,剖析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供给与需求关系及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式。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供需矛盾 规划对策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