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河流的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淑英 李继香 徐亚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78,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污染物质排入河流而使之受到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河道综合整治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河流的污染现状以及河流污染源控制技术,综述了近年来河道治理常用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生态方法,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污染物质排入河流而使之受到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河道综合整治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河流的污染现状以及河流污染源控制技术,综述了近年来河道治理常用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生态方法,重点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最后评述了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河流 治理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A_mO_n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长青 张峰 +1 位作者 张亚雷 赵建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3,80,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工艺运行参数对一体化AmOn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AmOn工艺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5h,这使得工艺整体的处理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当水温在20℃以上时,AmOn工艺适宜的污泥龄为10d;好氧区DO浓度处于2.5~4.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工艺运行参数对一体化AmOn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AmOn工艺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5h,这使得工艺整体的处理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当水温在20℃以上时,AmOn工艺适宜的污泥龄为10d;好氧区DO浓度处于2.5~4.5mg/L之间时,AmOn工艺的整体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AmOn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 HRT 泥龄 D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废水水解酸化+SBR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淑英 李继香 +2 位作者 徐亚同 胡宗泰 王英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介绍了水解酸化+SBR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特点,为揭示生物处理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从水解酸化池中不同深度与SBR池运行不同时期提取活性污泥样品,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DGGE联用技术初步分析了各反应池中的细菌种群... 介绍了水解酸化+SBR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特点,为揭示生物处理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从水解酸化池中不同深度与SBR池运行不同时期提取活性污泥样品,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DGGE联用技术初步分析了各反应池中的细菌种群多样性。优势条带割胶纯化后,进行16SrDNA序列测定,并通过与NCBI基因库比对,结果显示,多数细菌种类具有污染物降解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水解酸化 SBR 微生物多样性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分级叶绿素a对富营养水体生物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冬燕 赵建夫 +2 位作者 马利民 杨永川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77-2483,共7页
通过对富营养小水体叶绿素 a分粒级分析 ,探讨了生态修复对水体粒径分级叶绿素 a的影响以及各粒级叶绿素 a对修复的响应 ,Nano-粒级叶绿素 a为本水体的第 1贡献者 ,Net-粒级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处于第 2位 ,Pico-粒级所占份额最小 ;环境... 通过对富营养小水体叶绿素 a分粒级分析 ,探讨了生态修复对水体粒径分级叶绿素 a的影响以及各粒级叶绿素 a对修复的响应 ,Nano-粒级叶绿素 a为本水体的第 1贡献者 ,Net-粒级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处于第 2位 ,Pico-粒级所占份额最小 ;环境因子 BOD5和 TN/TP与 Net- Chla%和 Nano- Chla%分别呈非常显著负和正相关 ;生物修复实施前后 Net- chla%和 Nano- chla%均有非常显著变化 ,生态修复工程后网采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明显增多 ,微型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显著减少 ,而微微型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仅有小幅度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叶绿素A 粒径 富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法测定污泥活性在工程上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继香 乔亮 +3 位作者 赵继红 何淑英 胡宗泰 张书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2-65,共4页
在有机负荷(COD)相同条件下,加石灰(Ca(OH)2)将同种污泥的4种不同污泥浓度(MLVSS)调节到初始pH值9左右,曝气测定4种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40min内pH值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强弱,换算为单位微生物单位时间内呼出CO2的量(Δ[CO2... 在有机负荷(COD)相同条件下,加石灰(Ca(OH)2)将同种污泥的4种不同污泥浓度(MLVSS)调节到初始pH值9左右,曝气测定4种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40min内pH值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强弱,换算为单位微生物单位时间内呼出CO2的量(Δ[CO2]),用以表征污泥的活性。由于短时间内污泥中微生物总量是基本不变的,它们在这段时间内呼出的CO2的量与污泥量成正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污泥浓度的Δ[CO2]基本一致。用该方法测定了城市污水厂、造纸厂、乳酸厂、啤酒厂和富含硫酸还原菌的驯化污泥的活性污泥的Δ[CO2]。富含硫酸还原菌的驯化污泥的Δ[CO2]高达0.050μmol/g干污泥·min,造纸厂的Δ[CO2]仅0.021μmol/g干污泥.min。与脱氢酶活性法及f(MLVSS/MLSS)值法测定结果对照,pH值法和脱氢酶活性法的结论完全一致。pH值法通过监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检测污泥活性,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结论可靠,且方便快捷,为现场工程中测定污泥活性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活性 PH值 脱氢酶活性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废水处理系统高效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分析
6
作者 赵继红 何淑英 +1 位作者 刘永德 李继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5,共4页
从啤酒废水处理系统SBR池中取得的水样,分离纯化得到菌株35株,分别以进站原水和水解酸化池出水作为污水培养基,进行COD降解试验,复筛后分别得到3株COD降解率高且降解效果稳定的细菌12#,15#,23#与15#,25#,31#。将高效菌株与SBR池的活性... 从啤酒废水处理系统SBR池中取得的水样,分离纯化得到菌株35株,分别以进站原水和水解酸化池出水作为污水培养基,进行COD降解试验,复筛后分别得到3株COD降解率高且降解效果稳定的细菌12#,15#,23#与15#,25#,31#。将高效菌株与SBR池的活性污泥混合,考察其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3#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时在原水污水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6h COD降解率达到75.13%;25#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处理水解酸化池出水120h时降解率达到82.40%。对4株高效菌株15#,23#,25#,31#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相近细菌种群的DNA序列对比,得到高度同源性的细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SBR 生物处理 菌种筛选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