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医院儿科护理队伍稳定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钟静霞 方蕾 姜保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稳定儿科护理队伍,减少护士流失的管理方法。方法改革奖金分配方案;运用输液新技术;充分使用医疗仪器;弹性排班,错时上下班,自选工作岗位;人文关怀,创造科室良好的氛围;注重年轻护士的早期培养;正确对待想"跳槽"的护... 目的探讨稳定儿科护理队伍,减少护士流失的管理方法。方法改革奖金分配方案;运用输液新技术;充分使用医疗仪器;弹性排班,错时上下班,自选工作岗位;人文关怀,创造科室良好的氛围;注重年轻护士的早期培养;正确对待想"跳槽"的护士。结果护士的离职率降低,连续2个年度被评为院"温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结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利于留住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 护理队伍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解读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0,共3页
血常规是目前儿科临床最为常用和方便快捷的化验项目之一,能够为常见疾病的及时诊断、严重程度与疗效判断等提供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虽然,以往血常规的英文缩写为CBC(complete blood count),即全血细胞计数,但事实上目... 血常规是目前儿科临床最为常用和方便快捷的化验项目之一,能够为常见疾病的及时诊断、严重程度与疗效判断等提供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虽然,以往血常规的英文缩写为CBC(complete blood count),即全血细胞计数,但事实上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类检测仪器所能显示的化验结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查 儿科临床 解读 全血细胞计数 化验项目 常见疾病 数据信息 参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儿及其家长心理特点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孟馥 傅晓燕 +3 位作者 李春波 梁爱斌 谢晓恬 梅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5-297,共3页
为了解血液肿瘤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 ,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 ) (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CBCL)对57例年龄6岁~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 ,采用90项症状... 为了解血液肿瘤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 ,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 ) (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CBCL)对57例年龄6岁~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57例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血液肿瘤患儿E质个性低于对照组 (P<0.05)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1.1 % ,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 ,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会退缩 ;血液肿瘤组患儿家长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01) ;患儿的行为问题与家长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认为血液肿瘤患儿的个性、行为问题以及家长心理状况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适当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儿童 家长 心理卫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时药物血浓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蓉 谢晓恬 +4 位作者 蒋莎义 石苇 张虹 周晓迅 卢双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42-744,74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阿糖胞苷(Ara—C)代谢关键酶-脱氧胞苷激酶(DCK)、胞苷脱氨酶(CDA)活性及静滴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后2h外周血中Ara—C、阿糖尿苷(Ara—U)的...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阿糖胞苷(Ara—C)代谢关键酶-脱氧胞苷激酶(DCK)、胞苷脱氨酶(CDA)活性及静滴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后2h外周血中Ara—C、阿糖尿苷(Ara—U)的浓度,分析DCK、CDA活性与外周血中Ara—C、Ara—U血浆峰浓度的关系。探索Ara—C的体内代谢特征,以及Ara—C代谢关键酶活性表达对儿童恶性血液肿瘤接受HD—AraC治疗时药物血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位素。H—Cytidine做为放射底物检测24例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DCK、CDA酶活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Ara—C、Ara—U标准品测定静滴HD—AraC2h后血浆Ara—C、Ara—U的峰浓度,统计分析DCK、CDA酶活性表达强弱与外周血Ara—C、Ara—U峰浓度的相关性。结果:CDA酶活性表达强弱明显影响Ara—C、Ara—U的血浆峰浓度(P〈0.05):CDA酶活性高的患儿,Ara—U血浆峰浓度高,Ara—C血浆峰浓度低;CDA酶活性低的患几,Ara—U血浆峰浓度低,Ara—C血浆峰浓度相对高。但是,DCK酶活性与Ara—C、Ara—U的血浆峰浓度未见显著性相关(P〉O.05)。结论:HD—AraC是治疗儿童难治型恶性血液肿瘤的有效疗法,但是CDA酶活性表达强弱将显影响患儿个体所能达到Ara—C、Ara—U的血浆峰浓度,进而对Ara—C疗效和骨髓抑制等治疗反应产生影响。因此,检测CDA酶活性表达,有可能为临床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开展个体化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脱氧胞苷激酶 胞苷脱氨酶 药物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吉吉 蒋莎义 +4 位作者 石苇 邵越霞 周晓迅 张毓文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679,共4页
目的分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从再障患儿及正常志愿者骨髓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34、CD45... 目的分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从再障患儿及正常志愿者骨髓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34、CD45、CD73和CD90。绘制生长曲线描述原代和传代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分离的贴壁细胞经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分别显示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阳性;CD73和CD90阳性。生长曲线显示,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再障患儿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中生长能力减低。结论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异常,可能在再障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生长曲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乔晓红 俞建 谢晓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即真性性早熟及单纯乳房早发育对女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真性性早熟女童4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46例及同龄正常女童50例进...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即真性性早熟及单纯乳房早发育对女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真性性早熟女童4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46例及同龄正常女童50例进行评定。结果:1.真性性早熟组、单纯早发育组、对照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45.7%、34.8%、16.0%,两组早发育女童均高于对照组(x^2=9.99、4.51,P分别为0.002和0.034),两组早发育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288)。2.两组发育提前的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平均秩次(91.2、82.3)显著高于对照组(43.4),抑郁、体诉、社交退缩等因子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如抑郁因子分89.2,79.1/48.2)。3.Tanner分期与抑郁、社交退缩、体诉、违纪、内向因子、外向因子方面呈正相关(r=0.37~0.47,P〈0.05)。4.家庭环境因素中矛盾性、娱乐性影响行为问题评分(β=0.3、0.4)。结论:1.两类发育提前女童行为问题均多于正常女童。2.单纯早发育女童与真性性早熟女童相比,行为问题仍较严重。3.乳房增大可能是引起发育提前女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儿童行为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 行为问题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钙、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国华 杨莉莉 +1 位作者 谢晓恬 王红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 关系探讨 新生儿HIE 分子生物学研究 血钙 新生儿脑损伤 凝血机制异常 factor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6
8
作者 邵越霞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总结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对2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于诱导治疗获完全缓解 (CR)... 总结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对2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于诱导治疗获完全缓解 (CR)后 ,使用以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 (每次HDAraC2.0g/m2) ,累计79例次进行巩固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化疗的综合防治处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AraC累积剂量≤24g/m2 的条件下 ,其神经毒性较轻而且可逆 ;骨髓抑制、呕吐、药物热及皮疹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在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后即获缓解。肝脏、肾脏、心脏等受损极少。提示在HD -AraC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力的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使患儿安全完成巩固诱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瘤 大剂量阿糖胞苷 不良反应 支持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质破坏为主的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梁爱斌 谢晓恬 +3 位作者 石苇 陈继莺 林洁靓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7,I001,共5页
为初步探讨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案选择、疗效和预后,对6例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儿童恶性淋巴瘤进行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病理分型及选择方案化疗和放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6例患儿CT和MRI检查均有不... 为初步探讨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案选择、疗效和预后,对6例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儿童恶性淋巴瘤进行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病理分型及选择方案化疗和放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6例患儿CT和MRI检查均有不同骨质破坏,免疫分型为B型;采用MCP方案化疗后1例死亡。5例长期无病生存。提示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报道,应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及早确诊,可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结合放疗治疗,预后与临床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破坏 影像学 恶性淋巴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OCH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治疗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晓红 谢晓恬 +3 位作者 蒋莎义 石苇 覃大卫 李福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OCH治疗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60只小鼠分为再障组、OCH组、ATG组及正常组,每组各15只。再障组、OCH组、ATG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OCH治疗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60只小鼠分为再障组、OCH组、ATG组及正常组,每组各15只。再障组、OCH组、ATG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再障组不给予任何治疗;OCH组自造模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OCH,100μg/kg,每周2次,连续2周;ATG组自造模后1 h内给药,尾静脉注射ATG60 mg/kg,单次。正常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自造模开始至60 d,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外周血常规恢复及骨髓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第35天,OCH组及ATG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造模后第49天OCH组及ATG组小鼠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造模后第60天OCH组及ATG组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三系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60天OCH组与ATG组小鼠骨髓病理显示造血组织较再障组明显恢复,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减少。结论 OCH同ATG一样,可以改善免疫诱导再障小鼠的骨髓衰竭,增加其存活率。[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64-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OCH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静霞 康凯 +2 位作者 舒晓亮 柳先丽 蔡东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ln组,每组24只,以束缚为应激条件,在对照组和Gln组大鼠建立应激模型。Gln组大鼠喂养肠内营养液加Gln,对照组喂养肠内营养液加等渗盐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ln组,每组24只,以束缚为应激条件,在对照组和Gln组大鼠建立应激模型。Gln组大鼠喂养肠内营养液加Gln,对照组喂养肠内营养液加等渗盐水,实验8 d。测定实验前、实验第3和第8天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Gln水平,同时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第3和第8天,大鼠血浆IFN-γ、D-LAC、DAO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血清Gln水平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血清IFN-γ、D-LAC、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0、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第3和第8天,对照组大鼠绒毛高度和绒毛表面积明显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绒毛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ln通过下调肠黏膜炎性因子,减轻应激性损伤,对肠黏膜可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细胞因子 肠黏膜屏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小儿暴发型心肌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敏 沈捷 +6 位作者 陈秀玉 陈树宝 黄美蓉 黄国英 洪建国 过仲珍 周晓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有效、安全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自1984年1月-2006年3月上海地区6所医院收治的5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经治疗痊愈36例,好转2例,死亡12例,死亡率24.0%。临床特点为:好发年龄以学...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有效、安全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自1984年1月-2006年3月上海地区6所医院收治的5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经治疗痊愈36例,好转2例,死亡12例,死亡率24.0%。临床特点为:好发年龄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均有前驱症状,以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多见,半数以上伴发热;起病急、进展快、起病初期以心外症状为主,表现为面色苍白、多汗、乏力、腹痛、抽搐等,起病24-48 h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改变最敏感且具有多样性;患儿自然病程约一个月。结论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是一类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疾病,以抗心律失常和保护心肌为主,并应用心脏临时起搏的综合疗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暴发型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儿个性、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傅晓燕 孟馥 +3 位作者 李春波 梁爱斌 谢晓恬 梅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5-626,共2页
为研究血液肿瘤患儿的行为、个性特点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 ,对57例病程1年~5年 ,年龄6岁~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 :血液肿瘤患儿E质个性低于对照组(... 为研究血液肿瘤患儿的行为、个性特点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 ,对57例病程1年~5年 ,年龄6岁~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 :血液肿瘤患儿E质个性低于对照组(P<0.05)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1.1 % ,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 ,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交退缩 ;患儿的个性与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血液肿瘤患儿表现为内向个性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研究 儿童 血液肿瘤 个性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及骨髓NKT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晓红 谢晓恬 +3 位作者 梁俊娟 石苇 邵越霞 周晓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及骨髓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治患儿及10例骨科对照儿童外周血及骨髓CD3+CD1d四聚体+NKT细胞水平。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i NKT细胞后,... 目的探讨NK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及骨髓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治患儿及10例骨科对照儿童外周血及骨髓CD3+CD1d四聚体+NKT细胞水平。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i NKT细胞后,在NKT细胞的配体OCH+重组人白介素-2(rh IL-2)+重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培养体系下进行扩增培养。测定在不同浓度OCH培养条件下,i NKT细胞的扩增倍数,并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测定i NKT细胞扩增活化后表达肿瘤坏死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4)的斑点形成细胞数。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中CD3+CD1d四聚体+NKT百分率为(0.72±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2±0.02)%,骨髓中CD3+CD1d四聚体+NKT百分率为(0.82±0.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i NKT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中高浓度OCH条件下,i NKT细胞扩增倍数增高,生成IFN-γ降低,而生成IL-4增高,与低浓度条件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存在外周血及骨髓NKT细胞水平降低及功能异常;OCH能够促进i NKT细胞扩增,并可改善IL-4/IFN-γ的失衡,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INKT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8法检测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惠君 周妮娜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索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剂量、时间与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梯度范围内(0.1~200μmol/L)、Ara-C作用不同时间(4~48 h),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ALL)和NB4(AML)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与特征规律。结... 目的探索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剂量、时间与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梯度范围内(0.1~200μmol/L)、Ara-C作用不同时间(4~48 h),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ALL)和NB4(AML)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与特征规律。结果 Jurkat细胞和NB4细胞在一定的Ara-C作用浓度范围内,均存在着随作用时间延长,增殖抑制逐渐提升的效应。在4 h和8 h 2个作用时间组中,随着Ara-C剂量递增,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而NB4细胞仅在0.5~50μmol/L浓度梯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与效应的相关性。结论 Ara-C作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剂量相关性,Jurkat对Ara-C的敏感性高于NB4。[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60-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剂量梯度 CCK-8法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舒晓亮 康凯 +6 位作者 钟静霞 史哲溪 柳先丽 王铭河 刘载道 张勇胜 姚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纳入研究的217例消化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对照组(105例,行非...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纳入研究的217例消化系统疾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对照组(105例,行非个体化营养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9/112)vs 17.1%(18/105),P=0.042],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2%(17/112)vs 22.9%(24/105)、7.1%(8/112)vs 5.7%(6/105),P均>0.05];研究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NRS 2002评分和营养方式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NRS 2002评分和营养方式是总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均<0.01),年龄、营养方式和感染性并发症是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均<0.05);手术类型、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是总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均<0.05);营养方式和总住院时间是营养费用的影响因素(P均<0.01)。两组出院前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58.9±17.1)分vs(56.3±1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1),但研究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症状评分和经济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劣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疗法 消化系统疾病 围手术期 治疗结果 感染性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洁靓 刘兴元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药物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 病毒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2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越霞 唐晋清 +1 位作者 刘兴元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川崎病 无菌性脑膜炎 KD 临床资料 神经系统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体外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雪莲 谢晓恬 +5 位作者 张军 梁爱斌 李莉 石苇 刘兴元 杨莉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3,1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体外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单细胞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分别经过VEGF和(或)VP16处理过的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体外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单细胞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分别经过VEGF和(或)VP16处理过的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各种不同浓度VEGF(2μg/L、20μg/L、100μg/L)在孵育18h后可明显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并且可对抗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结论VEGF可以抑制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血病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儿童非恶性血液病的诊治与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晓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1-404,共4页
文章针对目前儿童血液病诊治研究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近年来中华儿科分会血液学组提出的包括缺铁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β地中海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儿童非恶性血液病诊疗建议或指南,进行简要解读与认真推荐。
关键词 铁缺乏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友病 地中海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