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管施工中顶力和平均摩阻力与顶程关系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向安田 朱合华 丁文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5-1009,共5页
顶力是顶管施工中必须确定的一个重要参数,平均摩阻力则是衡量顶进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研究二者与顶程的关系,通过现场实测某长距离大口径急曲线顶管两节管段顶进过程中的顶力以及由顶力计算的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情况,对顶力和平均摩... 顶力是顶管施工中必须确定的一个重要参数,平均摩阻力则是衡量顶进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研究二者与顶程的关系,通过现场实测某长距离大口径急曲线顶管两节管段顶进过程中的顶力以及由顶力计算的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情况,对顶力和平均摩阻力随顶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顶力全程呈较为剧烈震荡上升的趋势,平均摩阻力则在经过初期的高位震荡后,由于施工趋于稳定,如泥浆套已成型、轴线控制已相对稳定,以及顶程对影响因素的稀释作用,而迅速下降并变得比较平稳。只要施工控制措施得力,长距离大口径急曲线顶管的平均摩阻力完全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最后,本文就施工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力 平均摩阻力 顶程 影响因素 震荡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桩顶反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巢斯 赵锡宏 +4 位作者 张保良 姜文辉 孔娟 肖俊华 袁聚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8-1142,1148,共6页
根据上海高88层、筏板厚度为4 m的金茂大厦和高101层、筏板厚度为4.5 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的实测沉降资料,论证超高层建筑的桩筏基础为弹性体。对以上两幢超高层建筑和正在建造中的高121层、筏板厚度为6 m的上海中心大厦的桩筏... 根据上海高88层、筏板厚度为4 m的金茂大厦和高101层、筏板厚度为4.5 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的实测沉降资料,论证超高层建筑的桩筏基础为弹性体。对以上两幢超高层建筑和正在建造中的高121层、筏板厚度为6 m的上海中心大厦的桩筏基础,采用偏心受压公式和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方法(混合法)进行详细对比计算,论证按弹性体计算桩顶反力的合理性,阐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3.1.8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期望能够改变过去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桩顶反力的传统观念,提高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桩筏基础 桩顶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增量解析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院成 李明宇 张艳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3-258,266,共7页
以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为分析对象,假定潜在滑裂面为平面,并考虑土体分层开挖过程,将施加预应力作为一个施工工况,建立了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的增量解析方法。锚杆预应力和设置位置影响分析表明,随着锚... 以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为分析对象,假定潜在滑裂面为平面,并考虑土体分层开挖过程,将施加预应力作为一个施工工况,建立了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的增量解析方法。锚杆预应力和设置位置影响分析表明,随着锚杆预应力值的增加,潜在滑裂面的倾角逐渐减小,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贡献先增大后减小;锚杆设置越低,增加预应力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贡献越大。通过实际基坑支护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与施工过程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考虑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特点的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增量解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工程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 增量解析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超高层建筑补偿桩筏基础案例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汤永净 赵锡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53-3262,3269,共11页
坐落于上海的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三幢闻名世界的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均为补偿深埋桩筏基础。在补偿深埋桩筏基础设计中如何充分考虑补偿基础的优越性,如何考虑深埋基础的抗风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高层建筑与... 坐落于上海的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三幢闻名世界的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均为补偿深埋桩筏基础。在补偿深埋桩筏基础设计中如何充分考虑补偿基础的优越性,如何考虑深埋基础的抗风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结合统计-经验公式对该三幢大楼的桩筏深基础进行了再分析。通过再分析在节约相当数量的桩之后,其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仍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在再分析中进一步探讨优化设计的能力,论证地下连续墙可以分担相当数量的荷载。相关案例的再分析对进一步完善补偿深埋桩筏基础设计理论提出建议,可为国家节省大量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基础 桩筏基础 桩基变形 抗风计算方法 地下连续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洪锦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53-55,63,共4页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静力、抗震、耐火、施工、经济五大方面的性能,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要比相应的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承受外力之和大得多,提高程度一般约为27%,且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也优于钢柱。通过工程实例证明钢管混...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静力、抗震、耐火、施工、经济五大方面的性能,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要比相应的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承受外力之和大得多,提高程度一般约为27%,且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也优于钢柱。通过工程实例证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指出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高层建筑 钢柱 钢管混凝土构件 核心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 静力 高程 工程实例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和高铁共同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振动特性
6
作者 高广运 潘天舒 +1 位作者 耿建龙 陈少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为研究地震和高铁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振动特性,通过建立轨道-路堤-桩网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与实测数据和一维波动理论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不同荷载工况下地面位移和加速度时频振动曲线,分析地震和... 为研究地震和高铁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振动特性,通过建立轨道-路堤-桩网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与实测数据和一维波动理论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不同荷载工况下地面位移和加速度时频振动曲线,分析地震和高铁两动载共同作用时不同车速下桩网复合地基时频振动特性,研究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Hollister地震荷载和高铁荷载共同作用下,距轨道中心1 m处地面振动位移由地震荷载主导,地面振动加速度由列车荷载主导;20 Hz以下地面低频振动由高铁和地震荷载共同控制,地面高频振动主要由列车荷载控制。Lytle Creek地震荷载和高铁荷载共同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地面振动位移和加速度峰值均大于高铁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值;增加桩体模量对高铁荷载单独作用和两动载共同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地面振动均有减振效果,但两动载共同作用下增加桩体模量对地面减振效果比高铁荷载单独作用下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震荷载 高铁荷载 桩网复合地基 桩体模量 地面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荷载下桩承式路堤的承载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朝阳 周锋 +3 位作者 吕惠 马耀仁 孟涛 完绍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31-3239,共9页
对于桩承式路堤作用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对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和土拱效应等,较少考虑动荷载的影响,而车辆运行产生的动应力会对路堤中的土拱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桩承式路堤的整体性能。为了分析静、动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 对于桩承式路堤作用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对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和土拱效应等,较少考虑动荷载的影响,而车辆运行产生的动应力会对路堤中的土拱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桩承式路堤的整体性能。为了分析静、动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性能变化,采用可视化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桩承式路堤在静载和动载下的应力传递和变形性状进行研究,分析动载作用下填土高度、桩帽、桩距、加筋形式、荷载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动载下无筋路堤的桩顶的应力减小,而桩间的应力和位移增大,并且变化的幅度均比加筋路堤大,加筋材料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动载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加筋形式下桩承式路堤的工作性状有所不同,受动载影响程度的大小主要与土拱效应的强弱有关。设置双层加筋时,因加筋材料与周围砂土形成半刚性平台,土拱效应减弱,故受动载影响的程度最小,单层加筋时,格栅设于桩顶上方10 cm比格栅置于桩顶受动载影响的程度明显减小,颗粒流的模拟结果验证了以上结果,并且进一步得出随荷载频率的增加、填土高度与桩净距的减小,动载的影响效应增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动荷载 二维颗粒流分析 桩帽大小 加筋形式 荷载频率 填土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刚性挡墙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彭述权 周健 +1 位作者 樊玲 刘爱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01-2707,共7页
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刚性挡墙后主应力拱迹线为抛物线,推导了主、被侧土压力系数和水平微分单元间摩擦系数的理论公式,得到改进的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考虑土拱效应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比较好。主动极限状态下... 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刚性挡墙后主应力拱迹线为抛物线,推导了主、被侧土压力系数和水平微分单元间摩擦系数的理论公式,得到改进的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考虑土拱效应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比较好。主动极限状态下,土体内摩擦角越小,墙土接触面上外摩擦角越大,土拱效应越明显,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越上移;被动极限状态下,土体内摩擦角和墙土接触面上外摩擦角越大,土拱效应越明显,被动土压力合力点越往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刚性挡墙 土压力 主应力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循环动应力应变特性的弹塑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徐干成 谢定义 郑颖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以各向异性运动硬化模量场理论为基础,针对饱和砂土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主要特性,探讨了描述这些特性的本构模型;用福建砂的振动扭剪试验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就基岩在地震作用下实际水平自由场地的动力稳... 本文以各向异性运动硬化模量场理论为基础,针对饱和砂土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主要特性,探讨了描述这些特性的本构模型;用福建砂的振动扭剪试验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就基岩在地震作用下实际水平自由场地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弹塑性 应力 应变 本构关系 振动扭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钧 赵其华 熊孝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7,共4页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其环境维护。进而,与常规采用的传统方法相比,论述了本项研究的创意性。本文采用工程实录方式作了扼要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扬大桥 智能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锚碇基础 基坑工程 施工变形 预测与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电力隧道变形的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谢雄耀 郁宏杰 +1 位作者 王庆国 王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坑工程对周围管线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环境土工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杨高中路站新建出入口上跨于Φ3000 mm的电力隧道正上方,为了预防基坑开挖对下方电力隧道可能带来的过大变形,采用了MJS工法进行坑内外土体加固... 基坑工程对周围管线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环境土工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杨高中路站新建出入口上跨于Φ3000 mm的电力隧道正上方,为了预防基坑开挖对下方电力隧道可能带来的过大变形,采用了MJS工法进行坑内外土体加固,分区分块开挖,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对基坑开挖造成的隧道变形进行了预测,同时在隧道内安装静力水准仪、表面式测缝计和远程通讯设备开展结构变形实时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实现反馈施工,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实现了对电力隧道结构在上方基坑开挖情况下的变形控制,确保了电力隧道结构的安全。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利用MJS工法进行土体加固变形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隧道结构变形实时监测系统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隧道结构状态,为反馈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隧道 自动监测 全方位高压喷射(MJS) 反馈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龚剑 王旭军 赵锡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以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施工基坑的首层土方开挖为背景,针对盆式开挖盆边预留土堤大小对基坑变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逆作法深大基坑中,围护墙厚度在0.8~1.6 m之间变化及是否考虑地墙落... 以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施工基坑的首层土方开挖为背景,针对盆式开挖盆边预留土堤大小对基坑变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逆作法深大基坑中,围护墙厚度在0.8~1.6 m之间变化及是否考虑地墙落低作用对首层开挖的基坑变形影响不明显;采用梁单元模拟围护墙比采用实体单元的围护墙变形计算值要大10%~21%左右,原因是采用后者能考虑土体与墙之间摩擦力所产生的抵抗弯矩作用。预留土堤所承受的水平抗侧压力F随土堤宽度b的减小,先缓慢减小,当b达到为20 m左右时,F值达到最小值,接着随b的减小F值逐渐增加;对特定的盆边开挖深度h1,b值存在一临界值bc r,当b减小到bc r时,F达到峰值,此时如再减小b值,墙体位移将迅速增加;且bc r值随h1值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分析,给出了盆式开挖预留土堤尺寸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土堤 深大基坑 盆式开挖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码头桩基负摩擦力现场试验研究--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俊华 周国然 +1 位作者 袁聚云 赵锡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7-1102,共6页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中的桩基础,在抛石的作用下将产生负摩擦力。通过支撑桩及自由桩上负摩擦力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抛石过程中基桩内力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抛石过程中基桩上的负摩擦力主要产生在抛石段。同时,抛石作为附加荷载,将引起...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中的桩基础,在抛石的作用下将产生负摩擦力。通过支撑桩及自由桩上负摩擦力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抛石过程中基桩内力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抛石过程中基桩上的负摩擦力主要产生在抛石段。同时,抛石作为附加荷载,将引起下方软弱土层的固结沉降,桩土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抛石段下方一定范围内也产生负摩擦力作用。承台荷载对负摩擦力的大小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的负摩擦力分布规律和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层状土负摩擦力的公式,可为桩基础的设计,尤其对水下单面抛石施工的设计及采取消减负摩擦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负摩擦力 现场试验 支撑桩 自由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01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性状的预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龚剑 赵锡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95-1699,1728,共6页
根据上海金茂大厦88层的成功建筑经验,试图预测101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性状,例如桩的承载力和及其随时间的增加、桩筏的荷载分担、筏厚、沉降和桩筏基础的设计理论等。最后,对两幢大楼桩筏基础性状加以评论,可供研究上海超高层... 根据上海金茂大厦88层的成功建筑经验,试图预测101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性状,例如桩的承载力和及其随时间的增加、桩筏的荷载分担、筏厚、沉降和桩筏基础的设计理论等。最后,对两幢大楼桩筏基础性状加以评论,可供研究上海超高层建筑的超长桩基的设计理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超长桩 桩筏 预测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超深基坑失稳破坏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虎 高丹盈 +1 位作者 刘国彬 马险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土工离心机对三组挖深24 m软土超深基坑的开挖施工过程及失稳破坏进行模拟,研究了软土超深基坑稳定影响因素、破坏特征与征兆等.结果显示,墙趾进入硬土层后的嵌固作用对"踢脚"变形控制非常有利,也显著提高了基坑稳定性.... 通过土工离心机对三组挖深24 m软土超深基坑的开挖施工过程及失稳破坏进行模拟,研究了软土超深基坑稳定影响因素、破坏特征与征兆等.结果显示,墙趾进入硬土层后的嵌固作用对"踢脚"变形控制非常有利,也显著提高了基坑稳定性.嵌固作用在墙趾插入到硬土层中一定深度以后不再随插入深度增加而增强.挡墙位于上海典型软黏土中且不进入硬土层时,其临界插入深度比为0.78.软土深基坑失稳破坏征兆:(1)挡墙"踢脚"明显,量值约为墙体最大水平位移1/3;(2)坑外地表沉降达到1.38%H(开挖深度),地面出现大量横裂缝;(3)坑底靠近挡墙的土体隆起大于基坑中部,最大量值达到3.1%~3.8%H;(4)坑内土体处于被动土压力极限状态.可用于综合评判基坑的稳定性,指导类似超深基坑的设计、施工和安全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离心机 失稳 插入深度比 滑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箱)基础的荷载分担实测、计算值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锡宏 龚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1,共5页
根据国内外 17 幢建筑物的桩筏(箱)荷载分担的大量现场实测资料,以及实用简易计算公式、半理论-半经验反算公式、有限元结合统计的实用计算公式和桩筏(箱)荷载分担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 20d×20d 的桩筏基础进行共同作用的定性机... 根据国内外 17 幢建筑物的桩筏(箱)荷载分担的大量现场实测资料,以及实用简易计算公式、半理论-半经验反算公式、有限元结合统计的实用计算公式和桩筏(箱)荷载分担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 20d×20d 的桩筏基础进行共同作用的定性机理分析,并加以综合,论证荷载分担的合理性,特别是计算结果和 8 幢现场实测资料进行比较的结果相当吻合。最后,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建议:对于武汉和上海的两种不同地基,筏箱底板分别可承担 15 %~20 %和 5 %~10 %建筑物的荷载,并经公式计算,由工程师结合当地经验和自己的创造性确定,以期能早日列入规范,节省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测试 桩筏荷载分担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位移传递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67
17
作者 李志高 曾远 刘国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04-3108,共5页
上海地铁8号线人民广场站是个平行换乘车站,车站基坑紧邻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开挖。监测数据说明,随着基坑开挖,地铁车站背向基坑倾斜。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得到了邻近大刚度地铁车站的基坑开挖位移场的位移传递规律,并对其规律进... 上海地铁8号线人民广场站是个平行换乘车站,车站基坑紧邻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开挖。监测数据说明,随着基坑开挖,地铁车站背向基坑倾斜。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得到了邻近大刚度地铁车站的基坑开挖位移场的位移传递规律,并对其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刚度地铁车站的存在对基坑开挖的位移场具有很大的影响:(1)对基坑变形的遮拦作用,从而减小了支护结构的变形;(2)隔断了坑周土层的位移传递路径,使得土体位移场发生变化,促使地下建筑物背向基坑方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背向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健 彭述权 樊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9-632,638,共5页
将土体离散为具有滑动连接模型的刚性条块,用颗粒流PFC2D程序数值从细观力学角度模拟了墙体平移(T)、绕墙底转动(RB)和绕墙顶转动(RT)位移模式下不同位移大小时刚性挡土主动土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墙... 将土体离散为具有滑动连接模型的刚性条块,用颗粒流PFC2D程序数值从细观力学角度模拟了墙体平移(T)、绕墙底转动(RB)和绕墙顶转动(RT)位移模式下不同位移大小时刚性挡土主动土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墙土间外摩擦角和土体剪切角或内摩擦角对土压力有很大影响;墙体绕顶部转动时,大约0.3倍墙高以上的主动土压力大于静止土压力产生土拱效应;模拟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数据吻合比较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刚性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位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支护煤巷稳定性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池永 周健 康景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通过相似模拟试验、位移反分析与边界数值计算 ,对锚杆支护全煤巷道进行稳定性分析。首先模拟了巷道开挖以后围岩变形 ,利用位移反分析法确定初始应力与围岩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等参数 ,根据边界单元法数值分析结果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 。
关键词 锚杆支护 煤巷 位移反分析 相似模拟 边界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何军 赵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根据从国内收集的31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数据,利用试计比归一化的方法简化处理随机参数影响,分析试计比的统计特性参数,采用JC法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给出各工况下的可靠指标。
关键词 可靠性 复合地基 深层搅拌桩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