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0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黏性土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的反演取值及工程验证
1
作者 顾晓强 周赫宸 +3 位作者 何平 张中杰 徐中华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9,共11页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算参数。对于基坑工程,m应当与土性参数、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等相关。基于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及合理的参数取值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获取了大量基坑算例的变形数据,再通过反分析建立了一套考虑土体参数(初始孔隙比)、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的上海黏性土m值的实用取值方法。基于该取值方法,采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了上海地区25个实际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变形。结果表明,基坑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平均误差为2.6%。该方法解决了上海地区实际基坑工程中黏性土m值如何准确且快速取值的难题,也为其他地区建立类似取值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 弹性地基梁法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 取值方法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调优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宏伟 刘德军 +2 位作者 王飞 赵程 沈佳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借鉴欧盟在调优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综合考虑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及地域分布,开展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调优研究。从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对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5所传统土... 借鉴欧盟在调优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综合考虑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及地域分布,开展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调优研究。从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对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5所传统土木工程优势学科高校的教授、雇主、学生和毕业生展开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数据,获得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评价,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调优 模拟综合评判 专业能力 通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敏 肖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46-1351,共6页
回顾了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发展历程 ,并对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软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从而改变土木工程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
关键词 土木工程 信息技术 软件 嵌入式系统 网络 发展趋势 信息处理 工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敏 任红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土木工程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土木工程的发展战略之一 ,对其内涵、特点、战略目标、实施框架、实施对策、示范工程建设、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试图勾勒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总体战略构架 ,认为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施必将整体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科... 土木工程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土木工程的发展战略之一 ,对其内涵、特点、战略目标、实施框架、实施对策、示范工程建设、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试图勾勒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总体战略构架 ,认为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施必将整体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与管理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信息化 土木信息技术 土木信息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风险可视化的监测预警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明卓 黄宏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2-616,共5页
土木工程在施工和运营中时常发生事故。传统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反馈不及时不直接,往往错失事故防范的最佳时期。针对传统监测和预警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风险可视化的监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量测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对量测信息... 土木工程在施工和运营中时常发生事故。传统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反馈不及时不直接,往往错失事故防范的最佳时期。针对传统监测和预警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风险可视化的监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量测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对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评判工程的风险等级,控制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不同颜色,实现及时预警以保证工程安全。介绍了土木工程风险可视化监测预警方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土木工程各领域内的应用,同时开发了风险可视化监测预警系统原型,并进行了室内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预警 防灾减灾 风险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改性钙基膨润土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信 牛松荧 +3 位作者 冯世进 薛钦培 李正霏 石福江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0-868,共9页
中国钙基膨润土(CaB)资源丰富,近年来作为竖向隔离墙膨润土泥浆的替代材料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天然钙基膨润土膨胀能力与化学相容性较差,对其工程特性的改进成为关键问题。为此,研究以聚丙烯酸钠(PAAS)为改性剂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改良,确... 中国钙基膨润土(CaB)资源丰富,近年来作为竖向隔离墙膨润土泥浆的替代材料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天然钙基膨润土膨胀能力与化学相容性较差,对其工程特性的改进成为关键问题。为此,研究以聚丙烯酸钠(PAAS)为改性剂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改良,确定了制浆—干燥—研磨法制备聚丙烯酸钠改性钙基膨润土(PAAS―CaB)的最佳制备条件。系统测试了改性膨润土的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改性剂掺量为8%时,PAAS―CaB膨胀指数可达34.0 mL/(2g),聚丙烯酸钠改性显著提高了钙基膨润土的吸水膨胀性能及化学相容性,为降低了膨润土泥饼的渗透系数。随PAAS掺量的增加,泥浆马氏黏度增大,滤失量和pH值减小,泥浆密度则主要由膨润土掺量控制。与未改性的CaB相比,PAAS―CaB在微观上表现出整体性更好的片层结构、更小的蒙脱石晶层间距。聚丙烯酸钠主要通过桥联包覆作用与接枝共聚合作用改善钙基膨润土性能。研究为优化PAAS―CaB制备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为CaB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钙基膨润土 聚丙烯酸钠 工程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工程应用及承载能力优化研究
7
作者 校建东 林毅峰 +3 位作者 程海锋 王舒扬 齐欣 张浦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13,共10页
利用物理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针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单柱复合筒型基础顶承式承载模式,并基于其承载特点提出在浅覆盖岩层提升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施工效应的影响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逐... 利用物理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针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单柱复合筒型基础顶承式承载模式,并基于其承载特点提出在浅覆盖岩层提升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施工效应的影响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逐渐减弱;单柱复合筒型基础为顶承式承载模式,采用等效重力模型对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模拟可较好地反映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承载特性,且可通过等效重力模型手段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进行简化计算;压载能够有效提升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浅覆盖岩层地质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承载特性 压载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 施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工程特性及冻融循环耐久性研究
8
作者 刘文林 鄂天龙 +4 位作者 冯杨州 牛松荧 张子堂 孙熠 陈宏信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9-2048,2134,共11页
纳米材料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腐蚀环境下的强度耐久性,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耐久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a,简称NS)以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 纳米材料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腐蚀环境下的强度耐久性,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耐久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a,简称NS)以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两种纳米材料对粉煤灰基地聚合物进行改性,系统测试了材料的坍落度、水化热、渗透系数以及抗压强度,分析了纳米材料种类及掺量对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耐久性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以及压汞试验,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改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掺入会使渗透系数相比未改性前增大,随着NS掺量的提高,纳米颗粒填充材料孔隙使渗透系数降低,而GO掺量的增加会加速地聚合反应从而降低材料渗透系数。NS通过微集料效应细化孔隙结构以及纳米核效应诱导二次水化产物填充裂缝,减缓冻融循环对材料的破坏速度,提升了材料的冻融循环抗渗耐久性。GO的加入导致冻融循环过程中GO纳米片以及与其桥联的地聚合凝胶同时发生剥落,形成区域性破坏,对材料结构影响显著,降低了冻融循环抗渗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地聚合物 纳米材料 渗透系数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合华 王长虹 +2 位作者 李晓军 胡金虎 俞明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8-1102,共5页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和运营管理等内容。着重讨论了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了数据库模型的应用。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对三维空间查询、工程施工模拟、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和数据挖掘等工作提供支持;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数据分类 数据编码 数据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施工模型数字与数值一体化自动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合华 董文澎 +1 位作者 李晓军 赵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2,共7页
借助数字模型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实际物体,考虑地下工程施工过程的特点,将地质模型与构筑物模型和数值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地下工程施工过程有限元建模方法——CDIM模型转化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三维数字模型经过特定方式转化为符合有... 借助数字模型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实际物体,考虑地下工程施工过程的特点,将地质模型与构筑物模型和数值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地下工程施工过程有限元建模方法——CDIM模型转化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三维数字模型经过特定方式转化为符合有限元网格要求的数值计算模型。具体转化过程:①根据计算范围对数字模型进行区域切割;②从切割模型提取控制数据完成包括带有多岛、多连通域模型的面网格加密;③利用剖分好的面网格按模型属性自动剖分有限元体网格;④将体网格数据导入数值分析系统完成数值建模。通过编程实现与实例验证,这种方法能准确生成复杂模型网格,整体建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并可为不同的数值分析系统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前处理工作的效率,为模拟地下工程施工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数值模拟 建模方法 三维地质模型 三维构筑物模型 前处理 CDIM模型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储油库库址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琦 卢耀如 张凤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将石油储存于地下水封洞库是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为满足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文章考虑了建设地下水封油库... 将石油储存于地下水封洞库是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为满足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文章考虑了建设地下水封油库的原则和外部依托条件,特别针对库址选择时应注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储油库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高层建筑群的工程环境效应引起地面沉降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益群 崔振东 +1 位作者 王兴汉 卢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地面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环境效应诱发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上海地面沉降的新趋势。本文对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叠加效应及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开初步研究,为控制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 地面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环境效应诱发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上海地面沉降的新趋势。本文对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叠加效应及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开初步研究,为控制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群 工程环境效应 地面沉降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锚固界面力学模型及其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伍国军 褚以惇 +1 位作者 陈卫忠 王永刚 《岩土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7-243,共7页
地下工程锚固体接触界面的流变力学特性是锚固体产生时效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地下工程长期稳定性分析中常采用的锚固界面法向硬接触和切向黏结滑移突变常导致计算不收敛的困惑,建立了锚固界面法向刚度服从指数分布的软接触型式,并提出剪... 地下工程锚固体接触界面的流变力学特性是锚固体产生时效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地下工程长期稳定性分析中常采用的锚固界面法向硬接触和切向黏结滑移突变常导致计算不收敛的困惑,建立了锚固界面法向刚度服从指数分布的软接触型式,并提出剪切面的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解决了计算难以收敛的问题。该模型考虑了法向应力对剪切流变的影响,可以更真实地反映锚固界面流变的力学过程。将建立的锚固界面力学模型植入ABAQUS软件,并应用于地下工程的锚固时效性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地下工程锚固界面产生的剪切流变导致锚杆应力增大,并使得预应力锚杆峰值的位置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且有向锚根转移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地下工程锚固的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 界面力学 本构模型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初探 被引量:71
14
作者 李元海 朱合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GeoMIS)主要以隧道、基坑和边坡工程施工监测为应用对象,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全新思想,将数据库管理、分析预测与测点图形功能三者无缝集成,实现了以测点地图为中心的查询和数据输入输出的...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GeoMIS)主要以隧道、基坑和边坡工程施工监测为应用对象,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全新思想,将数据库管理、分析预测与测点图形功能三者无缝集成,实现了以测点地图为中心的查询和数据输入输出的双向可视化,并提供监测概预算和图形报表等完整的实用工具。系统功能齐全,交互灵活,无需其它应用软件系统支撑,对工程施工设计与科学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施工监测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基坑工程测斜监测曲线的地下连续墙弯矩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吴小将 刘国彬 卢礼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了保护基坑的安全,需对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力发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但就目前的工程现状来看,直接得到地下连续墙的真实弯矩很困难。为此本文作者根据深基坑工程中常规监测得到的地下连续墙的测斜曲线,建立了一种在... 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了保护基坑的安全,需对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力发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但就目前的工程现状来看,直接得到地下连续墙的真实弯矩很困难。为此本文作者根据深基坑工程中常规监测得到的地下连续墙的测斜曲线,建立了一种在不需要知道钢筋应力情况下就能估算地墙弯矩的简便方法,能够直接为广大工程人员掌握。这种估算方法的应用,可以节约深基坑工程中的监测费用,让工程师们及时了解地下连续墙承载力发挥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地下连续墙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工程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弯矩 测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位移反分析在水电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晨明 朱合华 赵海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49-153,共5页
反分析是确定计算模型参数的有效方法。通常多采用量测所得全量位移进行反演计算。但地下工程中许多量测数据为增量位移,且实际施工过程可以通过建立分步开挖的有限元模型来模拟。据此,结合某水电站地下洞室工程中地下厂房的开挖,建立... 反分析是确定计算模型参数的有效方法。通常多采用量测所得全量位移进行反演计算。但地下工程中许多量测数据为增量位移,且实际施工过程可以通过建立分步开挖的有限元模型来模拟。据此,结合某水电站地下洞室工程中地下厂房的开挖,建立了模拟动态施工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某一开挖步施工前后量测值之差,采用增量位移优化反分析方法对洞室附近初始地应力场及围岩弹性模量进行了反演。计算所得增量位移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位移反分析 地应力 弹性模量 有限元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体系演变问题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冯紫良 朱志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6-369,共4页
作者简介冯紫良,男,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从事地下工程设计与计算机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引言岩土工程既有岩土开挖过程又有人工构筑物的建筑过程(如支护、回填、筑坝),因而其计算域的范围... 作者简介冯紫良,男,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从事地下工程设计与计算机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引言岩土工程既有岩土开挖过程又有人工构筑物的建筑过程(如支护、回填、筑坝),因而其计算域的范围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施工 岩土结构体系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健 胡晓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2-497,共6页
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基础上,对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进行抗震稳定分析,主要对隧道位于粘性土层和破性土层两种工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计算中分别用唐山、苏南核电站、日本宫城冲和台湾Lotung等几种不同的地震波分别50m和280m的... 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基础上,对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进行抗震稳定分析,主要对隧道位于粘性土层和破性土层两种工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计算中分别用唐山、苏南核电站、日本宫城冲和台湾Lotung等几种不同的地震波分别50m和280m的2种不同深度输入,研究上海地层在7度地震作用下,隧道、注浆材料以及隧道附近土层的反应加速度、孔隙水压力及其比值、动剪应力及其比值、最终沉降等,并对上述工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隧道 地震 动力反应分析 地下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施工期结构性能的现场试验研究:结合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霄 官林星 +2 位作者 温竹茵 孙巍 柳献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6-1464,共9页
本文以国内首条矩形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衬砌结构在整个施工期的荷载及结构响应进行现场追踪测试,探索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主要受力阶段、结构外荷载及其响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全面掌握矩形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 本文以国内首条矩形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衬砌结构在整个施工期的荷载及结构响应进行现场追踪测试,探索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主要受力阶段、结构外荷载及其响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全面掌握矩形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可划分为自重阶段、脱出盾尾阶段、同步注浆阶段和稳定荷载阶段;2)脱出盾尾阶段和同步注浆阶段的结构外荷载分别为稳定荷载阶段的1.5-3.0倍和1.5-2.5倍,为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2个不利受力阶段;3)稳定荷载阶段的结构外荷载及其分布与理论计算较为吻合;4)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内力基本满足左右对称,内力分布特征与运营阶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盾构隧道 衬砌结构 受力阶段 现场试验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引起的不均衡地表沉陷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蒋建平 高广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地下工程中的开采有时会导致不均衡岩层移动,其延伸到地表则会产生不均衡地表沉陷.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断层可能导致的不均衡地表沉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不均衡地表沉陷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确定某一条断层对不均衡地表沉陷可能产生的影... 地下工程中的开采有时会导致不均衡岩层移动,其延伸到地表则会产生不均衡地表沉陷.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断层可能导致的不均衡地表沉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不均衡地表沉陷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确定某一条断层对不均衡地表沉陷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时,要全面考虑时间、断层规模、断层面状态、断层的倾角、开挖处与断层的距离、开挖方向与断层走向的关系、覆盖层厚度7个因素,并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而确定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后,修正了不均衡沉陷台阶量值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不均衡地表沉陷 影响因素 断层规模 断层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