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特性及韧性提升策略
1
作者 汤洪霞 郑静萱 +2 位作者 李梦笛 王菲 邵志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1,共8页
极端恶劣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及运营安全水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2004—2023年间因暴雨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事故,并提取事故中... 极端恶劣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及运营安全水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2004—2023年间因暴雨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事故,并提取事故中的暴雨风险因子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模型;然后,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计算网络静态拓扑特征指标,对节点及其计算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关键风险因子,并结合蓄意攻击失效原理对关键风险因子分别从单个节点失效与节点连续失效角度进行动态模拟仿真,探析关键风险因子失效对整个网络的影响程度;最后,以青岛地铁13号线“7·23”井冈山路地铁站浸水事件为例,分析事故中的风险传播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韧性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地铁站浸水、列车停运、积水、排水系统故障和强降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的影响显著,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中风险的传播效率,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暴雨灾害 风险链 复杂网络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灾害下地铁运营事故致因挖掘与应对策略研究
2
作者 汤洪霞 郑静萱 +1 位作者 李梦笛 邵志国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3,共9页
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受到诸多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充分挖掘自然灾害下地铁运营事故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潜在规律,提升对地铁运营事故致因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利用中央广播电视... 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受到诸多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充分挖掘自然灾害下地铁运营事故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潜在规律,提升对地铁运营事故致因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的网络新闻文本,通过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词向量(word to vector,Word2Vec)模型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挖掘事故致因并归纳自然灾害下地铁运营“事故致因-主要影响-风险应对”的管理策略。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下地铁运营事故致因主要有暴雨灾害、台风灾害、暴雪灾害、地震灾害、城市管网建设不协调和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6个方面;暴雨灾害和台风灾害之间相关性较强,城市管网建设不协调与4类自然灾害关系密切,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则相对独立。研究结果可为地铁运营相关单位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提高地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运营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运营事故 事故致因挖掘 自然灾害 机器学习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材料“创造”土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佳佳 刘宇鹏 +3 位作者 韩骥 张超 陈伟强 张力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246-9256,共11页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土地为载体,通过大量投入钢铁、水泥等建材大规模修建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利用1985—2010年中国省级行政单元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总面积、城市住宅总...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土地为载体,通过大量投入钢铁、水泥等建材大规模修建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利用1985—2010年中国省级行政单元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总面积、城市住宅总面积和城市住宅建筑材料总使用量等数据,识别城市扩张模式,揭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建筑面积及其构筑材料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2000年是中国城市扩张的重要分界点,2000年之前中国各省份的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城市住宅总面积和城市住宅建筑材料总使用量均较小且省份间差异不大,2000年之后三者迅速增长且省份间差异逐渐扩大。在地区尺度上,三者均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特点,地区内部差异则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的特征。大多数省份的城市住宅总面积及其构筑材料总量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而增长,表明城市在发展初期以扩大建成区和水平扩张为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内部空间重组和用地置换导致高层建筑逐步替代了原有的单层或低矮建筑,城市扩张的方向由依赖土地的水平扩张转向以大量使用建筑材料为基础的垂直扩张,使得许多省份的城市住宅总面积逐渐超过辖区内居住用地总面积。这种以建筑材料“创造”出更多“土地”的城市垂直扩张在满足人们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需求的同时,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空间,但需要以消耗更多的建筑材料并承担建筑材料在开采、制造、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 建筑材料 土地使用强度 材料使用强度 产业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2
4
作者 宋府霖 韩传峰 滕敏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
应用LMDI因素分解法与基于岭回归估计的修正STIRPAT模型,基于199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人口规模是正反馈驱动因素,分别促进产生186 215.76万吨、14 421.71万吨碳排... 应用LMDI因素分解法与基于岭回归估计的修正STIRPAT模型,基于199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人口规模是正反馈驱动因素,分别促进产生186 215.76万吨、14 421.71万吨碳排放,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负反馈驱动因素,分别抑制产生93 253.01万吨、4 082.47万吨碳排放。经济产出、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因素每增加1%,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加0.845?4%、2.293 5%、0.832 8%和1.933 3%。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期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要加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集约型转变,加快新能源绿色化变革,在生态补偿、产业链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促进长三角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法 修正STIRPAT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邵炜晖 王宁 +1 位作者 韩传峰 许维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7-294,共8页
我国应急与应战体系设置分散,信息沟通渠道缺失,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动员效能不高,资源调度冲突,指挥协调不畅,亟须融合应急与应战体系,以提升一体化应急应战能力。针对这一现状,应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以专家系统为监管决策层、P2P(Peer-to... 我国应急与应战体系设置分散,信息沟通渠道缺失,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动员效能不高,资源调度冲突,指挥协调不畅,亟须融合应急与应战体系,以提升一体化应急应战能力。针对这一现状,应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以专家系统为监管决策层、P2P(Peer-to-Peer)网络为自治决策层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基于应急应战事件位置、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别建立三维区块链模型,对不同等级、不同模式下的应急应战资源协同配置问题进行统一描述。考虑一体化应急应战场景与常规点对点交易场景的区别,设计信用证明作为区块链共识机制。最后,在以太坊开发框架下搭建有限节点参与的一体化应急应战区块链原型系统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基于区块链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是合理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应战一体化 融合机制 资源配置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纪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在线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荣国丞 韩传峰 +1 位作者 孟令鹏 史小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6-60,共5页
当前,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产业布局和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2022年6月6日,由同济大学、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中国职业教... 当前,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产业布局和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2022年6月6日,由同济大学、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在线学术会议召开。会议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跃升,必须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探索具有时代价值和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路径,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发挥企业力量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在实践中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开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革命 产业变革 新纪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增值体系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锕俊 周后璋 岳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205-209,共5页
以环境增值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实例规划探究。在山西鹊山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中引入环境增值理念,对其现状、SWOT分析、规划理念与原则、品牌形象策划、产品项目策划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农村产业... 以环境增值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实例规划探究。在山西鹊山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中引入环境增值理念,对其现状、SWOT分析、规划理念与原则、品牌形象策划、产品项目策划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实例经验和思想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环境增值 规划 鹊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长期需求模拟及产能过剩态势评估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超 王韬 +2 位作者 陈伟强 刘刚 杜欢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176,共8页
本文采用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中国钢铁物质代谢核算模型。采用"以流量估算存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钢铁产品流量和在用存量的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并采用"以存量估算流量"的情景分析方法,递推计算了钢铁产... 本文采用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中国钢铁物质代谢核算模型。采用"以流量估算存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钢铁产品流量和在用存量的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并采用"以存量估算流量"的情景分析方法,递推计算了钢铁产品国内需求的长期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人均钢铁在用存量达到4.57 t,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饱和水平的一半。全部在用存量平均寿命期35年、人均存量饱和水平12 t的中情景不仅可以较好地再现历史趋势,也符合当前绿色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的政策趋势,未来出现的可能性较大。该情景下,钢铁最终产品国内消费量在2020年达到6.7亿t的峰值,2040年下降至4.2亿t。假定进出口比重和加工损耗率维持2012—2014年平均水平不变,则对应的粗钢产量峰值约为9.0亿t,表观消费量峰值约为8.3亿t。按照目前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要求,到2020年粗钢产能将缩减至10~10.5亿t,届时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至80%以上。但长期来看,随着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人均钢铁存量趋向饱和,国内需求下滑的趋势无法改变,钢铁产能过剩将是一个长期问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入手。本文提出将粗钢产能压减的中远期政策调控目标设定为2030年9亿t、2040年7.5亿t左右,这样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可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同时向国际市场提供1~1.5亿t净出口,从而在缓解国内供给过剩和减少出口贸易摩擦之间寻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产能过剩 需求模拟 物质流分析 在用存量 产量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趋势与重点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辉 刘远立 +16 位作者 陈春花 陈宏民 韩传峰 王红卫 刘兴华 吕欣 周涛 吕孝礼 陈育德 王耀刚 毛基业 杨维中 侯世科 孟令鹏 张维 李磊 胡业飞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146,共14页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源于突发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长期影响,应对这一危机则是跨时域、跨地域、跨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揭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治理策略,探...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源于突发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长期影响,应对这一危机则是跨时域、跨地域、跨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揭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治理策略,探究相应的危机预防与处置方法、多元主体的合作网络构建方式、危机联防联控措施与应对标准规范等内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现有研究已在构建整体性应急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危机决策能力、促进多元主体协调共治及技术赋能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应急资源供应与分配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及其行为规律,后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以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问题展开学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危机 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违法成本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股价对污染事件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燕红 张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1-66,共6页
上市公司披露环境污染事件后的股价响应,反映了投资者对环境事件负面影响的预期。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是决定企业经济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上市公司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从环境污... 上市公司披露环境污染事件后的股价响应,反映了投资者对环境事件负面影响的预期。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是决定企业经济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上市公司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从环境污染事件的违法成本视角解释上市公司股价波动,有助于理解行政处罚等环境管理手段与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监管、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提供实证依据。本文以2000年~2015年间我国90起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件为样本,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利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考查多个违法成本测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在环境污染事件信息披露前后均呈现明显的低谷曲线。信息披露后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下滑并伴有3个交易日左右的滞后期,但整体股价对环境事件的负面响应并不持久。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上市公司属性变量相比,违法成本变量对环境事件发生后股价波动的解释力更强。罚款占固定资产比例越高,股价向下波动程度越大,而行政处罚金额及其占年净利润比重过低是造成股价难以持续响应的重要原因。要想通过市场力量对上市公司环境治理形成倒逼机制,就需要加大环境处罚力度,提高环境处罚标准,增加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同时,完善上市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环境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打破环境信息壁垒,是促进二级市场股价对环境污染事件产生持久响应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事件 违法成本 环境信息披露 事件研究法 累计异常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登记体制下的房地产登记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伊清 王峥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4,共5页
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房地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迟缓。目前实际运作的体制是交易管理和登记分离,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房产)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主管部门)分别... 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房地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迟缓。目前实际运作的体制是交易管理和登记分离,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房产)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主管部门)分别办理交易手续和登记发证手续。在这一体制下,包含两个机构、两套系统。交易管理注重于交易安全,登记关注的是权利确认与保护,相互间具有程序上的接续性和高度的依赖性,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和牵制性。在统一登记逐步推进的当下,存在一些实体和程序性问题,直接影响了统一登记的全面展开。只有规范程序和各部门的职权,严格实行行政责任制,才能推动统一登记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统一登记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时空特征、空间聚类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24
12
作者 韩传峰 宋府霖 滕敏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3,共10页
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系统聚类、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聚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了“低者恒低、高者恒高”的局部空间格局;200... 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系统聚类、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聚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了“低者恒低、高者恒高”的局部空间格局;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核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单极”现象,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形成5个聚类,分类结果打破传统时空界限,呈现分散、跨域等特征;影响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决定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其中,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的交互因子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起主导作用,包含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的关键交互因子对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更显著的空间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碳达峰 时空演变 核密度估计 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部制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污水治理策略选择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园宏 丁进锋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9,共9页
地方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大部制的实施虽然破解了污染治理功能分割的难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处污染治理的动力问题。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相关理论剖析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中采用不同合作姿态、... 地方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大部制的实施虽然破解了污染治理功能分割的难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处污染治理的动力问题。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相关理论剖析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中采用不同合作姿态、不同合作策略的动机,并以长三角地区的污水治理这一典型的污染治理难题为例,探讨在这一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内部及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合作治理的策略选择;指出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适合进行差异化的治理策略;但是在地区间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构建统一的协同治理管理平台。文章在回顾流域协同治理理论、流域协同治理中的成本-收益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的污水协同治理成本-收益核算体系。最后,文章构建了长三角污水治理目标模型,分别对地区间及地区内部各省级行政区域的治理进行了阐述。该模型能够为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提升该地区的污水治理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制 公共选择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 污水治理策略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生产率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国平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提高碳生产率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之义。鉴于碳生产率是一个集成性较强的指标,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碳生产率效应分解为能源生产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中国2000-2012年碳生产率及其各影响因素的效应... 提高碳生产率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之义。鉴于碳生产率是一个集成性较强的指标,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碳生产率效应分解为能源生产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中国2000-2012年碳生产率及其各影响因素的效应贡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引申出提高中国碳生产率和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LMDI模型 低碳发展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情境下综合设施管理服务供应商激励契约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洪霞 曹吉鸣 邵志国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3-652,共10页
为有效激励综合设施管理(IFM)服务供应商应用BIM进行IFM外包服务,实现BIM在IFM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IFM项目绩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IFM外包BIM应用过程中IFM服务供应商需要执行的BIM系统运营服务和IFM业务咨询服务两项任务,构建多任... 为有效激励综合设施管理(IFM)服务供应商应用BIM进行IFM外包服务,实现BIM在IFM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IFM项目绩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IFM外包BIM应用过程中IFM服务供应商需要执行的BIM系统运营服务和IFM业务咨询服务两项任务,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依托模型,分析在两项服务任务成本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替代3种激励模式下的激励契约;结合模型计算与MATLAB仿真结果,辨识最优的激励模式及激励契约。研究表明:3种模式下的激励契约将对IFM服务供应商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并对业主方IFM项目造成差异性绩效;3种激励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由高到低排序为:成本相互依存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成本相互独立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成本相互替代模式下的最优激励契约;业主方应选取合适的激励模式与契约对IFM服务供应商进行激励,且其服务能力与IFM项目绩效越高,业主方对其激励将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情境 综合设施管理 服务供应商 激励模式 激励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模型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志国 李梦笛 于德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3,29,共6页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对社会的安全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城市安全治理绩效的概念、理论逻辑,并以源发性因素和促发性因素来构建双因素模型;然后,...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对社会的安全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城市安全治理绩效的概念、理论逻辑,并以源发性因素和促发性因素来构建双因素模型;然后,以青岛地铁4号线静沙区间隧道施工“5·27”较大涌水突泥灾害事故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因素模型”分析事故发生机理及治理逻辑;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双因素模型 治理绩效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韩传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5,共10页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自治性等特征,能助力实现社区治理信息互联、价值互联和秩序互联,极大降低社区治理中的业务信任成本、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度、加强公众监督机.制,在功能维度、对象维度、属性维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以...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自治性等特征,能助力实现社区治理信息互联、价值互联和秩序互联,极大降低社区治理中的业务信任成本、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度、加强公众监督机.制,在功能维度、对象维度、属性维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结合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共治的分布式治理模式,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社区治理机制,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决策科学化、服务精准化和管理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区块链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模型和SNA的新能源汽车燃爆风险因素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邵志国 张靖轩 王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3-371,共9页
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涉及人、车、充电设备(桩)和环境等多风险因素。从系统层面确定最大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整理我国2016-2020年发生的191起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案例,运用N-K... 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涉及人、车、充电设备(桩)和环境等多风险因素。从系统层面确定最大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整理我国2016-2020年发生的191起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案例,运用N-K模型计算风险耦合值;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将风险因素作用关系可视化,分析风险因素网络中各节点中心度及可达性;结合N-K模型和SNA对风险节点的出度进行修正,确定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安全防控策略。结果表明:多风险因素耦合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控制车-环两因素风险耦合可有效避免燃爆事故发生;高温、低温、浸水、路面异物碰撞和电池管理系统故障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关键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燃爆事故 新能源汽车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SNA)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美欣 邵志国 于德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5-161,共7页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源。一旦施工管控不当,将出现较大质量问题,严重威胁既有地铁站的正常运行和公众安全。为有效评价换乘车站施工风险,引入模糊最优最劣法,构建基于该方法的灰色...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源。一旦施工管控不当,将出现较大质量问题,严重威胁既有地铁站的正常运行和公众安全。为有效评价换乘车站施工风险,引入模糊最优最劣法,构建基于该方法的灰色聚类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包含三角模糊数的非线性目标规划求解各指标权重,保留了专家语言中的不确定信息,且有效降低了不一致率。通过构建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逐层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风险值,以确定工程风险等级。通过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实例分析,准确识别主要风险指标为变形缝差异沉降和结构裂缝宽度,得到精确风险隶属值8.645,风险等级为Ⅲ。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处理指标模糊性和评价过程灰色性的问题,评价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车站 近距离下穿 施工风险评价 模糊最优最劣法 灰色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苗文文 王伟 邵志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146,共5页
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城市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研究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2010—2019年收录的关于我国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研究的1539篇文献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文献量年... 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城市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研究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2010—2019年收录的关于我国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研究的1539篇文献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文献量年度分布,以及作者、机构及高频关键词等情况,得到相应的知识图谱,以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探究当前我国地铁运营安全风险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多集中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地铁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过程多采用层次分析法,风险研究多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对今后的风险研究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运营 CiteSpace软件 安全风险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