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和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马骏 姜文霞 +2 位作者 王慧芳 齐华林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组 (n=5 ) ;(4 ) NE加酚妥拉明 (PH)灌注组 (n=5 ) ;(5 )内皮素 (ET)灌注组 (n=7) ;(6 ) ET+PH灌注组 (n=7) ;(7)吲哚美辛 (IND)静脉注射加 ET灌注组 (n=7)。术中监测动物血压 ,术后迅速取肾组织制备匀浆 ,测定 Na+ ,K+ - ATP酶活性 (μmol· mg- 1 · h- 1 )。 结果 :实验中系统血压无大变化。正常组动物左右肾 Na+ ,K+ - ATP酶活性无差别 (4 .1 8± 1 .4 1 vs3.6 3± 1 .2 2 ,P>0 .0 5 ) ;钳夹左肾动脉6 0 min,其左肾酶活性较对侧明显下降 (1 .96± 0 .4 2 vs5 .33± 0 .77,P<0 .0 0 1 ) ;左肾动脉灌注 NE,左肾酶活力明显下降 (2 .5 9±0 .4 9vs3.73± 0 .81 ,P<0 .0 5 ) ;而 NE与 PH同时左肾动脉灌注时 ,酶活性无改变 (3.80± 0 .4 0 vs3.70± 0 .5 2 ,P>0 .0 5 ) ;左肾灌注 ET处理侧酶活性显著降低 (2 .35± 1 .0 5 vs3.6 0± 0 .99,P<0 .0 5 ) ,ET与 PH同时灌注其结果同 ET组 ,较处理侧酶活性也显著降低 (2 .35± 0 .88vs3.4± 0 .85 ,P<0 .0 1 ) ,ET左肾动脉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 吲哚美辛 钠ATP酶活性 钾ATP酶活性 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文霞 宋伯根 +1 位作者 汤如勇 方建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按照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胆囊癌的TNM分期进行临床分期,病理标本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了解其病理组织学分级和肿瘤转移...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按照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胆囊癌的TNM分期进行临床分期,病理标本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了解其病理组织学分级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所有病例随访3年。结果:35例原发性胆囊癌中:原位癌1例(0期),早期癌13例(Ⅰ期2例;Ⅱ期11例),中晚期癌21例(Ⅲ期13期;Ⅳ期8例);病理组织学分级:高分化癌14例,中分化癌10例,低分化癌11例。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者21例,其中早期阳性表达率为92.31%(12/13),高于晚期的42.86%(9/21)(P确切=0.004 76),且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趋势=0.004)。高分化胆囊癌中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2.86%(13/14),中分化癌为60.00%(6/10),低分化癌为18.18%(2/11),三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确切=0.004 75),且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胆囊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趋势=0.001)。三年存活的19例中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占89.47%(17/19),死亡16例中KAI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占25.00%(4/16),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KAI1基因蛋白与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KAI1基因蛋白的高表达预示着胆囊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KAI1 临床分期 病理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苏丹 刘鹏飞 +2 位作者 张柳 宋伯根 赵桂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2-444,I0002,共4页
目的制备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n=9)和阿霉素模型组(ADR,n=15)。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饲养5周;实验期... 目的制备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n=9)和阿霉素模型组(ADR,n=15)。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饲养5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死亡率;7周后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心肌氧化损伤生化测定。结果ADR组大鼠死亡率为40%,CON组无死亡。与CON组比较,ADR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升高(P<0.001,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心肌损伤病理学改变的典型特征;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12 mg/kg的ADR总剂量,以每周3次,共两周,每次2mg/kg腹腔注射方式给药,7周后大鼠心脏产生明显功能及形态学异常,可成功建立ADR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损伤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滑膜肉瘤尸检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翎 姜文霞 +1 位作者 赵桂芬 宋伯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滑膜肉瘤 尸体解剖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